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你已有取死之道(求追读)
  赤练仙子縹緲无踪,欧阳锋和周伯通亦是如此。
  顾秋只好將目標放在终南山古墓派上,先把《玉女心经》和《九阴真经》残篇弄到手再说。
  吃完饭,他从店小二那里打听到终南山方向,便离开客栈,出了城池,一路向北。
  直至傍晚时分,方才寻了一避风之所,充作安歇之地。
  他在附近捡了些乾柴,点燃一堆篝火,正想拿出乾粮隨便对付一口,便打坐恢復內力之际,一只雪白玉兔便映入眼帘。
  那兔子见人也不陌生,一蹦一跳的跑到顾秋脚下,一副享受模样的摩挲……
  “呵,运气还不错。”
  顾秋將大饼放进包裹,一把薅起白兔耳朵,当场宰杀,扒皮,清理內臟,放在火架之上烘烤。
  不多时,它就被烤得体表金黄,滋滋冒油,散发阵阵浓郁肉香。
  顾秋食指大动,洒了一些隨身携带的盐巴,又烘烤片刻,便狼吞虎咽,大快朵颐起来。
  少倾。
  那只野兔就被顾秋吃干抹净,就剩点骨头了……
  “小白,小白你在哪啊?”
  远处,忽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音。
  “这么个荒郊野岭之地,人烟罕见之所,竟有女子出没?”
  顾秋抬头眺望,只见远处亮起数堆篝火,火旁人影绰绰,约有五六十个。
  月下,一名青衣少女脸色焦急,在几个隨从陪伴下四处寻找,口中呼唤小白。
  没过一会,那少女便瞧见了这边的火光。
  她领著隨从快步走来,询问道:“喂,你可看见了我家小白?”
  顾秋打量一眼,这少女约有二八芳华,模样说不上多么漂亮,却透著几分秀气。
  而她身边隨从则是相貌普通,修为不高,才堪堪入品。
  顾秋不解问道:“你家小白是什么?”
  “就是一只非常,非常,非常可爱的小兔子。”
  他抬起袖子,擦了擦嘴角油渍,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没见过……”
  “那小白去哪了呢?”
  少女眉头微蹙,转身欲走,可琼鼻忽的一抽,眸光看向顾秋。
  “你刚刚在吃什么?”
  “山鸡。”
  “那地上为何不见鸡……”
  话未说完,少女就瞧见了远处的兔皮,她柳眉一挑,登时大怒:“你竟然吃了我的小白?”
  “混蛋!”
  “你吃了,我吃什么?”
  顾秋:“???”
  “给我教训他!”
  少女一声令下,几个隨从当即拔刀相向。
  “住手!”
  正在这时,一个低沉男子声音传来。
  说话者,乃是一名身材魁梧,手持宽背大刀,面容刚毅,约有四十出头的中年人。
  “爹,他吃了我的小白。”
  少女立即跑了过去,跟她老爹告状。
  “不就是一个兔子嘛,至於大动干戈?”
  “等到了下个城镇,我给你买二十只。”
  说罢,男子拱手抱拳,看向顾秋:“在下千钧刀何峰,敢问这位公子如何称呼?”
  “顾秋。”
  “原来是顾公子,小女自幼被我宠坏了,脾气有些刁蛮,还请公子见谅。”
  不,她没错。
  换做是我,也早就拔刀相向了……
  顾秋淡笑摇头:“是在下误吃小姐食物在先,该道歉的应是顾某。”
  说著,他朝著少女拱手作揖:“姑娘,请见谅。”
  “哼。”
  少女撇了撇嘴,扭过头没理他。
  何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顾公子,这是往何处去?”
  “终南山。”
  “哦?”
  “这可巧了,何某这批货也是运往秦岭附近,不如你我同行?”
  顾秋手上没有舆图,有个人引路自然求之不得,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隨后,便跟著何峰几人,前往他们的临时营地。
  到了地方后,通过交谈得知,何峰祖上三代都是做鏢局营生的。
  他接掌鏢局生意之后,凭藉家传的千钧刀法,於江湖上也算闯出一点名气。
  何峰扔给顾秋一壶酒,笑问:“顾公子去往终南山,所为何故?”
  后者打开酒壶,猛灌一口,扯谎道:“听闻全真派武学乃玄门之最,在下想要拜师全真,修得上乘武学。”
  “原来如此……”
  “何某听说,全真派收徒一向极其严格。”
  “资质,品性,才貌,家世缺一不可。”
  “顾公子既然敢孤身前往,定是各方面皆合要求。”
  话到此处,何峰朗爽一笑:“看来不出五年,大宋江湖便会多一位年轻俊才了。”
  不愧是开鏢局的,真会说话……
  何峰这八面玲瓏的劲,顾秋心中很是佩服,但以他的性子又怎么也学不来。
  前世也好,今生也罢。
  他始终都是个憨直蠢笨的人。
  二人閒谈片刻,顾秋便託词身困体乏,去往一旁休息,琢磨怎样才能找到老顽童这个傢伙。
  神鵰世界,想要获得上乘武学,找他是最合適的。
  周伯通心性纯真,从来不把各门各派严防死守的秘籍放在心中。
  只要拿出能让他感到新奇且有趣的玩意,他恨不得拿出全部所学功法与你交换。
  当然,这个『心性纯真』要打一个引號。
  一个做曹贼,绿皇帝的男人,能特么纯真到哪去?
  想了一会,也没琢磨出太好的主意,顾秋便躺在马车附近,吐纳运气,恢復內力。
  ……
  时间一晃,便是来到次日清晨。
  晨曦初现,薄雾的纱帐笼著荒野,映在草丛的露水之上,耀出点点明珠。
  经过一夜调息,顾秋的內力已然恢復七七八八,神清气爽的从地上爬了起来。
  此时,鏢师们已经整理好隨身物品,掩埋尚未彻底熄灭的篝火,准备启程上路了。
  “顾公子,你坐前面这辆……”
  何峰话未说完,便有一声女子长笑传盪而来。
  “哈哈哈哈……”
  “何必费力启程?”
  话音未落,但见一道倩影从远处飘然而至,落於古道之上。
  此人身著杏黄道袍,白纱遮脸,尖削下巴透出冷玉色,细眉斜飞,唇色鲜艷,宛如如新擦的胭脂纸。
  她手持一根银丝拂尘,眸光冷冽的扫视在场鏢师:“今日,你们一个都走不了了!”
  何峰微微皱眉,拱手问道:“这位道姑,我致远鏢局可曾得罪於您?”
  “没有。”
  “那为何要与我等为敌?”
  道姑抬手指向鏢旗:“就凭这个『何』字,你们便已取死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