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即知错了,便去赔罪
  “太子能有这份孝心,能记著给朕、给太祖皇帝报仇雪恨,足矣。”
  “朕心甚慰。”
  “太祖高皇帝在天有灵,也定会因太子方才所言,而倍感欣慰。”
  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过对刘恭的讚赏,吕太后也终於將目光收回,重新落在了身前摊开的竹简之上。
  嘴上,却是用前所未有的温和语气,对刘恭轻声嘱託道:“只那震天雷,朕观之,凶器也。”
  “太子储君,乃宗庙、社稷之后,系天下安危於己身,不可不持重。”
  “震天雷那般凶器,太子日后,便莫再相近了。”
  隨著话音落下,那支被吕太后悬於半空的兔毫,也终於落在了竹简之上。
  乾净利落的几笔,便又是一桩政务处理完成。
  而后便是周而復始的——一卷新的竹简被吕太后拿起,並於面前摊开。
  御榻旁,刘恭佯做窃喜,装出一副『一定不能笑出声』的模样,朝吕太后恭敬拜谢。
  拜谢过后,甚至没忘记看向姑母刘乐,好似炫耀般眨眨眼。
  但在內心深处,刘恭却是终於长舒了一口气,顿感浑身轻鬆。
  ——煎熬。
  方才那短短片刻、被祖母吕雉直勾勾盯著的片刻时光,刘恭感受到的,却是好似长达数年的漫长煎熬。
  深吸一口气,並以最小的动静,將这口浊气缓缓呼出。
  再度抬头望向御案前,那似乎永远不知疲倦、永远都在低头处理政务的祖母吕雉,刘恭脸上,也终於涌上今日,第一抹发自內心的由衷笑意。
  第一关,通过了。
  获封为太子储君之后——甚至是自出生以来,第一次与吕太后的正式对话,刘恭拼尽全力,交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內的最佳答卷。
  诚然,刘恭已贵为太子储君,未来也必定会承继大统。
  无论储君之位,亦或天子之位,都不需要刘恭去主动爭取。
  但今日这一关,却必定会为未来的刘恭,换回许多看不见、摸不著,甚至说不清、道不明的好处。
  ——天子盈穷其一生,都始终不曾触碰过的天大好处……
  “既是知了错,便走一趟太医属。”
  “好生赔礼谢罪,將太医令抚慰好。”
  “免得储君之位都还没坐热,便惹来朝堂內外,公卿非议。”
  考校结束,吕太后显然心情不错。
  如是交代一句,便照例头也不抬的,朝身旁的刘乐一抬手。
  “取百金与太子。”
  “自留多少,赔礼送出多少,皆由太子自决。”
  闻言,瞬间明白这是又一道考题,刘恭自信满满的拱手应下。
  趁著姑母刘乐去取金饼的间隙,还不忘壮起胆子,最后再爭取一点附加分。
  “孙儿,还有一不情之请。”
  “不知皇祖母……”
  还是老样子——吕太后头也不抬,只轻『嗯』了一声。
  “谢皇祖母。”
  便见刘恭躬身再谢,嘿嘿訕笑两声,便有些不好意思道:“昨日,孙儿於殿门外罚跪时,有一寺人……”
  “呃,有一寺人,当是不忍孙儿受烈日暴晒,便悄悄给孙儿塞了块冰。”
  “孙儿不喜欠人情,想將这份情早早还了,却不知昨日,究竟是何人……”
  说话得功夫,姑母刘乐也已是去而復返,含笑將一只铺满金饼的托盘,端到了刘恭面前。
  “可抱得动?”
  “若不能,姑母便替恭儿保管著。”
  对於姑母刘乐的调侃,刘恭自是咧嘴一笑,顺势接过话头:“若不嫌辛劳,姑母或可带著这百金,陪侄儿走一趟太医属?”
  不等刘乐开口,御榻方向,便再次传来吕太后標誌性的清冷语调。
  “太子自去。”
  “鲁元且留片刻,待太子忙完太医属的事,再送太子回未央。”
  言罢,吕太后还不忘忙里偷閒,抬头看向刘恭。
  “昨日那寺人,太子若欲亲自答谢,朕便令人去寻来。”
  “若仅答谢即可,不必当面,则太子自去。”
  “那寺人,朕会替太子许下赏赐,好还了昨日恩情。”
  这种难度的送分题,吕太后甚至都给出提示了,刘恭自然不会选错。
  ——接近长乐宫的寺人,可不是什么好事!
  向昨日那寺人『答谢』,也不过是刘恭想要千金市马骨,顺便在祖母吕雉这里,留个『重情义』的好印象。
  在此基础上,若还能不去接触昨日那寺人,自是再好不过。
  “既如此,孙儿便斗胆,有劳皇祖母……”
  至此,满分答卷完成提交,刘恭自然是满心欢喜。
  试著接过姑母刘乐手中,那装有百枚金饼的托盘,不出意外的,发现抬不动。
  却也不用刘恭开口,刘乐便招呼著殿门外的郎官,端起托盘跟在刘恭身后,朝太医属所在的方向走去。
  望著刘恭离去时的背影,刘乐自是喜笑盈腮,目光柔和至极,竟还透出了些许慈蔼!
  但在刘恭的身影愈发远去,並彻底消失在刘乐视野当中的瞬间,吕太后所在的御榻旁,却顿时响起一道惊骇欲绝的阴柔男声。
  “太后恕罪!”
  “老奴、老奴……”
  咚!咚!咚!
  身后突然传来响动,刘乐下意识回身望去。
  便见御榻旁,长乐宫眾婢女、宦官的最高领导者:长乐宫大长秋,此刻正惊慌失措跪在地上,似是没有痛觉般,將额头一下下砸向身前的陈木地板。
  不片刻,原本油光鋥亮的地板上,便染上了一滩猩红。
  御榻之上,吕太后不为所动。
  直到叩击声越来越重,地板上那一滩猩红也越散越大,吕太后才终是沉『嗯』一声。
  待刘乐走回御榻前,那老宦官已是如蒙大赦的起了身,根本不敢抬手去擦额前的血污,宛如一颗歪脖老松般深躬著腰,静静站在了御榻旁。
  又过了许久,刘乐面带不忍的伸出手,抱住母亲的胳膊轻晃了晃,吕太后手中兔毫,才终於再度落回砚台边沿。
  “把人送去椒房。”
  “若问起,便说是朕赏赐太子,以供太子驱使的。”
  …
  “你亲自带去。”
  “人送到,看看太子作何反应。”
  “——太子欲用之,则杀。”
  “若太子不用,便把人强留在椒房,以探听太子言行、起居。”
  终於得到宽恕,老宦官当即一阵点头如捣蒜,恨不能再跪下磕几个。
  將吕太后的交代一字字记下,又见吕太后一摆手,老宦官才终於弓著腰,碎步倒行著出了殿门。
  直到殿內,只剩下自己和女儿刘乐,吕太后古井无波的脸上,也终於显出慍色。
  眼角本能眯起,后槽牙更是被咬的『吱嘎』作响。
  “吃里扒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