第251章 竞选结果(求订阅)
  第251章 竞选结果(求订阅)
  象山影视城。
  胖哥俩饭馆。
  “沈导,我再敬您一杯。”
  杨蜜小脸红扑扑地举着酒杯。
  “祝您的新电影票房大卖。”
  言罢,不等沈良反应,她就一饮而尽。
  “谢谢。”
  沈良呵呵一笑,也举杯喝了一大口。
  这个小丫头,其实还挺有意思的,活泼、灵动,完全不像后来的她。
  想想也是,这会的杨小蜜虽然也受到娱乐圈的一些熏陶,但跟她日后的一些经历比,那是小巫见大巫。
  经历那么多事,眼里哪还有光?
  咳咳。
  说起来那个把她坑惨的经纪人现在是天合经纪旗下的经纪人。
  对曾佳,沈良没有什么堤防之心。
  大蜜蜜被忽悠一起创业,归根结底是公司提供的帮助更少。
  如果被公司力捧,资源不缺,傻子才会走。
  天合经纪的情况和荣信达,以及未来的嘉行,全然不同。
  虽然天合经纪内部也有竞争关系,但天合经纪走的是精品路线。
  不是广撒网。
  曾佳再怎么长袖善舞,也无法给小胖、媛媛、王芝带来《穿普拉达的女王》、《源代码》、《一代宗师》这样的资源。
  现在的杨蜜多半没法再遇到曾佳,也不知道她日后会走什么路?
  虽说杨蜜暂时还不知道未来的遭遇,但沈良已经把这笔恩情先记了一下。
  有空让她还一下。
  等什么时候变大蜜蜜再说。
  现在的蜜蜜还太小。
  与此同时,远在燕京的奥组委办公室内灯火通明,和上次的小会不一样,这次是大会。
  上至奥组委主席,下至秘书处、执行小组组长,零零总总小一百人。
  秉持着‘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的原则,今天与会人员那么多,自然不是大事。
  晋级名单,小会早就定了下来,眼下只是过一遍流程。
  只要不是反对意见太大,晋级的六人名单,就是小会定下的团队。
  这叫该民主,民主,该集中,集中。
  根据最终的评分。
  沈良团队在传统文化元素、当代风貌、艺术创新性三项评分中处于绝对领先。
  在主题契合度、情感共鸣、技术与艺术融合、文化普适性、历史传承、奥运精神、文化符号准确性七项评分中,沈良团队虽然不是绝对领先,但仍是第一。
  22项综合评分出炉,沈良团队同样是第一。
  不多不少,比老谋子团队高了三分。
  这件事在奥组委领导小组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有人觉得分数太高,应该降低几分,至少跟张一谋团队齐平。
  因为大多数领导都比较看好张一谋团队,如果不是雅典奥运八分钟差评如潮,根本不会有什么总导演竞选。
  但,雅典奥运八分钟效果差,上面都知道是什么原因。
  责任不在张一谋团队身上。
  而是雅典官方不配合,他们提供的很多方案全被人否了。
  这一次的奥运总导演竞选与其说是总导演竞选,不如说是方案征集。
  如果没有重大意外,总导演仍然是张一谋。
  所以。
  眼下沈良团队得分高过张一谋团队,最后评选沈良团队却落选,彼时,难免又会引起部分非议。
  因为这件事,奥组合来来回回开了好几次小会。
  最终。
  奥组委负责人刘齐亲自拍板。
  不改!
  该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沈良团队提供的方案,绝大多数都可以列入备选名单。
  人家贡献那么多,选不上总导演就算了,总不能连评分都给抹杀。
  不合适。
  ……
  三天后。
  回归《源代码》剧组的沈良收到了京中来的电话。
  “喂,师哥?”
  “嗯,我在申海这边。”
  “好,好,师哥稍等。”
  接着,沈良走得更远了一些,彻底远离片场,入目所及都没有人影时,他重新开口道。
  “师哥,这下好了,方圆百里都没人。”
  “还方圆百里。”
  韩三坪笑着道。
  “我看你小子要上天。”
  “我哪能上天,神舟五号都飞过了。”
  “你小子。”
  韩三坪笑了笑,正色道。
  “不听你贫了,现在有两个消息,一好一坏,先说好消息吧,你们团队晋级第二轮了。”
  听到电话那头没有动静,韩三坪暗道。
  这小子,够沉得住气的。
  随后,他叹了口气。
  “不过,坏消息你要做好准备,虽然你们团队是评分第一,但总导演的位置,恐怕……”
  听到这个结果,沈良要说一点都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但也只是一点点。
  总导演之位,风光无限是真,压力无限,也是真。
  哪怕沈良有全盘企划,也不敢确保自己能顶住压力,一想想十几亿人的关注,那真是头皮都发麻。
  其实。
  落选总导演也未必是坏事,真当了总导演,从06年下半年开始,未来两年半什么都不用干了。
  全都得耗在奥运开幕式上。
  “小良?”
  “嗯,师哥,我在。”
  “这件事你也别灰心,你知道的,体质内讲究稳定压倒一切,你太年轻,大型活动经验又不足,所以……”
  “师哥,我明白。”
  沈良语气轻松道。
  “这种盛事面前,个人得失不算什么,再说了,真让我干,要是办砸了,我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你能理解就好。”
  说着,韩三坪语气微顿。
  一般情况下,自己揣测,没有落实的事,他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但沈良这孩子,他确实喜欢。
  一念及此,他缓缓道。
  “不过,你也不用太泄气,奥组委那边应该会有相应的‘补偿’,但具体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事先声明,这是我的个人猜测,如果没有,到时候你可别找我。”
  “哈哈,师哥。”
  沈良打趣道:“要是没有,我肯定找你,天天去中影,吃在那边,睡在那边。”
  “行,你到时候尽管来,我给你包吃包住。”
  韩三坪揶揄道。
  “到时候看是你更能熬,还是我更能忍。”
  而后,又聊了一些日常,临挂电话之前,韩三坪嘱托道。
  “你去拜访谢缙导演时,给我带声好。”
  “好。”
  “行,那就这样,挂了。”
  接下来几天,沈良要么是在片场,要么是在拜访老一辈电影人的路上。
  那些尘封已久的老设备都被他从上影厂的库房里翻了出来。
  上影厂存的那些老纪录片、拍摄絮,也被他看了又看,档案馆里的资料,能拷贝的都拷贝一份。
  不能带走的,那就原地观看。
  沈良就像是掉进米仓的老鼠,什么都想往家里搬,原本计划的一周申海行,硬生生被他拖了十天。
  “贝贝,那些东西都收好了是吧?”
  “好,好,收好了就行,等我回去,我在慢慢归类。”
  这天,例行通话时,沈良跟程好对了一下接下来的行程。
  “对了,公司明天的常务会我就不参加了。”
  “是芭芭拉。”
  “她今天回香江了,我们就约了明天在香江见面。”
  “嗯,嗯。”
  “首映礼的事,麻烦你多操心操心。”
  “好,嗯。”
  “爱你。”
  挂断电话,沈良行怒目之相。
  狠狠鞭笞捣蛋的小高。
  此刻,《雪女神龙》的片头曲非常契合屋内的场面。
  “我背对着你,
  啊,
  啊,
  狂风啊,暴雨,
  狂风呀,暴雨啊,
  别得意,有什么了不起,
  挥刀杀到天变晴。”
  当然。
  杀到天亮那是不可能的。
  小高同学第二天还有戏要拍。
  过去这几天,沈良借着上影厂的剪辑室,从头至尾的看了一遍罗潘两兄弟拍的素材。
  总体而言,拍的还不错。
  没有脱离他当初定下的大方向。
  唯一疑虑的地方在于本土化改编,《源代码》原版是围绕军方的‘源代码’实验展开。
  期间,主角和军方之间有各种猜忌、对抗。
  这一点放在国内根本过不了审,毕竟这涉及到的伦理、负面描写问题,必须要进行适当地改编。
  新版‘源代码’项目源自于一伙伪装成军方的犯罪集团。
  疯狂的科学家团队。
  既然是反派,结局必须要有犯罪集团被抓捕、捣毁的片段。
  就像《无间道》的两版结局。
  港版结局中,刘得桦没有被发现,继续当着警察,而内地版,他的身份暴露被警察带走。
  《源代码》也是双结局。
  内地版是反派被抓,日、韩版本是犯罪集团依旧逍遥法外,为续集埋下引子。
  这个理由是‘骗’过审的。
  沈良压根没有拍摄《源代码》续作的意思。
  改编之后《源代码》能不能延续原作的成功,沈良也不敢确定。
  好在他没有抱着过高的预期。
  回本就是小赚。
  小赚当大赚。
  大爆?
  那是大赚特赚!
  ……
  次日。
  沈良直飞鹏城,从罗湖过关,刚走出通道,他就看到了小老太太。
  他们也是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
  敲定合作的过程很顺利。
  哥伦比亚也不想《功夫》续作黄了,郎有情,妾有意,只了半天时间,双方就初步谈好各方的比例。
  两岸三地:星辉50%,哥伦比亚20%,深光20%,中影10%
  日韩地区:哥伦比亚40%,星辉30%,深光20%,中影10%。
  亚洲以外地区:哥伦比亚买断发行,收益分配参照日韩。
  谈好比例,当晚沈良又重新杀回鹏城。
  路过鹏城嘉禾影城时,远远就能看见影城外墙上的巨幅《寄生虫》电影海报。
  【沈良新作!金熊奖影片!5月1号,震撼来袭!】
  味大。
  无需多盐!
  此时沈良的新电影上映,即使不搞什么骚操作,只是正常宣发,大部分影迷也会走进电影院。
  这是《小偷家族》、《束》、《时间游戏》,一步一步堆起来的号召力。
  等哪一天,只要深光影视的片头出现,影迷就能无脑走入影院,那感觉,绝对比挣了几十亿还要高兴。
  毕竟,挣几十亿没那么难。
  沈良只需按部就班的持有苹果股票,过个十年八年,那些钱就会自我繁殖。
  而一个影视公司品牌的树立,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成功。
  想在变幻不定的市场中插下一面大旗。
  难度极高。
  回到酒店房间,沈良打开电脑翻了翻营销部门的日报。
  首先,他看了一眼竞争对手的营销。
  今年五一档一共有四部‘大片’上映。
  两部好莱坞大片,一部是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翻译风波》,另外一部是梦工厂的动画电影《鲨鱼故事》。
  虽然后者是投资7500万美金的大片,但不论是梦工厂,还是迪士尼、皮克斯,它们出品的动画电影在内地的号召力都不太行。
  威胁指数:一颗星。
  《翻译风波》投资8000万,却是一个大烂片,威胁指数为零。
  不给负分是对8000万美金的尊重。
  真正能给《寄生虫》带来一点威胁的是云集郭富成、吴言祖、郑一健、罗佳良、宁靖的港片《三岔口》。
  营销部给出的威胁指数是三星半。
  照例,沈良调低了一点点。
  两星半,不能更多。
  看完营销部门的日报,沈良又点开天涯。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
  冰冷的数据哪有影迷鲜活的讨论实在。
  登入天涯账号,点开娱乐八卦版块,第一个映入眼帘的贴子就跟沈良有关。
  【沈良密会哥伦比亚董事、周星池,《功夫》续作疑似启动】
  看到这标题,沈良还愣了一下。
  港媒的行动那么迅速?
  这就拍到了?
  转念一想,很可能是哥伦比亚的手笔。
  下一条。
  【八一八沈良的风流情史以及他的那些绯闻对象们】
  看到这个帖子,他顿时脸一黑。
  《寄生虫》都踏马快上映了,你们还在吃瓜。
  继续看。
  【抽丝剥茧,李彬彬朱潇天酒店激吻乃片方炒作】
  一眼洗白通稿。
  【寄生虫精彩床戏大曝光,多图预警】
  《……》
  这帮网友真是人才。
  倏地,沈良换了一个版面。
  看什么八卦版。
  应该去影视评论版块。
  点进这个版块。
  果然,标题都正常多了。
  入眼可及,十个帖子里有两三条都是跟《寄生虫》相关。
  两个多月前《寄生虫》擒熊成功的贴子,也不知道谁先用了洛阳铲,一铲子给挖了上来。
  点进贴子,看了几分钟,沈良心满意足地关掉这记远古贴。
  都是各种夸。
  看到那些夸奖自己的内容,真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享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