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买粮记
  第5章 买粮记
  第二天一早。
  天还黑著,李卫东就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
  这次,李卫斌没醒。
  倒是奶奶听到动静,披著衣裳从里面走了出来。
  “你刚到城里,人生地不熟,遇到什么事千万別逞能。”
  说著,奶奶就將一些钱塞给李卫东。
  “奶,您就放心吧,您孙子什么时候吃过亏?”李卫东摆了摆手,没接。
  昨天中午,后妈张秀珍给的钱,他回到屋后数了数,十一块八毛,已经很不少了。
  更何况,他之所以要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错觉,免得凭空弄出粮食来,惹人怀疑。
  “不逞能还跟你哥打架?这在家里打打闹闹也就罢了,出去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遇到事,就跑。”
  奶奶没好气的瞪了李卫东一眼,固执的把钱装进李卫东的口袋里。
  “行,我保证跑的比兔子还快。”
  李卫东没再推辞,他从小在奶奶跟前长大,很清楚奶奶的性格。
  拿上手电,跟奶奶道別后,李卫东便匆匆离开。
  鸽子市在哪,李卫东已经跟小弟李卫斌打听清楚了,甚至为此还专门让他领著自己去了一趟,算是踩点。
  而昨天吃完午饭,他愣是在外面坚持了五个多小时,能量积攒了一些,但也冻得够呛。
  不过看到五个大大的老南瓜,受的那点罪,也就不算什么了。
  六十年代的鸽子市,算是一种不得已的產物。
  严格的来说,它是不合法的,但因为这个年代的特殊性,很多情况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大部分人,更愿意称之为黑市,不仅仅是这里乱,见不得光,更关键的是,价格黑。
  李卫东进入黑市后,就把手电关掉,眼睛开始在蹲在路两旁的人身前扫视。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年代的黑市就跟后世的早市一个样,市场两边摆满卖菜的小贩,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实际上,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李卫东慢悠悠的走了十几米,面前真正摆东西的人屈指可数,大多数人就蹲在那里,要么是个空筐,要么堆著几块石头,还有的手里捏著几根鸡毛。
  “大叔,卖什么呢?”
  李卫东来到手里捏著鸡毛的中年男子面前,轻声问道。
  “鸡蛋,只换不卖。”
  中年男子看了李卫东一眼,著重说了后面几个字。
  “得,那您怎么换?”李卫东也反应过来。
  “一斤棒子麵。”中年男子回答。
  李卫东没有傻傻的问一个鸡蛋还是一斤鸡蛋。
  这年头,鸡蛋比肉还金贵,堪比奢侈品。
  尤其是前两年,直接停止了对普通市民供应鸡蛋,住在城里的,要是没个农村的亲戚,一年到头连个鸡蛋都见不著。
  小说年轮里,在这个时期,有个城里的赶车老头说过一句话:我都忘了鸡蛋是圆的还是方的了。
  而今年,虽然初步恢復了鸡蛋的供应,但每户每季度只有一斤的定量。
  平日里,普通城里人想要吃个鸡蛋,是真的不容易。
  因此,对方虽然要一斤棒子麵,但这个价格並不离谱。
  毕竟,棒子麵一斤九分钱。
  但那是在有票有证,並且去粮油所的情况下。
  想要在黑市不用票买到一斤棒子麵,少则两三毛。
  “用钱呢?”
  “不换。”
  中年男子態度坚决。
  “那南瓜呢?上等的老南瓜,换不换?”李卫东又问道。
  “老南瓜?”
  这次,中年男子犹豫了。
  虽然比不得棒子麵,地瓜干,可老南瓜也不是不能填饱肚子。
  相比而言,比直接吃鸡蛋,实惠太多了。
  “你想怎么换?”
  “三斤换一个,怎么样?”李卫东想了想说道。
  这个价格是他估算之后得出来的。
  先前张秀珍说过,她在黑市买的南瓜八分钱一斤,三斤就是两毛四。
  “四斤。”
  中年男子直接说道。
  “我看也別三斤四斤了,我一个老南瓜最少三十斤,跟您换十个鸡蛋,总可以了吧?”
  “行。”
  中年男子点点头。
  “那您稍等。”
  李卫东说完,就扭头离开。
  因为黑市不安全,加上第一次,所以李卫东很谨慎,並没有早早把南瓜拿出来。
  等他钻进一条巷子,见四下无人,直接从游戏农场的仓库里取出一个南瓜,然后用衣服一盖,原路返回。
  “大叔,您看一下。”
  中年男子接过老南瓜,只是一掂量,脸上便露出一丝喜意。
  相比李卫东估摸的重量,对方明显更精通。
  手里的南瓜,绝对只重不轻。
  “老六,给这位小哥拿十个鸡蛋。”
  这时,中年男子对著后身几米外蹲著的一个身影说道。
  “嗯。”
  那身影闷著应了声,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小心翼翼的掏出十个鸡蛋。
  不过,李卫东麻爪了。
  虽然他准备了一条破麻袋,但那是用来装南瓜的。
  游戏农场里倒是有地方,可眾目睽睽之下,总不能来个大变魔术吧?
  “大叔,有篮子吗?我钱买。”李卫东不得不求助对方。
  “我篮子里还有十个鸡蛋,要不伱一起换了?正好把篮子也送你。”中年男子出了个主意。
  “额,也行,那您再等等。”
  李卫东又重复了一遍刚刚的动作。
  再次接过南瓜的中年男子面色古怪的看著李卫东。
  “小伙子,你有多少南瓜?”
  “没了,就两个,我怕被人抢了,就让我爹在那边看著。”李卫东咧嘴一笑。
  “行,每隔一天我都会来一趟,你要是还有南瓜,就来找我换。”
  中年男子点点头,等李卫东拎著一篮子鸡蛋离开,才朝身后的老六使了个眼色。
  后者悄悄摸进李卫东刚刚进入的那条胡同。
  几分钟后,他满脸失望的回到原地。
  李卫东离开后,隨便找了个角落,把鸡蛋往游戏农场一送,就拎著个空篮子继续晃悠。
  两个南瓜换二十个鸡蛋,反正在他看来很值。
  毕竟,也就相当於他晒两个小时太阳。
  “小哥,要票不?”
  不知道是不是拎著个篮子的缘故,李卫东深深体会了一把上辈子早期在火车站的待遇。
  隨口问了问价格,李卫东就熄了心思。
  没有粮本,你就算拿著粮票去粮油所,人家也不卖给你。
  而且粮票也都是有日期的,基本都是当月使用,过期作废。
  所以,这些额外的粮票,更多的用处是下馆子,或者买一些副食品。
  李卫东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现成的粮食。
  当然,如果是鸡蛋,肉,油一类的东西,他也不会犹豫。
  没多久,李卫东就找到了一个卖白面的。
  所谓的白面,实际上也是分等级的。
  最好的是精面,也叫特等粉,就是后世常说的30粉、40粉。
  然后是上等粉,大家一般都直接叫白面,標准是60粉,后世家庭主要食用这种。
  而富强粉,则是70粉,还要再差一点。
  不过如今,最多的还是80粉,这是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標准,顏色发灰,口感差。
  可即便如此,放在当下,那也是標准的细粮,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吃不到。
  对方卖的便是这种80粉。
  八毛钱一斤!
  差不多是粮油所使用粮票后的5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