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王三爷家出了人物
  不过,小兵却对吃子儿不是很感兴趣,因为,这算是一种女娃娃玩的游戏......
  他感兴趣的,还是掏鸟挖鼠,和其他一些更惊险刺激的活动。
  即便是经常让李二叔打,小兵也是我行我素。
  父亲又让李师傅捎来了好多吃的和用的东西,狗蛋娘仨就望眼欲穿地等著父亲回来。
  可父亲直到大年三十的下午,才提著他的人造革包,匆匆地回到了家里。
  东子和狗蛋几个月没有见父亲,又变得生分起来。
  “你们咋不叫你爸啊?”
  母亲包著饺子笑道:“天天念诵著你爸,盼著你爸来,现在他来了,你们却又认起生来了!”
  “爸......”
  东子狗蛋,不好意思地笑道。
  “狗蛋!”
  父亲一把抱起了狗蛋,用力地亲了亲他的脸蛋。
  父亲的胡茬子,扎的狗蛋脸十分的疼。
  “啊!”
  狗蛋双腿一顿乱踢,又踢脏了父亲乾净的蓝色中山装。
  “东子,去给你爸舀水洗脸。”
  母亲吩咐。
  东子便舀来了水,让父亲洗脸。
  “你怎么三十后晌了,才进门?”
  母亲嗔怪道。
  “单位上忙啊!”
  父亲拿毛巾擦著脸说道。
  “我听队里的人说,水库不是已经修好了吗?”母亲问道。
  “水库是修好了,可水渠还没有修好......县里正式成立了水利局,我已经到城里上班了!”父亲笑道。
  “真的?”
  母亲惊喜地停下了手里包的饺子。
  “当然是真的了!这么大的事情,我还能哄你?”
  父亲笑道:“县水利局成立了才一个多月,食堂里就我一个人,我每天不仅要做一百多人的饭,早上5点还得烧开水,打扫卫生,晚上还得开大门呢!”
  “这么忙啊?难怪三十后晌才进门!”母亲嘆道。
  “我算什么?王局长现在还在勘察水渠呢,他都没有时间回家过年!”
  “王局长?”
  “就是王福恭,他以前是水库工程的总指挥,现在就是县水利局的局长,我今天就是坐著他的车来的。”
  “什么?都局长了......过年都回不了家?”母亲愕然。
  “新社会的官越大,责任就越大呢!”
  父亲嘆道:“王局长是县级干部,本来按照级別,是要到县里任职的,可他说水库才修好,他不放心交给別人,就亲自当了水利局的局长。”
  “哦......”
  “水库可是我们沙县造福子孙,千秋万代的功业,只要修好了水库,有了水,沙窝就不会再盖了我们的庄稼......”
  父亲又说道:“所以,所有的人,全都扑在工作上呢!”
  “你是没见水利局上班的阵势,每个人都像打仗一样!他们到食堂里来吃饭,手里都拿著图纸看著呢!”
  “有些人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我就把饭菜给他们送过去!”
  “他们都是大干部了,还怕个啥?怎么比我们农民还忙?”母亲不解的问道。
  “当然都是为了治沙啊!说了半天,你怎么没有听懂呢?”父亲笑道。
  “我们从小就住在沙窝边,也没有觉得沙窝有什么不好。”母亲也笑道。
  “你是不知道,腾格里沙窝年年往南走的呢!要是再不治沙,我们阳曹大队,最多二十年,就被沙子埋掉了!”
  “是吗?那东子狗蛋他们將来......不就没地种了?”母亲愕然。
  “废话,到时候连阳曹大队都埋在了沙窝里,还种什么地啊!”父亲笑道。
  “这......”
  “治沙已经是火烧眉毛的事情,所以,王局长和水利局的人,才那么拼命的啊!”父亲嘆道。
  “唉......我们什么也不懂,就像在井里活的呢!”母亲嘆道。
  “我能回来过两天年,就已经不错了!”父亲笑道。
  “什么?你......过两天年就走啊?”
  母亲皱起了眉头。
  “没办法,好多人都在局里加班,总不能让他们天天啃馒头吧?”
  父亲笑道:“我初二就得赶回去,初三水利局的所有人,就正式上班呢!”
  “好吧......”
  母亲嘆道。
  她虽然很想让父亲多在家里待几天,可父亲现在成了公家的人,又干著治沙的大事情,她也不好阻拦。
  “东子,狗蛋,来吃!”
  父亲从人造革皮包里,掏出了一包。
  “哇!”
  东子和狗蛋,顿时扑过去,抢了吃。
  父亲买来的,有方的,也有圆的,还包著塑料的精美纸。
  不像大队部小卖部里卖的,只是用纸包了的焦。
  “这是鞭炮,你们兄弟俩,一人一辫。”
  父亲又从人造革包里,取出了两辫子鞭炮。
  “哇!炮!!”
  东子和狗蛋,顿时惊喜地大叫起来!
  他们曾经在镇上,见人放过鞭炮。
  当时那震耳欲聋的巨响,把狗蛋都嚇哭了。
  阳曹大队里,也就只有支书家过年,才放得起鞭炮。
  哪个小孩要是能从支书家放完的鞭炮屑里,捡到一两个没有爆炸的鞭炮,无异於得到了最好的宝贝!
  他得约上其他关係好的孩子,一起来放!
  现在,父亲居然带来了两辫子鞭炮!
  东子和狗蛋当然激动了!
  “你买炮做什么?当心把娃娃的眼睛炸了!”母亲却嗔怪道。
  “自从我招了工,队里的人都有红眼病,我知道,他们都看你们娘仨不顺眼......”
  父亲说道:“所以,我今年要放个鞭炮,让他们都听听,免得我不在的时候,他们欺负你!”
  “这......也没什么的,我又不是软柿子,谁敢说长道短,我就和他理论,他们占不了多少便宜呢!”母亲笑道。
  “我知道,你从来都不怂!”
  父亲嘆道:“我买了鞭炮来放,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意思。”
  “什么意思?”
  “我们家是地主成分,在村里忍气吞声几十年,谁都看不起我们,也就是你爹看我能吃苦,才把你许给了我......”
  父亲冷冷地说道:“现在,我招了工,成了公家人,我就要放辫子炮,让他们都听呢!”
  “我要让他们都知道,王三爷的后人里,又出了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