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终到,悟道
  风默,雪霽。
  冬日阳光照耀山林。
  素白大地上一条大虺分外醒目。
  莲步轻移,王怀风走过去。
  右手张开,玉指灵活转动,青玉簪挣开血肉,由法力丝线拽回,飞向七寸。
  锐利锋芒刺穿鳞片,妖丹与蛇胆飞到王怀风手中。
  蛇五百年成虺。
  虺五百年化蛟。
  这条即將成蛟的虺浑身是宝。
  蛇胆芬芳扑鼻,堪比千年灵药。
  妖丹有核桃大,快要凝为蛟珠。
  收起两物,王怀风没离去。
  她囊中羞涩,自然不会浪费。
  三小只这时凑了过来。
  素手轻轻安抚三小只,尤其是两只小狐妖,这次他们表现不错。
  没有退缩,十分勇敢。
  確实助了她一臂之力。
  表扬一下三小只,凝视面前虺妖尸首,她温声道:“看来我们要在此地待上一段时日了。”
  三小只蹭了蹭王怀风,他们不在乎在哪,只要跟在主人身边就好。
  王怀风做事雷厉风行,决定后立刻行动,素手抓起虺妖尾巴,拖拽起来。
  她力气不小。
  大雪地滑,又提供了便利。
  叠加之下王怀风並不吃力。
  一个时辰后,他们出现在一个天然山洞中,昨晚,他们便是在此过夜。
  放下虺妖尸首,王怀风盘坐调息,恢復气力与法力。
  一炷香后,睁开双眼,她开始忙活。
  先是挖了一个大坑,又添上细小石头,后玉指旋转,青玉簪穿梭。
  王怀风熟能生巧,將虺妖抽筋剥皮,把肢解过的血肉存放到坑洞。
  招来三小只,她嘱咐道:“日后,这就是你们的口粮,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两只食肉小狐妖自不用多说。
  对黄独秀,王怀风没有让这小傢伙必须食素的想法,植物本就可以食肉。
  甚至比某些猛兽更凶残。
  虺妖血肉是上好灵肥。
  多吸食些,对黄独秀有益。
  ———
  月照寒枝,银辉照影。
  素白山河更显清凉。
  山洞內,橘黄篝火驱散阴寒,照亮黑夜,两只小狐妖仰躺在地,尾巴微甩,肚子滚圆,表情慵懒,不时打个饱嗝。
  他们都吃撑了。
  狐妖旁边,黄独秀散发清香,头上垂下一根根叶片翠绿的枝条。
  他同样吸饱了。
  三小只靠在一块青石下,王怀风盘坐青石上,调整一下午,她状態达到巔峰。
  取出虺妖內丹,王怀风调动法力,开始炼化,朦朧水雾笼罩妖身。
  她没直接吐纳吸收,而是用自己浅薄的五行轮转原理,先將妖丹水行转为木行,再转为火行,继而是土行。
  过程繁琐,步骤复杂。
  可王怀风没感到厌烦,耐心十足,借虺妖內丹辅助修行,已经是捷径。
  若连这点时间与精力都不愿意付出,只会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转化、吸收、炼化!
  王怀风专心致志,很快物我两忘,渐入佳境,法力渐增之余,洞內演化五行生剋之理,不知不觉间她呼吸有了几分细微变化。
  吐纳时轻时重,气息时沉时浮,呼吸时缓时急,行气周天,不断吐故纳新。
  ———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或许是虺妖渡劫那场雪耗尽了底蕴,之后一个月都没再下雪。
  洞內传来一股强大气息,青丝飘舞,青衣鼓盪,王怀风打破桎梏,法力媲美千年大妖,比大姐九尾狐都略胜一筹。
  等气息平稳,她睁开眼睛,眸光流转,眉欢眼笑。
  山野妖怪修行认知有限,法力是判定实力强弱的標誌之一,有两个分水岭:
  五百年是第一个分水岭,跨过这个阶段,便可逐渐幻化出人形。
  千年是第二个分水岭,跨过这个阶段便无惧普通生克。
  离开轩辕坟前,王怀风有八百年法力,质量远胜二姐雉鸡精。
  离开轩辕坟后一路东行,虽屡次涉险,但富贵险中求,她法力再增。
  时至今日,终於达至千年。
  儘管质量有所下降,法力斑驳,可王怀风不急,重要枷锁已被挣脱,质量可以通过行道山水,师法自然,慢慢提纯。
  起身唤醒三小只,吩咐他们收拾行囊,准备上路。
  三小只顿时欢呼雀跃。
  瞧见这一幕,她微微一笑。
  他们年龄尚小,稚子心性,能陪自己在山洞中苦修一月已经算毅力不错。
  瞥了眼三小只胖了数圈的身体,特別是快胖成藏狐的两只小狐妖,王怀风笑意更浓。
  虺妖內丹已经被自己炼化。
  属性毕竟不匹配,加上没高明呼吸法,路子有些野,甚至简单粗暴。
  她只炼化了五成能量。
  三成增进法力,打破瓶颈。
  两成锤链妖躯,打熬筋骨。
  不是她不想继续增长法力,而是跟脚底下,力有不逮。
  杯子已经被装满。
  再如何实力都只会溢出来。
  想要盛更多水,要么破入更高境界,纵向提升,要么改善资质,横向拓宽。
  目前,她都没办法。
  剩余五成散去三成,一成被虺妖骨吸收,半成被三小只分润,半成被隨身携带的和田玉吸收。
  是的,和田玉!
  从太行山那条玉石矿脉內,王怀风得到几块上好和田玉。
  是上门礼之一。
  收拾好行囊,一大三小上路。
  至於蛇胆,用虺妖皮抱住,有封灵之效,可惜,效果有限。
  否则,虺妖內丹也能打包带走。
  ———
  步履坚定,一路东行。
  遇山登山,遇河淌河。
  王怀风继续沟通山水,求道、行道,以求悟道。
  远嵐近坡、青云淡雾、古松白鷺。
  她带三小只,从严冬走向春日,由暖春走向炎夏,由酷暑迈入寒秋。
  王怀风对山水体悟更深。
  一方山水,一种气息,地域不同,呼吸不同。
  一个季节,一种山水,季节不同,呼吸不同。
  她与山水同呼吸。
  不同地域,调整呼吸。
  不同季节,调整频率。
  山色春绿、夏碧、秋黄、冬白。
  水色春晃、夏苍、秋净、冬瘦。
  金秋时节,王怀风终於行至东海之滨,她依稀记得骷髏山位於陈塘关西南。
  寻到古关陈塘关,王怀风未做逗留,辨別方位,直奔西南。
  约行一千五百里后,果见一山。
  地势雄奇险峻,形似骷髏。
  瞧著近在咫尺的骷髏山,王怀风喜极而泣,步履一载,跋山涉水,经四季风霜,尝阴晴冷暖,行走九万余里,终於到了。
  这一刻,她兴高采烈。
  这一刻,她福至心灵。
  九万里行道圆满。
  完成一个执念。
  王怀风就地盘膝而坐,陷入顿悟,身上逐渐瀰漫出一股玄妙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