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和太子唱首空城计!
  看到这一幕,所有围观的百姓和江湖人士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来。
  “不、不会吧?”
  “莲神女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杀了?”
  “她死了!她真的死了!”
  “这不是真的,绝对不是真的吧?”
  “竟然就这么死了?不是好歹也要你来我回地大杀个三百回合吗?”
  大家都觉得很失望。
  突然有人注意到半山崖上著了火。
  “你们看!那里有一片房舍!”
  “难道是莲教的巢穴?”
  “以前那里就寻常人不得靠近,也有人把守,还不知是哪家的宅院呢。偏偏今日著了火,看来真是莲教的巢穴了?”
  “听说去年那里,不就遭了一次剿灭吗?”
  “是莲神女捲土重来,所以才又重新有了人跡。”
  “这莲神女是不是缺心眼儿啊?这种不祥之地还敢再次落脚,这是等著被剿唄!”
  莲神女被诛於祁山之上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金陵。
  整个金陵瞬间热闹的满大街都是人。
  就像过年似的,大家欢欣鼓舞,敲锣打鼓的庆祝著这件人人称快的大喜事。
  太子知道后,心里虽然流过一道淡淡的失意。
  但她到底跟了自己五年……
  也为他付出了真心和不少財力,甚至莲教的势力也几乎是为自己所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更何况自她幼时,他便知道了她的与眾不同。
  也曾为得到过这样特別的女子,而有几分沾沾自喜。
  她想要的理想国度,他也甚至曾经真的设想过。
  只不过……
  太不可思议了。
  这世上不会有人允许这样的理念真的出现並统治这片大陆的。
  那些门阀世家。
  那些望门贵族。
  那些盘根在这片大陆上数百年的隱匿大儒之派。
  若是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別说理想国度,就是整个大梁王朝,也是他们能轻而易举说换便换的。
  他们才是整个大梁的根基。
  虽然他们段氏是大梁的掌舵人,但若没有这些根基,他们段家將会什么也不是。
  所以,段容胤从未真正地真心想过,真的会有什么理想国度。
  她宗政玉儿,从来不过是自己棋盘上的一枚棋子罢了。
  她若听话,自己可以將她一直握在手中呵护。
  倘若不听话,捏碎了也不过是一粒沙。
  很快,太子段容胤就被欢喜和恭维的潮涌迅速淹没。
  “恭喜太子殿下,贺喜太子殿下,又为咱们大梁立下了赫赫军功。”
  “是啊殿下,这下莲邪教终於彻底从咱们大梁连根拔起,就连那莲妖女也被殿下剷除,还是咱们殿下才总算还给咱们大梁一个太平盛世,海清河晏的江山了。”
  “百姓们现在都在街上歌颂殿下,说殿下您是英明神武,心怀天下,爱民如子的天选储君。”
  “是啊。殿下这才重回东宫多久?就已经去除了莲教这样的心腹大患!”
  “真乃国之栋樑,储君之楷模,更是百姓们心之仰慕的明主啊!”
  太子的心腹大臣们纷纷跪了一地,毫不遮掩的在东宫里大肆唱诵了起来。
  很快,这边的风声就传到了紫宸殿內。
  延帝正盘腿坐在龙椅上,打坐练功。
  殿內有座大鼎。
  鼎內是国师云鹤仙人炼製的丹药。
  所以此刻整个紫宸殿內都是烟雾,更是瀰漫著药材香气。
  听到小王公公战战兢兢的说完后,延帝才轻轻眯开一只眼睛。
  “你是说,太子私自出兵,去祁山剿灭了莲教,还杀了莲教主?”
  小王公公:“是……是的陛下,现在有一半的朝臣都在东宫,恭贺太子此事呢。”
  “而且民间都,都在传……”
  延帝:“传什么?说!”
  小王公公擦著汗道:“民间在传颂太子殿下是未来的明君,说他如此英明神武,心怀天下,將来继承大统后定会让咱们大梁再现高祖时的太平盛世。”
  延帝紧紧皱眉:“太平盛世?”
  “难道朕统领的大梁江山,是什么乱世不成!?”
  “而且朕还没死,他就想著继承大统了吗!?”
  “朕让他监国,他倒好,连声请令也没有,就敢私自窃取兵符出兵了!”
  “真是朕的好太子啊!”
  他动了怒,一双眼睛圆圆睁开。
  坐在下首的云鹤仙人此时也才睁开一双眼睛,劝道:“陛下,我们道家讲究隨心缘发。若您有气怒憋在心头不出,於修道也是大有障碍的。”
  “虽然世间一切的功名利禄皆可拋开,但陛下是九五之尊,免不了要考虑江山社稷,天下百姓福祉。”
  “所以,还请殿下能宽心律己,若有不畅快之处,还是要儘快克服瞭然,才可继续修道。”
  “还有千秋万载等著陛下,到时別说太平盛世,便是统一这整个大陆也是指日可待的。”
  延帝这才深吸了几口气,微微頷首:“朕受教了。”
  “今日就到此为止吧,辛苦国师陪朕打坐,你也回去歇著吧。”
  国师离开后,延帝起身走向炼丹炉。
  他的脸上露一抹阴狠:“朕要修的是永生道,这江山……你便永远只能是太子!”
  太子喝的昏昏欲醉。
  他端坐在主位之上,脸上掛著温和的笑容,时不时举杯向眾人示意,举手投足间彰显著自己这个储君的气度和风仪。
  看著坐下所有心腹,他仿佛已看到了属於他的万里江山。
  满桌的珍饈美食。
  朝臣们不断地欢声笑语。
  舞姬们身姿轻盈,长袖飘飘,翩翩起舞。
  如春日里纷飞的蝴蝶,令眾人如痴如醉的沉溺在欢庆的丝乐之中。
  只是,心里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
  太子让人去请太子妃来。
  可奴僕却匆匆来告:“殿下,娘娘今日一早便回太傅府了。”
  太子想到今日这般的大好日子,苏妙渔作为太子妃竟然不在。
  脸上不由有些不快:“到现在还未回来吗?简直不成体统!”
  奴僕:“是、是的殿下,娘娘还將小郡主也带了回去。”
  “说是可能要在太傅府住上几日。”
  太子眼底闪过一抹厌烦。
  他的太子妃是个贤良淑德的贵女。
  当初还在闺中时,就已是最名动金陵,人人称讚的大家千金。
  这些年,作为太子妃她確实无可挑剔。
  为自己生儿育女,与自己同甘共苦,一起走过这些风雨。
  而且她端庄淑雅,便是如今这把年纪了,岁月在她身上也並未留下半丝痕跡。
  她身上有母仪天下的气度。
  唯独一点,她的性子太过清冷。
  前几年他们刚刚成婚时,太子还能感觉到她的柔情。
  可隨著岁月增长,他们二人无形间像是隔了一堵墙,到如今已是越走越远。
  太子甚至不明白,到底是何时开始不同的?
  她陪著自己去南宫別院时,不是还口口声声说,要陪他一直走下去,不惧风雨冰霜的吗?
  现在她倒好,成了那个冰霜。
  太子尤其厌烦苏妙渔总是时不时就用充满冷意的目光瞥过自己。
  好像那眼底写著无尽的空洞与失望……
  她到底失望什么?
  他现在不是已经重回东宫,再次给了她太子妃之位吗?
  她究竟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
  不愿再想这些令人头疼的事,段容胤赶紧將苏妙渔拋之脑后。
  只缓缓站起身来向眾人举杯,声音洪亮:“愿我大梁朝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瞬间,在东宫里的这些朝臣们都红著脸激动的跟著喊道:“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正说著,皇后带著皇嫡长孙急急忙忙走了进来。
  脸上神情还带著几分急色。
  “胤儿,出事了!”
  太子不急不忙的起身迎上前:“母后,这是怎么了?”
  “母后別急,今日可是个大喜的好日子。孤把莲教余孽都给剷除了!”
  “不过父皇近来沉迷於修道炼丹,听说国师还在,所以孤才未立即向父皇稟明。”
  “等明日一早上了朝后,孤马上就去再向父皇请出兵之罪……”
  皇后急的却並非此事。
  她白著脸呵止住满脸喜色的太子:“快別说了!”
  “胤儿,真的出事了。妙渔,她被莲教给绑了!”
  太子脸上笑意一僵:“母后,您说什么?”
  “太子妃不是回太傅府了吗?”
  “她出行有侍卫,太傅府亦是戒备森严。”
  “而且,莲教都已经被蒋睿亓给剿灭在祁山,怎么会……”
  话音还未落下,穿著银白盔甲,而盔甲上遍布血痕的蒋睿亓就狼狈的出现在了东宫的主殿门口。
  “殿……殿下——”
  “不,不好了。”
  “咱、咱们中了埋伏!”
  太子身形一晃,险些晕倒过去。
  身旁的太监赶紧將他扶住,“殿下,您別急。小心您的贵体呀……”
  太子一把推开身边人,顾不得体面衝出去抓住蒋睿亓:“告诉孤,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是传来大捷吗?”
  “你不是亲手杀了她吗?”
  “那些莲教徒不都被清剿了个乾净,不是把房舍都给烧了个乾净吗?”
  “这些消息早就传回了金陵,你现在回来告诉孤什么……?”
  “埋、埋伏?”
  “还能有什么埋伏!?”
  “你带领五千人的北图军,还能中什么埋伏!?”
  蒋睿亓一脸惊骇:“殿、殿下,属下从未传回什么大捷的消息啊!”
  “属下確实在祁山上刺了那莲神女一剑,可是等那神女倒下属下才发现,她不过是一具稻草扎的假人!”
  “还有那莲教的巢穴,北图军还未杀过去就自己著了火。至於那满山绰影都、都是假的!”
  “是他们给我们唱了一首空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