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案件的重大进展
第179章 案件的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李旭队长的办公室。
教导员王佳不紧不慢地湖好一壶茶,端著两个杯子走了过来,將其中一杯轻轻放在李旭面前。
李旭抬头一看,连忙笑著招手:“来,坐这儿,正好一起等实验结果出来。”
王佳放下茶杯,李旭警了一眼,不禁打趣道:“哟,现在都保温杯里泡枸杞啦?”
“你们这一个比一个讲究,倒显得我落伍了。”
“我一直还觉得自己挺年轻的,没想到你养生都走在我前头好几年吶!”
王佳听了,摇头轻笑,抿了一口茶说道:“没办法,岁月不饶人。”
“前两天就熬了一夜,你看,到现在眼皮还是肿的。”
“最要命的是第二天整个人就跟没了电似的,脑子根本转不动。”
李旭笑著接话:“看来咱们真是到岁数嘍。”
“现在刑侦队里新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一尤其是那个姜东,分析案子思路清晰、手段又新,水平確实高出我们一大截。”
他顿了顿,略带自嘲地补充:“別说普通队员了,就连咱俩这样的老傢伙,跟他比都感觉有点跟不上节奏嘍。”
说到这里,李旭忽然沉默了片刻,隨即低嘆一声。
“说得是啊—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在水面的茶叶,仿佛藉此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说实话,我真没想到,姜东这么一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刑警,脑子居然这么活。”
“他提出的几个观点,连我们都一时没想到,一听才恍然大悟。”
王佳也笑了起来,接话道:“看起来神乎其神,其实背后全是科学和逻辑。”
“估计这小子平时就没少钻研推理。
,
“能把兴趣和工作结合得这么好,不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状態吗?”
他略作停顿,语气里带著几分感慨:“其实咱俩当年何尝不是衝著破案来的?”
“可就算再喜欢这行,刚入职那会儿也绝对做不到像他这样,一上来就展露出如此出色的刑侦直觉和技术。”
“这年轻人,真让人压力不小啊,哈哈哈——
“没想到连你这位曾经的刑侦队『扛把子”都觉得有压力了,说得一点没错。”
李旭笑著回应,语气中既有调侃,也有认可,“这年轻人確实如日中天。”
“就拿眼前这桩陈年旧案来说,卷宗咱俩翻了多少遍,现场也復勘了好几次,却从没像他那样看出那么多门道一一尤其是关於血跡的分析。”
王佳点头附和:“对,他提到的『墙上的泡水状血跡”和『两条平行分布的血跡”,確实非常隱蔽,我们之前都忽略了。”
“可他一指出来,顿时就觉得线索清晰多了。“
“同样的物证、同样的现场,在他眼里仿佛会说话一样。”
两人相视一笑,茶杯中的热气上升,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的风声和彼此心中那份既欣慰又不甘的复杂情绪。
良久之后,李旭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王佳教导员脸上。
他语气中带著几分感慨说道:“王佳,其实这几天跟姜东一起跑现场,我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以往勘察现场,更多是在“发现”已经存在的痕跡,比如血跡、指纹、脚印这些看得见的东西。”
“但姜东不一样,他是在『寻找”,是带著一种推演的目的去工作的。”
他稍作停顿,仿佛在整理思绪,接著说道:“他从一开始就假定这是一起命案,然后基於犯罪过程去反向寻找嫌疑人可能留下的痕跡。”
“他不是在等证据跳出来,而是在根据逻辑主动构建证据链。”
“这种思维方式,跟我们这一代真的完全不同。”
“我们是被动接收,他是主动出击,这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王佳教导员听到这里,抬起头与李旭对视一眼,神色认真地点了点头:“你这么一说,我也深有同感。”
“就拿那个衣柜里的衣架来说吧,咱俩都看到过,也都觉得没什么特別。”
“但姜东就能注意到衣架上少了一件衣服,甚至还在衣架边缘发现了几处极细微的血跡一一这不是运气,是他真的在『找”,而不是单纯『看”。”
他语气渐渐凝重,继续道:“虽说不能一味吹捧,但不得不承认,破案这行,有时候真得讲点天赋。”
“他现在所展现出来的,已经远远超出常规训练的范畴了。”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他们话题中的主角姜东,正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白板前。
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案件信息:死亡人数、位置、时间与过程推演。
他双臂交叉,目光如炬,紧紧盯著那些关键词和箭头,脑海中不断重构著犯罪现场。
“究竟是怎样的心理动机,才能驱使一个人做出这样彻底的杀戮?”
他默默思。“这个动机一定非常隱蔽一一否则以前期投入的侦查力量,案件不可能悬置至今他一边想,一边无意识地拿起一支白板笔,在旁边的稿纸上快速勾勒起来。
从嫌疑人的动线模擬到特徵推测,再从逃离路线到杀害顺序的还原一一他试图透过行为反推心理,透过痕跡窥见人心。
就在他全神贯注、奋笔疾书的时候,刑警小汪和方妍走了过来。
小汪俯身看了看姜东面前画满路线图和心理侧写的纸张,忍不住喷了一声:“神探,你也適当歇歇吧,这么拼容易猝死的啊。”
方妍也跟著递来一杯热茶,语气关切地说道:“是啊,换换脑子休息一下。”
“等技术队的鑑定结果出来,再决定下一步方向也不迟。”
姜东这才稍稍回过神,接过茶杯淡淡一笑,可目光仍没离开那张画满推理的纸。
他的思维,早已深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一一个只有真相与逻辑的世界。
听到两人的呼喊,姜东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转头看向他们,脸上浮现出略带疲惫却兴奋的笑容。
“师兄师姐,別担心,我没事。”
“搞刑侦有时候就得靠灵感的进发,现在正是思路最活跃的时候一一你看,我已经理出不少头绪了。”
他说著,將手中那叠写满字的纸张展开。
原来,在他手指掩盖之下,早已密密麻麻记录了大量现场细节与案件特徵,
有些是直观可见的物证痕跡,有些则是基於逻辑推演出的隱含线索。
字跡时而急促、时而工整,还穿插著箭头、问號和圈画的重点,足以看出他思考时的投入与激烈。
小汪凑上前粗略一扫,顿时睁大眼睛,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不得了,你这脑子真是为刑侦而生的!”
“这哪是查案,简直是在还原犯罪现场啊。”
方妍也看得一脸佩服,半开玩笑地说:“师弟,你什么时候开课?我第一个报名学习!”
姜东被他们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笑著摆摆手:“別开我玩笑了,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推测,到底对不对,还得看最后的破案结果。”
“没有证据支撑,再完美的推理也只是纸上谈兵。”
就在他们交谈的同时,实验室里也正进行著一场无声的战斗。
实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从血跡样本的溶解、dna扩增,再到基因序列的分析,每一个步骤都严谨而细致地进行著。
4个小时过去,实验室组长王帅逐一检查各组的进展。
令他欣慰的是,儘管时间紧张,大家仍保持著极高的工作效率,整个实验室安静得仿佛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考试。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终於,一份份基因图谱陆续从印表机中输出。
王帅站在技术人员身后,目光凝重地注视著屏幕上一道道曲线与峰值,沉声说道:“这些图谱非常关键,大家务必处理得更加精细。”
“结果已经初步显现,但有些区段可能存在干扰,我们要尽全力把有效信息提取出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李队刚才也指示了,遇到可能存在杂质或干扰的样本先不做最终判定,统一由我后续处理。”
“我们现在优先把清晰可靠的样本分析完毕。”
於是,实验室全员再度投入高度集中的工作中。
他们採取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策略,先將质量较高、无干扰的基因图谱逐一生成报告。
短短一段时间內,二百份样本已被成功处理,整齐地叠放在王帅的办公桌上一一而这才只是这场科学攻坚的开始。
其中,一位年轻的技术员抬手擦了擦眼镜,语气认真地匯报:“王主任,目前完成的这200份基因检测结果中,绝大部分与两名死者的基因信息吻合,可以確定现场主要血跡来源是他们两人。”
“此外,墙上那道位置较深的擦拭状血跡,也確认来自儿童死者。
他稍作停顿,调出另一份数据界面,继续说道:“但有一处异常一一在儿童血跡的下方,我们提取到一道独立血跡,其基因分型与两名死者均不匹配。”
王帅闻言神情骤然严肃,想起李旭队长离开前的叮瞩。
“留意是否出现第四人的生物痕跡”。
难道真的存在第四人?
他立即转身追问:“之前在匯报中提到的那些受干扰的样本中,是否也检测到这个未知基因型?”
“有没有可能因为混合降解,导致判读偏差?”
几名技术警员相互对视一眼,有人迅速回应:“这部分还需要进一步核查原始数据,我们马上调记录確认。”
王帅点头,语气沉稳而果断:“如果作案过程中另有他人参与,那么墙上这处独立血跡极可能就是关键突破口。”
“之前案情分析会上就有推测一一犯罪嫌疑人可能在犯罪过程中受伤,血跡滴落时与原有血跡发生混合。”
“就像一杯清水滴入墨汁,即便混合,只要提取和分离技术到位,仍有可能辨析出微量外来成分。”
他目光扫过实验室中每一位技术员,继续说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墨汁”从『清水”里找出来。
立刻对高干扰样本进行二次分析,重点排查混合谱带,使用分段扩增和降噪处理,我要看最底层的基因信息。”
10分钟后,一位戴著眼镜的技术员突然抬起头,声音中带著压抑不住的兴奋:“王主任,果然有发现!”
“我们在3號、47號和62號样本中都成功分离出之前被掩盖的基因信號一一26个基因座分型完全一致,確认属於同一未知男性个体!”
王帅迅速走向终端屏幕,凝视著刚刚生成的比对图谱:“这些样本最初是在什么位置提取的?”
“3號来自臥室门框內侧,47號是衣柜边缘擦拭样本,62號取自墙面低处溅射状斑跡。”
“好,”
王帅神色凝重却语速平稳,“立即將这些样本编號、位置信息和基因分型结果完整记录,准备匯总报告。”
“我这就联繫李队一一第四个人,很可能真的存在。”
怀著激动难抑的心情,王主任和技术员小刘抱著一叠刚刚列印出的基因图谱和数据报告,一路小跑冲向李旭队长的办公室。
两人甚至顾不上敲门,一把推开房门。
正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討论案情的李旭和王佳教导员,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惊动,同时站起身来。
李队长一眼就认出王主任手中拿的是实验室初步报告,立刻问道:“结果出来了?这么快!”
王主任气息还未喘匀,脸上却写满了振奋,他连坐都来不及坐,直接站在办公桌前开始匯报:“李队、王教,我们的基因图谱分析结果已经明確显示一一现场確实存在第四个人的血跡!”
“真有第四个人?!”
王佳教导员脱口而出,紧接著追问:“是男是女?”
“是一名男性。我们不仅在墙面上成功提取出一处较为完整的陌生男性dna分型,还在现场地面標记为3號、47號和62號的三处位置检测出混合血跡。”
“从专业角度分析,应该是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受伤流血,其血液与受害者原有血跡发生混合,原先因浓度过低被掩盖,但通过分段扩增和降噪技术,我们成功分离出他的基因信息。”
李旭接过图谱,目光迅速扫过上面清晰的峰值和標註,脸上难掩兴奋。
这个沉寂四年的悬案,多少次专案组深入调查却无功而返,如今竟凭藉几处不起眼的血跡迎来了转机。
他迅速冷静下来,追问道:“能否通过dna资料库进行比对,確定身份?”
王主任却摇了摇头,语气中略带遗憾:“我们已经第一时间在库里进行了比对,但没有找到匹配结果。”
“这说明对方此前应该没有採血入库,或者不属於已有前科人员。”
李旭眉头微微一,但很快神色就再度坚定起来。
“没关係,这仍然是重大突破。”
他沉著地说道,“目前,我们掌握了犯罪嫌疑人进入现场的生物学证据,这是推翻原有结论、
重启调查的关键。”
“接下来,我们要以这份dna为锚点,重新排查当年的嫌疑人员名单,並结合行为轨跡和动机分析进一步收窄范围一一只要他是真实存在的,就一定能找出他是谁。”
他拿起那份还带著印表机温度的报告,看向墙上案捲图中被害人的照片,语气坚决:“这一次,我们绝不会再让他隱匿於人海之中。”
与此同时,李旭队长的办公室。
教导员王佳不紧不慢地湖好一壶茶,端著两个杯子走了过来,將其中一杯轻轻放在李旭面前。
李旭抬头一看,连忙笑著招手:“来,坐这儿,正好一起等实验结果出来。”
王佳放下茶杯,李旭警了一眼,不禁打趣道:“哟,现在都保温杯里泡枸杞啦?”
“你们这一个比一个讲究,倒显得我落伍了。”
“我一直还觉得自己挺年轻的,没想到你养生都走在我前头好几年吶!”
王佳听了,摇头轻笑,抿了一口茶说道:“没办法,岁月不饶人。”
“前两天就熬了一夜,你看,到现在眼皮还是肿的。”
“最要命的是第二天整个人就跟没了电似的,脑子根本转不动。”
李旭笑著接话:“看来咱们真是到岁数嘍。”
“现在刑侦队里新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一尤其是那个姜东,分析案子思路清晰、手段又新,水平確实高出我们一大截。”
他顿了顿,略带自嘲地补充:“別说普通队员了,就连咱俩这样的老傢伙,跟他比都感觉有点跟不上节奏嘍。”
说到这里,李旭忽然沉默了片刻,隨即低嘆一声。
“说得是啊—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在水面的茶叶,仿佛藉此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说实话,我真没想到,姜东这么一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刑警,脑子居然这么活。”
“他提出的几个观点,连我们都一时没想到,一听才恍然大悟。”
王佳也笑了起来,接话道:“看起来神乎其神,其实背后全是科学和逻辑。”
“估计这小子平时就没少钻研推理。
,
“能把兴趣和工作结合得这么好,不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状態吗?”
他略作停顿,语气里带著几分感慨:“其实咱俩当年何尝不是衝著破案来的?”
“可就算再喜欢这行,刚入职那会儿也绝对做不到像他这样,一上来就展露出如此出色的刑侦直觉和技术。”
“这年轻人,真让人压力不小啊,哈哈哈——
“没想到连你这位曾经的刑侦队『扛把子”都觉得有压力了,说得一点没错。”
李旭笑著回应,语气中既有调侃,也有认可,“这年轻人確实如日中天。”
“就拿眼前这桩陈年旧案来说,卷宗咱俩翻了多少遍,现场也復勘了好几次,却从没像他那样看出那么多门道一一尤其是关於血跡的分析。”
王佳点头附和:“对,他提到的『墙上的泡水状血跡”和『两条平行分布的血跡”,確实非常隱蔽,我们之前都忽略了。”
“可他一指出来,顿时就觉得线索清晰多了。“
“同样的物证、同样的现场,在他眼里仿佛会说话一样。”
两人相视一笑,茶杯中的热气上升,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的风声和彼此心中那份既欣慰又不甘的复杂情绪。
良久之后,李旭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王佳教导员脸上。
他语气中带著几分感慨说道:“王佳,其实这几天跟姜东一起跑现场,我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以往勘察现场,更多是在“发现”已经存在的痕跡,比如血跡、指纹、脚印这些看得见的东西。”
“但姜东不一样,他是在『寻找”,是带著一种推演的目的去工作的。”
他稍作停顿,仿佛在整理思绪,接著说道:“他从一开始就假定这是一起命案,然后基於犯罪过程去反向寻找嫌疑人可能留下的痕跡。”
“他不是在等证据跳出来,而是在根据逻辑主动构建证据链。”
“这种思维方式,跟我们这一代真的完全不同。”
“我们是被动接收,他是主动出击,这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王佳教导员听到这里,抬起头与李旭对视一眼,神色认真地点了点头:“你这么一说,我也深有同感。”
“就拿那个衣柜里的衣架来说吧,咱俩都看到过,也都觉得没什么特別。”
“但姜东就能注意到衣架上少了一件衣服,甚至还在衣架边缘发现了几处极细微的血跡一一这不是运气,是他真的在『找”,而不是单纯『看”。”
他语气渐渐凝重,继续道:“虽说不能一味吹捧,但不得不承认,破案这行,有时候真得讲点天赋。”
“他现在所展现出来的,已经远远超出常规训练的范畴了。”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他们话题中的主角姜东,正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白板前。
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案件信息:死亡人数、位置、时间与过程推演。
他双臂交叉,目光如炬,紧紧盯著那些关键词和箭头,脑海中不断重构著犯罪现场。
“究竟是怎样的心理动机,才能驱使一个人做出这样彻底的杀戮?”
他默默思。“这个动机一定非常隱蔽一一否则以前期投入的侦查力量,案件不可能悬置至今他一边想,一边无意识地拿起一支白板笔,在旁边的稿纸上快速勾勒起来。
从嫌疑人的动线模擬到特徵推测,再从逃离路线到杀害顺序的还原一一他试图透过行为反推心理,透过痕跡窥见人心。
就在他全神贯注、奋笔疾书的时候,刑警小汪和方妍走了过来。
小汪俯身看了看姜东面前画满路线图和心理侧写的纸张,忍不住喷了一声:“神探,你也適当歇歇吧,这么拼容易猝死的啊。”
方妍也跟著递来一杯热茶,语气关切地说道:“是啊,换换脑子休息一下。”
“等技术队的鑑定结果出来,再决定下一步方向也不迟。”
姜东这才稍稍回过神,接过茶杯淡淡一笑,可目光仍没离开那张画满推理的纸。
他的思维,早已深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一一个只有真相与逻辑的世界。
听到两人的呼喊,姜东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转头看向他们,脸上浮现出略带疲惫却兴奋的笑容。
“师兄师姐,別担心,我没事。”
“搞刑侦有时候就得靠灵感的进发,现在正是思路最活跃的时候一一你看,我已经理出不少头绪了。”
他说著,將手中那叠写满字的纸张展开。
原来,在他手指掩盖之下,早已密密麻麻记录了大量现场细节与案件特徵,
有些是直观可见的物证痕跡,有些则是基於逻辑推演出的隱含线索。
字跡时而急促、时而工整,还穿插著箭头、问號和圈画的重点,足以看出他思考时的投入与激烈。
小汪凑上前粗略一扫,顿时睁大眼睛,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不得了,你这脑子真是为刑侦而生的!”
“这哪是查案,简直是在还原犯罪现场啊。”
方妍也看得一脸佩服,半开玩笑地说:“师弟,你什么时候开课?我第一个报名学习!”
姜东被他们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笑著摆摆手:“別开我玩笑了,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推测,到底对不对,还得看最后的破案结果。”
“没有证据支撑,再完美的推理也只是纸上谈兵。”
就在他们交谈的同时,实验室里也正进行著一场无声的战斗。
实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从血跡样本的溶解、dna扩增,再到基因序列的分析,每一个步骤都严谨而细致地进行著。
4个小时过去,实验室组长王帅逐一检查各组的进展。
令他欣慰的是,儘管时间紧张,大家仍保持著极高的工作效率,整个实验室安静得仿佛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考试。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终於,一份份基因图谱陆续从印表机中输出。
王帅站在技术人员身后,目光凝重地注视著屏幕上一道道曲线与峰值,沉声说道:“这些图谱非常关键,大家务必处理得更加精细。”
“结果已经初步显现,但有些区段可能存在干扰,我们要尽全力把有效信息提取出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李队刚才也指示了,遇到可能存在杂质或干扰的样本先不做最终判定,统一由我后续处理。”
“我们现在优先把清晰可靠的样本分析完毕。”
於是,实验室全员再度投入高度集中的工作中。
他们採取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策略,先將质量较高、无干扰的基因图谱逐一生成报告。
短短一段时间內,二百份样本已被成功处理,整齐地叠放在王帅的办公桌上一一而这才只是这场科学攻坚的开始。
其中,一位年轻的技术员抬手擦了擦眼镜,语气认真地匯报:“王主任,目前完成的这200份基因检测结果中,绝大部分与两名死者的基因信息吻合,可以確定现场主要血跡来源是他们两人。”
“此外,墙上那道位置较深的擦拭状血跡,也確认来自儿童死者。
他稍作停顿,调出另一份数据界面,继续说道:“但有一处异常一一在儿童血跡的下方,我们提取到一道独立血跡,其基因分型与两名死者均不匹配。”
王帅闻言神情骤然严肃,想起李旭队长离开前的叮瞩。
“留意是否出现第四人的生物痕跡”。
难道真的存在第四人?
他立即转身追问:“之前在匯报中提到的那些受干扰的样本中,是否也检测到这个未知基因型?”
“有没有可能因为混合降解,导致判读偏差?”
几名技术警员相互对视一眼,有人迅速回应:“这部分还需要进一步核查原始数据,我们马上调记录確认。”
王帅点头,语气沉稳而果断:“如果作案过程中另有他人参与,那么墙上这处独立血跡极可能就是关键突破口。”
“之前案情分析会上就有推测一一犯罪嫌疑人可能在犯罪过程中受伤,血跡滴落时与原有血跡发生混合。”
“就像一杯清水滴入墨汁,即便混合,只要提取和分离技术到位,仍有可能辨析出微量外来成分。”
他目光扫过实验室中每一位技术员,继续说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墨汁”从『清水”里找出来。
立刻对高干扰样本进行二次分析,重点排查混合谱带,使用分段扩增和降噪处理,我要看最底层的基因信息。”
10分钟后,一位戴著眼镜的技术员突然抬起头,声音中带著压抑不住的兴奋:“王主任,果然有发现!”
“我们在3號、47號和62號样本中都成功分离出之前被掩盖的基因信號一一26个基因座分型完全一致,確认属於同一未知男性个体!”
王帅迅速走向终端屏幕,凝视著刚刚生成的比对图谱:“这些样本最初是在什么位置提取的?”
“3號来自臥室门框內侧,47號是衣柜边缘擦拭样本,62號取自墙面低处溅射状斑跡。”
“好,”
王帅神色凝重却语速平稳,“立即將这些样本编號、位置信息和基因分型结果完整记录,准备匯总报告。”
“我这就联繫李队一一第四个人,很可能真的存在。”
怀著激动难抑的心情,王主任和技术员小刘抱著一叠刚刚列印出的基因图谱和数据报告,一路小跑冲向李旭队长的办公室。
两人甚至顾不上敲门,一把推开房门。
正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討论案情的李旭和王佳教导员,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惊动,同时站起身来。
李队长一眼就认出王主任手中拿的是实验室初步报告,立刻问道:“结果出来了?这么快!”
王主任气息还未喘匀,脸上却写满了振奋,他连坐都来不及坐,直接站在办公桌前开始匯报:“李队、王教,我们的基因图谱分析结果已经明確显示一一现场確实存在第四个人的血跡!”
“真有第四个人?!”
王佳教导员脱口而出,紧接著追问:“是男是女?”
“是一名男性。我们不仅在墙面上成功提取出一处较为完整的陌生男性dna分型,还在现场地面標记为3號、47號和62號的三处位置检测出混合血跡。”
“从专业角度分析,应该是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受伤流血,其血液与受害者原有血跡发生混合,原先因浓度过低被掩盖,但通过分段扩增和降噪技术,我们成功分离出他的基因信息。”
李旭接过图谱,目光迅速扫过上面清晰的峰值和標註,脸上难掩兴奋。
这个沉寂四年的悬案,多少次专案组深入调查却无功而返,如今竟凭藉几处不起眼的血跡迎来了转机。
他迅速冷静下来,追问道:“能否通过dna资料库进行比对,確定身份?”
王主任却摇了摇头,语气中略带遗憾:“我们已经第一时间在库里进行了比对,但没有找到匹配结果。”
“这说明对方此前应该没有採血入库,或者不属於已有前科人员。”
李旭眉头微微一,但很快神色就再度坚定起来。
“没关係,这仍然是重大突破。”
他沉著地说道,“目前,我们掌握了犯罪嫌疑人进入现场的生物学证据,这是推翻原有结论、
重启调查的关键。”
“接下来,我们要以这份dna为锚点,重新排查当年的嫌疑人员名单,並结合行为轨跡和动机分析进一步收窄范围一一只要他是真实存在的,就一定能找出他是谁。”
他拿起那份还带著印表机温度的报告,看向墙上案捲图中被害人的照片,语气坚决:“这一次,我们绝不会再让他隱匿於人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