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给大唐来节科学实验课
  两仪殿。
  李泰看到王及守在殿外。
  对著王及微笑頷首示意。
  见李泰很轻鬆,並无紧张之態。
  王及也放下了心,高声奏报。
  “魏王泰,奉敕覲见!”
  李泰趋步入殿,至御前三丈处止步。
  双手交叠举至额前,行两拜礼。
  躬身两次后。
  李泰道:“魏王泰恭贺陛下履端维新,伏惟圣体康豫。”
  大唐百官私下场合多以圣人称皇帝,书面或官方场合多称陛下。
  “平身。”
  “谢陛下!”
  李泰抬头,与站在一旁的孔颖达,四目相对。
  孔颖达峨冠博带,傲然而立。
  眼眉白双目如炬。
  李治在其身旁,低著头不敢看李泰。
  看了眼李泰,隨后孔颖达冷哼一声。
  撇开衣摆,跪了下去。
  “臣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跪諫魏王篡改儒家经言,妖言惑眾蛊惑晋王,串掇晋王在课堂上与臣辩论歪理邪说,臣请陛下依法惩治魏王,如若陛下不允,臣今日寧可跪死在这两仪殿!”
  这帮子酸儒,最擅长的就是在皇帝面前死諫。
  只要成功了一次,那可就是名垂千史,万古留名了。
  孔颖达都六十好几了,又是大儒。
  李世民忙亲自走过来扶他。
  孔颖达死倔,根本不理会李世民。
  李世民只能看向李泰。
  李泰那日跟李治说地是圆的这事。
  长孙皇后也和李世民转述过。
  只是他们都没太当个事,也没有如李泰所说的去翻阅典籍,和寻找擅长数算与懂天文学的人来问过。
  只有李治,先是差遣內侍,寻来了李泰那日说过的所有书籍。
  又亲自去了司天台,问过好些人。
  李治这才相信,原来地真的是圆的。
  心里对李泰的崇拜,快到了顶点。
  期待与孔颖达辩论贏之后,取代李泰在眾人心中地位的欲望,也快到达了顶点。
  不出李治所料。
  李治作为皇宫中新一代学问最好的,孔颖达每次都是先考教他。
  就是有一点他没想到,就是孔颖达根本不与他辩论。
  打了他十记手板后,强硬要拉著他去找李世民。
  李治心里害怕,认怂了。
  就將李泰给供了出来。
  “魏王泰,你来解释清楚,若是你不能证实地是圆的,就別怪朕不顾念与你的父子亲情!”
  李世民朝著李泰使了个眼色。
  示意李泰有什么赶紧说。
  不然看孔颖达今天这架势。
  李世民不重罚李泰,是真没办法收场了。
  李泰无奈。
  不管孔颖达这老棺材瓤子,是真的为了儒家,还是为了太子李承乾,今日都不会轻易放过他。
  “那就请陛下和孔祭酒,与泰一同去往司天台,到时泰自有办法证明。”
  李治鬼鬼祟祟跟在他们后面。
  跟到一半,他缓缓站住了脚。
  站那不知想了些什么,忽的转身往反方向飞奔。
  到了司天台。
  橘井早已经等待在那。
  对著李泰点了点头。
  见都已准备就绪,李泰轻咳一声。
  “陛下、孔祭酒请看这个浑天仪,东汉张衡言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於天內。
  这浑天仪便是以此而建造。”
  听完李泰解释,孔颖达皱著眉,捋著鬍鬚,围著观星台前的浑天仪转了两圈。
  转了两圈后,孔颖达的眉毛瞬间就舒展开了,似乎找到了攻破点。
  孔颖达一指下面固定浑天仪的底座。
  “浑天仪是圆的不假,可承载浑天仪的这个方形底座,不正能说明,天圆而地方,地方才能承载万物,魏王你还有何话要说?”
  李泰无语,没想到这孔颖达这老头真能扯。
  底座为方,在政治方面四周刻画四灵兽与山川纹路,是为了强化皇权正统。
  可最重要的原因,是方形的底盘结构,能保障浑天仪整体的稳定性和让数据更加精准。
  这点如果李泰直接说。
  孔颖达又该强调。
  这不正能说明地方才能承载万物!
  李泰无奈嘆了口气,“既然如此,请陛下与孔祭酒同泰,登顶观天台,辩论经言毫无意义,泰用最直观的方式,可以加以证明!”
  这时李治带著十几个小童,垫著脚尖,苟著身子,想从门口偷偷潜入。
  眼尖的李世民一眼就发现了。
  “王及,叫晋王他们过来,想看就光明正大的看,一个个鬼鬼祟祟,贼头贼脑的像什么样子!”
  司天台的太史令与承务郎,始终未发一言。
  他们都已经听出来,此次皇帝与魏王,孔祭酒是因何而来。
  俩人只闷头在前面带路。
  这观天台高十几米,已经是皇宫附近最高的建筑了。
  李泰一指远处。
  “俗话说,站的高看的远,可无论我们站多高,都看不到尽头,我们现在从高处往远看。
  如若地不是圆的为何视野的边缘是弯弯的圆弧形?
  如若地如棋盘是平坦的四方形,我们放眼望去,为何不能直接望出千里之外,四周又为何不是直边的?”
  与李世民和孔颖达沉思不语不同。
  司天台的太史令与承务郎,不住的点头。
  他们虽知道地是圆的,但是魏王李泰的这种简单通俗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
  孔颖达这次,不仅是为了太子,更是为了儒家。
  像李泰这种歪曲先圣之意,篡改儒家经言的人。
  若是日后继承了大统,怕是儒家的地位再也不保。
  今日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李泰。
  孔颖达是大儒,最擅长的就是辩论。
  如果回答不出对方拋出来的问题,那就要找新的角度再进行辩论。
  一旦跟著对方的思路走,那就等同掉入对方的陷阱。
  孔颖达略加思索。
  眼前一亮道:“请问魏王,如果地是圆的,我们为何能脚踏实地?不早都摔成一片了?车马为何能平稳行驶,房屋为何不倒塌,如果地不是四方根本说不过去!”
  李泰早就想到孔颖达会有此问。
  叫一旁的橘井拿出来事先准备好的道具。
  就是张孺人想留下,起夜用的最大的那颗夜明珠。
  “孔祭酒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但是泰要告诉大家,人与车马能平稳走动,与地是什么形状无关,这个叫地心引力,泰现在就能为大家证明地心引力的存在,现在需要一个人来配合,晋王!”
  李泰抬头示意,躲在一群皇子公主身后猫著的李治到身前。
  李治不敢对视李泰的眼睛,还以为李泰是故意报復他,喊他出来出丑。
  李治低著头,心里面十分后悔,早知道就不出这个风头了。
  李泰把手中的大夜明珠放在了晋王手中。
  “我们平时拿东西都有脱手的时候,为何这些东西是直接掉落地上,而不是飘向空中?”
  隨即李泰拿过橘井早就准备好的水碗,从夜明珠的最高处缓慢尽数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