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信仰源于自身?
  第304章 信仰源于自身?
  “呼……”
  罗兰悄无声息地回到住处,再三确认无人跟踪后,才轻轻吐出一口气,卸去身上的伪装。
  他点亮桌上的油灯,昏黄的光芒顷刻间驱散了屋中的黑暗。
  随后,他从怀中取出那份一直小心保管的卷轴,将诚实之域卷轴暂时放在一旁,继而将至圣斩的卷轴在桌面上徐徐展开。
  借着摇曳的灯火,他凝神细读起来。
  灯光虽然黯淡,却足够照亮卷轴上那些古朴而有力的字迹。
  卷轴内容分为两部分。
  正能量的运用方法,以及更为深奥的引导之道。
  正如他所了解的那样,运用正能量的方式直接而明确。
  将这份纯净之力附着于武器或拳脚,用以灼伤邪恶,尤其对不死生物效果显著。
  卷轴以简洁的图文描述了能量输出的不同形态与控制要领,对罗兰而言,理解这些并不困难。
  真正的难点,在于卷轴前半部分所阐述的引导方法。
  这里的记述变得抽象而晦涩。
  它并未指明某种具体的能量来源,而是不断强调“内心的光辉”、“纯粹的意志”以及“对生命与秩序的捍卫之心”。
  字里行间暗示,正能量并非由修习者自己产生,而是需要向某个更高维度“请求”、“共鸣”与“牵引”。
  罗兰闭上双眼,尝试依照卷轴中记载的方式静心感受。
  呼吸逐渐平稳,意识缓缓内沉。
  然而时间流逝,除了体内骑士呼吸法所带来的温热气血之外,他并未感受到卷轴所描述的那种“温暖”、“炽烈”、“能够驱散一切阴霾”的能量源。
  片刻后,他睁开眼,微微皱起眉头。
  “果然没那么简单。”
  引导正能量,似乎不仅需要技巧或天赋,更关乎某种内在的信念或精神境界。
  而这正是他现在所欠缺的。
  意识到这点后,罗兰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向那柄秘银长剑。
  自仙后艾丝黛尔解除其上的诅咒以来,这柄“宝具”便始终萦绕着一层神圣之力。
  据艾丝黛尔所说,那是最纯粹的正能量。
  不过尽管罗兰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却始终无法自如调用、引导它。
  “也许……”
  一个想法在心中萌生。
  “既然无法从内部‘引导’,能否先从外部‘借取’?”
  罗兰的目光在晦涩的引导说明与一旁的秘银长剑之间来回移动。
  短暂思索后,他深吸一口气,右手稳稳握住了秘银长剑的剑柄。
  左手则按在展开的卷轴上,再次确认正能量的运用技巧与脉络。
  随后他闭上双眼,将全部感知集中于剑身上那股温暖而神圣的能量。
  起初,过程异常滞涩。
  他能清晰感知到剑身中流淌的正能量,但却如同隔着一层玻璃观察温顺的火焰。
  可见却不可触及。
  他尝试以卷轴中所描述的意志去“牵引”,却如同以虚无的丝线拉动巨石,难以撼动分毫。
  数次尝试,都仅能让剑身的微光泛起几乎不可见的涟漪,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疲惫,仿佛在与某种固有的排斥力对抗。
  但罗兰没有放弃。
  全力催发的精神力使他对能量的感知越发敏锐,终于捕捉到了那股正能量独特的“频率”。
  他不再试图以蛮力强行攫取那股能量,而是转而调整自己的精神波动,如同细心调试一件精密乐器般,极富耐心地尝试与那神圣之力建立微弱的“共振”。
  寂静笼罩着房间,时间悄然流逝,细密的汗珠在额头上缓缓渗出。
  不止过去了多久,某种变化忽然降临。
  当意志以某种独特的韵律轻轻触及能量时,剑身上的正能量不再沉寂,反而如同被拨动的琴弦般,发出一道唯有他才能感知的清澈鸣响。
  “嗡!”
  罗兰猛然睁眼,没有呼喊,也没有大幅动作,纯粹凭借意志将那一道被引动的能量沿剑柄导入。
  依照卷轴所记载的方式,将其凝聚于剑锋之上,向前无声挥出
  “嗤!”
  一声几乎难以察觉的轻响在空气中掠过。
  秘银长剑的锋刃上,一道淡金色的光芒骤然闪现,又瞬息消逝,宛若黑暗中一闪而过的流星。
  那光芒并不耀眼,甚至未能完全驱散书桌旁的阴影,但那瞬间迸发出的温暖、纯净的气息却异常清晰。
  它划破了夜晚的微寒,带来一种令人心安的、正直的力量之感。
  尽管只持续了一刹那。
  “成功了!”
  罗兰心中涌起一阵欣喜。
  “看来借助秘银长剑上的正能量施展至圣斩,确实是可行的,不过……”
  指尖轻抚过剑身,感受着那残留的、若有若无的暖意后,罗兰轻轻叹了口气。
  他清楚地意识到,方才的成功带着相当的偶然性。
  那需要极其精准的精神协调,一丝恰到好处的共鸣,以及……
  不容忽视的运气。
  以他目前的掌握程度,恐怕尝试十次也未必能再成功一次,更别提在战斗中施展了。
  “不过这只要日后反复练习就能解决,相比之下……”
  罗兰的视线再度落向桌上摊开的卷轴。
  “既然借助外力可行,那么卷轴中反复强调的、关于正能量本源的那些抽象描述,所谓‘内心的光耀’、‘纯粹的意志’、‘向更高维度的请求与牵引’.其真正含义又是什么?”
  罗兰将秘银长剑平置于膝上,目光投向卷轴前半部分那些关于引导之力与信仰关联的模糊记述。
  卷轴上的文字依旧晦涩难解,反复提及“心灵之光”、“诚挚之念”与“奉献于至高善行的信念”。
  传统的解读无疑指向对某位神祇或至高存在的虔诚信仰,以此作为桥梁,共鸣并牵引来自其领域或概念的正能量。
  罗兰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这些词句,眉头微蹙。
  他自身并无特定信仰,更谈不上对某位神明怀有足以引动力量的炽诚。
  那么刚才那一瞬间的成功,根源何在?
  他回想起能量迸发前那极其短暂的瞬间。
  那并非对外部神祇的祈求或感应。
  而是一种极度专注的、向内凝聚的意志力,是一种坚信“此刻必须驱动这股力量”的强烈意念,穿透了与正能量之间的隔阂。
  一个大胆的推测如同黑暗中突然闪现的灵光,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绪。
  “正能量源于信仰…这一点或许没错。”
  罗兰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但也许卷轴误导了所有人,或者说,世人的理解过于局限.”
  “信仰的对象,未必一定是高悬于星界之外的神祇。”
  他回想起成功瞬间的感受。
  那并非来自外部的恩赐或回应,而更像是一种内在的、因极度坚定的意志而激发的共鸣,与世界某处弥漫的正能量维度建立了微弱的连接。
  “信仰的本质”
  罗兰沉吟着,无意识地摩挲着自己的下颌。
  “或许是一种极端纯粹、极端坚定的‘确信’本身,确信某种理念,确信某种秩序,或者…确信自身意志的力量。”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引导正能量最大的障碍,并非缺乏崇拜对象,而是缺乏那种毫不动摇的、足以撼动现实规则的内心力量。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信仰的对象,可以是自己?”
  “相信自己的道路即是光明,相信自己的意志足以驱散黑暗,相信自身的存在……”
  罗兰原本因沉思而略显涣散的眼神逐渐聚焦,闪烁着坚定的微光。
  “本身就可以成为引动正能量的‘善’之体现?”
  思绪还未曾完全落下,一行崭新的字幕已然映入眼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