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30亿!东方日出计划
第476章 30亿!东方日出计划
娱乐圈里,人人都恨资本。
因为他们无论怎么蹦噠,在资本面前就是一个蚂蚱,有些蚂蚱比较肥,有些蚂蚱比较瘦。
资本想让他们演什么就演什么,基本上没有拒绝的余地。
在资本面前,明星被蔑称为戏子。
他们忽然发现,以前他们瞧不起的许清风摇身一变,成为了资本代言人。
娱乐圈是资本最密集的地方,不过就算是资本,也分三六九等。
最低等的,就是通过个人工作室进行投资,规模小,金额少,几百万到千万不等,大部分顶流,都处於这个阶段。
他们可以带资进组,安插自己的人,或者决定某些不那么重要角色的人选。
再往上,是一些大导演,製片人、资深经纪人,他们拥有核心资源:信息和人脉,拥有捧红明星的能力,甚至自身也能参与投资,他们的投资在几千万到上亿不等。
这类人就是大部分明星眼里的资本,陪睡陪酒最多的也是他们。
只要抱上这些人的大腿,一夜成名大有希望。
再往上一层,是各大影视公司,他们有一套完整的產业链条,从艺人挖掘到投资培养,再到发行,几乎全部涉及。
大部分作品,都可以由他们来决定。
但这不是娱乐圈生態链的顶级猎食者,真正的顶级猎食者,是平台,是真正能够被称为资本的人。
他们是操盘手,是规则的制定者,是娱乐圈的最高层。
闪映,就是这个鱼跃龙门的顶级猎食者。
將近五亿的用户,闪映超越围脖,进军网际网路三巨头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闪映的性质,恰恰是娱乐圈最好的土壤。
进军音乐、影视是闪映的必然发展发展路径。
许清风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代言人,这是真正能够被称为“资本家”的人。
到元宵节的时候,《白蛇传》也播完了,平均收视率0.76%,最高收视率1.1%,比近几年的剧王收视率还高。
《白蛇传》刚播完,其他卫视纷纷跟进,第二轮重播权,单集价格50万起步,一共有六家电视台有意向购买,四捨五入就是一个亿。
演白娘子的曾莉一夜爆火,创造了新的一夜成名神话。
从此以后,白娘子这个人物形象,会跟她牢牢的绑定在一起,提到白娘子就会想到曾莉,提到曾莉,就会想到白娘子。
也许五年,也许十年。
作为演员,这就是最高的荣誉。
与此同时,《西虹市首富》票房达到了33亿,一路衝进国內票房榜前五十名。
两部电影,总票房64亿,而且就这个情况来看,《西虹市首富》很有希望达到40亿,再来一部这个水平的电影,百亿导演就在眼前。
赵开心,一夜爆火。
从糊咖到“笨小孩”,再到三十亿票房电影的绝对男一號,赵开心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比许清风东山再起的速度更加夸张,也更加凶猛。
一个无人看好的主演,一个充满爭议的导演,一部不被人看好的喜剧,在地狱模式的春节档杀出了三十多亿票房。
而这是赵开心第一次担纲电影男一號交出来的答卷。
魔都日报的新闻標题是:《赵开心!转型!封神!》
作为一家官方传统媒体,魔都日报很少用这种立场坚定的方式评价一个明星。
在报导里,魔都日报详细分析了赵开心的表演,从台词、神態表情、肢体语言再到眼神戏,將赵开心之前糟糕的表现跟现在判若两人的演技进行了对比。
得出的结论是:这是新生,也是蜕变。
不再扛著偶像包袱,不用始终保持体面的形象,让赵开心彻底跟过去道別。
偶像明星,也能拍好电影。
魔都日报对赵开心进行了专访。
採访过程中,主持人对他的转型成功无比好奇。
赵开心感慨万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报导播出后,那些跟在屁股后面骂的黑子们也沉默了。
这样的赵开心,还是那个跟曾经的许清风媲美的臥龙凤雏吗?
臥龙凤雏,这是黑子们学到的“新”词语。
访谈里,赵开心聊了很多。
“我承认我台词功底不好,所以这一次我只要有空就在念台词,念到嘴唇起皮,念到倒背如流。”
主持人笑著道:“那你还记得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台词吗?”
赵开心双手插兜,头一昂:“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可换来的却是疏远。不装了,我是亿万富翁,我摊牌了。”
惟妙惟肖的语气,仿佛电影再现。
疯狂背台词,一有时间就琢磨演技,人物小传写了七八页,都快翻烂了,一个镜头反覆打磨。
这种180度的转型,他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像。
偶像明星没有演技,赵开心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刻苦训练,可以弥补天分的不足。
一部电影,捧火了赵开心,一部电视剧,捧火了曾莉。
魔都文旅部门借著这两人的例子,在魔都筹备召开第一届“长三角影视周”,邀请了苏省浙省的导演们编剧们。
这个计划其实去年就提出来了,目的是打造一个“沪圈”,让沪圈成为能够跟京圈、
西北圈、东北圈、港圈分庭抗礼的圈子。
经济上魔都一枝独秀,文化上魔都也有自己的野望。
许清风发了一条动態:
“即日起,魔都文旅联合闪映集团、清禾娱乐、活力娱乐开启东方日出计划,本计划为签约工作室、个人提供从创作到市场的十大核心赋能,包括品牌支持、孵化资金、宣发资源及国际培训等,为期五年,共提供30亿的专项扶持基金。”
“我们將实现国內还没有实现的影视梦想!无论是个人还是工作室,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都可以参与到东方日出计划中!”
“谁还有梦想?”
最后他还玩了一下《西虹市首富》里的梗。
五年,30亿,对於娱乐圈来说已经很夸张了,但对於以闪映为首的巨头来说,不过是毛毛雨。
东方日出计划一旦成功,將成为国內娱乐圈乱象的转折点,良幣驱逐劣幣,只靠一张脸就能大捞特捞的日子將会一去不復返。
道理很简单,参与东方日出计划,就等於贴上了沪圈的標籤,就算没有完全加入,也要承这份情。
在剧本的选择上,沪圈拥有绝对主动权,在选角上,沪圈也有主动权,其他人一旦加入,就会不自觉地融入到这个圈子里。
苏沪浙,一个有拍摄基地资源,有横店影视城,一个有钱有势有明星资源,一个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真要拧成一股绳,其他圈子都不够看的,也就京圈有一战之力。
30亿一放出来,在娱乐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是被这个金额震惊到,很多电影都號称拍摄成本多少多少亿,但这跟其他人没关係,东方日出计划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有剧本,有导演才能,有技术,就能获得专项资金扶持,根据评定的级別,电影项目扶持资金500万起步,上不封顶。
拍电影电视剧,最难的往往不是创新想法和好点子,而是拉投资。
跟其他项目不一样,影视是高风险项目,一没有没有银行贷款,二来没有人能够预测票房。
最新的报导数据显示,全国80%的影视项目处於亏损状態,每10部影视作品,就有8部亏本,剩下的2部,吃掉了所有的盈利,这是一个贏家通吃的市场。
没有钱,导演们才各种寻找资本介入,比如早期的煤老板,剧本好不好人家不在乎,女主漂亮就行,因此成为导演们眼中的香饶饶。
为了拉投资,很多导演手段用尽,比如带资进组,明码標价,投资多少钱可以获得什么样的角色,比如有导演大打感情牌,不仅说服明星零片酬出演,还硬是从明星兜里掏了600万出来。
拉投资的时候,什么陪酒赔笑脸更是不值一提,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现在好了,东方日出计划,通过选拔就给钱,钱是第一方面,而且还能给项目背书!
新生代最强导演许清风选出来的本子,你不赶紧投点钱,晚了可就投不著了!
虽然影视圈对许清风吐槽很多,但没人会质疑他的眼光和实力,这人就像开掛一样,拍一部火一部,数钱数到手抽筋。
横店影视城。
这里承载著无数影视人的梦想,这里不仅有海量的群演,还有数不清的新人导演、编剧,他们每天奔波,试图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属於自己的伯乐。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张志铭就是其中一员,上戏导演系毕业五年,除了拍过一些小成本短片,电影电视剧一个都没拍过。
他去拉投资,別人第一步就问他拍过什么,听说他只拍过短片,直接端茶送客。
他们要求导演要拍过成功的作品,在这之前,绝不会投资。
张志铭差点想骂娘,拍作品的前提是得有人投资,没人投资他用头拍吗?
光是入门,就耗尽了他的精力。
找工作,必须得有工作经歷,但有工作经验的前提是得先工作。
死循环了。
张志铭看到许清风发的动態,仔细研究了“东方日出”计划的规则,心里那团快要熄灭的火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不就是由清禾娱乐出品吗,不就是闪映优先享有网络独家播出版权吗,这也叫个事?
只要能拍电影,不赚钱他都愿意,他甚至愿意付费拍电影。
横店像张志铭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老张,看了东方日出计划吗?有什么想法?”
“我准备报名!”
“那一块啊!”
“再把老刘叫上。”
“正有此意。”
张志铭有自己的小团队,被他们称为“流浪三人组”,在横店他们连群演都看不上,因为没戏可以拍,群演跟他们拉关係也没用。
像这样的流浪小组,横店还有很多。
许清风一句“谁还有梦想”,激发了他们的小火苗。
虽然目的是打造沪圈,但辐射范围却远远不止长三角区域,哪里都有导演,有编剧,这些鬱郁不得志的人,纷纷开始諮询东方日出计划。
第一天,组委会收到的諮询超过5000次,其中有意向参加的有3000多人。
导演、编剧、技术人员什么都收,並且对於没有组成团队的,组委会还可以从中协调,帮助他们组成团队,连演员,组委会也可以帮忙联繫。
野心昭然若揭,娱乐圈震动。
几大影视平台如临大敌,大导演们脸色阴沉,影视公司惊慌失措。
娱乐圈发展到现在这个情况,烂片横生,割韭菜盛行,流量明星大行其道,大导演垄断资源新人难以出头,他们“功不可没”。
现在有人站出来,要打烂他们的规则,给新人出头的机会,让不被他们接纳的人成长,问题来了,资源就那么多,新人吃了,他们吃什么?
不到两天时间,各方势力都开始抢人,很多人突然发现,以前连面都见不到的人,忽然十分热情地联繫他们,表示要一起交流交流。
这一天,导演们、编剧们纷纷表示年刚过完了,马上又要过年了。
这一天,许清风的系统从早上响到晚上,盲盒堆积如山。
该爆的料,已经爆的差不多了,但这潭浑水,光靠捞垃圾,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一坨垃圾被捞走新来的人会製造更多的垃圾。
许清风的办法是,用大量的清水,將原本的浑水彻底清洗出去。
堆积如山的盲盒,不就是这么用吗?
用地球上几十年的精华,取代蓝星泛滥的糟粕,帮助新进入娱乐圈的人,塑造新的价值观。
用良幣驱逐劣幣,拍烂片演烂剧赚不到钱,自然而然就会开始转变方式。
而让他们转变方式也很简单,你拍一部,我就狙击一部,打到无人敢拍烂片。
其他人得知许清风的想法之后都被惊到了,这已经不是扶持计划,这是顛覆娱乐圈。
但林琛也不带怕的,区区30亿而已,闪映如今已经看不上这点钱了。
娱乐圈里,人人都恨资本。
因为他们无论怎么蹦噠,在资本面前就是一个蚂蚱,有些蚂蚱比较肥,有些蚂蚱比较瘦。
资本想让他们演什么就演什么,基本上没有拒绝的余地。
在资本面前,明星被蔑称为戏子。
他们忽然发现,以前他们瞧不起的许清风摇身一变,成为了资本代言人。
娱乐圈是资本最密集的地方,不过就算是资本,也分三六九等。
最低等的,就是通过个人工作室进行投资,规模小,金额少,几百万到千万不等,大部分顶流,都处於这个阶段。
他们可以带资进组,安插自己的人,或者决定某些不那么重要角色的人选。
再往上,是一些大导演,製片人、资深经纪人,他们拥有核心资源:信息和人脉,拥有捧红明星的能力,甚至自身也能参与投资,他们的投资在几千万到上亿不等。
这类人就是大部分明星眼里的资本,陪睡陪酒最多的也是他们。
只要抱上这些人的大腿,一夜成名大有希望。
再往上一层,是各大影视公司,他们有一套完整的產业链条,从艺人挖掘到投资培养,再到发行,几乎全部涉及。
大部分作品,都可以由他们来决定。
但这不是娱乐圈生態链的顶级猎食者,真正的顶级猎食者,是平台,是真正能够被称为资本的人。
他们是操盘手,是规则的制定者,是娱乐圈的最高层。
闪映,就是这个鱼跃龙门的顶级猎食者。
將近五亿的用户,闪映超越围脖,进军网际网路三巨头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闪映的性质,恰恰是娱乐圈最好的土壤。
进军音乐、影视是闪映的必然发展发展路径。
许清风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代言人,这是真正能够被称为“资本家”的人。
到元宵节的时候,《白蛇传》也播完了,平均收视率0.76%,最高收视率1.1%,比近几年的剧王收视率还高。
《白蛇传》刚播完,其他卫视纷纷跟进,第二轮重播权,单集价格50万起步,一共有六家电视台有意向购买,四捨五入就是一个亿。
演白娘子的曾莉一夜爆火,创造了新的一夜成名神话。
从此以后,白娘子这个人物形象,会跟她牢牢的绑定在一起,提到白娘子就会想到曾莉,提到曾莉,就会想到白娘子。
也许五年,也许十年。
作为演员,这就是最高的荣誉。
与此同时,《西虹市首富》票房达到了33亿,一路衝进国內票房榜前五十名。
两部电影,总票房64亿,而且就这个情况来看,《西虹市首富》很有希望达到40亿,再来一部这个水平的电影,百亿导演就在眼前。
赵开心,一夜爆火。
从糊咖到“笨小孩”,再到三十亿票房电影的绝对男一號,赵开心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比许清风东山再起的速度更加夸张,也更加凶猛。
一个无人看好的主演,一个充满爭议的导演,一部不被人看好的喜剧,在地狱模式的春节档杀出了三十多亿票房。
而这是赵开心第一次担纲电影男一號交出来的答卷。
魔都日报的新闻標题是:《赵开心!转型!封神!》
作为一家官方传统媒体,魔都日报很少用这种立场坚定的方式评价一个明星。
在报导里,魔都日报详细分析了赵开心的表演,从台词、神態表情、肢体语言再到眼神戏,將赵开心之前糟糕的表现跟现在判若两人的演技进行了对比。
得出的结论是:这是新生,也是蜕变。
不再扛著偶像包袱,不用始终保持体面的形象,让赵开心彻底跟过去道別。
偶像明星,也能拍好电影。
魔都日报对赵开心进行了专访。
採访过程中,主持人对他的转型成功无比好奇。
赵开心感慨万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报导播出后,那些跟在屁股后面骂的黑子们也沉默了。
这样的赵开心,还是那个跟曾经的许清风媲美的臥龙凤雏吗?
臥龙凤雏,这是黑子们学到的“新”词语。
访谈里,赵开心聊了很多。
“我承认我台词功底不好,所以这一次我只要有空就在念台词,念到嘴唇起皮,念到倒背如流。”
主持人笑著道:“那你还记得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台词吗?”
赵开心双手插兜,头一昂:“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可换来的却是疏远。不装了,我是亿万富翁,我摊牌了。”
惟妙惟肖的语气,仿佛电影再现。
疯狂背台词,一有时间就琢磨演技,人物小传写了七八页,都快翻烂了,一个镜头反覆打磨。
这种180度的转型,他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像。
偶像明星没有演技,赵开心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刻苦训练,可以弥补天分的不足。
一部电影,捧火了赵开心,一部电视剧,捧火了曾莉。
魔都文旅部门借著这两人的例子,在魔都筹备召开第一届“长三角影视周”,邀请了苏省浙省的导演们编剧们。
这个计划其实去年就提出来了,目的是打造一个“沪圈”,让沪圈成为能够跟京圈、
西北圈、东北圈、港圈分庭抗礼的圈子。
经济上魔都一枝独秀,文化上魔都也有自己的野望。
许清风发了一条动態:
“即日起,魔都文旅联合闪映集团、清禾娱乐、活力娱乐开启东方日出计划,本计划为签约工作室、个人提供从创作到市场的十大核心赋能,包括品牌支持、孵化资金、宣发资源及国际培训等,为期五年,共提供30亿的专项扶持基金。”
“我们將实现国內还没有实现的影视梦想!无论是个人还是工作室,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都可以参与到东方日出计划中!”
“谁还有梦想?”
最后他还玩了一下《西虹市首富》里的梗。
五年,30亿,对於娱乐圈来说已经很夸张了,但对於以闪映为首的巨头来说,不过是毛毛雨。
东方日出计划一旦成功,將成为国內娱乐圈乱象的转折点,良幣驱逐劣幣,只靠一张脸就能大捞特捞的日子將会一去不復返。
道理很简单,参与东方日出计划,就等於贴上了沪圈的標籤,就算没有完全加入,也要承这份情。
在剧本的选择上,沪圈拥有绝对主动权,在选角上,沪圈也有主动权,其他人一旦加入,就会不自觉地融入到这个圈子里。
苏沪浙,一个有拍摄基地资源,有横店影视城,一个有钱有势有明星资源,一个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真要拧成一股绳,其他圈子都不够看的,也就京圈有一战之力。
30亿一放出来,在娱乐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是被这个金额震惊到,很多电影都號称拍摄成本多少多少亿,但这跟其他人没关係,东方日出计划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有剧本,有导演才能,有技术,就能获得专项资金扶持,根据评定的级別,电影项目扶持资金500万起步,上不封顶。
拍电影电视剧,最难的往往不是创新想法和好点子,而是拉投资。
跟其他项目不一样,影视是高风险项目,一没有没有银行贷款,二来没有人能够预测票房。
最新的报导数据显示,全国80%的影视项目处於亏损状態,每10部影视作品,就有8部亏本,剩下的2部,吃掉了所有的盈利,这是一个贏家通吃的市场。
没有钱,导演们才各种寻找资本介入,比如早期的煤老板,剧本好不好人家不在乎,女主漂亮就行,因此成为导演们眼中的香饶饶。
为了拉投资,很多导演手段用尽,比如带资进组,明码標价,投资多少钱可以获得什么样的角色,比如有导演大打感情牌,不仅说服明星零片酬出演,还硬是从明星兜里掏了600万出来。
拉投资的时候,什么陪酒赔笑脸更是不值一提,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现在好了,东方日出计划,通过选拔就给钱,钱是第一方面,而且还能给项目背书!
新生代最强导演许清风选出来的本子,你不赶紧投点钱,晚了可就投不著了!
虽然影视圈对许清风吐槽很多,但没人会质疑他的眼光和实力,这人就像开掛一样,拍一部火一部,数钱数到手抽筋。
横店影视城。
这里承载著无数影视人的梦想,这里不仅有海量的群演,还有数不清的新人导演、编剧,他们每天奔波,试图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属於自己的伯乐。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张志铭就是其中一员,上戏导演系毕业五年,除了拍过一些小成本短片,电影电视剧一个都没拍过。
他去拉投资,別人第一步就问他拍过什么,听说他只拍过短片,直接端茶送客。
他们要求导演要拍过成功的作品,在这之前,绝不会投资。
张志铭差点想骂娘,拍作品的前提是得有人投资,没人投资他用头拍吗?
光是入门,就耗尽了他的精力。
找工作,必须得有工作经歷,但有工作经验的前提是得先工作。
死循环了。
张志铭看到许清风发的动態,仔细研究了“东方日出”计划的规则,心里那团快要熄灭的火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不就是由清禾娱乐出品吗,不就是闪映优先享有网络独家播出版权吗,这也叫个事?
只要能拍电影,不赚钱他都愿意,他甚至愿意付费拍电影。
横店像张志铭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老张,看了东方日出计划吗?有什么想法?”
“我准备报名!”
“那一块啊!”
“再把老刘叫上。”
“正有此意。”
张志铭有自己的小团队,被他们称为“流浪三人组”,在横店他们连群演都看不上,因为没戏可以拍,群演跟他们拉关係也没用。
像这样的流浪小组,横店还有很多。
许清风一句“谁还有梦想”,激发了他们的小火苗。
虽然目的是打造沪圈,但辐射范围却远远不止长三角区域,哪里都有导演,有编剧,这些鬱郁不得志的人,纷纷开始諮询东方日出计划。
第一天,组委会收到的諮询超过5000次,其中有意向参加的有3000多人。
导演、编剧、技术人员什么都收,並且对於没有组成团队的,组委会还可以从中协调,帮助他们组成团队,连演员,组委会也可以帮忙联繫。
野心昭然若揭,娱乐圈震动。
几大影视平台如临大敌,大导演们脸色阴沉,影视公司惊慌失措。
娱乐圈发展到现在这个情况,烂片横生,割韭菜盛行,流量明星大行其道,大导演垄断资源新人难以出头,他们“功不可没”。
现在有人站出来,要打烂他们的规则,给新人出头的机会,让不被他们接纳的人成长,问题来了,资源就那么多,新人吃了,他们吃什么?
不到两天时间,各方势力都开始抢人,很多人突然发现,以前连面都见不到的人,忽然十分热情地联繫他们,表示要一起交流交流。
这一天,导演们、编剧们纷纷表示年刚过完了,马上又要过年了。
这一天,许清风的系统从早上响到晚上,盲盒堆积如山。
该爆的料,已经爆的差不多了,但这潭浑水,光靠捞垃圾,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一坨垃圾被捞走新来的人会製造更多的垃圾。
许清风的办法是,用大量的清水,將原本的浑水彻底清洗出去。
堆积如山的盲盒,不就是这么用吗?
用地球上几十年的精华,取代蓝星泛滥的糟粕,帮助新进入娱乐圈的人,塑造新的价值观。
用良幣驱逐劣幣,拍烂片演烂剧赚不到钱,自然而然就会开始转变方式。
而让他们转变方式也很简单,你拍一部,我就狙击一部,打到无人敢拍烂片。
其他人得知许清风的想法之后都被惊到了,这已经不是扶持计划,这是顛覆娱乐圈。
但林琛也不带怕的,区区30亿而已,闪映如今已经看不上这点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