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小诸葛」的新发现?
第98章 “小诸葛”的新发现?
虽然昨晚的工作异常辛苦,直到凌晨4点钟才拖著疲惫的身躯回到值班室休息但是,上午7点半,姜东就已经精神抖数地出现在了刑侦队办公室。
毫无疑问,他又是第一个到岗的人。
这个年轻人似乎总是有著用不完的精力和热情。
姜东快步走进办公室,动作利落地打开那本崭新的笔记本。
隨著纸页翻动的沙沙声,他开始將昨夜辗转反侧时的思考一一记录下来。
虽然昨晚他確实回到了值班室休息,但案件的重重谜团却始终縈绕在心头,让他难以真正入眠在黑暗中,六个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疑点都在他脑海中反覆闪现,就像一部不断回放的电影。
隨著笔尖在纸面上的快速滑动,他整理出了以下系统性的分析:
第一,死者特徵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都是被社会边缘化的“无用“之人。
“无用“这个词他特意加上了双引號,似乎在强调这个残酷的社会標籤。
从第一个死者一一一个无家可归的乞弓,到第二个尿毒症晚期的患者,再到第三、第四个.
所有受害者都处於社会的最底层,在世俗眼光中確实没有创造明显的“社会价值“。
第二,凶手的作案手法极具隱蔽性和迷惑性。
仔细研究白板上展示的案件信息可以发现,除了他亲身参与调查的那起偽装成交通事故的案件外,其他案件的死亡现场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犯罪痕跡。
特別是第一个案件,死者被发现悬掛在一棵老树上,表面上看是一起普通的自事件。然而当法医进行现场勘验时,却发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
死者的头部与身体已经完全分离,这使得判断死亡性质变得极其困难。
现场照片中那个触目惊心的画面:一颗孤零零的头颅与躯干分离的场景,至今仍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中。
可以说,凶手在作案方式的选择上展现出了近乎专业的反侦察意识。
第三,凶手极有可能是本地居民。
通过对六个案发地点的地理分析,所有案件都集中在本地范围內,这强烈暗示凶手不仅熟悉当地环境,更可能对每个受害者进行了长期跟踪观察。
更令人不安的是,从时间线上看,凶手似乎保持著每年作案一次的规律,而今年的“指標“已经完成。
想到这里,姜东不自觉地转头望向窗外。
如果凶手今年真的就此收手,仅凭现有的线索,破案的可能性有多大?
难道真的要被动等待下一次犯罪的发生吗?
但这样的等待意味著又一条无辜生命的逝去,这样的代价实在太沉重了。
正当他的思绪如潮水般翻涌时,办公室的门被陆续推开,刑侦队的其他同事开始到岗。
小汪、方妍和其他几位警员一边打著哈欠一边走了进来,脸上都带著倦容。
小汪一进门就大声感嘆:“我的天哪,这一觉睡到8:25,要不是室友拼命叫我起床,今天非得迟到不可!
1
?
方妍也顶著两个明显的黑眼圈,声音沙哑地附和道:“你还说呢,工作几年后再熬夜,完全不像年轻时那么轻鬆了。”
“现在熬一次夜,整个人就像被掏空一样。“
说完,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正沉浸在思考中的姜东,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小汪压低声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喷喷,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你看咱们姜东师弟,精神焕发的样子,哪像熬过夜的人?”
“换做是我,估计早就趴下了。“
方妍顺著他的目光望去,发现姜东正全神贯注地写著什么,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移动。
他不由得好奇道:“,他在写什么呢?咱们过去看看。“
两人轻手轻脚地走到姜东身后。
令他们惊讶的是,姜东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推理世界中,对身后的动静毫无察觉。
这正好给了他们机会看清笔记本上的內容。
从受害者的共同特徵分析,到嫌疑人的行为画像,再到作案手法的演变规律,甚至对凶手可能的社会背景推测。
密密麻麻写满了数页纸,逻辑严密得就像一篇精心准备的学术论文。
观察良久,小汪和方妍面面相,小汪忍不住低声惊嘆:“我的天,这分析能力也太强了吧?
“比我们当年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方妍也由衷感嘆:“说真的,就凭这份分析报告的水平,別说我们年轻时候了。”
“就是放眼整个刑侦队,能写出这种深度分析的老刑警也没几个。『
他们的对话引起了其他同事的注意,几个正在吃早餐的警员也凑了过来。
“看什么呢?这么热闹?让我们也看看。
“姜东在做的案件分析,写得特別详细专业!
就这样,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竟形成了一幅颇具戏剧性的场景。
就像中学时代,老师批改作业时,好奇的学生们围在后面七嘴八舌討论的画面。
直到墙上的时钟指向9点整,姜东才在笔记本上画下最后一个有力的句號,长舒一口气回过神来。
当他转头看到身后的人群时,明显愣了一下:“呢?师兄师姐,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小汪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傢伙,你这专注度也太高了吧?”
“连我们这么多人站在身后都没发现?”
“我们看你写得那么投入,就过来学习学习,没想到你的分析这么深入全面。”
“说实话,师兄我都自愧不如啊。“
话音刚落,其他警员也纷纷发出讚嘆:
“你该不会是职业转世吧?”
“怎么刚入行就有这么老道的分析能力?“
“这水平简直可以当我们的办案指南了!“
“比侦探漫画里的主角还厉害,简直是现实版的福尔摩斯!“
“后生可畏啊,我们这些老骨头看来要被淘汰嘍!“
“太强了,这天赋真是羡慕不来!“
姜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谦逊地说:“师兄师姐们太抬举我了。”
“这些都只是我的一些粗浅想法,不一定正確。”
“就算分析得再有道理,也不代表就一定能破案。“
就在这时,李队长抱著一案卷推门而入。
“哎?你们这群人上班时间都围在姜东这儿干什么呢?『
方妍立刻兴奋地匯报导:“队长,您来得正好!”
“姜东刚才做的案件分析简直绝了!”
“我觉得您一定要看看,他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破案思路!“
“哦?有这种事?“
李队长闻言,立即放下手中的案卷,大步走了过来。
他拍了拍姜东的肩膀,“姜东啊,快让我看看你这个'小诸葛'又有什么新发现。”
虽然昨晚的工作异常辛苦,直到凌晨4点钟才拖著疲惫的身躯回到值班室休息但是,上午7点半,姜东就已经精神抖数地出现在了刑侦队办公室。
毫无疑问,他又是第一个到岗的人。
这个年轻人似乎总是有著用不完的精力和热情。
姜东快步走进办公室,动作利落地打开那本崭新的笔记本。
隨著纸页翻动的沙沙声,他开始將昨夜辗转反侧时的思考一一记录下来。
虽然昨晚他確实回到了值班室休息,但案件的重重谜团却始终縈绕在心头,让他难以真正入眠在黑暗中,六个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疑点都在他脑海中反覆闪现,就像一部不断回放的电影。
隨著笔尖在纸面上的快速滑动,他整理出了以下系统性的分析:
第一,死者特徵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都是被社会边缘化的“无用“之人。
“无用“这个词他特意加上了双引號,似乎在强调这个残酷的社会標籤。
从第一个死者一一一个无家可归的乞弓,到第二个尿毒症晚期的患者,再到第三、第四个.
所有受害者都处於社会的最底层,在世俗眼光中確实没有创造明显的“社会价值“。
第二,凶手的作案手法极具隱蔽性和迷惑性。
仔细研究白板上展示的案件信息可以发现,除了他亲身参与调查的那起偽装成交通事故的案件外,其他案件的死亡现场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犯罪痕跡。
特別是第一个案件,死者被发现悬掛在一棵老树上,表面上看是一起普通的自事件。然而当法医进行现场勘验时,却发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
死者的头部与身体已经完全分离,这使得判断死亡性质变得极其困难。
现场照片中那个触目惊心的画面:一颗孤零零的头颅与躯干分离的场景,至今仍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中。
可以说,凶手在作案方式的选择上展现出了近乎专业的反侦察意识。
第三,凶手极有可能是本地居民。
通过对六个案发地点的地理分析,所有案件都集中在本地范围內,这强烈暗示凶手不仅熟悉当地环境,更可能对每个受害者进行了长期跟踪观察。
更令人不安的是,从时间线上看,凶手似乎保持著每年作案一次的规律,而今年的“指標“已经完成。
想到这里,姜东不自觉地转头望向窗外。
如果凶手今年真的就此收手,仅凭现有的线索,破案的可能性有多大?
难道真的要被动等待下一次犯罪的发生吗?
但这样的等待意味著又一条无辜生命的逝去,这样的代价实在太沉重了。
正当他的思绪如潮水般翻涌时,办公室的门被陆续推开,刑侦队的其他同事开始到岗。
小汪、方妍和其他几位警员一边打著哈欠一边走了进来,脸上都带著倦容。
小汪一进门就大声感嘆:“我的天哪,这一觉睡到8:25,要不是室友拼命叫我起床,今天非得迟到不可!
1
?
方妍也顶著两个明显的黑眼圈,声音沙哑地附和道:“你还说呢,工作几年后再熬夜,完全不像年轻时那么轻鬆了。”
“现在熬一次夜,整个人就像被掏空一样。“
说完,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正沉浸在思考中的姜东,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小汪压低声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喷喷,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你看咱们姜东师弟,精神焕发的样子,哪像熬过夜的人?”
“换做是我,估计早就趴下了。“
方妍顺著他的目光望去,发现姜东正全神贯注地写著什么,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移动。
他不由得好奇道:“,他在写什么呢?咱们过去看看。“
两人轻手轻脚地走到姜东身后。
令他们惊讶的是,姜东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推理世界中,对身后的动静毫无察觉。
这正好给了他们机会看清笔记本上的內容。
从受害者的共同特徵分析,到嫌疑人的行为画像,再到作案手法的演变规律,甚至对凶手可能的社会背景推测。
密密麻麻写满了数页纸,逻辑严密得就像一篇精心准备的学术论文。
观察良久,小汪和方妍面面相,小汪忍不住低声惊嘆:“我的天,这分析能力也太强了吧?
“比我们当年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方妍也由衷感嘆:“说真的,就凭这份分析报告的水平,別说我们年轻时候了。”
“就是放眼整个刑侦队,能写出这种深度分析的老刑警也没几个。『
他们的对话引起了其他同事的注意,几个正在吃早餐的警员也凑了过来。
“看什么呢?这么热闹?让我们也看看。
“姜东在做的案件分析,写得特別详细专业!
就这样,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竟形成了一幅颇具戏剧性的场景。
就像中学时代,老师批改作业时,好奇的学生们围在后面七嘴八舌討论的画面。
直到墙上的时钟指向9点整,姜东才在笔记本上画下最后一个有力的句號,长舒一口气回过神来。
当他转头看到身后的人群时,明显愣了一下:“呢?师兄师姐,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小汪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傢伙,你这专注度也太高了吧?”
“连我们这么多人站在身后都没发现?”
“我们看你写得那么投入,就过来学习学习,没想到你的分析这么深入全面。”
“说实话,师兄我都自愧不如啊。“
话音刚落,其他警员也纷纷发出讚嘆:
“你该不会是职业转世吧?”
“怎么刚入行就有这么老道的分析能力?“
“这水平简直可以当我们的办案指南了!“
“比侦探漫画里的主角还厉害,简直是现实版的福尔摩斯!“
“后生可畏啊,我们这些老骨头看来要被淘汰嘍!“
“太强了,这天赋真是羡慕不来!“
姜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谦逊地说:“师兄师姐们太抬举我了。”
“这些都只是我的一些粗浅想法,不一定正確。”
“就算分析得再有道理,也不代表就一定能破案。“
就在这时,李队长抱著一案卷推门而入。
“哎?你们这群人上班时间都围在姜东这儿干什么呢?『
方妍立刻兴奋地匯报导:“队长,您来得正好!”
“姜东刚才做的案件分析简直绝了!”
“我觉得您一定要看看,他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破案思路!“
“哦?有这种事?“
李队长闻言,立即放下手中的案卷,大步走了过来。
他拍了拍姜东的肩膀,“姜东啊,快让我看看你这个'小诸葛'又有什么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