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行星发动机?想像力挺丰富的
  第478章 行星发动机?想像力挺丰富的
  科幻,居然是科幻电影。
  网友们都觉得许清风疯了。
  “拍科幻,那不是赔的裤子都不剩吗?”
  “不是哥们,你真拍科幻啊?”
  “喷喷喷,我把话放在这,光年视界撑不过半年。”
  “干嘛想不开啊!”
  “还是太年轻气盛了。”
  “卡莱尔说的也是事实,哎,许清风还是太衝动了。”
  科幻=赔钱。
  都说內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但在这一点上,內行外行的看法出奇的一致。
  许清风已经摊牌了,要搞科幻,娱乐圈的几个公司一商量。
  “他拍科幻,怎么跟?”
  “不跟,继续搞仙侠。”
  “我们搞玄幻。”
  “没准是个幌子,暗地里在搞別的。”
  大佬们一商量,决定按照原计划进行,许清风拍別的,他们还有点慌,拍科幻?一言为定双喜临门!
  这是他们今年听到最好的消息。
  卡莱尔很快就得知了消息,“《thewanderingearth》?奇怪的名字,扭腰大街上的流浪汉到处都是,华夏人总是异想天开,难道又是什么爱情故事?华夏的科幻电影在让人失望方面从不让人失望。”
  好傢伙,卡莱尔这明显是搞过调查啊,居然连国內科幻电影的套路都知道了。
  “这是干上了啊。”
  “要说打架,十个卡莱尔都不够许清风打的,但是科幻,呵呵———”
  “不是我泼冷水,啥电影干得过卡莱尔啊,这是科幻片祖宗。”
  对於外界的质疑,许清风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牛皮已经吹出去了,在网上打嘴炮没有任何意义,电影拍出来之前,一切都是空谈。
  《流浪地球》剧本他有,《穿越银河》讲什么他也大概知道。
  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面临人类灭绝危机,一个带著地球去流浪,一个试图用飞船带著人类离开银河,这是价值观念上的不同。
  许清风的盲盒就派上了用场,不只是剧本这些东西,还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图、技术方案。
  数不清的盲盒,开著开著,基本上就把《流浪地球》需要的东西都给凑出来了,但光有想法和设计还不行,得请专业人士给做出来,比如行星发动机、moss、机器狗、门框机器人。
  这些早知都得做出来,哪怕只是个模型,也得像那么回事。
  专业人土,找谁呢?
  许清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潘伟,这位量子通信卫星的总设计师跟他关係极好。
  在去之前,许清风琢磨半天,不能就这么拿著图纸去啊,有了,把之前抽到的发动机图纸也拿出来,这一比划,好像是那么回事。
  要是以前,他肯定看不懂,不过最近开盲盒有点多,开出来的东西更是千奇百怪。
  踢球,打篮球,跳舞,打玻璃弹子,跳皮筋——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甚至还有手摇拖拉机维修技术,发动机製造原理。
  这就派上用场了,许清风看著行星发动机的图纸,又给改了改,然后拿著资料就去找潘伟了。
  “科幻电影?”潘伟愣了一下,“拍电影你找我也没用啊,我老头子可不会演电影。”
  许清风摆摆手,“您想演我也不敢吶,是这么回事,我设计了一个行星发动机,想找您从科学角度评估一下这玩意行不行。”
  潘伟恍然,也没当回事,他也看过一些科幻片,里面最喜欢搞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玩意。
  他拿起设计图,笑呵呵地看了起来,这一看,他的眉毛顿时拧成了疙瘩。
  许清风一看,心说坏了,这是不行啊。
  “潘老师——”
  “你先別说话。”
  潘伟抬手阻止了他,然后拿起草稿纸就开始演算起来。
  很快草稿纸上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公式,看一眼都能让人头晕的那种。
  一页、两页、三页潘伟表情严肃,一个又一个公式出现在纸上,就在许清风以为他还会继续算的时候,潘伟嘆息著放下了笔。
  “能量不够,推动地球飞行需要2.63*10的33次方焦耳,如果烧煤的话,把地球全部烧光都不够,用电的话,就目前全球发电量,需要持续工作29万亿年。”
  潘伟颇有些遗憾,“想法很奇妙,但很难实现。”
  许清风挠了挠头,“潘老师,你是不是误会了,我这是个科幻电影。”
  潘伟意味深长道:“在以前飞向太空也是科幻。”
  许清风不说话了,这还怎么说,果然搞科学的,都有一颗研究科幻的心。
  “能量不够,发动机的体型过大,外围温度预计超过600度,人类难以生存,岩石地壳会被严重破坏,一旦发动起来,会引发山体崩塌和地震。”
  潘伟本著严谨的態度,一点点驳斥了行星发动机的可能性,一边说他还一边翻著许清风给的图纸。
  “想像力很丰富,这些图纸也挺像模像样,就是有点像呢——燃气灶?可以这样改一下.....
  翻到下一张图纸,潘伟声音突然顿住了,他看看眼前这张图纸,瞳孔巨震。
  他拿著的是一张许清风塞进来的发动机图纸,跟行星发动机的图纸完全不一样。
  潘伟忽然拿出老镜,用眼镜布仔仔细细地擦了文擦,擦得没有一丝灰尘,这才戴上老镜。
  他看了一眼这张发动机图纸,迫不及待地翻开后面的图纸,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一样。
  厚厚的一图纸中,行星发动机被放在了一边,潘伟从里面挑拣出来几十张图纸,然后拿出铅笔,开始在这些图纸上写字。
  许清风咂咂嘴,“哎,潘老师,这几个不用看,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估摸著没法用在行星发动机上。”
  这几张都是他从系统里获取的图纸,战斗机发动机的,本来是想要看看能不能融合一下,现在看来根本不行,就不是一个级別的东西。
  潘伟抬头,眼晴死死得盯著许清风,“我问你这图纸从哪来的?”
  许清风一愣,“我自己画的。”
  “你画的?”潘伟震惊,又一脸不相信。
  “你给我解释下这张图是什么?”
  潘伟现场就开始问了起来,不怪他不信,实在是这事太特么离谱了,你个搞文学的,什么时候会画发动机图纸了?
  许清风也没觉得奇怪,搞科研的人就这样,行星发动机也追著他问了半天呢。
  好在他也是学习过发动机技术的,系统给了他不少技能。
  “刚刚,潘老师考我是吧。”许清风笑了,喝了口水就开始讲起来。
  “这款发动机叫做涡扇风轮发动机,单台推力10吨,可以两台发动机同时使用,推力20吨,一般採用双发配置,全对称矢量喷管,双发提供更高的推力和安全性冗余,矢量喷管能提升机动性。
  这里採用的二元矢量喷管,带锯齿形边缘,扁平喷口能够遮挡內部叶片,降低雷达反射,还能够促进尾流和冷空气混合,抑制红外信號。”
  许清风絮絮叻叨地讲著,潘伟静静地听著,他的表情越来越严肃,眼晴却越来越亮。
  新一代发动机技术!
  居然是一个文学教授搞出来的!
  说句实话,一开始他对许清风另眼相待,看中的是这个人的才华。
  音乐、写作,许清风才华在国內都是数一数二的。
  万万没想到,他居然在发动机上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惊喜。
  许清风足足讲了一个小时,越讲越兴奋,一边讲还一边写写画画。
  许清风的分享欲很旺盛,就像是刚学到新东西的幼儿园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在別人面前卖弄。
  只不过许清风卖弄的这个人,本身就是发动机技术领域的专家。
  他看著许清风,就像是在研究某种最新的技术一样,足足盯了他五分钟,把许清风盯得心里发毛。
  “怎么了?我说的不对吗?”
  潘伟忽然站起来,扒拉了两下他的脑袋,“对,太对了,你这脑袋是怎么长的?
  许清风的头髮被他扒得乱糟糟的,精心打造的髮型变成了狗窝,许清风很愤怒,然后愤怒了一下。
  潘伟哈哈大笑,使劲揉了揉他的头,然后把那些图纸收拢起来,像宝贝一样发给了上面。
  第二天,天还没亮,许清风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是潘伟打来的电话,要求他马上赶到魔都大学。
  许清风一头雾水,不知道什么情况,大早上的扰人清梦啊。
  也没时间整理髮型了,许清风顶著一头乱糟糟的髮型就去了魔都大学。
  说不定是潘伟准备支持一下《流浪地球》呢,这事可不能拖。
  刚进入魔都大学,就听见天空中传来巨大的螺旋桨的声音。
  还有不断传来的汽车引擎声,许清风车还没停好,潘伟电话又打过来了。
  “到了没?哪呢?”
  “快到办公室了。”
  “赶紧的吧!”
  巨大的螺旋桨轰鸣声,让魔都大学不少人都被惊动了。
  “什么情况?”
  “怎么听著像是直升机啊?”
  “真服了,大早上怎么会有直升机啊?”
  “出去看看去。”
  魔都大学居然出现了直升机,大伙都有些好奇,老师们,学生们都出来了。
  操场上,几架直升机稳稳降落,汽车更是来了一大堆。
  中科院、沈飞、成飞、中航发、金陵军区直升机和汽车上的標誌五八门,一辆军绿色的车子刚停稳,就跳下来一群军人,荷枪实弹,迅速形成了保护圈。
  打著哈欠出来看热闹的老师们惊呆了,学生们张大了嘴巴,看著眼前这梦幻的一幕。
  “臥槽!这什么情况?”
  “这是谁犯事了?”
  “你傻啊,这明显是来保护重要人物!”
  “这是保护谁呢?潘院士?谭院士?赵院士?张院士?”
  “都有可能,估计是哪个院士又研究出来了惊天成果吧。”
  魔都大学底蕴不是盖的,光院士就能数出来一大堆,这里面谁搞出来一个大动作都有可能。
  卫星、航空母舰这些都是国之重器,院士们自然也是国之栋樑。
  士兵们围成一圈,拒绝任何无关人等靠近,然后从车上,飞机上下来了一群人。
  领头的赫然是歼20总设计师杨国威院士,其他人都跟在他后头。
  “潘伟在哪呢!”
  杨国威院士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来,大伙一听就知道估摸著是潘伟院士搞出来什么牛逼的东西了。
  “潘院士牛啊!”
  “这才多久,又有成果了。”
  “哎,我憋了一年,连篇核心论文都没搞定。”
  “笑死了,你能跟人家比吗?”
  “真羡慕啊,我要是有潘院士这脑子就好咯。”
  “什么!来了来了,真是的,大早上扰人清梦!”
  潘伟嘟嘟囊囊就出来了,大家都用崇拜和羡慕的眼神看著他。
  “不愧是院士啊!太淡定了。”
  “我第一次感受到科学家的从容气度。”
  “做出这么大的事,就跟没事人一样。”
  “要不说人家是院士呢。”
  “这要是我,我鼻孔都得对著天。”
  虽然不知道潘院士到底干了什么,但大伙都知道这么大的阵仗,这个事绝对不会小。
  “好你个老潘,藏得挺深啊!我说怎么老找我问发动机呢,搞半天自己研究起来了啊!不厚道啊!你得请客!”
  杨国威重重地拍了拍潘伟的肩膀,大笑道。
  “老潘你真是深藏不漏啊,还藏著一手呢!”
  其他人也都听明白了,搞半天是潘伟偷摸研究发动机出成果了,虽然有点跨领域,但也不稀奇。
  潘伟研究的卫星,本来也有发动机技术。
  “嘶!院士就是院士啊!”
  “这也太牛逼了!”
  大家都用崇敬的眼神看著潘伟,太伟大了。
  潘鞋摆摆手,“不是我。”
  “还装!不是你是谁?”
  “別谦虚了。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了啊!”
  潘伟擦汗:“真不是我!”
  杨国威愣了一下,看著潘鞋,好奇道:“那是谁研究的?”
  “老赵?不可能啊,他不是干这个的,老谭?也不对啊,差著十万八千里呢。”
  眾人四处张望著,试图找到可能的人选。
  潘鞋回头大声喊道:“小许干嘛呢?磨磨蹭蹭的,赶紧过来啊!”
  眾人都愣了一下,小许,听这意思,还是个后辈研究出来的?
  “哦,好。”
  一个年轻的声音传出来。
  “谁啊?”
  “你学生?”
  “姓许?没这个人啊?”
  “我认识吗?”杨国威纳闷道。
  潘鞋笑了,“认识啊。”
  大家都看向了潘鞋身后,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一个身影从清晨的雾气中一步步走了出来。
  一部分人惊呆了,一部分人一脸茫丑。
  “臥槽!许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