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必须加快
  “產业化进程必须加快。”陈鸿语气坚决,手指轻敲著桌面,“祁全,我需要一份详细的市场分析报告,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下周之前交给我。”
  “明白。”祁全立刻应道,一丝不苟地记录著陈鸿的指示。
  陈鸿的眉头微微皱起,手指的敲击声愈发急促。
  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竞爭也异常激烈,稍有懈怠就会被对手超越。
  “国际合作方面也要抓紧。”陈鸿抬起头,目光锐利,“特別是与国际基因研究中心和哈佛医学院的合作,务必爭取到他们的技术支持。”
  “我已经联繫了他们的负责人,正在安排洽谈时间。”祁全迅速匯报了进展情况。
  “很好。”陈鸿的语气稍缓,但眼神中依旧透著不容置疑的坚定。
  他深知,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竞爭中占据主动。
  “陈总,关於人才交流计划……”祁全略微迟疑了一下。
  “有什么问题?”陈鸿敏锐地察觉到了祁全的犹豫。
  “天成医药那边似乎对人才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保留。”祁全如实说道,“他们担心核心技术泄露。”
  陈鸿冷笑一声:“王天成还是不够信任我们。”
  他明白,在商业竞爭中,合作与竞爭总是並存的,相互之间的猜忌和防备在所难免。
  “这样,你安排一次和王天成的会面,我要亲自和他谈谈。”陈鸿语气坚定,“人才交流计划必须全面推进,这是我们共同拓展市场份额,提升行业影响力的关键。”
  “我这就去安排。”祁全领命而去。
  陈鸿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竞爭的核心。
  只有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在基因编辑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几天后,陈鸿与王天成在一家高档餐厅的包间里会面。
  “王总,关於人才交流计划,我希望我们能够坦诚相待。”陈鸿开门见山地说道。
  王天成微微一笑:“陈总,你多虑了,我们一直都很重视人才交流。”
  “是吗?”陈鸿语气略带嘲讽,“可是据我所知,你们在天成医药內部设置了很多限制,很多核心技术人员根本没有机会参与交流。”
  王天成的笑容僵住了,他没想到陈鸿会如此直接。
  “陈总,我们也有自己的考虑。”王天成试图解释,“毕竟,核心技术是一个企业的命脉。”
  “我知道。”陈鸿语气缓和了一些,“但我们现在是合作伙伴,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共同发展。”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王总,你应该明白,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
  “只有通过人才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创新,提升竞爭力。”陈鸿的语气充满了自信。
  王天成沉默了片刻,他知道陈鸿说的有道理。
  “陈总,你说的对。”王天成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我会重新考虑人才交流计划,確保它的全面推进。”
  “很好。”陈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联合创新实验室的產业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
  在祁全的精心策划和高效执行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著。
  市场分析报告已经完成,详细分析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环保、医疗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具体的实施方案也已制定,明確了產业化进程的各个阶段的目標和任务。
  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与国际基因研究中心和哈佛医学院的合作洽谈顺利进行,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一系列创新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及相关產品相继问世,並迅速推向市场,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鸿蒙集团与天成医药的合作日益深入,共同拓展市场份额,提升行业影响力。
  人才交流计划全面启动,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在陈鸿的带领下,鸿蒙集团在基因编辑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稳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赵盛看著最新的市场报告,眉头紧锁。
  儘管盛辉药业成功转型,多元化业务也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在基因编辑这个核心领域,市场份额依然在下滑。
  “赵总,我们必须加快新技术的研发。”研发总监语气凝重,“只有拥有领先的技术,才能在竞爭中立於不败之地。”
  赵盛深知这一点,他目光坚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临床试验进度,爭取早日推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权的基因编辑药物。”
  他环顾四周,语气鏗鏘有力:“各位,我知道现在的形势很严峻,但我们不能放弃,更不能退缩。”
  赵盛烦躁地將市场报告摔在桌上,报告上的数字像针一样刺痛著他的眼睛。
  盛辉的市场份额,还在下滑。
  “该死!”他低咒一声,用力揉搓著眉心,仿佛要將那份焦虑揉碎。
  资金炼也开始吃紧,像一条慢慢收缩的绳索,勒得他喘不过气。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著脚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心中一片茫然。
  难道,盛辉真的要走到尽头了吗?
  不,他不允许!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祁全,帮我联繫一下各大医院,我要亲自去看看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他拿起电话,语气坚定。
  临床试验,是盛辉最后的希望。
  只有儘快完成临床试验,推出新药,才能扭转颓势。
  接下来的几天,赵盛马不停蹄地奔波於各大医院之间,密切关注著临床试验的每一个细节。
  他鼓励研究人员,安抚受试者,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他像一头困兽,在狭小的笼子里拼命挣扎,寻找著那一线生机。
  与此同时,他还加大了品牌建设和公益活动的投入。
  他深知,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
  他亲自参与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捐款捐物,积极塑造盛辉的正面形象。
  他要在公眾心中树立起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形象,以此来提升盛辉的品牌价值。
  然而,市场份额的下滑趋势並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资金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明白,仅仅依靠临床试验、品牌建设和公益活动,还不足以扭转乾坤。
  他需要一个更加彻底的变革,一个能够彻底改变盛辉命运的战略调整。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多元化发展新业务,不再局限於基因编辑领域。
  他將目光投向了医疗器械、生物製药等相关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点。
  同时,他还加强了內部管理,优化了组织架构,提高了运营效率。
  他裁掉了一些冗余的部门,精简了人员,降低了运营成本。
  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用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除著盛辉身上的病灶。
  他知道,这是一场残酷的竞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才能生存下去。
  他召集公司高层,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各位,我知道现在的形势很严峻,但我们不能放弃,更不能退缩。”他目光坚定,语气鏗鏘有力。
  “我们要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用创新和实力证明自己!”
  他的话语,像一股强大的电流,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
  会议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希望。
  他们相信,在赵盛的带领下,盛辉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新的辉煌。
  时间一天天过去,赵盛的努力终於开始有了回报。
  新业务的拓展进展顺利,为盛辉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