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抢到第二套房
  柠檬乐园售楼部,竖起不锈钢支架,拉起红色顶棚。
  罗玉婷说得没错,提前一个星期,有人排队。这次公司没请託,全部是真实的买房人。
  毛师傅带来两个年轻人,前面已经排了八个先行者。
  戴静婷给丁晓伟打电话:“队,我已经给你排著,你们一定要把首付款准备好。”
  “好好好。”丁晓伟满口答应。
  队伍不断在扩大,蜿蜒一条长龙。
  开盘前夕,突然变天。北风夹雨,气温骤降。
  红色顶棚只有一米长,毛师傅三人正卡在遮盖的边缘。
  戴静婷买了三件雨披,送过去。白天还好,晚上难熬。
  “毛师傅,晚上留一个人值守,换著来。”
  “不成。”毛师傅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手指后面的队伍:“昨天晚上有人回去休息,占位的凳子被人甩不见,今天再来,后面的人硬是不让他再插,白排了。”
  幸好,开盘那天,雨停了。
  八点半,顾印河携带身份证和银行卡,前来与毛师傅换班。
  戴静婷爬到对面小区的顶楼,俯瞰楼下。
  人头密密麻麻,队伍起码百米长。售楼部玻璃门外,十几个保安严阵以待;玻璃门內,销售们面带笑容,排列整齐。
  戴静婷给丁晓伟打电话:“怎么还没来?我请的人工,需要付费的!”
  “对不起,我这边出了点状况,柠檬乐园的房子,我们不买了。”
  “你不早说!”戴静婷懊恼,放下手机。又一个电话进来。是周莲。
  “戴静婷,我看到你了,你下来,我有话和你说!”
  “你想说什么?”
  玻璃门內,周莲向上仰望。隔著马路,她们面对面。
  “丁晓伟给我打电话,你手里有两个多余的號,卖给我!”
  “你不是有內部预留房吗?”
  “这次没有,1號楼所有房源对外出售。”
  “不卖!”戴静婷记仇。3號楼开售之前,周莲明知她心怡的房號,利用职权先抢到,还想高价卖给她。这次,她又想空手套白狼!
  “不是我买,我没那么多钱再买房子。总公司的人力专员小齐,和我们公司的保洁李阿姨,你都认得的,是她们要买。她们之前拜託我很久。我也没想到,公司这回管理这么严格,自己人都要排队。”
  戴静婷认得小齐和李阿姨,都是老实巴交的本分人。
  “真的真的,我没骗你,骗你我是小狗!”
  “我请人了钱。”
  “两个號两千,够不够?”周莲朝玻璃门外,做了一个手势。
  戴静婷的手机,响了两下。简讯提示,她的银行卡上先后到帐2千元。
  “我把你的帐號提前发给她们了,钱收到没?”
  “收到了。”
  “號多少?”
  “10號和11號。”
  “谢谢。你快下来,和他们做个交接。”
  戴静婷往下跑。顾印河顶替毛师傅的位置,毛师傅站在路边抽菸。
  戴静婷掏出2400块钱,塞到他手里。
  “给多了。”毛师傅是个老实人。
  “不多。你们淋了雨受了冻。”
  小齐和李阿姨双手合十,向戴静婷表达感谢。她们的家属站到了顾印河身后。
  这回的销售模式,非常正规。
  按照排队先后顺序,五个一进。
  1號楼比较特殊。
  早期房子难卖,武汉城区建造了不少商住两用楼。一栋楼,既有公司办公,又有居民住家。
  拿地用途是住宅,清朗房地產公司高层却沿袭惯性思维。北面临街的房子,参照写字楼的格局设计。除了厨房和卫生间砌墙,其它部分不做隔断,一个大统间。
  这样做,节省成本。
  他们认为,有些小老板可能会以个人的名义买下,作为办公用。
  民电民水,比写字楼的开销少很多。房价高点,也划算。
  所以,1號楼北面的房,比南边的定价高。
  顾印河和戴静婷进入售楼部,前面的8个人,有6个选择北面的房。
  这说明,他们和戴静婷想得一样,买这里的房子投资。
  “1601!”戴静婷站在黄色分界绳外,对绳內的罗玉婷说。
  罗玉婷捏著小红旗,正要贴。顾印河叫:“等等,我们要1602!”
  “你干什么?顾印河!”戴静婷生气。“房子是我要买的,买哪一个,我说了算!”
  从来不“犯上作乱”的顾印河,这次非常固执。
  “麻烦你把红旗贴在1602后,我们要1602!”
  罗玉婷眼睛瞅向戴静婷。戴静婷瞪著顾印河:“你不是说,什么都听我的,只要我开心就好?”
  “如果你选1601,现在开心;如果选1602,你以后会开心。”
  把门的保安高声叫道:“商量好了没,下一组马上进场。你们俩快点定!”
  周莲走过来,扯了扯戴静婷的胳膊,小声说:“听你老公的。”
  戴静婷气鼓鼓,往外走。
  顾印河向罗玉婷作了个手势,罗玉婷將小红旗,贴在了1602的后面。
  “老婆,你听我给你分析。”顾印河追上来。
  “我知道你的想法。商住楼是一个淘汰的產品。地產行业发展,用途细分,办公就去写字楼。住宅用地的房子,就应该回归它的本来功能。”
  “我不想听大道理!”
  “好,不讲大道理。假如你住在枫秀园我们的家里,对面开了一家公司,每天陌生人出出进进。你会不会有不安全的恐慌?”
  “我不住柠檬乐园!”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戴静婷强词夺理:“我不施,总有人施。买到北面房子的人,都是想租给別人办公的。”
  顾印河苦口婆心:“未经过允许的住改商,要付法律责任。还记得秦工吗?他从我们院里辞职,掛靠南方一家设计院,成立分公司,就在自己买的房子里办公,被邻居告上了法庭。”
  秦工吃官司,戴静婷有耳闻,没想到是因为这个原因。
  顾印河又说:“你占了一个大便宜,还不知足?南边的房做了隔断,省下一笔装修开支。”
  “公司不能租,房子租给谁呢?”
  “租给大学生啊。武汉的大学生数量,全国排第一位。工作不包分配,单位不管宿舍,他们的租房需求很大。”
  和丁晓伟的说法一致。
  但是,大学生能有多大消费能力,戴静婷是知道的。
  如果租不出去,压力山大。她现在是两套房的房奴!
  “没事的。“顾印河仿佛看出她的心思,拍胸脯:“还有我呢。你老公现在年薪12万,还两笔贷款、养你,都没问题,你不用到超市去当导购。”
  戴静婷立定,柳眉倒竖:“你听谁说我当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