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永寧公主
  倘若紫府书院那张云棠,杨谦两位大儒中的一位,愿意给他这篇小说写一篇序,那出版这本书效果就不一样了。
  想到这里,楚凤歌也是决定再到紫府书院去一趟,见见两位大儒。
  次日清晨,他早早醒来,洗漱完便坐上马车前往紫府书院。
  “这位先生,请问张云裳张大儒,杨谦杨大儒在哪里?”寻了一个夫子,楚凤歌问道。
  那夫子伸手指了一个方向:“杨大儒今日休憩,张大儒在给学生授课,往那里走便是。”
  “多谢先生。”楚凤歌当即朝著夫子所指方向走去,来到紫府书院西侧的一处竹楼,未曾进入其中,就听见张云棠的声音:
  “圣人云,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楚凤歌在门口停了下来,等待张云棠讲课结束。
  我的好徒弟怎么来了……张云棠抬头看见楚凤歌,神情一动,微笑道:“凤歌,汝乃吾徒,进来听。”
  “谢老师。”楚凤歌只好进入教室,来到后排坐下。
  教室里有十二三名学子,纷纷向他拋去惊讶,好奇的目光。
  这便是楚凤歌,那位写出《治安疏》的狠人!
  张云棠继续道:“我辈读书人,当怀上进之心,发奋图强,百舸爭流,勇爭第一,如此方才不负青春。”
  有学子问道:“先生,读书人都要爭第一吗?”
  张云棠道:“那是自然,大多数人都只会记得状元,却很少会记得榜眼探,为什么?因为世人只会记住第一名。读书人为了什么?无非八个字:忠君报国,留名青史。”
  “先生说的是。”一些学子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张云棠见还有一些学子似乎有一些不以为然,当即笑了笑,道:“你们可知我大虞境內第一河流,叫作什么河?”
  “回先生,名唤虞河,此河连绵上万里,过三山,经峰峦。”有学子答道。
  “不错,正是虞河。”张云棠点了点头,“那我问你们,虞河之下,又是什么河?”
  听到这个问题,教室里的学子都是面露思索之色,而后纷纷摇头:
  “不知。”
  “第二长的河流,好像叫,好像叫……”
  张云棠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第三长河呢?你们有谁知道叫什么名字?”
  一眾学子顿时面露难色。
  ……
  紫府书院门口,一辆奢华的金丝楠木马车驶来,停住,隨即从中走出一位身穿华美长裙的女子,这女子身段高挑,容色绝美,端庄矜贵。
  有清风拂来,行走间,长裙紧贴浮突的身躯,令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永寧公主。”路过的夫子连忙行礼。
  这位永寧公主非嫡出,乃是二公主,却很是受宠。
  永寧公主道:“適才本宫在门口看见卫国公府的马车,是谁来了?”
  “是平阳侯之子楚凤歌,现如今去听张大儒的课了。”
  “哦,楚凤歌……”永寧公主眯起了清亮的眸子,轻轻道:“本宫去看看。”
  她现在对楚凤歌很是好奇。
  虽然此人出现在她的床榻上,险些玷污了她!
  但过后想想,此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再加上那天在紫府书院门口见楚凤歌接连作了两首关於“雪”的诗,更是让她对楚凤歌有了改观。
  这楚凤歌,恐怕是故意掩饰才华,当了十几年的紈絝!
  如今楚凤歌十八岁,算他八岁开窍,也就是说他至少藏拙十年。
  有如此才华,却能藏得住,並且以紈絝示人,此人的城府极深,心性极不简单。
  想到此处,永寧公主便来到张云棠教室门口,正好听见张云棠道:“你们皆知世上第一长河为虞河,却不知第二长河,第三长河的名字,正是因为世人只会记得第一名。”
  “若你们不存进取之心,不想去爭第一名,那你们就来错地方了,你们该去道家学习无为之道。”
  这番话充分调动了眾人的情绪。
  “是啊,读书人为的就是忠君报国,留名青史。如果不能爭得第一,那我们还如何为后人记住?”
  “今天开始我就要发奋图强,好好读书!爭取明年秋闈能考上第一!”
  永寧公主脸上露出淡淡微笑,张云棠张大儒这个授课办法,倒也有趣。
  便在这时,只听楚凤歌道:“老师,我想起来了,第二长河叫云霄河,第三长河应该叫重河。”
  这段时间他不断读书,便发现读过的书都会出现在脑海里的书屋中,隨时可以翻阅。
  他也是刚才翻了脑海里的书籍才知道的。
  此话一出,在场眾人都是一呆。
  张云棠也顿时呆愣住了,这……选在这个时候砸场子啊?
  张云棠道:“第四山河呢?”
  “名曰祖河。”
  张云棠不信邪了,问道:“第五长河呢?”
  楚凤歌回答道:“泰和河。”
  “第六长河呢?”
  “九曲河”
  “第九长河呢?”
  “小重河。”
  张云棠:“……”
  张云棠沉默了,这楚凤歌怎么连这个也知道?
  今日若不能难住他,自己还如何授课?还如何激起学子们的热情?
  於是张云棠问道:“第一百六十七名长河呢?”
  楚凤歌顿时愣住了,尼玛,第一百六十七名这谁知道啊?有这么问的吗?堂堂大儒能不能不要这么无赖?
  看见楚凤歌难住了,张云棠脸上总算露出了笑容,就算你博闻强记,也不能记住这么多吧?
  然而下一刻,就听见楚凤歌不加思索的道:“第一百六十七长河名曰秋山河,第一百六十八长河叫大泥河,第一百六十九长河叫臥怎滴渍导河,第一百七十长河名唤下记儿说河。”
  此话落下,学堂里的人顿时都呆住了,就连门口的永寧公主也愣住了。
  这楚凤歌竟连这些也知道?为什么我一点印象也没有……张云棠忍不住问:“你如何记得这么清楚?”
  楚凤歌谦虚道:“学生博闻强记。”
  废话,当然是瞎鸡儿说的了,反正你们也不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
  就跟圆周率一样,只要背对前十位,后面乱编也有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