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亩產420公斤
  第156章 亩產420公斤
  麦田中,联合收割机,配合粮食转运车,一同快速收割。
  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员,赫然是昔日逃亡出葛家里,加入工程府,后来加入大秦子弟兵的葛岩!
  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盔的葛岩,朝窗外比了个手势,一同配合前进的粮食转运车驾驶员接到信號,二人同时鸣笛警示周边,开始调转方向盘,收割下一列的麦子。
  这也是联合收割时,比较考验驾驶员技术的部分。
  好在他们配合的不错,很快转向下一道麦子,继续向前。
  相比较半年前,葛岩的皮肤明显黑了不少,双眼时不时闪烁锐利的光彩,神情翼,志態昂扬。
  他並非第七农村合作社的成员,而是以子弟兵的身份,来义务帮忙抢收麦子。
  半年多时间,足令小麦完成一个播种、育苗、拔节、抽穗以及成熟的全过程,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
  整个关中平原,共三十多个大型农业合作社,俱都採用的是机械化管理,也培养了一大批拖拉机手、农业先锋、农业学者、科学种植熟手。
  但针对联合收割机,这种大型机械的操作人手,还是捉襟见肘。
  不得已要从外面请一批外援其实本该,由仙国来的,农业合作社的技术官、基层干部,来驾驶联合收割机的。
  他们可是一群学识渊博、经天纬地的大学生,掌握了各种农业机械证书!
  而且是仙国內正儿八经培养出的大学生,八九点钟的太阳,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鱉!
  但是最近,仙国总局有了全新指示,抽调了一大批农业部的一线基层干部,准备前往参加另外的重要任务!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一时人手捉襟见肘,將他们这些大秦子弟兵中,能开坦克、开战车的,都拉过来紧急培训了一段时间,帮助收粮。
  他很幸运的,成为了被挑选的六百人之一。
  收粮並不辛苦,甚至比较艰苦的训练,轻鬆得有些幸福。
  开著联合收割机,只需一个按钮,收割机便会龋向前,吞没所有成熟的麦子。
  简简单单两个来回,便能收割下,他过去可能几天几夜,都未必能收割完的麦子!
  这是一种,不可描述的,极大的幸福感!
  这甚至令他產生了一种,抢走乡亲们收穫喜悦的愧疚感!
  到今天,已经是他在地头开收割机的第六天了。
  所收割下来的麦子,已然达到一个天文数字,累加起来,恐怕超过上百万斤!
  百万斤啊!
  比他一辈子能收割的麦子总量,都要多得多得多!
  关键是,他也不过是第七农业合作社,二十个联合收割小组的其中一个!
  而整个关中平原,像这里一样的农村合作社,足足有三十多个!
  “这算起来,得收多少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啊·
  葛岩面色赤红,忽的感觉眼眶发酸,仙国曾说过,只要几年时间,等整个关中平原彻底改造、
  创收成功,天下將再也没有人饿死!
  仙国真的能,说到做到啊——
  跟葛岩搭档一同收麦的,是农业合作社的一名技术指导员,来自仙国的大学生,名叫林青明。
  几个来回后,林青明的粮食转运车已经装到接近90%。
  “葛岩同志!”
  葛岩落下窗户。
  “四组的亩数已经收完了。天差不多快黑了,那边专列还在等我们,剩下第五组的,我们明天继续,爭取一天搞定!”
  “好的,林社长。”
  很快,两辆车陆续回到专列的露天站台旁,也是整个农场的核心区之一。
  这里不只是专列停靠、上货卸货的地方,也修建了农业机具停放厂房、临时仓储间、临时休息室、临时食堂等一应服务中心,是整个第七农业合作社,除开社员村之外的最核心区。
  等葛岩將联合收割机,停进机房,重新出来。
  林青明的粮食转运车,已经上去一个高台,停在一列长长的货斗列车边上,朝其中一个货斗中,输运小麦。
  那场面,如同黄河洪水倾泻而下,哗啦啦灌注进货斗之中,顷刻堆积成山!
  新收的小麦水分很高,必须儘快拉到晒场去晾晒,防止霉变。
  而关中平原很多都是良种好地,所以晒场並不安排在附近,而是直接设置在麦粒加工厂,还有大型烘乾设备辅助。
  收粮期间,各个种植麦子的农村合作社统一调度,一面收割麦子,一面用工程府专列將麦子运到加工厂,相当於流水化作业,大大提高效率。
  这也就是现代农业、管理等各项技术全部成熟,还有现代关中平原的本身农业经验可供参考,
  所以才能在这么大规模的土地上,进行统一布局管理,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当葛岩来到装运麦子的地方,已经有十几个人,提前等在这里了,对著货斗车自带的电子秤屏幕,时不时倒吸一口凉气,发出巨大的惊叫声。
  这些是第七农业合作社,第四组的组员,昨天和今天收割的麦子,大部分就是他们负责种植的一千亩。
  看到他们,葛岩心中是感概方千。
  面色红润,脸颊有肉,衣服乾净整洁,背脊昂挺,尤其是那十来个年轻十六七岁的,简直是朝气蓬勃,如同烈阳。
  任谁看到他们,也不会想到,几个月之前,他们还是衣衫槛楼、枯瘦如柴的奴隶!
  现在的他们,比路上隨处看见的秦人,都更壮硕健康!
  一见葛岩过来,其中有两个年纪长些的,立刻迎上来,递上一个大桶的水壶:“同志!喝水,
  请喝水!”
  “多谢!”
  葛岩的確也是渴了,接过水壶就是咕嘟咕嘟喝了小半桶,肚子都喝到微微鼓胀,方才畅快得呼出一大口气。
  抹了抹嘴巴。
  “同志,恁给算算,昨天加上今天,这总共得有多少麦子了!”
  老乡似乎还没有彻底去掉过去当奴隶的习性,习惯点头哈腰,討好道。
  但经过农村合作社的长期努力,至少他们已经不会动不动就跪下来叫大人、主人,而是能够坚定不移地,称呼他同志了。
  “我大致帮你算算。”
  葛岩的数学学的还不错。
  拿汗巾抹了抹额头,凑上车斗去看。
  这一车斗的小麦基本已经倾倒完了,显示的重量是45.321吨。
  而这一车斗,只是整列车斗最前面的一个,后面还有另外五节车斗,已经全部装满了麦子!
  都是他们今天收麦的成果!
  按照每车斗满载,大概60吨左右计算,这里的五节车斗,总麦量大概是345吨多!
  算上昨天,他有印象,隶属於四组的收麦量,是80吨多,也即是说,四组所管理的1000亩地,
  產粮总量,总共达到了420吨左右!
  平均亩產,42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