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106.弯弯行,她在等待
第108章 106.弯弯行,她在等待
在这间装饰奢华的包厢內。
对於在场眾星纷纷有意无意投来的目光,看似不经意的一警,实则暗含著探究与好奇。
显然,大家表面上各自热络地聊著天,欢声笑语不断。
但对於蔡艺儂方才说出的那番话,眾人心中都涌起了浓浓的好奇。
毕竟,在这群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见证过无数风浪的老牌港星眼中。
叶柯无疑属於新人行列,就像刚踏入江湖的初出茅庐者。
可偏偏,听著蔡艺依那些话,叶柯背后似乎有著自己独特的圈子,而且这人表现出极为出色的社交手腕,仿佛在各个圈子里都能游刃有余,不管是京沪两个举足轻重的圈子,都好似极为接纳他。
这不禁让眾人心中泛起疑惑,这个看似年轻的新人,究竟有著怎样不为人知的背景和能力?
“別胡说,我哪有什么不自在。”叶柯语气不咸不淡地回应道,隨后忍不住轻轻轻笑出声,眼神中带著几分坦然:“只是突然看到熟人,有些没反应过来。”
说罢,叶柯举起酒杯,朝著斜对面的胡君示意,嘴角勾起一抹友好的笑意:“刚刚我还想找你,你倒是跑的比我还快。”
对於那些港星的目光,叶柯全然无视当做没看见。
在叶柯看来,別人的想法,又不能影响到自己,难不成因为他们的想法,自己身上还能少块肉不成?
虽然如今港片的辉煌已呈颓势,但这些北上发展的港星,面对內地明星艺人们,骨子里似乎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今晚,看似齐聚在这间包厢內,可现场的氛围几乎是涇渭分明。港星们自然而然地扎堆在一起,用熟悉的粤语低声交谈,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而內地艺人也聚作一团,说著各自的话题,仿佛两个不同的小世界,中间隔著无形的界限。
其实,这种情况在內地的各类场合中並不算罕见,在镜头前,大家互相笑盈盈地坐在一起,亲切交谈、合影留念,那不过是为了迎合公眾和媒体,做一场完美的戏罢了。
所以,叶柯也懒得热脸贴冷屁股,乾脆当没看见。
胡君爽快地將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隨后大笑著说道:“我跟你又不一样,那一群狗仔看到你,
就跟看到·—
说到一半,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形容不太恰当,胡君连忙改口赔不是:“抱歉啦,我这又说错话,应该是猫看到鱼腥,恨不得把话筒你面前,我又没几个採访,就先过来了。”
两人毕竟连著合作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彼此太过熟悉。
而且叶柯性格隨和,与剧组眾人都相处得十分融洽,所以胡君一时之间没注意,便把剧组里隨意相处的模式带到了这个场合。
听到这话,叶柯脸上没有丝毫不悦,反而调侃道:“你这话说的,好像我在你口中怎么说都不是人一样。”
对於胡君,叶柯一直印象颇好,深知他性格大大咧咧,並无恶意,所以对於他这番话,完全没放在心上。
而后,叶柯將话题转向工作,对著蔡艺儂说道:“蔡姐,胡鸽你们那部《仙剑》拍完了吧,特效应该需要很长时间吧。”
此前,蔡艺儂为了方便叶柯的拍摄行程,特意提前与李国立商量,让他优先拍完酒剑仙的戏份蔡艺儂嘴角带著笑意,看似玩笑地说道:“拍完了,你都赶著拍电影去了,早知道我让胡鸽也跟著你去学习一下。”
一旁的胡鸽,虽说已经开始饰演主角了,可在他自己心中,始终觉得自己还是个新人。
哪怕平日里与叶柯相处得不错,可猛然听到蔡艺儂这话,心中还是忍不住涌起一丝小小的期待在这个看似庞大实则紧密相连的娱乐圈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內人尽皆知。
叶柯的新电影从筹备阶段就备受关注,据说这部作品的目標直指欧洲三大电影节。
在拍摄过程中,就连向来以严苛和眼光独到著称的姜纹,都对这部片子讚不绝口,给予了高度认可。
姜纹在娱乐圈中可是出了名的“倔脾气”,对於作品,他向来秉持著实事求是的態度,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绝不会轻易夸讚。
更令人惊讶的是,叶柯不仅是这部电影的主演,还尝试著参与了剧本创作。
按照娱乐圈发展的规律来看,有不少演员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都会朝著导演方向发展,照此趋势,很有可能叶柯未来也会尝试做导演。
这一消息,让叶柯在眾多同行眼中,瞬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香饃饃”。
当然,最终结果如何,还得等电影正式上映后才能定论。
即便如此,在胡鸽心中,叶柯已经是十分厉害的存在了!
“行,下次有机会。”
叶柯笑著回应道。
见蔡艺儂主动替自己开口,叶柯心中涌起一股熟悉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王玲也曾那样热心地替自己爭取角色。
这时,与港星们打完一圈招呼的庄立奇,满脸熟络地走了过来,笑著说道:“怎么了,你们就別顾著自己在那閒聊啊,叶柯这么久没见,想不到你变化最大啊。”
显然,他也未曾料到,当初自己就很看好叶柯,可谁能想到,短短时间內,这人就实现了华丽转身,一举成为柏林影帝。
想到这,庄立奇脸上露出一副极为遗憾的神情,感嘆道:“本来最近还想说新剧开拍,让你演个男主角呢。
不过我现在估摸著你也没办来了,以后要是有什么好项目需要资金,记得找老哥我。”
其实,庄立奇一直有涉足电影领域的想法,只可惜电视剧和电影之间的差距並非一星半点。
拍摄电视剧,只要顺利上映,凭藉庞大的观眾群体和稳定的gg收入,往往能轻鬆回本。
而电影行业则复杂得多,不仅前期製作成本高昂,后期的宣传发行也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亏本的风险。
市面上但凡有潜力成为爆款、能赚钱的电影项目,在筹备阶段就早已被各方势力瓜分完毕。
至於独立电影,那些导演们通常都有长期固定的合作伙伴,商业片更是竞爭激烈,轮不到庄立奇插手。
叶柯笑著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礼貌地给对方倒酒。
在圈中拿人钱財、与人合作赚钱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是现在的叶柯並不缺少拍摄资金,毕竟他拍摄的是文艺片,不需要大量特效和宏大的场景,
资金压力相对较小。
而且,叶柯也不至於那么黑心,一个草帽都敢要几千美刀的高价。
就在这时,吴君茹手持酒杯,笑容满面走了过来:“蔡老板,这位帅哥,不介绍下。”
话虽是对著蔡艺儂说的,但她的眼神却直直地望向叶柯,那探寻和感兴趣的意图,再明显不过蔡艺儂见状,玩性大起,故意打趣道:“你都这么看著,还需要我介绍?”
说著,她指向旁边的胡鸽:“我家头牌胡鸽,是个很標准的帅哥吧。”
显然,蔡艺儂就是不想如吴君茹的意,想逗逗她。
吴君茹毫不客气地给了蔡艺儂一个白眼道:“你家头牌,我又不是不认识,我说的是这位。”
听著两人的对话,已经这么直接了,叶柯只能举起酒杯说道:“叶柯,君茹姐。”
果然,有著“大笑姑婆”之称的吴君茹,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能轻鬆打破冷场的局面。
“果然还是叶帅哥好,蔡老板这人只会调侃我们这些小艺人小演员。”
吴君茹对叶柯的態度十分热情,笑著说道:“有没有兴趣来港岛玩,我新片正缺靚仔呢,我的《金鸡2》也正缺少你这种靚仔呢。”
叶柯笑道:“君茹姐的金鸡,那还会缺靚仔,连刘德哗、张雪友、黎名都去了,我去的话还不得守门唄。
可惜我確实时间上没法去,不然我还挺乐意做一回守门员。”
听到这话明白其中意思,吴君茹脸上露出一脸遗憾的表情:“这样啊,有点可惜了,本来想著啊城不来,你顶上去,我给你安排进去,来个漂客四大天王,喷~”
显然,吴君茹对自己这个创意颇为满意,只是可惜叶柯委婉拒绝了。
她也不气,继续热情地说道:“那以后到港岛那边记得找我,啊姐带你浪哈~。”
对於吴君茹来说,说出这些俏皮大胆的话语,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完全不是什么难事。
叶柯微笑著点头回应,隨后与她互换了手机號码。
而后隨著酒桌上两边开始推杯换盏,港星们也不再继续抱团,而是寻找在场对眼的人喝酒聊天转眼时间飞逝03年,金马奖正式拉开惟幕。
彼时的金马奖尚未被玩坏,仍保持著相对公正的评选基调,成为华语电影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
在这个匯聚两岸三地群星璀璨的舞台上,每一个奖项的角逐都充满悬念,而今年的一部现象级作品《无间道》的强势入围,反倒是大热门中的热门。
在入围名单中,《盲並》也赫然在列。
导演李洋对此次金马之行充满期待,甚至可以说是“野心勃勃”。他硬是拉上叶柯一同出席,
仿佛將叶柯当作自己手中最有力的“宣传话筒”。
在李洋心中,叶柯就是他向外界展示《盲井》魅力的最佳媒介,自己只需在一旁適时闭嘴点头、微笑配合即可。
李洋这人,並非真正意义上的社恐,他的“社恐”只针对那些提不起他兴趣的人。
一旦遇到志同道合或能为电影带来机遇的对象,他就会变得异常活跃,甚至有些“骚包”。
叶柯除了不过李洋的热情,还有就是江祖坪热情呼唤,所以只能无奈地跟著来了。
对於奖项,叶柯其实根本不放在心上,他心里清楚,这一年有《无间道》这部神作横空出世,
几乎预定了各大奖项的“收割权”。
在他看来,参加颁奖典礼不过是凑个热闹,权当是一场电影人的聚会罢了。
红毯外,无数粉丝与媒体早已翘首以盼,长枪短炮严阵以待。
一辆辆豪华轿车缓缓驶入眾人视线,镁光灯瞬间如璀璨星河般炸裂,照亮了整个红毯区域。
女明星们爭奇斗艳,有的身披镶嵌著无数水晶与珠片的拖地长裙,
有的大胆尝试前卫设计,剪裁独特的礼服勾勒出曼妙身姿,个性十足。
倒是男明星们,则是中规中矩,大多数是以西装做標配。
而红毯上,隨著不断有明星出现,引发粉丝们的阵阵尖叫与欢呼。
看著眼前热闹非凡的景象,面上虽带著笑容,叶柯却低声向身旁的李洋问道:“今晚入围什么奖项?”
李洋投来怪异的眼神,似是对叶柯的“不关心”感到不可思议。
但还是一边跟著向四周摆手示意,一边回答:“入围了最佳新人跟最佳男主角,还有最佳导演。”
叶柯恍然,这下总算明白李洋为何如此执著地拉他来了,原来是想在金马奖上搏一搏机会。
可叶柯心里早有预判,对於结果也不抱太大期望,只是不好扫李洋的兴。
毕竟有些失落,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明白,提前说破反而没了意思。
与周围精心准备、在红毯上极力展现风采的明星们不同,叶柯和李洋显得格外隨意。
他们脚步匆匆,对红毯上的镁光灯和欢呼声毫不在意,仿佛只是两个急於赶赴会场的普通观眾,毫无留恋地快步走向典礼內场。
典礼现场,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来自两岸三地以及其他地区的演员、导演、製片人等电影行业齐聚一堂。
舞台以金色为主色调,搭配著精心设计的灯光效果。
巨大的荧幕上,入围影片的精彩片段不断循环播放,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纠葛、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詼谐幽默的生活片段。
瞬间將观眾们带回一个个奇妙的电影世界,勾起大家对华语电影的无限热爱与期待。
当晚的主持人是蔡康永和郑裕玲,这对搭档堪称“黄金组合”。
蔡康永凭藉幽默风趣又充满文化底蕴的主持风格闻名已久,他总能在不经意间用巧妙的语言化解尷尬、製造笑点,为典礼增添独特的文化氛围。
郑裕玲则有著多年的主持经验,她出色的控场能力和亲和力,让整个典礼流程顺畅自然。
两人配合默契,一唱一和將现场气氛调动得恰到好处,
叶柯坐在台下,饶有兴致地看著舞台上的互动。
当蔡康永笑著问刘德哗是否以为自己会获奖时。
刘德哗自信满满地回答:“每一次都以为是自己得”。
蔡康永立刻调侃道:“我们这一次也以为是你得啊”。
这番对话引得周围嘉宾纷纷鼓掌。
大家都知道,刘德哗在《无间道》中对刘建明这个角色的演绎堪称精彩,將角色在警队中的矛盾与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
然而,叶柯心里清楚,最终的影帝桂冠將属於另一位同样来自《无间道》的演员一一梁朝尾。
后来听闻,蔡康永的这番调侃被外界批评为“公开羞辱”。
甚至据说,刘德哗当晚未出席庆功宴。
不过此刻的颁奖典礼仍在继续,一切结果尚未揭晓。
很快,最佳新人奖开始颁发,
叶柯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他不仅入围了最佳男主角,还入围了最佳新人奖。
从概率上来说,这种情况意味著他大概率只能获得一个相对“次要”的奖项,这也是他一开始不想来的原因之一。
果不其然,蔡康永故意做出一副惊讶的表情,夸张地说道:“哦哇,今晚的最佳新人居然是他,真是出乎意料。”
郑裕玲也配合著凑近,满脸好奇地看向手中的卡片,隨后装作不可思议地说:“確实,难以置信,毕竟我觉得他都是影帝了,结果到头来是个新人。”
现场嘉宾们听到“影帝”和“新人”这两个关键词,立刻反应过来,纷纷鼓起掌来。
叶柯依旧保持著平静的神態,不紧不慢地跟著鼓掌。
蔡康永拉长语调念道:“获得最佳新人的是——”
他与郑裕玲对视一眼,齐声说道:“恭喜叶柯!”
李洋难得没有像往常一样咋咋呼呼,只是安静地鼓掌,目光注视著身边的叶柯。
对於已经在柏林拿过影帝的他们来说,这个最佳新人奖確实有些“鸡肋”。
但在眾多摄像机的拍摄下,他也不好表现得太过明显,
叶柯面带微笑,从容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迈步走上舞台。
一路上,无论认识与否,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跟隨,
他与蔡康永、郑裕玲握手,接过奖盃,面向现场说道:“很高兴获得这个奖项,感谢《盲井》
剧组所有人,感谢李洋导演,谢谢。”
简短的发言后,他瀟洒地转身准备下台。
如此简短到极致的发言,让在场眾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大家心里都在想:这就结束了?
不多说点感言,不表现得更激动些吗?
但很快大家又反应过来,人家都已经是柏林影帝了,確实没必要对金马的最佳新人奖太过在意。
看著叶柯即將走回座位,现场眾人纷纷起鬨,笑著鼓掌,气氛轻鬆又热闹。
蔡康永哭笑不得地调侃道:“看来叶柯是有点紧张了,甚至连话都来不及说完了。”
郑裕玲则打趣道:“为什么不是说他准备留给影帝的时候说。”
蔡康永笑著回应:“那就拭目以待吧。”
隨后,两人继续以专业又幽默的主持风格,推进著后续奖项的颁发。
叶柯和李洋乾脆彻底放鬆下来,像普通观眾一样,静静地看著台上获奖嘉宾们激动落泪、发表感言的场景。
隨著一个个奖项陆续揭晓,现场气氛也不断被推向高潮。
终於,最受关注的最佳男主角奖项即將公布。
除了刘德哗在《无间道》中对刘建明的精彩詮释还有其他几位实力派演员也带来了令人难忘的表演。
然而,当颁奖嘉宾念出“梁朝尾,《无间道》”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无间道》中,梁朝尾饰演的陈永仁堪称经典,他將臥底警察在黑社会中多年的压抑、痛苦与挣扎,通过细腻入微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电梯里的那场戏,他的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传递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展现出了影帝级別的精湛演技。
刘德哗很快调整好情绪,率先起身鼓掌,为梁朝尾送上祝贺。
儘管眾人心中都有些惋惜,但还是纷纷跟著鼓掌,向这位实至名归的影帝表达敬意。
最佳女主角的竞爭同样激烈,
最终,吴君如凭藉在《金鸡》中的出色表现,摘得影后桂冠。
她在影片中饰演的鸡女金如,从青春少女到歷经沧桑的中年女性,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被她演绎得丝丝入扣。
隨著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等眾多奖项依次揭晓,每一个获奖的电影人都在舞台上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他们的获奖感言或真挚感人,回忆起拍摄过程中的艰辛与感动;或幽默风趣,引得全场欢笑不断,充分展现出电影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
而在所有奖项中,最佳影片的角逐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压轴大戏。
《无间道》凭藉精彩绝伦的剧情、演员们的精湛演技,以及对人性善恶的深刻挖掘,从眾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夺冠大热门。
当颁奖嘉宾念出”《无间道》”的名字时,全场沸腾,掌声与欢呼声经久不息。
主创团队们激动地走上舞台,眼中闪烁著喜悦与感动的泪水。
导演刘伟强、麦兆辉接过奖盃,难掩內心的激动,他们在获奖感言中深情感谢了所有参与影片製作的工作人员,以及一直以来支持华语电影的观眾
在这间装饰奢华的包厢內。
对於在场眾星纷纷有意无意投来的目光,看似不经意的一警,实则暗含著探究与好奇。
显然,大家表面上各自热络地聊著天,欢声笑语不断。
但对於蔡艺儂方才说出的那番话,眾人心中都涌起了浓浓的好奇。
毕竟,在这群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见证过无数风浪的老牌港星眼中。
叶柯无疑属於新人行列,就像刚踏入江湖的初出茅庐者。
可偏偏,听著蔡艺依那些话,叶柯背后似乎有著自己独特的圈子,而且这人表现出极为出色的社交手腕,仿佛在各个圈子里都能游刃有余,不管是京沪两个举足轻重的圈子,都好似极为接纳他。
这不禁让眾人心中泛起疑惑,这个看似年轻的新人,究竟有著怎样不为人知的背景和能力?
“別胡说,我哪有什么不自在。”叶柯语气不咸不淡地回应道,隨后忍不住轻轻轻笑出声,眼神中带著几分坦然:“只是突然看到熟人,有些没反应过来。”
说罢,叶柯举起酒杯,朝著斜对面的胡君示意,嘴角勾起一抹友好的笑意:“刚刚我还想找你,你倒是跑的比我还快。”
对於那些港星的目光,叶柯全然无视当做没看见。
在叶柯看来,別人的想法,又不能影响到自己,难不成因为他们的想法,自己身上还能少块肉不成?
虽然如今港片的辉煌已呈颓势,但这些北上发展的港星,面对內地明星艺人们,骨子里似乎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今晚,看似齐聚在这间包厢內,可现场的氛围几乎是涇渭分明。港星们自然而然地扎堆在一起,用熟悉的粤语低声交谈,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而內地艺人也聚作一团,说著各自的话题,仿佛两个不同的小世界,中间隔著无形的界限。
其实,这种情况在內地的各类场合中並不算罕见,在镜头前,大家互相笑盈盈地坐在一起,亲切交谈、合影留念,那不过是为了迎合公眾和媒体,做一场完美的戏罢了。
所以,叶柯也懒得热脸贴冷屁股,乾脆当没看见。
胡君爽快地將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隨后大笑著说道:“我跟你又不一样,那一群狗仔看到你,
就跟看到·—
说到一半,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形容不太恰当,胡君连忙改口赔不是:“抱歉啦,我这又说错话,应该是猫看到鱼腥,恨不得把话筒你面前,我又没几个採访,就先过来了。”
两人毕竟连著合作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彼此太过熟悉。
而且叶柯性格隨和,与剧组眾人都相处得十分融洽,所以胡君一时之间没注意,便把剧组里隨意相处的模式带到了这个场合。
听到这话,叶柯脸上没有丝毫不悦,反而调侃道:“你这话说的,好像我在你口中怎么说都不是人一样。”
对於胡君,叶柯一直印象颇好,深知他性格大大咧咧,並无恶意,所以对於他这番话,完全没放在心上。
而后,叶柯將话题转向工作,对著蔡艺儂说道:“蔡姐,胡鸽你们那部《仙剑》拍完了吧,特效应该需要很长时间吧。”
此前,蔡艺儂为了方便叶柯的拍摄行程,特意提前与李国立商量,让他优先拍完酒剑仙的戏份蔡艺儂嘴角带著笑意,看似玩笑地说道:“拍完了,你都赶著拍电影去了,早知道我让胡鸽也跟著你去学习一下。”
一旁的胡鸽,虽说已经开始饰演主角了,可在他自己心中,始终觉得自己还是个新人。
哪怕平日里与叶柯相处得不错,可猛然听到蔡艺儂这话,心中还是忍不住涌起一丝小小的期待在这个看似庞大实则紧密相连的娱乐圈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內人尽皆知。
叶柯的新电影从筹备阶段就备受关注,据说这部作品的目標直指欧洲三大电影节。
在拍摄过程中,就连向来以严苛和眼光独到著称的姜纹,都对这部片子讚不绝口,给予了高度认可。
姜纹在娱乐圈中可是出了名的“倔脾气”,对於作品,他向来秉持著实事求是的態度,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绝不会轻易夸讚。
更令人惊讶的是,叶柯不仅是这部电影的主演,还尝试著参与了剧本创作。
按照娱乐圈发展的规律来看,有不少演员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都会朝著导演方向发展,照此趋势,很有可能叶柯未来也会尝试做导演。
这一消息,让叶柯在眾多同行眼中,瞬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香饃饃”。
当然,最终结果如何,还得等电影正式上映后才能定论。
即便如此,在胡鸽心中,叶柯已经是十分厉害的存在了!
“行,下次有机会。”
叶柯笑著回应道。
见蔡艺儂主动替自己开口,叶柯心中涌起一股熟悉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王玲也曾那样热心地替自己爭取角色。
这时,与港星们打完一圈招呼的庄立奇,满脸熟络地走了过来,笑著说道:“怎么了,你们就別顾著自己在那閒聊啊,叶柯这么久没见,想不到你变化最大啊。”
显然,他也未曾料到,当初自己就很看好叶柯,可谁能想到,短短时间內,这人就实现了华丽转身,一举成为柏林影帝。
想到这,庄立奇脸上露出一副极为遗憾的神情,感嘆道:“本来最近还想说新剧开拍,让你演个男主角呢。
不过我现在估摸著你也没办来了,以后要是有什么好项目需要资金,记得找老哥我。”
其实,庄立奇一直有涉足电影领域的想法,只可惜电视剧和电影之间的差距並非一星半点。
拍摄电视剧,只要顺利上映,凭藉庞大的观眾群体和稳定的gg收入,往往能轻鬆回本。
而电影行业则复杂得多,不仅前期製作成本高昂,后期的宣传发行也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亏本的风险。
市面上但凡有潜力成为爆款、能赚钱的电影项目,在筹备阶段就早已被各方势力瓜分完毕。
至於独立电影,那些导演们通常都有长期固定的合作伙伴,商业片更是竞爭激烈,轮不到庄立奇插手。
叶柯笑著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礼貌地给对方倒酒。
在圈中拿人钱財、与人合作赚钱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是现在的叶柯並不缺少拍摄资金,毕竟他拍摄的是文艺片,不需要大量特效和宏大的场景,
资金压力相对较小。
而且,叶柯也不至於那么黑心,一个草帽都敢要几千美刀的高价。
就在这时,吴君茹手持酒杯,笑容满面走了过来:“蔡老板,这位帅哥,不介绍下。”
话虽是对著蔡艺儂说的,但她的眼神却直直地望向叶柯,那探寻和感兴趣的意图,再明显不过蔡艺儂见状,玩性大起,故意打趣道:“你都这么看著,还需要我介绍?”
说著,她指向旁边的胡鸽:“我家头牌胡鸽,是个很標准的帅哥吧。”
显然,蔡艺儂就是不想如吴君茹的意,想逗逗她。
吴君茹毫不客气地给了蔡艺儂一个白眼道:“你家头牌,我又不是不认识,我说的是这位。”
听著两人的对话,已经这么直接了,叶柯只能举起酒杯说道:“叶柯,君茹姐。”
果然,有著“大笑姑婆”之称的吴君茹,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能轻鬆打破冷场的局面。
“果然还是叶帅哥好,蔡老板这人只会调侃我们这些小艺人小演员。”
吴君茹对叶柯的態度十分热情,笑著说道:“有没有兴趣来港岛玩,我新片正缺靚仔呢,我的《金鸡2》也正缺少你这种靚仔呢。”
叶柯笑道:“君茹姐的金鸡,那还会缺靚仔,连刘德哗、张雪友、黎名都去了,我去的话还不得守门唄。
可惜我確实时间上没法去,不然我还挺乐意做一回守门员。”
听到这话明白其中意思,吴君茹脸上露出一脸遗憾的表情:“这样啊,有点可惜了,本来想著啊城不来,你顶上去,我给你安排进去,来个漂客四大天王,喷~”
显然,吴君茹对自己这个创意颇为满意,只是可惜叶柯委婉拒绝了。
她也不气,继续热情地说道:“那以后到港岛那边记得找我,啊姐带你浪哈~。”
对於吴君茹来说,说出这些俏皮大胆的话语,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完全不是什么难事。
叶柯微笑著点头回应,隨后与她互换了手机號码。
而后隨著酒桌上两边开始推杯换盏,港星们也不再继续抱团,而是寻找在场对眼的人喝酒聊天转眼时间飞逝03年,金马奖正式拉开惟幕。
彼时的金马奖尚未被玩坏,仍保持著相对公正的评选基调,成为华语电影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
在这个匯聚两岸三地群星璀璨的舞台上,每一个奖项的角逐都充满悬念,而今年的一部现象级作品《无间道》的强势入围,反倒是大热门中的热门。
在入围名单中,《盲並》也赫然在列。
导演李洋对此次金马之行充满期待,甚至可以说是“野心勃勃”。他硬是拉上叶柯一同出席,
仿佛將叶柯当作自己手中最有力的“宣传话筒”。
在李洋心中,叶柯就是他向外界展示《盲井》魅力的最佳媒介,自己只需在一旁適时闭嘴点头、微笑配合即可。
李洋这人,並非真正意义上的社恐,他的“社恐”只针对那些提不起他兴趣的人。
一旦遇到志同道合或能为电影带来机遇的对象,他就会变得异常活跃,甚至有些“骚包”。
叶柯除了不过李洋的热情,还有就是江祖坪热情呼唤,所以只能无奈地跟著来了。
对於奖项,叶柯其实根本不放在心上,他心里清楚,这一年有《无间道》这部神作横空出世,
几乎预定了各大奖项的“收割权”。
在他看来,参加颁奖典礼不过是凑个热闹,权当是一场电影人的聚会罢了。
红毯外,无数粉丝与媒体早已翘首以盼,长枪短炮严阵以待。
一辆辆豪华轿车缓缓驶入眾人视线,镁光灯瞬间如璀璨星河般炸裂,照亮了整个红毯区域。
女明星们爭奇斗艳,有的身披镶嵌著无数水晶与珠片的拖地长裙,
有的大胆尝试前卫设计,剪裁独特的礼服勾勒出曼妙身姿,个性十足。
倒是男明星们,则是中规中矩,大多数是以西装做標配。
而红毯上,隨著不断有明星出现,引发粉丝们的阵阵尖叫与欢呼。
看著眼前热闹非凡的景象,面上虽带著笑容,叶柯却低声向身旁的李洋问道:“今晚入围什么奖项?”
李洋投来怪异的眼神,似是对叶柯的“不关心”感到不可思议。
但还是一边跟著向四周摆手示意,一边回答:“入围了最佳新人跟最佳男主角,还有最佳导演。”
叶柯恍然,这下总算明白李洋为何如此执著地拉他来了,原来是想在金马奖上搏一搏机会。
可叶柯心里早有预判,对於结果也不抱太大期望,只是不好扫李洋的兴。
毕竟有些失落,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明白,提前说破反而没了意思。
与周围精心准备、在红毯上极力展现风采的明星们不同,叶柯和李洋显得格外隨意。
他们脚步匆匆,对红毯上的镁光灯和欢呼声毫不在意,仿佛只是两个急於赶赴会场的普通观眾,毫无留恋地快步走向典礼內场。
典礼现场,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来自两岸三地以及其他地区的演员、导演、製片人等电影行业齐聚一堂。
舞台以金色为主色调,搭配著精心设计的灯光效果。
巨大的荧幕上,入围影片的精彩片段不断循环播放,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纠葛、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詼谐幽默的生活片段。
瞬间將观眾们带回一个个奇妙的电影世界,勾起大家对华语电影的无限热爱与期待。
当晚的主持人是蔡康永和郑裕玲,这对搭档堪称“黄金组合”。
蔡康永凭藉幽默风趣又充满文化底蕴的主持风格闻名已久,他总能在不经意间用巧妙的语言化解尷尬、製造笑点,为典礼增添独特的文化氛围。
郑裕玲则有著多年的主持经验,她出色的控场能力和亲和力,让整个典礼流程顺畅自然。
两人配合默契,一唱一和將现场气氛调动得恰到好处,
叶柯坐在台下,饶有兴致地看著舞台上的互动。
当蔡康永笑著问刘德哗是否以为自己会获奖时。
刘德哗自信满满地回答:“每一次都以为是自己得”。
蔡康永立刻调侃道:“我们这一次也以为是你得啊”。
这番对话引得周围嘉宾纷纷鼓掌。
大家都知道,刘德哗在《无间道》中对刘建明这个角色的演绎堪称精彩,將角色在警队中的矛盾与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
然而,叶柯心里清楚,最终的影帝桂冠將属於另一位同样来自《无间道》的演员一一梁朝尾。
后来听闻,蔡康永的这番调侃被外界批评为“公开羞辱”。
甚至据说,刘德哗当晚未出席庆功宴。
不过此刻的颁奖典礼仍在继续,一切结果尚未揭晓。
很快,最佳新人奖开始颁发,
叶柯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他不仅入围了最佳男主角,还入围了最佳新人奖。
从概率上来说,这种情况意味著他大概率只能获得一个相对“次要”的奖项,这也是他一开始不想来的原因之一。
果不其然,蔡康永故意做出一副惊讶的表情,夸张地说道:“哦哇,今晚的最佳新人居然是他,真是出乎意料。”
郑裕玲也配合著凑近,满脸好奇地看向手中的卡片,隨后装作不可思议地说:“確实,难以置信,毕竟我觉得他都是影帝了,结果到头来是个新人。”
现场嘉宾们听到“影帝”和“新人”这两个关键词,立刻反应过来,纷纷鼓起掌来。
叶柯依旧保持著平静的神態,不紧不慢地跟著鼓掌。
蔡康永拉长语调念道:“获得最佳新人的是——”
他与郑裕玲对视一眼,齐声说道:“恭喜叶柯!”
李洋难得没有像往常一样咋咋呼呼,只是安静地鼓掌,目光注视著身边的叶柯。
对於已经在柏林拿过影帝的他们来说,这个最佳新人奖確实有些“鸡肋”。
但在眾多摄像机的拍摄下,他也不好表现得太过明显,
叶柯面带微笑,从容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迈步走上舞台。
一路上,无论认识与否,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跟隨,
他与蔡康永、郑裕玲握手,接过奖盃,面向现场说道:“很高兴获得这个奖项,感谢《盲井》
剧组所有人,感谢李洋导演,谢谢。”
简短的发言后,他瀟洒地转身准备下台。
如此简短到极致的发言,让在场眾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大家心里都在想:这就结束了?
不多说点感言,不表现得更激动些吗?
但很快大家又反应过来,人家都已经是柏林影帝了,確实没必要对金马的最佳新人奖太过在意。
看著叶柯即將走回座位,现场眾人纷纷起鬨,笑著鼓掌,气氛轻鬆又热闹。
蔡康永哭笑不得地调侃道:“看来叶柯是有点紧张了,甚至连话都来不及说完了。”
郑裕玲则打趣道:“为什么不是说他准备留给影帝的时候说。”
蔡康永笑著回应:“那就拭目以待吧。”
隨后,两人继续以专业又幽默的主持风格,推进著后续奖项的颁发。
叶柯和李洋乾脆彻底放鬆下来,像普通观眾一样,静静地看著台上获奖嘉宾们激动落泪、发表感言的场景。
隨著一个个奖项陆续揭晓,现场气氛也不断被推向高潮。
终於,最受关注的最佳男主角奖项即將公布。
除了刘德哗在《无间道》中对刘建明的精彩詮释还有其他几位实力派演员也带来了令人难忘的表演。
然而,当颁奖嘉宾念出“梁朝尾,《无间道》”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无间道》中,梁朝尾饰演的陈永仁堪称经典,他將臥底警察在黑社会中多年的压抑、痛苦与挣扎,通过细腻入微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电梯里的那场戏,他的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传递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展现出了影帝级別的精湛演技。
刘德哗很快调整好情绪,率先起身鼓掌,为梁朝尾送上祝贺。
儘管眾人心中都有些惋惜,但还是纷纷跟著鼓掌,向这位实至名归的影帝表达敬意。
最佳女主角的竞爭同样激烈,
最终,吴君如凭藉在《金鸡》中的出色表现,摘得影后桂冠。
她在影片中饰演的鸡女金如,从青春少女到歷经沧桑的中年女性,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被她演绎得丝丝入扣。
隨著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等眾多奖项依次揭晓,每一个获奖的电影人都在舞台上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他们的获奖感言或真挚感人,回忆起拍摄过程中的艰辛与感动;或幽默风趣,引得全场欢笑不断,充分展现出电影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
而在所有奖项中,最佳影片的角逐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压轴大戏。
《无间道》凭藉精彩绝伦的剧情、演员们的精湛演技,以及对人性善恶的深刻挖掘,从眾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夺冠大热门。
当颁奖嘉宾念出”《无间道》”的名字时,全场沸腾,掌声与欢呼声经久不息。
主创团队们激动地走上舞台,眼中闪烁著喜悦与感动的泪水。
导演刘伟强、麦兆辉接过奖盃,难掩內心的激动,他们在获奖感言中深情感谢了所有参与影片製作的工作人员,以及一直以来支持华语电影的观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