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悯农!(上)
  北城门外,扬州流民宛如长龙,一眼望不到头,每个人都是骨瘦如柴,脸上充满飢色。
  看著这一幕,原本想要作诗的才子们,一下子也没有写诗的兴致,尤其在听到流民们的遭遇后,更是蓄满了一腔的怒火。
  毁坏稻田,强买强卖,这竟是官府做出来的事情?
  大虞號称盛世,在盛世之下,竟然也会发生这种事情吗?
  楚凤歌站在人群当中,看著面露怒色的文人们,知道万事俱备,只欠一股东风了。
  就在这时,但见城门打开,杨轩带著北城兵马司的司兵气势汹汹地走出,径直来到灾民之前。
  几个司兵直接將几口粥锅踢翻在地,惊得流民纷纷后退。
  杨轩目视眾人,冷冷道:“一群刁民,胆敢匯聚於北城之外,可知聚眾闹事是什么下场?”
  他目光一扫,注意到人群当中的楚凤歌、许云愁、孟阔等人,不禁皱了皱眉,道:“你们匯聚在这里,是想施粥收买人心吗?再不离开,休怪我將你们抓起来!”
  听到杨轩这句话,文人们神情愤愤,怒目而视。
  杨轩仗著司兵在旁,完全不惧,看著楚凤歌微微冷笑道:“姓楚的,你这么看我,是不服吗?”
  只要这姓楚的敢做什么,自己便以妨碍北城兵马司执行公务的罪名將其抓起来,哪怕不能要了他的命,让他受受苦也是好的。
  许云愁低声道:“老楚,他如今是北城兵马司指挥使,別惹他。”
  楚凤歌瞄了杨轩双腿一眼,道:“我可不会惹一个襠鸡立断,鸡飞蛋打,泄露天鸡,无鸡可乘,无鸡之谈的人,毕竟他都没有了,总要让著点。”
  听到这番话,周围的读书人都是面色古怪,许云愁强憋著笑。
  谁都知道杨轩在中秋文会被楚老爷子废了,楚凤歌说这么多成语,这是故意刺激他的吗?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杨轩的脸一下子便黑了,怨毒的盯著楚凤歌:“混帐!我看你还能油嘴滑舌多久!”
  杨轩看向灾民们,厉声道:“朝廷没有粮米养著你们,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再不滚,休怪我手下不留情!”
  听见杨轩这句话,那些流民们不仅没有滚,反而涌上前去:
  “老爷救命啊!我们从扬州长途跋涉而来,已经七天没吃东西,求求青天大老爷施捨我们一点东西吃吧!”
  “我们听说京都有的吃,一路走过来,已经尽所有铜钱,再走回去,我们哪有命活?”
  “求求老爷行行好,让我们入城吧!”
  这些流民哪里知道杨轩是谁,只是见他身上衣鲜亮丽,又带著官兵,认为他是京都的大官,自然要祈求他的恩施。
  杨轩怒极反笑,道:“我说过的话你们没有听见吗?京都没有粮食给你们,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再跟我饶舌,我將你们一律抓进大牢!”
  声音落下,北城兵马司的司兵纷纷手按刀柄,目光不善。
  倘若平常时候,这些农民定然心生惧怕,不敢再说,可他们田地被强买,逼至绝境,一路来到京都,不知死了多少家人,再回扬州哪还有命,怎么会畏惧杨轩的威胁?
  “求求老爷大发慈悲吧!”
  “求老爷给我一斗米,一斗米就行啊!我母亲已经五天没吃过东西了。”
  许多灾民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读书人心中五味杂陈,神色复杂。
  人群当中,阿福看了周围人一眼,大声道:“大家別求他了!他不会帮我们的!你们可知道他是谁吗?他便是当今首辅杨世忠之子杨轩!”
  当今首辅杨世忠之子杨轩?那又怎么样?
  许多灾民不明所以。
  阿福道:“那改稻为桑的政策正是杨世忠提出的!扬州知府便是杨世忠的党羽,毁坏未成熟的稻穀,强买土地均是杨世忠允许的,换言之,正是杨家让你们无家可归的!你们求他,他怎么可能救你们?”
  此话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啊?真的吗?”
  “没错,那改稻为桑的政策就是杨世忠提出来的!杨世忠便是虞国的大奸臣!”
  “强买我们的土地,加收赋税,让我们无家可归,罪魁祸首便是杨家,如今我们还要求杨轩吗? ”
  “杨府为了谋求私慾,將我们当作待宰牛羊,我们要告他的状!”
  流民们目光充满恨意的看向杨轩。
  这些流民虽然弱小,可是当那一束束充满恨意的目光落在杨轩身上时,也不禁令他头皮发麻,心下吃惊。
  杨轩怒声道:“混帐!你们想做什么?违抗朝廷政策,本就是大罪,如今还敢来京都闹事,我告诉你们,再敢多嘴,一律抓进大牢!”
  此话一出,非但没有嚇住这些流民们,反而引得流民们怒目而视。
  那些读书人也是气愤不已,孟阔怒声道:“杨轩,这些人都是大虞的百姓,你这么做未免太过分了吧?”
  “毁堤淹田之事若是真的,你们杨家也未免太过分了吧?”
  “杨轩,你妄为读书人!”
  那些读书人们义愤填膺,纷纷大声道。
  杨轩冷笑道:“一派胡言!改稻田为桑田是朝廷的国策,我杨家也不过为了百姓好!说官府强买土地,毁堤淹田,人证物证何在?”
  这时候,一个皮肤黝黑,衣衫襤褸的老农民走出来,颤颤巍巍的道:“我们皆是人证,扬州官府毁堤淹田,强买我们的地,將我们逼至绝境!我就不信杨家真能一手遮天,我们今日便到京兆府告你杨家的状!”
  “原本稻穀已经可以收割,要改桑也只能等明年,可官府却让我们现在就改,不改就毁堤淹田,现在改桑,冬天便没粮食吃,朝廷根本不管我们的死活!”
  “扬州知府派出骑兵將我家三十亩稻田尽皆践踏,那可是还有半个月便能收割的稻穀啊!这是要我们全家的命啊!”
  隨著老农民开口,其他流民也纷纷大声控诉,令一旁的读书人纷纷动容,面露怒色。
  杨轩怒极反笑,昂首看著灾民们:“就凭你们也想告我?”
  “我任你们去告,儘管告到京兆府,告到刑部,告到大理寺去!我告诉你们,哪里都有我杨家的人!”
  这番话囂张至极,令在场的眾人纷纷怒目而视。
  面对眾人愤怒的目光,杨轩自倚有北城兵马司司兵保护,却是丝毫不惧,冷笑道:“不过,你们现在要告也未免太晚了!”
  “来人,这些人聚眾强闯京都城门,必定想要造反!將他们给我都抓起来,以造反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