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建城的「牺牲」
  第210章 建城的“牺牲”
  海上,一批总数二十艘的三百吨级別破木头废船舰队,靠在岛屿旁。角人们將岛屿上那些巨兽们绑好,牵引到水里。
  这些巨兽们类似三角龙。一个三角木头枷锁同时套住这三个角。然后在三个角外面绑上了一组组绳子增粗了,这样被绳结挡住的木枷锁就不会退,参考螺丝钉钻进去后,下方套上螺母。而在这木头枷上再套上韁绳,韁绳套在船头两侧。
  角人们就如同给牛马套上韁绳一样,驱使著他们下水,拖曳战舰。
  而三角龙进入水中后,其膝盖会如同牛蛙鼓腹部一样吸入大量水形成鼓包;而水流进入后腿储存腔內,从蹄心喷水,辅助巨兽们在海中急行。
  这种巨兽原本是很温顺,它们只吃素,为了躲避猎杀进化出了下海迁徙的功能。而隨著天空邪月力量浸染,它们逐渐变成了战兽。紧接著就变成了角人们在海上攻城拔寨的工程武器。
  角人们先前打劫羽族城邦时,使用了这种巨兽,攻破了不少羽族的城邦,进入城池中掠夺。而现在一共十二头这样巨兽出现,皆来自於邪月先前赐福,因为原本不少幼兽被强行催大了,而这些被催大的幼兽不同於原生物种,它们是嗜血的。
  三角龙如同牛马一样前进,而船头上银角用电刺激著三角龙朝著既定目標“丁零城”奔袭而去。
  十米长海兽在波涛中起起伏伏,蹄心如同涡喷一样將水流向后喷射。
  站在船头被海浪拍打的银角感受到了巨兽的暴躁。他知道接下来巨兽会越来越飢饿,自己会越来越难以控制,而他属下们也在耗尽淡水后,需要鲜血来满足。
  银角在好几天前,就瞄准上了北边大爻那个新建的城池。那个新城大部分还都是工地。
  现在银角通过上神赐福得到情报,爻人军团已经离开他们的新城了;因此得到消息的银角首领带著角人们到这个地方“吃饭”。
  海面上巡查的羽族渔民们立刻匯报:“臭烘烘舢板来了!”
  …海鸥传来讯息,拿走了炸油条…
  在新城的工地上,夯土城墙正在一块块版筑;沿海新城在南疆地图上称呼为“丁零城”,但是在这羽族本土这儿,为了接地气叫阳照城,因为每天阳光照射,相较於羽族其他城邦较早,故宣冲由此题名。
  统正歷2年11月,宣冲正在城市中立宪树碑。碑文规范了这座城池的“宪章”。
  不同於羽族城邦中领主和臣民的二元政治体制。宣冲设置了城主,港主,以及乡老团三个权力机构。在军事,经济,文化方面,都进行了设计。
  宣冲把权力根据利益模块精確分为三份,而后对每一份权力都部署了“施加影响力”的方式。
  1:城主掌握军事力量。每一代城主都要在奋行城接受军事教育,才能回到丁零城接任!
  每一任城主在军事学校完成学业,会用携带的城主印綬在两份毕业证书上留痕,然后带著一份象徵自己“军事能力合格”的结业证返家。这个必要流程相当於“金瓶掣籤”。
  当然宣冲不指望“形式主义法理”就死死的拴住这个孤悬海外的势力。宣冲把丁零城等这些外邦城主招来学习军事技术,是为他们的“统治”提供基石。
  “军事”这门学科的专业性,是高度依靠交流的。也就是说,缺乏“交流”的边缘区域其军事往往会严重落后。
  日照城目前人口只有四五千的本土人,百年內人口最高的上限估计为十几二十万,再加上人种阶层分割,圈子太小。不足以產生系统化的军事人才,必须依赖於奋行城的圈子。
  如果断绝了和大爻之间的联繫,他们又没有融入羽族的贵族圈子,其军事体系会在两代人之后,退化成符合他们体量的部落水平。——沙俄就是如此,因为其自己贵族圈子太小,高度依赖於中欧那边交流,以保障自己军事理论体系的叠代速度,不比土鸡弱。
  宣冲同时给予城主爵位身份,这是能进入讲武堂圈子的铁门票。而城主子弟在上学的同时,可以在南疆招募一些寒门同学进入自己的统治机构,这样就能保持军事进步。
  宣衝进入换位思考,丁零城孤悬海外,相对於地缘上其他城池,处於“异眾我寡”的状態下;如何保持自身“文明等级”不落后於周边的其他区域?这就只能依靠与雍鸡关將军府之间的联繫。
  情况类似於以涩列,如果没有和欧洲的交流优势,別说军事,就是產业经济,以及政治治理,都会被当地冲了。
  2:丁零城的商业团队要有组织。
  现在丁零城对於大爻岭南的意义就是,岭南的商贸路线不会单单走向北方大爻內土,还可以出海。届时必然有大量爻商沿著路线一路向南,最终会在南边这儿自发形成非官方的“爻人街”。
  宣冲:“相对於在別人地盘上形成“非官方”居住地,趁著军事够得著,我说话算话,现在就直接把“爻人街”官方化,让他们上桌说话。”
  如果不把“爻人街”官方化,那么爻商未来在这会变成“只会默默爆金幣的奶牛”。
  宣冲:“必须让他们说话!即使是城主府不听,也能说给北边的南疆军事集团来听。”
  当城主府的军事集团触犯了丁零洋范围內爻人商客的利益,南疆军事集团不得不动用军事手段时,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耳目。(丁零洋是大爻古籍中对南方大洋中记录)
  3:地区文化上,组建乡老会,这倒不需要用爻人血统为核心。
  话说丁零洋这个地方,爻人没兴趣来种田,宣冲现在拉壮丁,也拉不到几户人口。
  宣冲会招募当地羽人来种田,將这些羽族们按照大爻的礼制组成宗族。
  宣冲根据自己浅薄的社科水平认为:在工商城市发展中,“本土”和“外来”都会出现衝突,即外来的商人来到这里也会进行衝突。
  丁零城中未来统治阶层中,“军事”“商业”的精英们会偏袒“大爻上国”的外来客,那么乡老团就是偏向於本土规划的羽人。
  宣冲:“矛盾是客观存在。现在大军还在,一切还都压得住。如同三宝太监下南洋时,南洋部落多乖啊,但是后来这个矛盾被外来人挑唆后,就出现了排外和屠杀。”
  但是西方殖民者后来衰弱时,为什么没有被屠杀?是他们造的孽少吗?不!是因为他们留下一套“西式的裁决模式”。导致於一旦遇到什么当地矛盾,就立刻寻求西式进行裁决,並且认为这些裁决是对的,然后在“解决矛盾”的思路上不由自主的把“做出牺牲,为大局著想”的任务潜意识的摊派给了北方华商们。
  前世经验,你顾全大局不建立裁决机制,那么裁决机制的逻辑就是以“牺牲你”来润滑机器的运行。
  自己上辈子那个时代,全世界密度最高的舰队压在那儿,武力规模堪比三宝太监时舰队。但吕宋那边还是认可万里之外的二流法庭裁决,这就是软实力的欠缺点。
  宣冲吐槽:“那帮学法的,研究外区人文的,吃空餉几十年,在这个项目上屁都没做出来!“
  现在在阳照城留下宗族文化,那就是要建立大爻的裁决机制,雍鸡关將军府远隔万里,也要保持文化上裁决权威。
  自上而下的“教化”:宣冲在此处修建了一个文渊阁,將大爻的文章典籍,收拢放在这里,再选拔民政官僚,优先选择愿意研习大爻经典的人。
  自下而上的“民俗”:所有本地宗族必须种田养活足够的人,然后安排祭天典礼,祭天典礼后会安排宗族进行“爭锋”的活动。
  例如活动一:各家宗族都出人扛石狮子游街!谁占据上风,今年在商业街上“执法队”就交给谁来组织。。
  活动二:赛龙舟。谁贏了,码头上规矩就由谁来裁决。
  这些活动要么靠宗族內小伙子足够多能够占上风,要么是小伙子们团结一致才能拿下头筹。这都反映宗族在当地的真正实力。——对於后世国际学关係来说,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分辨某个地区的当地势力影响力,这不,用祭天活动,就能把当地势力具象化的体现了,方便於“人治”操作。
  宣冲:“通过祭天仪式的比斗,能避免不必要的血斗,不伤了內部和气,不让外人有机可乘。”
  “祭天大典”上的胜利者,宣冲將军府会授予“龙头棍”做信物;“龙头棍”可以合理合法点名道姓让一个商行滚蛋。
  阳照城未来会有大量船舶在此处,其中会有大爻的,也会有羽人城邦的;但最终都是吃大爻这条利益线,因为先前羽族是没有这条航道,这条航道之所以开了,是因为大爻南下的丝绸和瓷器。
  不守规矩的人必然会出现,而且事情严重程度不分羽族还是爻人,但如果羽族不守规矩没有被惩罚,那么爻人商人也绝对不会守规矩!
  与其让本土人最后寻觅羽族那边的规矩,倒不如先塞一套大爻根子的东西。
  歷史老师正在瞅著学生试卷上:“文化输出”、“军事输出”“经济控制”的公式解题过程,以及最后的填答案,正在批阅,打分。
  …稳固基本盘,狡诈盟友…
  狮鷲城,重建后的城堡中,鲁尔格王子也接收到了部分角人向东的消息。
  在坚硬的橡木桌前,他看著金丝所嵌的精美地图,点著阳照城位置:“你是说,这些角畜是衝著我们的盟友去了?”
  一旁的贵族侍从道:“一部分角人隨著银魔角去北部。那个金魔角似乎带著另一部分船舶朝我们附近城邦袭来。”
  鲁尔格王子用长指甲的手指敲了敲桌子说道:“卡乌,和我们的盟友说一说吧。至於他们如果请求帮助?(他停顿了一下)藏著自己算计的心思,貌似平静道:”和他们说明我们的舰队正在搜寻金魔角。“
  狮鷲城相对於其他羽族的特色兵种就是驯化狮鷲;然而爻人现在在狮鷲丛林中,依託著鬼车用捆仙锁大量捕捉狮鷲,这让狮鷲城贵族们有些排外。在他们文化中,驯服狮鷲是光荣荣耀的贵族行为。爻人干的事情太功利了,对狮鷲这种“高贵”生物缺乏必要敬重。(这种文化差异,就相当於前世伴侣生物和六畜之间文化理念之爭)
  这位叫做卡乌的贵族领命,隨后来到城邦的鷲笼中,跨上自己坐骑。
  狮鷲扇动翅膀后,掀起了狂风扬空而去。狮鷲的翅膀是金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因为这是丝绸翼。
  在云端中,卡乌看著自己狮鷲的双翅,他对大爻的感官是不错的。
  正如马蹄需要马蹄铁一样,羽族们经过长时间魔法文明发展,对於狮鷲这类坐骑如何提升“上升力”,也安装了人造物辅助。
  例如会在狮鷲羽翅之间加上“镶嵌宝石”工艺的布匹。来增强翅膀对周围空气的控制。在宝石魔力控制下,周围空气会凝固的如同果冻一样,更方便翅膀受力,向上攀升。
  这布匹是细密的布来做,高档细密布绣入秘银丝线增加宝石之间魔力通透性,但是布是较为重,而且在下雨天后受潮后,翅膀会承重。
  但是自从丝绸来到了羽人城邦中,就立刻取代了旧羽;丝绸更加轻便,並且不用混入秘银丝,天然就有导魔性。即使是在下雨时,也不会因为水汽变得过於厚重。是羽族们梦寐以求的完美材料,在几千年前,只有偶尔一点丝绸流落南疆;而现在大爻商团来后,流入规模增大十倍,但是远远不够上层贵族们武装自己的精锐兵团。
  这一点,宣冲都没有完全意料到,自己输入的丝绸对於羽族们来说,属於贵族上层刚需。
  这才导致,自己先前一再拖拉,羽族贵族阶层们仍然存有对大爻的鸽派。
  …兵诈…
  视角回到宣冲这边,宣冲的確是派遣主力去了北边,也就是银角所知的“丁零城”防御空缺的情况。
  宣冲这么做的原因是大军离家时间太长了,大量部队的確需要回去了;丁零城北边航路还不稳定,不能支持那么多人返回,所以要顺著荆棘区开闢的陆路,原路返回。
  上千部队大车小车带著大量物资,看起来像主力撤离,回北方的模样。
  而实际上,宣冲留了一些精锐部队在南边。就等著银角带著他那舢板部队来送头呢——当银角以为爻人的部队少了,但实际上留下来打你足够了。
  四头鬼车正在北部丛林中抢了狮鷲们的鸟窝,呼呼大睡呢。
  宣冲现在打角人,並不操心战力不够,而是海面太空旷,信息获取困难。
  所以只要渔民提供广阔海洋上讯息,这一战就不难。
  这一个月宣冲驻扎丁零城,专著內政,收拢了一批羽族渔民,死心塌地的脱產在海上帮自己传消息,战场迷雾已经被打开了。
  银角在海上以为自己是出其不意,而宣冲就如同橘猫蹲在洞口等著老鼠探头,等著他来冒险。
  在修建了一半的夯土墙基后,鼓声敲响;马厩中骑兵队队长闻讯放下手中材料,而军中玩骰子的长戟兵队长也摔下了牌,匆忙朝著大旗所在白虎堂走去。
  宣冲开始就目前新的军情展开部署。宣冲面对所有士官们,进行许诺:“这一战,每五个贼寇一个功勋点。”
  眾人顿了顿,因为先前灭掉角人时非常轻鬆,是二十个角人一个功勋点;现在猛然提高了,大家不知道这“幸福”背后意味著什么。
  果然宣冲后面一句话:“不过,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尔等每拿到一个功勋点,就都得在这里和我挑来的羽族女子留一个种。”
  大家面色露出苦涩,宣冲:“不用担忧,不是让尔等常驻。常驻这儿的事,我都已经写信给家里,家里那边会派来一些傢伙在这驻扎十年;你们只要留了种后回去就行了。至於未来十几年后,你们留的种若是有出息,去北边奋行城学习时,尔等要上心。“
  眾將相互看了看,遂道:“诺。“
  作为跟著宣冲征战这么多年的人,是知晓宣冲在“异域留下血脉”的策略,故现在都有觉悟。要给大爻在此地留下接班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