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三万人的匈奴大军
  赵信王爷带著大军朝著广昌县而去,此时的广昌县也出现了新的情况。
  吉尕娃將程巨树的部队位置標註在一个大概范围,那兰桂放心中的猜想,產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那就是程巨树打算全体將士绕一个道,或许是狙击自己,也有可能是去配合常山郡,对方那边的大单于的队伍。
  如果此时大单于分兵给了自己,势必造成后方有些空虚。
  还没有等到他想好如何应对的时候,军中传来大单于派来的援军到了。
  “我们在盯著定州的探子有没有消息?”当知道大单于的人到来,那兰桂放第一个想法就是定州那边。
  “回头人,还没有收到消息。”
  听到下面人的回答,那兰抬头看了看天空,这个时间还没有到达晌午,按照他心里的推测,定州就算有援兵,也应该是明天才能到达。
  “抓紧时间做饭,我打算中午给广昌县一个突然袭击。”
  前天差点就攻下了广昌县的城池,而且是那些俘虏兵混合一些小部落,就能打出如此的战绩。
  这说明广昌县守军不多,要不是城南失利,现在守城之人应该是他们匈奴大军。
  对於至今钓鱼式的打法,他並不认为是自己的失误,先前也有初步的成果,只是后来出现了一种新奇的打法,尤其是那些武器,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依照程巨树带走的兵力,和前天攻打县城的情况分析,如今县城里应该有一万人左右。
  当初不是自己担心背后有人抄袭自己,昨天他就有想法。
  不过……,他还是太担心那些犀利的武器了,那么远都能射到自己身边。
  中午,匈奴这边提前了半个时辰吃饭。
  而广昌县里的守军也是分成两队开伙,第一队刚吃完饭,换岗的时候,就发现匈奴大军展开了进攻。
  “快,报警,敌袭!”守城的人赵龙带队,刚想换下剩下的人去吃饭,结果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原先的广昌县守军刚端起饭碗,就听到警报的鼓声,一个个起身准备战斗。
  “你们坐下吃饭,速度快点就行,城墙不会这么快攻下来的。”
  赵生朝著紧张的人喊道,这里面大部分是自己的士卒,他要稳定军心。
  开玩笑,城墙上五千人,一万人吃的第一批,剩下的將士吃饭还能占据多久的时间?
  先前三千人都能守两天,这一万人还能怕了不成?
  县令孙继平与张纯爷在现场,他们还都没有吃饭,新军的规定是一线的將士先吃,然后才是他们这些高级將领吃饭。
  赵生和这些官员是维持秩序,防止他们以前的官兵不习惯这样。
  好在他们人数不多,大部分都是守城的將士,那只有委屈县令和县丞这些官员了。
  城里的百姓听到鼓声有些紧张,前天还靠他们亲自上城才保住城墙,现在虽有援军,但总归还是心有余悸。
  四个城门,平时都有四千人在上面,今天北门多了一千人,刚才鼓声传来,下面预备的五千人马上增援了二千人。
  赵生担忧战况顾不得吃饭,带著才吃了半饱的陈大,朝著北门而去。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什么情况?”看到赵龙,赵生问道。
  “约有不足一万人的骑兵,朝著我们这边过来。”
  顺著赵龙的手指方向,看到一群人速度慢腾腾的过来,仿佛前来游玩的一样。
  “你怎么看这些人的进攻?”
  赵生其实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不过还是想听听赵龙怎么说?
  “县城增加了援兵,这件事匈奴不会不知道,我估计是试探我们,现在我们城墙上有四千人,他们想看我们还有多少人。”
  “我想也应该是这样,这是诡兵,一个是想消耗我们的箭矢,第二个就是看看我们的实力。”
  赵生的想法是前天把他们打疼了,今天来试探城楼上的军队实力如何,还有就是看看会不会是同样的军队在这里,这样也能计算出守城的人数。
  “等一会换成以前守军的箭矢,射出去几轮,我们的武器不要亮相。”
  开玩笑,钓鱼不打窝,鱼儿怎么上鉤?
  按照赵生的部署,才两轮弓箭射出,立即骑兵就退了回去。
  “那兰头人,你看这箭矢,还是以前的,我估计守军不会很强。”
  这人手拿箭矢,因为曾经攻城过,所以他很清楚以前守军的弓箭是什么样的,而这次那兰桂放就是想知道,有没有前天那种会爆炸的箭矢。
  既然没有那些箭矢就好办多了,他下令立即出兵,而且一次是三万人攻城。
  “那兰头人,只攻击一个城门吗?为什么不多攻击几个城门。”
  大单于那边派出来的人,不解地问道。
  那兰桂放认识此人,而且是大单于的亲信,名字叫乌柯男,此人善於长途奔袭,在草原上打仗就像是一只脱韁的烈马。
  大单于让这个人过来协助那兰桂放,大有接替自己的意思,只是没有明说罢了。
  “我们只要组织一次有效的进攻,就能击垮守城士卒的信心。”
  乌柯男带来的援军五万,现在六万人攻城,他不一次性投入三万攻打,后面再补充进攻就有难度了。
  他最担心的还有一点,就是消耗掉自己的兵力,下一场就是乌柯男说了算,自己只能听从別人的指挥。
  三万匈奴兵,气势汹汹地朝著广昌县城而来,不一会敌人就靠近城下,已经是弓箭射程的范围。
  新军弓手其实不多,虽然赵生仿製的是后世的反曲复合弓,但由於材料问题,使用这样的弓还是需要一定的臂力,反覆拉射十次,很多人都承受不了。
  所以,后来弓弩替代了短程临时的射击。
  当发现是三万人攻城的时候,城楼上伏下了一万人的兵卒,隨时应对攻上城楼的敌人。
  广昌县的城楼並不高,不包括垛口的位置只有两丈,所以攻城梯搭在上面,很快就能爬上来。
  弓箭手射完,弩箭手射,来回交替地射了几轮,匈奴人的攻城梯已经搭在城楼垛口。
  古代很多东西的建造都有標准,城楼也不例外,攻城梯的宽度正好在垛口两边,长戟想把梯子推下去还有些难度。
  此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滚木或者石块往下砸。
  甚至有些战役,会在城楼上烧油往下浇,这不仅仅是为了烫死敌人,或者是让敌人爬楼梯的时候打滑,更主要的是木梯上有油后,容易点燃。
  所以,古代油是很贵的,它不仅是点灯照明,也是战略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