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偶遇(第一更)
  第356章 偶遇(第一更)
  李松对於阿玲的这种態度很是喜欢,其实说友谊的,很大一部分是投机者,想要用这种方式引起上级领导的注意。
  反正也是默默无闻,还不如赌一把,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利益。
  就像李松要打开国外的市场,要找尼克这些人,同样国外的企业想要打开国內市场,也要找本地人。
  这些本地人有了利益之后,要怎么做选择,这个就不用说了。
  “龚雪她们也不想拍了。”阿玲又开口说道。
  “行。”红楼梦现在剧本都还没有完全拿出来,因为投资大,参与的这些人都要慎重,不能拍出来被其他人骂。
  西游记,红楼梦,三国这些,本身就是经典,所以在拍的时候,大家都想做到最好。
  因为拍好了,名气一飞冲天,要是拍不好,那就是耻辱柱,被人戳脊梁骨。
  “后天早上咱们早点去八达岭。”朱玲开口说道。
  “嗯!”
  京都周边的旅游景点很早的时候都有了,以前放星期天,放假,很多人去旅游景点。
  只是后期很多景点重新修復过了,然后圈起来收钱。
  现在看到的差不多才是原汁原味的景点。
  当然现在的景点设施肯定没有后面的好。
  “有没有想过去港岛拍戏啊?”
  “我感觉你拍现代都市剧也很好。”李松又开口问道。
  “……。”朱玲对於港岛还是很好奇的,因为与凤凰电视台合拍电视剧,所以接触了不少港岛人。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很多人对於港岛的印象都是这些人带来的,月薪几千块,代言费上百万,一部电影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是几亿。
  当然物价也很高,一碗麵条好几块,一套房子几十万。
  “还是算了吧,等过几年再说。”朱玲摇摇头,因为朱玲怕。
  朱玲大概也能猜测,李松这样的有钱人,在港岛那边说不定有几个女人呢,因为港岛来的那边的演员说港岛那边富豪都有几个女朋友。
  虽然这只是自己的猜测,但是朱玲心里不敢去面对,因为自己的身份也没办法要求李松做什么。
  而且李松现在给自己的已经足够多了。
  “那好吧。”
  “再过几年能出国了,多出国旅游旅游,到时候乘坐私人飞机很方便。”李松自己没办法到处跑,但是自己的女人可以。
  1981年4月19日,农历三月十五,星期天,李松一大早就开车带著朱玲来到北影厂门口接张力纬还有龚鱈。
  八达岭的外国人很多,京都有很多的外国机构,所以这些人星期天就会带著家里人来京都周边旅游。
  八达岭在58年就开始接待外国游客,现在还是特区,因为这里在国外很有名,每年接待不少外国游客。
  也是明长城最著名的一段。
  到八达岭的路修的不错,都是柏油马路。
  星期天路上的车比较多,而且因为这边经常有外国人来,所以治安非常的好。
  李松穿的很隨意,米白色的夹克套装,里面是白色衬衣,穿著运动鞋。
  朱玲穿著白色运动鞋,黑色裤子,白色夹克,与李松的看起来是情侣装。
  张力纬穿著黑色休閒裤,白色衬衣,灰色小西服,平底休閒鞋。
  龚雪穿著白色针织外套,里面是一件白色圆领t恤,灰色的裤子,白色的平底休閒鞋。
  李松看著三个美女,这都是原汁原味的,而且各有各的美,不像2080年,都是大金主的审美,很多演员一眼看过去,就像是一个妈生的。
  李松一行人虽然已经儘量低调了,但是与周围的其他人打扮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內地大部分还是中山装,蓝色的,绿色的,灰色的,要不就是衬衣蓝色或者黑色裤子,很多都带著一个挎包。
  少部分穿西服的。
  还有不少外国人,这些外国人都拿著相机。
  李松发现现在的八达岭外面植被很少,基本都是一些灌木什么的。
  80年代,国內大部分的人需要柴火,所以很多山上都是光禿禿的。
  后面生態越来越好,电气入户,而且方便,另外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吸引了大量的农业人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密度太大,种地永远別想过上好日子。
  所以城市化,工业化是必然的。
  看看隔壁三当家就知道了,他们那边一年好几熟,每年也出產大量的粮食,但是生活水平怎么样呢?
  所以后面有些人拿城市化,还有工业化来说事情,这些人根本没想过十几亿人口要怎么吃饱饭。
  李松高大帅气带著三个美女,到哪里都吸引眼球。
  李松也拿著相机,还带了一个背包,这个时候购物没那么发达。
  八达岭长城现在修的已经比较好了,几个人一路上指指点点,三个女人拍照的时候就把外套脱下来。
  爬了一阵之后,李松身上就多了几个挎包。
  “李老弟你真厉害。”张力维爬上一座敌台,气喘吁吁的靠在城墙上,看著李松带著几个包,脸不红气不喘的样子,开口说道。
  “我经常锻链。”李鬆开口解释。
  朱玲在一边莫名的脸红,李松的体质不单单是好,准確的来说,有些变態,不过现在大家刚爬上敌台,脸红也看不出来。
  “嗨,麻烦……。”这个时候,四个外国人也爬上了敌台,站在这里,居高临下的看著蜿蜒的长城,几个人也是很高兴,就准备拍照。
  因为在这里拍照,不但可以拍来的方向爬上来的城墙,还可以拍后面没爬的城墙,所以这里拍照的人很多。
  这些外国人看著李松几人穿著打扮不一样,而且李松也拿著相机,於是走过来让李松帮忙拍照。
  “ok。”李松直接点点头。
  然后李松就拿起相机,一边拍照,一边用英语让对方摆出各种姿势。
  这个时候还是胶片相机,所以拍的怎么样,完全不知道,要洗出来才知道。
  几个外国人没想到李松会说英语,而且还是纯正的伦敦腔。
  “玲姐,没想到李老弟英语这么好。”张力维开口问朱玲。
  “就是,我也会一些英语,但是听他们说就有些费劲。”龚鱈也点点头。
  “嗯,据说英语也有口音。”朱玲点点头。
  李松这边刚给几个人拍完照片,刚刚把相机还给別人。
  就出现一对年纪比较大外国人,男的穿著黑色西服,女的穿著连衣裙,看起来应该是有点身份的。
  “李松先生?”外国人看著李松,不確定的问道。
  “你是?”李松看著这中年人。
  “柯利达,大不列顛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男人戴著眼镜,伸手说道。
  “原来是柯利达爵士。”李松知道是谁了,伸手说道。
  “没想到李先生比电视报纸上更年轻。”柯利达看著李松。
  柯利达也没想到自己能在这里遇到那个让西方很多国家相关部门头疼的年轻人。
  李松现在让西方很多国家的相关部门头疼的人物,因为李松崛起的太快了,背景太简单了。
  但是这么简单的背景,拥有现在的成就?
  柯利达自然重点关注李松,但是李松的老家那边根本没有开放,也没办法调查更多的情况。
  李松的在港岛的记录也是十分清白的。
  柯利达听到李松称呼自己为爵士,就知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因为对於联合王国的人来说,官职什么的算个屁,爵位才是最重要的。
  “谢谢爵士的夸奖。”李松呵呵一笑的回答。
  “我在1961年的时候在港岛学的中文,我十分喜欢港岛,不知道李先生怎么看港岛?”柯利达开口问道。
  “我也喜欢港岛,是港岛给了我发展的平台,我相信以后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李松不知道柯利达这傢伙为什么这样问,但是打官腔就好了。
  “李先生,不知道您对於港岛的归属问题?”柯利达开口问道。
  “契约!”
  “是西方经济发展的基石,我相信双方都会尊重契约,而且联合王国作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国家,更应该尊重契约。”李鬆开口说道。
  “……好吧。”柯利达没想到李松直接说到了契约精神。
  自己难道说可以不尊重契约精神。
  “抱歉,我还有朋友……。”李松看了看在远处等著自己的朱玲三人,刚才三个人看自己给外国人拍照,就先往上面爬。
  “李先生,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柯利达开口问道。
  “抱歉,我最近比较忙。”李松直接拒绝了,这些政客都是老狐狸,谁知道跟他吃饭后面会被传出什么话来。
  因为有时候谣言会毁掉一个人,李松好像记得龚鱈就是因为谣言的事情才出国的。
  因为你闢谣根本没人会相信,而最近几年又是双方谈判的关键时候。
  “他是谁?”柯利达刚才一起的女人开口问道。
  “著名科幻小说作家李松。”柯利达开口说道。
  “没想到这么年轻。”
  “是的。”
  “这个年轻人最近在西方可是很出名的。”女人开口说道。
  “嗯,反而在东方,他很低调,报纸,媒体上几乎看不到他的照片。”
  “这个人是一个聪明人。”柯利达耸耸肩开口说道。
  “你对他评价这么高?”女人没想到这短短时间,柯利达对李松评价就这么高。
  “是的!”柯利达点点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