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还会有场雨
  第235章 还会有场雨
  随着法拉利的tr被播放出来,观众们意识到接下来有可能演变为雨战了。
  乔纳森伸出头,看了看p房外的天空,依旧是蓝天白云。
  不过风速在增大,气象显示确实有厚厚的云层在被吹过来。
  这个情况他也立即同步给了吴轼,并且将其和汉密尔顿差距进行了播报:
  “你和刘易斯的秒差是2.321秒,上一圈他1分37秒344,你上一圈1分37秒301。”
  “滋滋滋啦!!”
  一阵电流声后,乔纳森的声音继续响起:
  “在两圈前,梅奔告诉刘易斯需要控制速度,他确实在这么做。
  “不过刚刚车队告诉他要控制和你的距离,他在之后应该会加快速度了。”
  而马萨,在离开了吴轼给予的drs后,已经被罗斯伯格追近到0.4秒里,艰难抵抗着。
  不过罗斯伯格的几次进攻都没有奏效。
  后方的kimi和维特尔倒是已经全部回到了发车时的顺序,分列五六。
  科维亚特依然是第七名,霍肯伯格较发车上升一个名次,来到了第八名。
  赛恩斯挤到了第九,佩大师进入积分区。
  而积分区外,此时也仅有四位车手还在场上,分别是埃里克森、阿隆索、史蒂文斯、梅尔希。
  接下来的几圈,场上的焦点放在了马萨身上。
  不过罗斯伯格依然没有取得有效进展。
  第27圈,导播给了个天空的镜头,云层已经笼罩了整个赛道的西南侧。
  另外一边的赛道,云层虽有些孔洞依然露出阳光,但随着风坚持不懈的吹,早晚会被遮蔽。
  “我还是觉得吴轼这个领先位置丢失的太可惜了,当时车队让他带开就好了。”
  赛场上没有激烈冲突,兵哥又一嘴蹦回到了吴轼身上。
  “确实说不定会有另外一个局面,可谁也料不到,比赛就是这么残酷,微小的误判就有可能带来位置的损失,吴轼应该吸取这个教训。”飞哥说道。
  “这个车手怎么吸取教训?应该让威廉姆斯吸取教训。”兵哥立即笑着反驳道。
  “车手怎么不能吸取教训了?要学会自己提供策略。”飞哥也立即反驳。
  相声组继续聊着,赛道上的情况依然没有变化。
  各支车队开始更加频繁的关注天气,谁也不知道雨什么时候下下来。
  比赛还有20多圈,如果不下雨,前排的格局除了马萨和罗斯伯格,基本就已经定下。
  但是如果下雨,那么变数就太多了。
  第29圈,汉密尔顿以1分37秒093创下最快圈,依然领先吴轼2.3秒。
  梅奔tr:“尼科,大约还有15分钟,将会下雨。”
  第30圈,天色越发黯淡,大雨似乎随时都要下来。
  当转播镜头给到发车直道的视角时,似乎已经可以看到后方的云层中有雨飘落。
  车队陆续告知车手肯定的答案,将会下雨,只是时间在15-20分钟不等。
  只不过不同车队对雨势的预料是不同的,有的说大雨,有的说暴雨,有的说就飘些小雨。
  汉密尔顿在跑出最快圈后,速度稳定在了1分37秒3左右。
  没有跟吴轼拉开足够的秒差。
  “如果十五分钟后下雨,那比赛应该还剩下10圈左右,有必要换雨胎吗?”飞哥道。
  “没听到马诺车队的team radio吗?雨势会非常大!”
  “那只是他们说非常大,威廉姆斯就认为雨势不会太大。”
  两人讨论之际,佩雷兹和赛恩斯先后出现锁死。
  最后佩雷兹出现打滑,冲出赛道,好在弯了回来。
  第33圈,迈凯伦告知阿隆索:
  “在维修区快速道上已经有稀疏雨滴,预计雨会从维修区出口开始。”
  这话被其余车队所关注,坐在指挥墙的不少工程师都伸手感知情况。
  不久后,乔纳森在tr里告知吴轼:
  “一三计时段黄旗,赛恩斯将车停在了18号弯的缓冲区,请注意。”
  话音刚刚落下,他又补充道:“是虚拟安全车,出虚拟安全车了。”
  “copy。”
  场上的速度开始被控制,吴轼看到前方的汉密尔顿在直道上左右摇晃。
  他知道自己在后面盯着老汉,老汉肯定也不轻松。
  而且最重要的是,等会儿会下雨,速度越慢,越有可能下雨。
  这时候,戴夫在tr里告诉马萨:“不管雨下不下,你都将用一套轮胎跑到底,保持住你的位置。”
  乔纳森没有作声,虽然策略组认为两位车手执行同样的策略会更好。
  今天的比赛,进站换胎耗时最少的是科维亚特第18圈的28.347秒。
  也就是说进站损失至少29秒,原本雨水预计下在40圈的时候,那到时候剩下12圈,进站的车手能够追回29秒的间隔吗?
  然而现在出了虚拟安全车,全场速度非常慢,雨水预计将在四十圈前落下。
  多出的几圈是否能够帮助换上雨胎的车手更好追回时间呢?
  吴轼转过18号弯,进入发车直道。
  黄框框着的亮字vsc不停闪烁。
  “虚拟安全车还有多久?”
  已经是第35圈了,他心思活络起来,向乔纳森问道。
  52圈的比赛,现在雨什么时候下,下得多大,来得多猛,已经将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
  就在吴轼胡乱期待的时候,乔纳森在tr里说道:
  “我会告诉你虚拟安全车什么时候消失,但是最终还是要看路边的虚拟安全车指示牌。”
  “我知道,我会注意的。”
  这时候,赛恩斯的赛车才刚刚被吊车吊起。
  等吴轼到了11号弯的时候,vsc的标志消失。
  乔纳森的声音也几乎同步响起:“虚拟安全车结束。”
  吴轼和老汉非常快的抓时机,都反应敏捷。
  两人的秒差依然维持在相当稳定的区间。
  但后方的马萨明显就慢了一拍,不过不要紧,罗斯伯格依然没有找到机会超越他。
  进入第36圈,吴轼明显感觉到赛道南侧的光亮降低了不少。
  当他和汉密尔顿再度来到15号弯的时候,远远就看到弯中赛车线两侧的高亮反光。
  下雨了!
  啪嗒。
  雨水打在了前鼻翼上,然后被无情的风带走。
  “接近15号弯,已经下雨了,感觉这一段都在下雨。”吴轼立即说道。
  “收到,我们在关注雨势。”乔纳森回复道。
  通过雨区,轮子上沾满了水,原本就因为虚拟安全车降低的温度,此时更加难以回升。
  吴轼不得不将更多的专注力放在轮胎抓地力上。
  赛道开始变得难开起来。
  进入第37圈,乔纳森的声音响起:
  “你上一圈1分37秒485,刘易斯1分37秒6,你们现在的秒差进入2秒内。”
  慢了!
  轮胎损耗?还是雨地不适?
  “我快在哪里?”吴轼立马问道。
  “第三计时段。”乔纳森问道。
  “好。”
  刚刚进入雨地,换谁都要适应下,重新去琢磨抓地力,稍微慢些情有可原。
  然而情有可原并不意味着没事。
  吴轼的追近让汉密尔顿感觉到了股巨大的压力。
  这个家伙迫近的速度太快了!
  汉密尔顿知道雨肯定是会下的,但具体怎么下,他完全不清楚。
  “现在有人进站吗?有人进站换胎吗?”
  他急迫的问道。
  作为领跑者,决策权的压力已然是在他的头上。
  就像是摩纳哥那站一样,车队选择了让他领跑进站,认为更加稳妥,结果稳没了一个冠军。
  现在的情况也很相似,他必须关注前排车手的情况。
  吴轼不用说了,距离他就2秒不到,只要有轻微举动,就立马会被超掉。
  后方的马萨落后较多,但也仅仅7秒的样子。
  第五名的kimi和第六名的维特尔,和他的秒差分别是25秒、26.7秒。
  直到第八名的科维亚特,秒差才拉到28.4秒。
  因为雨水影响了维修区的情况,进站肯定会更慢。
  所以一旦他进站,出来大概率会直接落在科维亚特身后。
  “暂时没有车辆进入换胎,维持在赛道上。”bono说道。
  不过他此时看向了转播画面,法拉利的车组全部站在半雨胎旁,似乎随时准备更换轮胎。
  “路面依旧不够湿。”吴轼对着车队说道。
  “copy。”
  然而此时16-18号弯处,雨势已经非常大,维特尔几乎滑动的无法过弯,不得不在弯中多次修正方向。
  第38圈,雨已是点点滴滴将护目镜沾湿。
  一进入15号弯,吴轼就感觉到车轮上断断续续覆了水膜,抓地力几乎要完全丢失。
  他和汉密尔顿同时出现了甩尾,却都救了回来。
  接下来的三个弯道,看起来会更加湿润。
  吴轼心跳跳得更快了,他要超.
  嗤!
  好吧,太滑了,没法超。
  两人又同时在18号弯出弯时甩尾。
  显然前方的汉密尔顿知道后面吴轼的想法,所以也是拼了命的在推。
  这惊险的过弯,立马吸引了转播镜头过来。
  汉密尔顿和吴轼安稳过去后,马萨和罗斯伯格又来了。
  马萨过得很慢,罗斯伯格仿佛看到了机会,前翼几乎要来到马萨的后轮位置。
  结果一瞬间,他的方向巨大左偏,甩尾让他直接冲出了赛道。
  “喔哦!罗斯伯格啊!”
  “这个失误,前面十圈的功夫都白费了啊!”
  解说们感慨。
  这时候,阿隆索进站。
  第38圈尾,汉密尔顿没有进站。
  吴轼也有样学样,不准备进站,不过依然在tr里说道:
  “我们应该有所准备,第三计时段用干胎已经非常艰难,但前两个计时段道路会让半雨胎过热。”
  “copy。”
  乔纳森应道,现在车手对路面情况的反馈变得尤为重要。
  转头随之一转,就见到第五第六的两辆法拉利。
  维特尔利用14号弯后的直道drs完成了抽头,随后在15号弯进行超越。
  果然,15号弯的湿滑让kimi没法去有效防守。
  这引得附近看台一片欢呼,不过kimi被超越后,也是丝毫不含糊,一头扎入了维修区入口。
  进站了!
  前排车手有人进站了!
  镜头立马给到了kimi,果然换上的是半雨胎。
  但比赛还有13圈,如果雨势不够,那么kimi的比赛就等于被毁了!
  kimi越过限速线,进站总耗时30.397秒,换胎费了4.4秒。
  出来后落在了霍肯伯格的身后,位列第8。
  随着赛道上雨水增多,场上头排的圈速也在下降。
  “吴轼竟然在追近汉密尔顿!”
  大卫关注到了这个情况,随即立马开始解说道:
  “第38圈,刘易斯的圈速是1分48秒364,而吴轼的圈速1分48秒136,后者又追近了0.23秒。
  “此时两人的秒差已经缩小到了1.5秒,但是雨势的情况并不明朗,他们是准备在干胎上决出胜负,还是要进站换胎?
  “此时已经有四位车手换上半雨胎,kimi的圈速将备受关注!”
  光头胎跑在湿滑的路面上,就像是不锈钢碗放在沾满了水的玻璃上。
  要不是轮胎在快速旋转,车有着足够的下压力,感觉有点斜坡车都要滑动起来了。
  吴轼的走线已经在变化,原本干胎的赛车线上沾满了其余车辆带来的雨水,抓地力受到影响。
  但赛车线外却又布满了橡胶颗粒,沾上之后会更滑。
  因此很多时候,他不得不精挑细选,走那些最干、橡胶颗粒最少的道路。
  他一刻不停的对轮胎抓地力进行细致管理。
  前方的汉密尔顿也变线了,一会儿拐着大弧度的弯来保持弯中速度,一会儿插入内线弯,寻就干地和少橡胶的路线。
  他看到后视镜里,吴轼的车忽闪忽闪的,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家伙会不会追得上来。
  转播镜头变得忙碌,一会儿看吴轼,一会儿看罗斯伯格。
  罗斯伯格刚刚虽然出现了大失误,但随后稳定的可怕。
  反而是马萨旱鸭子属性太严重,没出现大失误,弯中速度却奇慢无比,很快将优势还了回去。
  第39圈,9号弯后,罗斯伯格压低进弯速度,走了内线,这里的水渍远比赛车线更多。
  然而,马萨不敢逾越,走了外线,但出弯时给不了油门,或者说他根本无法精细控制这个行为。
  簌簌!
  罗斯伯格控制油门,极端的牵引力控制让车辆加速度远胜于马萨。
  唰!
  直道上,一步慢步步慢,没有借助drs,罗斯伯格也完成了对马萨的超越。
  显然,随着雨越来越大,有着旱鸭子属性的车手也越来越不是雨战强者的对手。
  第40圈,吴轼和汉密尔顿的秒差缩小到了1.25秒。
  “吴轼远比汉密尔顿更快啊!”
  “他是怎么做到的?感觉他给油给的太猛了。”
  “这就是年轻人啊!初生牛犊不怕虎,能踩就往死里踩!”
  “再这么跑下去,要不了几圈,吴轼就要进入汉密尔顿的drs了。”
  兵哥和飞哥正说着的时候,汉密尔顿的tr响起。
  汉密尔顿:“我感觉路面似乎有些干燥了,后面不会有雨了吗?”
  梅奔:“现在的是小雨,还有云层在飘过来,还会有场雨,雨势预计会变大不少。”
  汉密尔顿:“吴轼现在和我的秒差是多少?”
  梅奔:“1.423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