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狗急跳墙,布列颠尼亚人加码了
  第196章 狗急跳墙,布列颠尼亚人加码了
  12月1日,攻下波尔塔瓦和哈尔科夫后的休整日。
  “大德玛尼亚”装甲教导师,在波尔塔瓦短暂休息一天后,就要重新投入对基辅方向的最后突击合围了。
  鲁路修整个人的肉身极度疲惫,但精神也极度亢奋,有一种正在创造历史的豪迈感,明明已经很困,但人却睡不着。
  第6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元帅,也亲临了波尔塔瓦前线视察,并且短暂接见了鲁路修。
  他的本意是宽慰鲁路修别担心、好好休息,并不想说太多激励的话。
  但是看了鲁路修那亢奋又疲惫的状态后,他也是释然了: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才华横溢,天纵英才,但终究还不到25岁,心理素质还是嫩了点。
  鲁普雷希特元帅原本有一些其他战场方向的坏消息,这几天一直扣着没跟鲁路修说,就是怕影响到了鲁路修的装甲突击表现,让他分心。
  而此刻见他反正也休息不好,干脆就敞开了说,换个法子激励他的斗志。
  所以,在当天中午,元帅让鲁路修陪他一起吃午饭的时候,元帅便好整以暇地透露:
  “既然你本来也睡不好,有些话我也不瞒着你了——其实,就在我军兵围哈尔科夫后的第十天、也是我军初围波尔塔瓦的次日,11月27日,在南方战场,就有新的敌人冒出来了。
  他们应该是看到了哈尔科夫的剧变后,被彻底震惊到了,想要不择手段进一步提速攻势进程、以拯救露沙人。所以,你肩上的担子很重。
  我们和利奥波德叔父要尽快在基辅以北合围、并且解决掉这个预期的大包围圈之内的敌人,然后才能分兵向南,把救援露沙人的力量干掉!重新推回海里!”
  鲁路修当时正拿着叉子往嘴里送牛肉意面,听到消息后叉子也不由一停,略一思忖便反应过来了:
  “您是说,加里波利半岛的布列颠尼亚人,又有新的救援露沙友军的动作了?”
  鲁路修依稀回忆起,本位面的布列颠尼亚人是在今年的8月中旬,才发起的加里波利战役,在达达尼尔海峡北岸的那个狭长半岛上开辟登陆场。
  这场战役被延后了整整四五个月才发动,显然是因为鲁路修当初在伊普尔-敦刻尔克突出部几乎全歼了布国远征军,让布列颠尼亚人的陆军实力遭遇了断脊式的重创,不得不多养伤四五个月才恢复了陆军建制。
  布列颠尼亚人从8月中旬登陆之后,一直到9月20日前后、北边基辅罗斯战区这儿的扎波罗热战役打响之前,布列颠尼亚人始终在不停卖命进攻,也足足折损了十几万人。
  当时德第6集团军也派出了以远程加农炮、列车炮和飞艇为主的火力支援部队,去加里波利支援奥斯曼人,并且帮他们构筑完善了防御体系。
  还利用列车炮和飞艇布雷给布国地中海舰队造成了严重伤害,一度遏制住了他们的种种变招。
  但随后,从9月20开始,到11月20,这两个月里,加里波利半岛上应该再没有新鲜事发生,就只是纯粹地换命消耗。
  这个过程中,奥斯曼人应该也在被迫逐次后退、搞弹性防御,以空间拖时间,利用每一块阵地的渐渐失守,大量收割着布列颠尼亚联军的生命。
  如今,肯定是布列颠尼亚人看到露沙人在基辅罗斯战区又出现了新的崩盘,而且德玛尼亚人居然还动用了“坦克”这种比装甲车更先进的装备,所以彻底吓到了,决定进一步加快救援露沙人的速度。
  也不知道那位沃顿.斯宾塞海军大臣,到底又整出了什么活。
  鲁普雷希特元帅见鲁路修果然对这事儿很好奇,便也娓娓道来把前因后果与他说了。
  事情是这样的。
  ……
  早在11月18日,也就是本次基辅罗斯战役开始后一周、德第6集团军合围哈尔科夫的次日。
  德玛尼亚人的新武器和新战术的突破威力,就再次震惊了全球。而且比上次装甲车集群突击初战的震惊程度更甚。
  “开打后一周之内突破150~200公里的前沿驻防地带,并且完成对哈尔科夫城的全面合围,困住露沙第9集团军”
  这是一个何等惊人的速度?
  所以,当这条战报送到法兰克陆军部、送到布列颠尼亚首相和两军军部的时候,法、布等露沙盟友,全都被震撼到了。
  再过几天之后,就连大洋彼岸目前还没参战的丑国,也被彻底震惊到了。
  不过法兰克和丑国就算惊了也做不了什么,他们如今还没有造坦克的基础,尤其是丑国,更是连相关基础研究都还没来得及做
  (注:法兰克人历史上有自主立项研究坦克,大约1916年2月立项。研究了7个月之后,盟友布军的坦克在索姆河投入实战了,法兰克人才提速,1917年投入实战。本位面法兰克人则在看到德玛尼亚装甲车后紧急立项,也就是1915年10月立项)
  但布列颠尼亚人,却是早在9月份看到德玛尼亚装甲车实战之前、就已经立项了坦克,并且画了好几个月图纸了。
  9月份看到了德系装甲车的威力后,布国海军部便把图纸拿出来,和陆军部合力攻关尽快赶造样车,哪怕还不完善。
  10月份,布列颠尼亚人正式开始试造第1辆样车“小威利”,那是一辆暂时没法装火炮、只有纯机枪的样车。而且比历史上后来首次投入实战的“马克1型”要小一圈尺寸,越壕能力也有所减弱。
  到了11月份,“小威利”终于拼拼凑凑造出来了,比地球位面提前了两个半月——这显然是受敌军刺激导致的蝴蝶效应。
  如果没有德玛尼亚人的刺激,布列颠尼亚人应该是不满足于“小威利”的表现的,肯定还要再上半年三个月的工夫慢慢改良,进一步强化越壕宽度,然后再投入战场。
  但现在敌人已经先一步拿出了坦克这种武器,并用于实战了。布列颠尼亚人再也没有保密以追求突然性的需求,所以“小威利”直接就被拿来用了,要多多造几辆拉上战场实战测试。
  而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德玛尼亚坦克三天逼近到哈尔科夫城下、一周完成合围的消息传回来了。
  受哈尔科夫战况的刺激,阿斯奎斯首相再次在唐宁街10号召开了夜间紧急会议,把陆海军大臣和军需大臣都找来商议对策。
  ……
  “沃顿!你那边最近情况怎么样!加里波利登陆战都打了快三个月了,第一个月的时候损失虽然大,但好歹也有些进展。最近两个月,怎么又变成绞肉消耗战了!
  现在德玛尼亚人在东线发动了新的致命攻势,他们比我们先造出了坦克,还用来打基辅罗斯地区!哈尔科夫已经被包围了,我们再慢吞吞的话,根本就救不到露沙人了!”
  阿斯奎斯首相看起来非常着急上火,嘴角都冒了一圈痘,这完全不像他这种老头儿该有的毛病。
  海军大臣沃顿.斯宾塞诚恳地认错:“我们已经勠力同心,努力杀敌了,过去两个月里,在加里波利半岛上,也有稳步推进。8月中到9月底,战役最初的40天里,我们推进了差不多30公里,把半岛最西端整个高地都占了下来。
  后续的40多天,我们又推进了40公里,甚至夺取了加里波利半岛上最枢纽的铁路城镇博拉耶尔,那地方距离半岛最西端的初始登陆点,已经有足足70多公里远了——
  那是整个加里波利半岛上最狭窄的位置,南北宽度只有不到5公里,敌人在那里提前经营挖掘了层层防御阵地迟滞我们,所以推进才如此缓慢。但帝国的登陆部队每天都有进展,三个月推进了70公里,平均每天800米,您不能说将士们不用命。”
  (注:加里波利半岛目前战线、及之前各阶段进展如下图)
  阿斯奎斯首相也是被这个回答搞得没脾气了。
  确实,相比于之前在伊普尔和敦刻尔克的惨败,加里波利战役只能说是伤亡惨重,但好歹目前来看还是一场胜利。
  虽然前后两阶段,各自死了十好几万人,加起来都跟之前伊普尔战役被全歼的部队总人数规模差不多了。
  但伊普尔是灭了快30万人、什么都没捞到,还被打回来了。
  加里波利战役目前也死伤了近30万,好歹往前推了70公里。
  战线不会骗人。
  阿斯奎斯首相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继续追问:“我没说将士们取得的那70公里战果不珍贵,但是,就算你拿下了博拉耶尔,那里距离伊斯坦布尔还有多远?”
  “还有200公里……”沃顿.斯宾塞也没法粉饰这个答案,只能直说。
  “……”阿斯奎斯首相深呼吸了一口,“70公里你推了3个月,后面还有200公里,你是不是打算推9个月?所以,整个黑海海峡战役、以及夺取奥斯曼首都的战役,你打算前前后后打上一整年?
  你觉得按露沙人现在的情况,9个月后沙皇还能坐在皇位上吗?他们被德玛尼亚人这样狠狠咬死了痛揍、往死里打。要是我们不能做点什么,9个月后沙皇还活不活在这个世上我都不敢想了!至少基辅罗斯大平原和整个露沙南部农业区、矿业区肯定是丢干净了!”
  首相发泄了一番不满后,重新安静下来,示意大家再想办法,有没有其他提速的盘外招,哪怕是过于激进的,之前不敢用的,现在也不得不考虑一下了。
  一番合计后,满肚子坏水的沃顿大臣,还真就有提前准备盘外招。
  于是一个进一步拖人下水、把战争扩大化的计划,就浮出了水面。
  “首相阁下,不如我们执行激进方案,强行把希腊提前拖下水吧!然后我们就可以联合希腊军队,从大陆上的希腊和奥斯曼边境、直接向东进攻伊斯坦布尔。
  而且,考虑到我们在加里波利半岛上的登陆部队,已经前进了70公里了,这三个月里极大地消耗了奥军,奥斯曼人的伤亡肯定也不会少的。他们现在正是最精疲力竭的时候。
  如果我们突然从加里波利半岛北边一点的希奥边境偷袭,目前正在堵加里波利半岛根部的奥斯曼主力军团,很可能腹背受敌被我们包围!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前后夹击把奥斯曼主力全歼!
  而只要能快速全歼奥斯曼主力、再顺势夺取伊斯坦布尔,打通黑海海峡,帝国占绝对优势的皇家海军就能蜂拥进入黑海。
  到时候德玛尼亚人在黑海的那2艘战列巡洋舰和几艘老式前无畏,就完全不是我们的对手了!我方才是彻底掌握黑海制海权的胜利者。
  帝国和盟友们过去这半年多来之所以打得不顺利,就是因为帝国无敌的海军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帝国虽然在大洋上截断了德玛尼亚人的海贸航运,但却无法进入波罗的海和黑海。
  导致露沙海军在这两片被地理隔绝的边缘海域内被德玛尼亚人痛歼全灭了,导致德玛尼亚人在对露沙作战时取得了无敌的沿海航运后勤优势,只要是沿着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海岸线两翼齐飞,他们就能一路往纵深猛攻。
  但只要这个局面被扭转,只要皇家海军能进黑海,到时候我们把德玛尼亚人千里远征的海运后勤一掐,再造成他们沿岸后方处处起火。
  就算德玛尼亚人还能指望铁路后勤,但露沙国内的反抗斗志也肯定会被我们的配合所点燃,到时候无数人民自发起来破坏后方的铁路,德玛尼亚人必然葬身于两亿露沙人反抗的汪洋大海之中!”
  沃顿大臣一口气把上述考量全部说了出来。
  这里面的收益和好处,阿斯奎斯首相当然也是听得懂的,而且甚至可以说是早就了然于胸。
  但作为首相,阿斯奎斯要考虑的问题就多了。
  首先摆在最明面上的,就是外交和正义性的问题。
  在地球位面,布国最后拖到1916年,才终于靠利诱外加渲染奥斯曼人的威胁,把希腊拉下水。即便是那样,希腊的参战,也是存在很严重的法理瑕疵的。
  虽然那位希腊首相韦尼泽洛斯号称是帮希腊从奥斯曼和保加利亚人手上夺取了一些土地,有开疆拓土之功。
  但他的参战,当时是被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严厉拒绝的。而希腊之前的法律,明确规定了首相只能管内政,国王才有宣战权、并且国王才是军队的统帅。
  而现在才1915年,布列颠尼亚人出于黑海周边和基辅罗斯大区战况的急剧恶化、而加里波利战役突破黑海海峡的进度又太慢,被逼得不得不不顾廉耻强行提前拉希腊下水,这里面很多粉饰国际观瞻的表面文章就来不及做了。
  早在上半年的时候,布列颠尼亚人其实已经通过正规的秘密外交渠道,跟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交涉过,希望他改变主意、放弃中立、对奥斯曼宣战。
  但康斯坦丁一世斩钉截铁地明确表示他要确保自己国家的和平,不愿意介入世界大战。
  这些问题,都是摆在阿斯奎斯首相面前的棘手障碍。
  “你说的我何尝不懂,但是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软硬不吃,就是不愿意加入战争,他就是要保持中立,你又有什么办法?”阿斯奎斯把这个关键问题抛还给了沃顿大臣。
  沃顿一咬牙:“那就干掉他!我建议,鼓动希腊首相直接宣布,他代表了人民的意愿,他是希腊人民一起选出来的,至于希腊的法律,什么宣战权和军事统率权归国王,让它擦屁股去吧!人民选的首相,应该有无限的权力。
  我们可以和韦尼泽洛斯首相约好日子,让他离开雅典,逃去仇奥情绪比较浓重、且亲我国势力比较强、且韦尼泽洛斯自己对当地掌控力也比较强的萨洛尼卡。
  然后,他就在萨洛尼卡以希腊人民的名义起兵,推翻中立卖国的暴君,然后,我们在萨莫色雷斯岛等地的预备队,便可以就近在萨洛尼卡登陆,然后‘应希腊首相和人民的邀请’,打回雅典把卖国暴君干掉!
  只要在极短时间内控制住希腊的局势,我们再掉头从陆上进攻希奥边境,杀到加里波利半岛奥斯曼守军的背后,跟半岛上的我军前后夹击,全灭奥斯曼主力,兵临伊斯坦布尔,彻底解开目前的整个死局!
  希望我们的动作够快,希望我们顺利打通黑海海峡的消息,能在露沙人的西南方面军绝望之前传到。这样他们就会有信心继续死战下去了,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皇家海军那无敌的地中海舰队杀进黑海,德玛尼亚人的后路就完蛋了!”
  阿斯奎斯首相闻言,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但你这么做,那不是在支持希腊人叛乱吗?是在公然践踏希腊的法律……”
  沃顿大臣:“怎么能叫践踏呢?是他们当年立国的时候立的法不对,怎么能把军事统率权和宣战权授权给国王?我们是应希腊人民的邀请帮他们推翻卖国暴君。
  而且,我们可以把目前攒够的那5辆‘小威利’样车,以及陆军库存里的全部劳斯莱斯装甲车现货,全部紧急用铁路先运到南法,然后昼夜兼程运去加里波利前线。
  到时候一旦动手,就让装甲车在萨洛尼卡登陆、帮希腊人民干掉他们的国王。再让我们的坦克样车全部投入加里波利战场,争取尽快取得突破。”
  阿斯奎斯首相很不想担负策动别国造反的恶名,但事已至此,为了大局,他似乎也别无选择了。
  不就是历史上名声臭一点么,如果不这么干,这场世界大战都有可能要输,臭就臭吧。
  “好吧……我就跟你堵这一把,之前加里波利战役如果输了,只是你个人需要滚蛋。但要是这次堵上了策动希腊人造反、最后还不能成功的话,那我跟你都要完蛋了。”
  因为堵注的加码,输掉之后就不是撸掉一个海军大臣能打住的了,要连首相一起问责被撸掉。
  这事儿太大了,阿斯奎斯已经把本人的前途也押上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