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烟霞
  烟霞穿林而出。
  又从东山桃林飞入山下的夏家春园。
  这里是夏家先祖当年发家之后因髮妻不喜热闹,而为其置办的一处园子。
  园中遍植各色卉,又僱佣民夫开凿水渠,引来金河河水造了一处水上庭院,每年开春之后,金水县夏家女眷都会来此赏、游玩、骑马、吟诗、作画。
  所谓“分茶斗句欢情切,簪鬢题襟笑语频”正是金水县的文人骚客用来盛讚夏家春园宴的词句。
  只不过今岁的夏家春园宴却因一次意外而早早收场。
  白色的孝巾衰冠代替了往年招展的娇珠翠,女眷身上的綾罗绸缎也换成了粗糲的麻布素服,一桿杆引魂幡飘扬在风中,侍女家僕低著头,匆匆穿行在春园各处,水榭旁的院落更是有阵阵哀乐传出。
  烟霞横穿春园而来,过亭,穿水榭,又从春园一角飞了出去,落入一处竹林旁的小院。
  小院拢共三间房,烟霞入了东屋,方长也跟著推门而入。
  屋內陈设简单,仅有一桌一床一只衣柜一架织机,一个面色苍白的少女此刻正躺在床上昏睡,面带泪痕的妇人坐在床边默默垂泪。
  方长使了个翳形术,从怀中取出一块桃木心,嘴边一吹,一个虚幻的人影从中轻轻没入床上少女身躯。
  顿时屋中烛火尽灭,香柱开,一股摄人的静謐笼罩了院落。
  俄而,少女的眼睛轻轻动了一下。
  “阿棠?阿棠!你终於醒来了!”
  “……娘!我看见大黄了,是大黄!大黄让恩公带我回来的。”
  屋內的母女两人抱头痛哭。
  两人还未梳洗,方长不便久留,便独自在春园亭找了处近水连廊坐了下来。
  传闻夏家先祖当年为爱妻建造春园时,遍寻神州卉,又用重金请来东来观道士布置风水,力求能让亭卉春夏不败,秋冬不枯。
  此番方长一边赏,一边听著流水潺潺,確实有说不出的愜意。
  “恩公。”
  不多时,面色苍白的李棠换了身衣服,领著妇人找到了方长,二人竞相下拜。
  “娘亲凡夫俗子不能一睹恩公容貌,还请恩公莫怪。”
  方长现出身形,坐在繁流水中,春园的烂漫风光衬的他好似画中人一般。
  “无事,我与黄大人身份特殊,本就不能与你们母女有过多纠葛。反倒是你,不好好臥榻修养,跑这里干什么?”
  李棠被他温柔的语气感染,紧绷的神色也舒缓下来:
  “恩公,大约一旬前,小女在城东遇到一个神婆,那神婆说我与金河河伯有一姻缘,让我回家做好准备,与家人告个別,不出十天半个月就会有河伯车驾来娶我过门。当时我只当她疯人疯语,也没当回事,只是没想到一回春园我就落了水。”
  李棠神色惊忧:
  “方才母亲告诉我,我昏睡这几日,这水渠每日都有一尾草鱼口含珍珠跳入小院,自称是河伯聘礼让母亲收下,母亲不敢收,全都丟了回去,可方才又有一尾草鱼跃入院中,口吐人言,说我既然回来了,就让我做好准备,今晚河伯会亲自来娶亲,我们母女实在害怕,还请恩公再搭救小女一回!”
  李棠言罢,妇人不忍惊嚇,又低声啜泣起来。
  她所说那神婆方长也素有耳闻,据说其只凭面相说媒,却无有不成者。
  只不过他从来都没见过,也不知真假,但有件事他却再明白不过——这金水县只有城隍,而山中无山神,水中无河伯。
  “你確定是金河河伯?”
  “就是河伯!”妇人擦了把眼泪,款款道来:
  “前两日我去东来观为阿棠祈福的时候听人说,金河现在有了河伯,这两个月的功夫,河伯已经让城东媒婆为他说了十几个媒,淹死十几人了,每人都是一颗珍珠作聘礼,那天就连夏家大夫人的儿子都捡到一颗珍珠,然后晚上他就掉水里淹死了,春园现在的灵堂就是为他搭设的。”
  “而且我听说,小少爷落水后大夫人还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给她说小少爷虽然是个男的,但他既然收了河伯聘礼,就要为河伯做妾,以后有的是好日子,让大夫人不要再找东来观的道士烦他了。”
  “我们不想享这个福!还请恩公看在大黄的份上,再搭救我们阿棠一回!”
  方长扶起妇人,宽慰道:“既然黄大人让我来,那河伯的事情我自会处理的。”
  三人又寒暄了一会,李棠母女询问了一些黄追的近况,得知他现在已经在阴司当了大官,两人高兴的又给方长说了些黄追的陈年旧事,然后才回去休息。
  送走李棠母女,方长回忆起二人所说之事,又陷入了沉思。
  若他们二人所言不虚,那就是有妖邪在金水县冒充河伯,玩河伯娶亲的把戏,只不过李棠运气好,有黄追这个巡察使关照,她这才有机会魂魄回体,不然早都被那淫祀野神掳走当妾室去了。
  一想到金水县有这么一个淫祀野神,方长顿觉这春园的落流水也无味起来。
  对於一个阴司引渡使而言,这两个月那野神在金水县干的事已经足以让监考使在年终评查时为他评一个瀆职了。
  若是不能妥善解决引得事態继续扩大,方长也得受一遭监考使的“铁汁灌喉刑”。
  什么?
  你的本职工作是引渡走兽亡魂?
  这年头,哪个基层能只干本职工作?
  “这破事怎么就又让我赶上了啊!”
  无奈归无奈,方长还是书信两封唤小鬼送了出去。
  一封给狗头巡查使黄追,向他回復了一下李棠魂魄归体之后,李棠母女对她的掛怀,以及金水县可能有淫嗣野神冒充金河河伯一事。
  一封递交本地城隍,因涉及野神,信息敏感,又要跨部门转交,所以走酆都六丁驛,由六丁力士中负责阴司內部公文流转的丁亥力士递交本地城隍,载明金水县有野神冒充金河河伯强娶民女一事。
  书信已经发出,天色尚早,方长以调兽聚禽之法匯聚附近鼠鸟猫狗为自己探查消息。
  他本就是山中野狐成精,先通鸟语后学人话,又在阴司引渡走兽亡魂多年,在调兽聚禽一道上足以称的上一句高手,一把穀米下去,便多了数不尽的“狐朋狗友”为他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