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猛將攻城,刘旭召唤
  那將领被黄忠射中后直接落马,那匈奴首领看见自己亲信被射下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冷漠。
  匈奴首领没有理会那被射下马亲信,直接带领其余骑兵逃向中北三郡。
  刘旭带著黄忠和顏良三千五百骑兵追击匈奴骑兵首领,那些包围张虎的骑兵最终四散而逃。
  张虎对著刘旭鞠躬道:“在下今日非常感谢刘太守出手相助,救命之恩无以为报。”
  刘旭连忙扶起张虎道:“张统领不必多礼,吾听闻张统领出兵中北三郡担心统领出事吾特来接应。”
  张虎听到后惭愧的头都抬不起来,此事是他贪功自大结果被匈奴首领包围,这时刘旭不计前嫌来救自己。
  张虎对感激涕零刘旭,刘旭救他自然是有理由的,这个时候救他刘旭若是攻打中北三郡他的五千狼骑绝对是助力。
  刘旭在接著对张虎正色道:“匈奴攻下我大汉中北三郡一直据为己有,並捉我汉人百姓为奴建城,此时匈奴人正大败正是我们收回中北三郡的时候,张统领可愿助我一臂之力收服中北三郡拿下这滔天大功。”
  张虎满脸激动的道:“吾张虎愿助太守一臂之力,拿下中北三郡。”
  刘旭带著八千五百骑兵直接往中北三郡而去,顏良黄忠二人为先锋攻打中北三郡。
  刘旭在到达中北三郡后,以顏良黄忠猛將攻城,中北三郡守城將士被顏良黄忠杀四散而逃。
  刘旭趁机派士兵攻下一座城市,其余两座城池匈奴士兵都有幸领略到所谓猛將攻城。
  刘旭带著顏良黄忠只杀的匈奴士兵士气低落,顏良带头衝锋手持环首刀直衝城楼。
  顏良在城墙下顺著云梯往城楼上爬去,上面匈奴士兵往下扔下一块擂木。
  顏良手中用力在擂木即將砸到自己的时候,手中环首刀用力顶住边缘,擂木顺势划过。
  顏良用力爬上城墙,环首刀一挥手起刀落周围匈奴士兵一扫而空。
  黄忠在顏良上去后,跟上去登上城楼匈奴顿时招架不住被杀的哭爹喊娘。
  隨后刘旭带著士兵顺势而下,中北三郡最后一城被打破,刘旭成功收服中北三郡。
  刘旭连忙叫暗影通知洛阳成张让,告知收服中北三郡的消息。
  隨后张虎告別刘旭回到并州牧报导,刘旭让荀攸派人来治理中北三郡。
  此时并州刺史府中,张懿听到张虎的报告感觉此事大有可为,如果吞下这份功劳那自己岂不是能很快调往洛阳。
  刘旭回到雁门郡守府,沟通系统检查自己这次收穫。
  “恭喜宿主成功完成任务,获得帝皇级召唤卡两张声望值10087。”
  刘旭疑惑问道:“自己钻石召唤卡升级帝皇召唤也应该只有一张,怎么来的第二张?”
  “宿主完成收服中北三郡隱藏任务,获得帝皇升级卡。”
  刘旭对著系统道:“使用帝皇级召唤卡,偏向政治。”
  “召唤候选人选五人,请宿主从中挑选一人:第一候选人大唐杜断杜如晦,武力68统率72智力95政治97
  第二候选人:大宋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武力62统率68智力93政治98
  第三候选人:武周丞相狄仁杰,武力63智力95统率76政治96
  第四候选人:大唐国舅名臣长孙无忌,武力70智力92统率85政治96
  第五候选人:大清外交官李鸿章,武力56智力92统率82政治96
  请宿主去掉一个。”
  刘旭看著的五人心中沉思道: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在李世民討伐割据势力时为其谋划,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品选官吏,好评如潮,时称“房谋杜断。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后迁居洛阳,北宋宰相。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被阎立本誉为“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狄仁杰任寧州刺史时,妥善处理民族关係,深受百姓爱戴。他任江南巡抚史时,焚毁大量淫祠。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武则天对他十分信服。他任宰相后,对武则天的弊政多所匡正,为下启开元盛世做出了贡献。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文德皇后兄,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被封赵国公。他反对武则天成为皇后,还主持修订了《唐律疏议》。
  李鸿章,世人多称“李中堂”,安徽省合肥市东乡磨店乡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並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刘旭对著系统说道:“去掉李鸿章。”
  “去掉李鸿章正在隨机召唤中恭喜宿主抽中赵普,植入身份此次皇帝刘宏新任命的中北三郡郡守,为防止刘旭做大,刘宏安排的其实是被刘旭救过,一直想找机会认识宿主。”
  “系统使用帝皇召唤卡,偏向统率。”
  “召唤第一候选人:大明大將军徐达:统率98武力86智力82政治78
  第二候选人:大唐史实李勣统率98武力78智力75政治76
  第三候选人:大唐郭子仪统率97武力92智力90政治92
  第四候选人:大明猛將常遇春统率98武力99智力72政治58
  第五候选人:大齐战神兰陵王高长恭:统率97武力98智力82政治68,请宿主去掉一人。”
  刘旭看著眼前的五人,心中想著五人的资料。
  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人。元末明初名將,明朝开国元勛。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李勣,曹州离狐人,唐朝初期名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郭子仪,华州郑县人,唐代名將、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在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又於回鶻合兵收復两京,平定了安史之乱。765年,僕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紇入寇。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紇並与其联合,大破吐蕃。779年,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
  常遇春,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將领,明朝开国名將。
  高长恭,字长恭,祖籍渤海调蓨,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將领,古代四大美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