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从天而降(补更)
  第133章 从天而降(补更)
  25分钟只是从司法部大楼到乔治敦公寓楼下的正常速度,远远不是它的极限。
  第二天上午,西奥多与伯尼见识到了这条路的极限。
  车子驶入宾夕法尼亚大道后不久,直接被堵死在了原地。
  放眼望去,前后全是密密麻麻的车子。
  十多分钟过去,只前行了半个车位。
  伯尼叫住一名从前面回来的司机,向他询问前面的情况。
  司机不断摇头,语气复杂:
  “有人跳楼,正好摔在马路中央。”
  “到处都是。车上,地上,对面橱窗上。”
  司机回想起现场,捂住嘴巴一阵干呕。
  西奥多与伯尼面面相觑。
  如果场面真如司机描述的那样,那就不是一个小时能解决的问题了。
  没三五个小时,甭想收拾干净。
  两人不约而同地仰头观看道路两边的楼层。
  宾夕法尼亚大道两侧多为6-8层建筑,高度在82英尺左右。
  这样的高度还不足以把人摔稀碎。
  司机描述的场面,听起来像是一包饺子馅从高空坠落,而不是一个人。
  或者那个人炸了。
  总之不太像高空坠亡。
  西奥多与伯尼不约而同地下车,穿过车流一路向前。
  往前走了三百多码后,来到了案发现场。
  d.c的警探已经把现场保护起来。
  两人出示皮质证件夹后进入现场。
  现场远不像司机描述的那样惨烈。
  死者是一名红发中年女性,身穿睡衣,仰卧位,躺在一辆黑色轿车下面。
  那是一辆雪佛兰,司法部大楼的地下停车场停着几十辆同款车型。
  地上有散碎的玻璃碎碴,以及一大片溅射血迹。
  血迹中心位置在车底下。
  两人绕到轿车前面,看见了熟人。
  隆巴迪探员就蹲在死者旁边,紧皱着眉头,眼睛盯着死者。
  西奥多环顾四周,对现场有了个初步的结论。
  死者从楼上坠落,正好落在那辆黑色雪佛兰前面。
  黑色雪佛兰当时正在行驶,虽然及时刹车,还是把死者往前带了一段。
  伯尼想起了昨天下午隆巴迪探员提起的大案子,情不自禁地看了眼死者。
  看隆巴迪探员的表情,他怀疑死者可能跟案子有关。
  他上前与隆巴迪探员打招呼,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隆巴迪探员叹了口气,站起来冲两人摇摇头:
  “这是我以前一个案子的受害人。”
  “她遭到了侵犯。”
  隆巴迪探员看了眼死者,语气有些唏嘘:
  “她保留了现场,报警后非常配合。”
  “根据她的描述,我们抓到了罪犯。”
  “她去年跑到我家门口蹲守过我。”
  “后来我们在司法部大楼对面又遇见过一次。”
  “她怪我让她出庭作证。”
  根据隆巴迪探员所说,死者是唯一一个出庭作证的受害人。
  当死者鼓起勇气当庭讲述遭受侵害的经过时,陪审团甚至笑出了声。
  出庭作证后不久,好像全世界都知道死者被侵犯过一样。
  死者的丈夫提出离婚,并带走了两个孩子。
  死者的邻居认为,是其生活举止不够检点,这才招致侵犯,他们联名要求死者从公寓里搬出去。
  死者的家人为死者遭受侵犯的遭遇感到丢脸。
  死者的男性朋友看死者的眼神开始变得奇怪,言语举止越来越轻挑。
  死者的一位好友的丈夫甚至差点儿侵犯了死者。
  “她跟我说了很多,最后冲我喊,说是我毁掉了她的生活。”
  隆巴迪探员摊摊手,表情有些无奈。
  随即看向死者,又沉默下来。
  西奥多问他:“你办过侵犯案?”
  隆巴迪探员“嗯”了一声:“就这一起。”
  “我刚加入fbi时办的。”
  警戒线外传来争吵声。
  是记者到了。
  有人正举着照相机对现场拍照。
  现场的警探,们用身体挡在了镜头前,正在驱赶记者,
  伯尼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隆巴迪探员冲伯尼摇摇头,表示自己没事:
  “上个星期她给我打电话,想约我见面。”
  “我当时在忙一个案子,把见面时间推到了这个星期。”
  西奥多盯着隆巴迪探员看了一会儿,不太想继续听这些无用的感慨了。
  他打断道:“她不是自己跳下来的,是有人把她推下来的。”
  西奥多仰着头转了一圈,指向在左手边:
  “你应该去那个房间看看,或许凶手还给你留下了一点线索。”
  左手边是一家酒店,五楼的窗户大开着,窗帘随着风飘卷到外面,猎猎作响。
  隆巴迪探员没有动作,只是顺着往酒店那边看了一眼。
  西奥多:“死者落地地点在马路中央。”
  “没有人跳楼是助跑着冲出来的。”
  隆巴迪探员往死者那边看去,又转过头去看最初的落地点,视线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逡巡。
  他拍了一把西奥多,招呼两名警探,冲进了酒店。
  这个道理选拔培训时,物证技术课上就讲过。
  隆巴迪探员不是不知道,只是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他也不是跟死者有多深厚的情感。
  只是看见曾经的证人跟受害人这么死在面前,有些受到冲击。
  西奥多跟伯尼没有跟上去。
  他俩离开了现场,把车钥匙交给了第三分局的警探后,步行前往司法部大楼。
  鉴于现场的情况,恐怕堵车还得持续数个小时。
  这时候回去开车显然不是明智之选。
  两人一路狂奔,路上还遇见好几位同事,都是弃车步行的。
  一帮人好像在追逃犯,跑得气喘吁吁。
  到司法部大楼附近后,探员们纷纷停下脚步,彼此整理着着装,等一切妥当后才慢条斯理地走进大楼。
  西奥多跟伯尼混在人群里,差点儿迟到。
  这让他俩有一种回到费尔顿的感觉。
  两人做了一份简报,去向罗森主管汇报电话诈骗案的调查进展。
  罗森主管并没有多了解这个案子的打算。
  调查过程听起来很复杂,也改变不了它只是一起没有受害人的电话诈骗案的事实。
  对他而言,这个案子应该在上个星期五就应该结束了才对。
  沉默着听完,罗森主管翻了翻简报,问两人:
  “下一个案子有什么打算?”
  伯尼看向西奥多。
  西奥多早有准备,脱口而出:
  “暴力犯罪。”
  他认真答道:“最好是谋杀案,现案。”
  伯尼转过头看了眼西奥多。
  早上西奥多在现场的表现,让他以为西奥多想接手那个案子。
  罗森主管敲了敲桌面:
  “你们只有两个人,办不了这样的案子。”
  他往外面的大办公室一指:
  “你去挑人,挑够5个人,我就给你这样的案子。”
  西奥多心想,这跟让他去大街上拉人有什么区别?
  外面那些人他既不认识也不了解。
  同一期的选拔培训学员他倒是了解,其中有几个也符合他的要求。
  可他们这会儿正轮岗实习,还没到定下来的时间。
  西奥多只能退而求其次:
  “绑架案,勒索案,抢劫案也可以。”
  罗森主管被气笑了。
  他指向窗外:“哪里发生绑架勒索了?”
  这样具有时效性,且压力极大的案子一般要求探员经验极其丰富才行。怎么可能交到西奥多手上。
  就算他想交,也得罪犯配合啊。
  西奥多与罗森主管对视着:
  “现案,伪装成自杀的他杀案,高空坠亡。”
  罗森主管有些摸不着头脑,没搞明白西奥多在说什么,疑惑地看着他。
  伯尼在一旁已经有点儿忍不住了。
  他赶在西奥多的描述更具体之前出言,岔开了话题:
  “boss,我们还有一大堆文件要补呢。”
  伯尼拿起简报,看向罗森主管:
  “这个案子涉及八九个政府部门,还有at&t公司、里格斯国家银行以及一大堆外包公司。”
  “这些程序性文件我们至少要补两个星期。”
  “这还不算结案报告。”
  罗森主管就静静地看着伯尼。
  等伯尼说完,他才开口:“你在跟我说吗?”
  “要不要我帮你们写?”
  伯尼连忙摇头,表示不用。
  罗森主管又看向西奥多:
  “你呢?”
  西奥多摇头:“不用,你没有时间。”
  伯尼惊呆了。
  罗森主管也是一窒。
  他仰着头,仔细端详西奥多,只看见一脸的认真。
  他分不清这是认真的,还是故意的。
  罗森主管挥挥手,结束了汇报。
  从主管办公室出来,西奥多一脸莫名其妙。
  他也没搞懂罗森主管要做什么。
  事实上他最想办的案件类型是侵犯案,x侵犯。
  侵犯案是最适合作为罪犯个性侧写切入点的案件类型。
  x犯罪者,尤其是系列qj犯或系列杀手,他们的作案手法往往具有仪式化特征,比如特定的捆绑方式,特定的受害者选择偏好,犯罪后行为等等。
  这些重复性行为就是他们的‘犯罪指纹’,很容易辨认。
  侵犯案多为熟人作案。
  因社会舆论压力,受害人心理压力,或者侵犯者威胁等因素导致受害人常常保持缄默,甚至否认遭受过侵犯。
  他们会自发为侵犯者隐瞒。
  这直接让传统的刑侦手段失去作用。
  侵犯案结案率非常低,且不受重视,几乎没人愿意接手。
  没人抢,他就能随意挑选。
  但西奥多只能想想。
  这个时期侵犯案立案,还要经过教会道德委员会的评估。
  只有社会声誉良好的受害者才配‘被侵犯’。
  这时期去办侵犯案,纯粹自找苦吃。
  …………
  昨天早上的跳楼案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甚至除了几个野鸡电台外,根本没有正规媒体对此事进行报道。
  一大早,西奥多跟伯尼又被叫去罗森主管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还有两个陌生探员。
  这是两个中年人,穿着fbi探员的标准制服。
  两人头顶微秃,四周植被也不算茂盛,板着脸,看上去很严肃。
  罗森主管为双方做简单的介绍。
  两人来自人事科,是拥有十多年经验的资深内勤探员。
  罗森主管专门请人事科的道森主管帮忙选这两人出来,帮西奥多处理文案工作。
  他冲两位内勤探员扬了扬下巴,又在桌上翻找了一下,找出一个文件袋,递给西奥多:
  “把你们手里的文案工作交给他们。你们俩负责这个。”
  西奥多要去拿,被罗森主管躲开了:
  “这是你们以fbi正式探员的身份调查的第一个现案,命案。”
  “我会全力支持你们。”
  “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来找我。”
  他坐正身体,把文件袋交给西奥多:
  “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许搞砸!”
  罗森主管给了西奥多一个新案子。
  案子发生在d.c西北区。
  案件发生在昨天早上。
  受害人从五楼坠亡。
  受害人看起来像跳楼自杀,但其落点位置异常。
  现案。
  伪装成自杀的他杀案。
  高空坠亡。
  完全契合。
  把文案工作交接给两位资深内勤探员,西奥多跟伯尼仔细阅读了文件袋里的文件。
  这个案子属第三分局管辖。
  第三分局效率很高,只用一天时间就填好了向fbi求助的正式文件,并让它通过了。
  更绝的是,第三分局没有瞎填。
  根据第三分局呈递的案情简报显示,死者叫安妮·哈勒克,案发当日在河滨酒店五楼开有房间。
  第三分局对死者进行了简单的检查。
  死者头部颅骨粉碎性骨折,脑组织外溢;躯干多发性肋骨骨折,刺穿肺脏,肝脾破裂;下肢开放性骨折,骨碎片穿透皮肤。
  简而言之,死者的确是一副高空坠地的死相。
  进一步尸检结论还没有得出。
  迅速浏览完案情简报,西奥多跟伯尼面面相觑。
  他俩感觉好像看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看。
  其上所记载的内容,甚至不如昨天他们在现场看到的多。
  两人拿着文件去找隆巴迪探员。
  隆巴迪探员正跟他所领导的调查组在小会议室里讨论案情。
  他们调查组一共六个人,全都参与过上星期五联合车站的行动。
  伯尼全都认识,进门后一一跟他们打招呼。
  西奥多忍不住侧目而视。
  他真的不记得,伯尼什么时候跟他们认识的了!
  隆巴迪探员看了眼西奥多手里的报告,问他:“昨天的案子?”
  ——
  没了~~
  二号跟今天熬了两天,实在太困了,脑瓜子嗡嗡的,调整一下,先记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