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收编amp《赤壁》编剧研讨会
  第266章 收编&《赤壁》编剧研讨会
  《央八再掀收视狂潮,<武林外传>大结局收视率破12%,创央视年度记录!》
  《<武林外传>完美收官!80集笑闹江湖,单集收视破12%,引全民热议》
  《超女年度巅峰夜!李玉春周笔唱终极对决,收视破6,点燃夏日激情!》
  《争议与狂欢并存:超女总决赛收视破纪录,中性风偶像引发文化讨论》
  《胡雪扬一雪前耻!<我的少女时代>票房飘红,成新生代青春片导演标杆》
  《全民娱乐时代来临:电视剧、电影、选秀齐发力,2005暑期档热度空前》
  《深光影视包揽暑期档!电影、电视剧双线开!》
  《前后黑皮黄博,后有校霸周怡围,深光影视再造双星!》
  《……》
  申海。
  看着《武林外传》收视率破12%,《我的少女时代》票房破3000万,周奕围、严宽陆续走红的新闻,蔡一侬叹了口气。
  然后。
  她又把目光投向桌上的《仙剑奇侠传》收视率统计报表。
  从七月开始,《仙剑》陆续登陆十几家地方台,效果中规中矩,有好有坏。
  最突出的是山城电视台影视频道。
  本土平均收视率10.9%,平均收视份额29.3%,比《小鱼儿与无缺》、《天下第一》都要高。
  目前位列山城影视频道年度第一。
  但。
  也就这么一个第一。
  其他不错的数据,一个是申海当地,收视率8.1%,还有一个是闽都,收视率9.9%。
  这个数据好吗?
  对比大量的扑街剧,绝对算是热播剧。
  但跟《武林外传》、《小鱼儿与无缺》、《天下第一》、《汉武大帝》、《大宋提刑官》、《宝莲灯》等热播剧比,有点不够看。
  热播剧之间,亦有差距。
  要不投了吧?
  一个月前,她就跟李国利说了收编、对赌的事,对方把决定权又交到了她手中。
  来来回回纠结一个月,蔡一侬始终摇摆不定。
  毕竟是4500万。
  如果完不成,她拿什么还?
  后半辈子都得搭进去。
  但,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一旦完成对赌,下半生也不愁了!
  犹豫再三,蔡一侬下定决心。
  干了!
  ……
  三天后。
  陶坤、蔡一侬乘坐同一班航班来到东京,他们抵达剧组时,正在拍龚丽‘摔’衣服的戏份。
  《普拉达》剧组一共为龚丽准备了60多套服装,其中,有二十多套都会以‘摔’、‘扔’的方式丢到助理的办公桌上。
  让助力收纳衣服、包包,也是展示‘阶级’、‘威严’的一种方式。
  但。
  这个画面看起来很潇洒,龚丽只是随手丢到桌上,拍起来却很麻烦。
  每拍一个镜头,不仅龚丽、小胖要重新化妆,现场的灯光、收音都需要调整。
  真正拍摄时,龚丽也不是每次都能演出那种潇洒劲。
  一个镜头拍几次,那都很正常。
  “蔡总,好久不见。”
  趁着换装、置景的间隙,沈良见了见蔡一侬。
  “沈导。”
  蔡一侬笑着握手道:“不对,我以后应该喊您老板了。”
  “什么老板不老板。”
  沈良呵呵一笑,签了对赌,虽说蔡一侬确实是给深光影视打工,但话不能那么说。
  “我们是互相合作,共同进步。”
  “对,是共同进步。”
  蔡一侬笑吟吟地点了点头。
  “以后还请沈总多多关照。”
  紧接着,简单寒暄一会,沈良便重新投入拍摄。
  约莫一个小时后,当天的戏份拍摄结束,沈良叫上龚丽、小胖一起给蔡一侬接接风。
  小聚一番,他、陶坤、蔡一侬又单独去了居酒屋。
  后面才是谈正事的时候。
  “杨家将,战争题材吗?”
  得知唐人第一部剧准备拍古装战争题材,沈良不免惊讶。
  “严格来说,不是战争题材,重点是少年。”
  蔡一侬如实道:“走的是演义风,是《隋唐英雄传》那个路线。”
  “哦,那也不错。”
  提起《隋唐英雄传》,沈良不由想起那个名场面。
  ‘排队一起上’。
  也不知道是什么脑瘫编剧,能写出这种剧情,不过,这年头小银幕很吃戏说、胡说风格。
  瞧瞧《隋唐英雄传》有多火。
  随便找一家地方台的收视率排名,基本都在年度前十,大多是前五、前三。
  不过。
  沈良没看过《少年杨家将》,也没怎么听过,但,他不是特别在意。
  剧爆了,他跟着挣钱。
  扑了?
  并且三年利润不达标,找蔡一侬收债!
  再者说。
  他是投资,是收编唐人,又不是给蔡一侬当保姆,事事都操心,哪有那么多的功夫?
  身为投资人,只需要看报表,看收益就行。
  当然。
  有些事也要提前说清楚,免得唐人打着深光,打着沈良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
  双方合作仅限于电视剧领域,合同里不会有明确的电影资源承诺,顶多是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
  对于这些附加条件,蔡一侬心里早有准备。
  她靠上深光影视,更多是借助深光的人脉资源,没想着一步到位,直接进军大荧幕。
  合作才开始,投名状都没交,钱也没赚,别人凭什么捧唐人旗下的艺人?
  连续两天的协商,深光和唐人在东京草签了一份合作协议。
  一:双方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深唐影视,深光占股51%,唐人49%。
  二:深唐影视日常运营由唐人负责,深光只派遣财务、董事、制作发行委员。
  三:蔡一侬承诺三年完成4500万净利润,如果完不成,唐人、蔡一侬补齐4500万。
  四:深唐影视作品版权归深光所有,唐人仅享有收益、署名权。
  五:深唐的作品由深光、唐人联合发行。
  六:唐人核心团队集体进驻深唐,唐人仅保留经纪业务。
  七:深光影视出品的影视剧,同等条件下,唐人旗下艺人享受优先晋级权。
  最后这条签不签其实都一样,演员演技、角色适配度是无法量化的东西,说他/她不行,行也不行。
  ……
  9月5号。
  陶坤和蔡一侬又一起飞回了国内,具体细节由他们协商,等敲定所有条款,沈良差不多杀青。
  回国之后正好开一场发布会,对外官宣合作。
  他们刚走,卢苇、刘河平、兰小龙、盛和煜四人先后抵达东京。
  “抱歉,抱歉,各位老师,我来晚了。”
  拍完当天的戏份,沈良匆匆赶到他们下榻的温泉酒店,走进别墅,正好瞧见几人在煮酒论三国。
  “不晚,不晚。”
  刘河平笑眯眯端起酒杯。
  “沈导来的正是时候,来,一起喝一杯。”
  “好。”
  沈良毫不客气,直接坐到空着的位置。
  这四位编剧都是《赤壁之战》的核心编剧团队,人人都大有来头。
  卢苇代表作:《活着》、《霸王别姬》。
  刘河平:《雍正王朝》、《李卫当官》、《大明王朝1566》
  盛和煜:《走向共和》
  兰小龙:《士兵突击》
  接下来,几人就着生米、天妇罗,一边喝着清酒,一边闲聊,直到卢苇开口。
  “沈导,蛇无头不行,关于《赤壁》的本子怎么编,大家都想听听你的意思。”
  “好,那我就说说,各位老师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说着,沈良改为盘坐。
  “首先,《赤壁之战》的魂得落在曹操和周瑜的对决上,具体取材的话,《三国志》、《三国演义》兼而取之。”
  “这一点,各位老师没有异议吧?”
  眼见众人先后点头,沈良继续道。
  “其次,周瑜的形象不是演义里被气死的妒夫,应该是‘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曹操也不是脸谱化的奸雄,该是枭雄,毕竟,功是功,过是过。”
  “赤壁之战,曹操一方大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一,酷暑远征,古代不比现代,解放战争时,不少北方士兵到了南方都会水土不服,更别说一千多年前的古代。”
  “二,北方士卒不善水战,赤壁之战是水上舟船之战,曹军水战的主力只能是荆州新降的部队,被迫上阵,毫无斗志。”
  “三,对于孙刘联军而言,赤壁之战是生死之战,正所谓哀兵必胜,人在绝境之中往往能爆发出别样的能量。”
  “所以,战争这一块,沈导更侧重史实?”
  这时,兰小龙开口问道。
  “嗯。”
  沈良点了点头。
  “演义的83万大军,太夸张了,东汉末年,连年混战,全国也就1500万人。”
  “若照演义来,三方军力超百万,凭当时的生产力,根本维持不了这么多兵力。”
  兵力多寡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照演义来,孙刘联盟5万vs曹操83万,剧情里怎么找补,曹操都摆脱不了无能的标签。
  更简练的描述。
  两个字。
  小丑!
  只有依照史实来写,2、30万对5万,才有更多塑造角色形象的空间。
  毕竟。
  这2、30万人里,大部分是北方士卒,他们既不善水战,又水土不服。
  赤壁之战真正投入的兵力,顶多六七万,剩下的大部分兵力只能隔岸观火,望江兴叹。
  这么一写,曹操吃了败仗也就情有可原。
  紧接着,沈良又讲了讲演义和三国志的取舍。
  身为导演,他只把控大方向。
  未来两个半月,几位编剧都会住在剧组提供的温泉酒店,众人一起先定下核心主线、支线,然后再各司其职,编写自己的那部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