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142.女星们的分寸感,新的电影
第144章 142.女星们的分寸感,新的电影
今年的夏天来得有些早了,5月刚过,空气里就飘著燥热的气息。
虽说《小偷家族》已经下映了,可这並不意味著叶柯就此能清閒下来。
他反倒比以往更忙了,日程被各类活动排得满满当当,从行业论坛到公益片场,脚不沾地。
魔都国际电影节的编剧论坛交流会上,叶柯刚分享完《小偷家族》的拍摄心得。
陈素就追了上来,笑著打招呼:“叶导,很高兴认识你。你的电影我都看过,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跟你合作一把?
叶柯正低头琢磨该怎么回应,许情走了过来,笑著接话:“陈素,你不一直活跃在话剧和电视剧圈吗?
我还看了你今年那部《京华烟云》呢,怎么现在也想试试拍电影了?”
她说著转头看向叶柯,“下次你拍新电影,可別光顾著带陈素,也顺便梢上我唄。”
听了这话,陈素脸上没什么特別的表情,反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许情你就別打趣我了。
谁不想往大荧幕上闯闯啊?我这不是一直没机会嘛,所以今天才鼓足勇气来问叶导。
为听著两人有些不对劲的话语,叶柯笑著打圆场:“你们俩都这么有实力,真有合適的角色,肯定先想著你们。”
这时候,好久没见的高园园走了过来,轻声打了个招呼:“叶柯,许情,哦,陈素,
好久不见啊。”
“哟,园园,你最近去哪儿了?”许情拉了把高园园的胳膊,语气热络。
“好久不见。”
叶柯和陈素都只是点了点头,语气显得有些平淡。
毕竟年初高园园那緋闻闹得挺大,大家心里多少有点数,不好太热情,也不好太冷淡高园园像是没察觉似的,笑著说:“前阵子去了趟南边,拍了个gg。叶导,你的新片有眉目了吗?要是有合適的角色,也別忘了我啊。”
叶柯刚想说“还早呢”。
旁边的记者,已经举著相机围了过来,几人只好暂时打住话头,对著镜头笑了笑。
后来在电影节的红毯上,高园园刚走完,就被记者堵住:“高小姐,跟张亚东分手后,有新恋情了吗?”
高园园脸上的笑淡了点,轻声说:“现在就想好好拍戏,感情的事顺其自然吧。”
可这话压根拦不住猜测,第二天报纸上就登了不少捕风捉影的消息,叶柯看到时,只是摇摇头,把报纸丟到了一边。
这种事,外人插不进来虽说这一年还没结束,可是叶柯和他的《小偷家族》算是把影视圈给搅活了。
一部文艺片,票房硬生生衝到两亿,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一一之前大家觉得,文艺片能卖个几千万就谢天谢地了,叶柯直接把这门槛抬到了天上。
这下可把拍商业片的那帮人急坏了。
据说有次聚会上,似乎有点喝上头的冯小刚跟人吐槽:“以前觉得咱们拍的片子热闹,观眾爱看。
现在倒好,人家叶柯拍街坊邻居过日子,照样能让观眾掏钱买票,还到处夸有深度,
你说这压力能不大吗?”
不光同行有压力,那些明星更是上赶著往叶柯跟前凑。
就比如之前,还没跟陈素许情她们打招呼。
叶柯刚进门就被好几个明星围住。
其中就有哪位“爷爷的孙女”,韩嘌呤笑著递过来一瓶水:“叶导,听说你要拍新戏了?有適合我的角色吗?
哪怕就几句台词也行啊,我不要片酬都行。”
嚇死了!
对於这位,叶柯可是万万不敢招惹!
毕竟时不时就能吆喝出,我爷爷!
大佛,谁敢招惹。
还有更直接的,比如黄大明就热情和叶柯打招呼,说想请他吃饭,顺便聊聊有什么可以合作的。
对於这种事情,叶柯都是选择笑著敷衍过去,毕竟他自己都还没確定好要拍什么。
这边刚忙完电影节,叶柯回到首都家里。
看著那特意定做的那个大展示柜,已经摆了不少奖盃,其中最上面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
剩下则是这些年,在不同颁奖典礼上的收穫。
有些是他亲自去领的,有些是温情代劳的。
转眼到了7月份,叶柯去了京郊的一个公益片场,参与拍摄儿童短片。
此刻叶柯蹲在地上,教几个孩子怎么摆弄相机。
杨蜜抱著一堆小演员的戏服跑了过来,辫子上还沾著草屑:“叶导!你看我弄的!我给孩子们的衣服缝了口袋,能装弹珠呢!”
她翻出衣服下摆,指著歪歪扭扭的线脚,“虽然缝得丑了点,但真挺结实!”
叶柯笑著点头:“不错不错,比我强,我连针都拿不稳。”
正说著,范小胖举著台老式相机走过来,把屏幕凑到叶柯眼前:“你看我拍的这几张,孩子们啃西瓜的样子,嘴角那点汁儿,比咱们在摄影棚里打多少光都自然。”
叶柯看了眼照片,確实拍得好。他冲两人眨眨眼:“你们俩这手艺,一个会缝口袋,
一个会拍照片,不如合伙弄个小短片?肯定好看。”
杨冪一听就乐了,拉著范小胖的胳膊:“范姐,要不咱试试?叶导都说行了!”
范小胖笑著拍开她的手:“就你机灵,先把手里的衣服给孩子们送去,別让人家等著换衣服。”
叶柯看著两人拌嘴的样子,又低头看了看脚边围著的孩子,他们正嘰嘰喳喳地討论拍什么画面转眼间《小偷家族》的票房终於结了,终於可以有钱了。
当然按照这些院线尿性,不拖到大半年已经很不错了,其中想来有中影缘故。
或许也有院线考虑到叶柯如今的影响力,毕竟一个凭著文艺片都能赚钱的导演,还是很稀有的!
所以这会叶柯,正在藤蔓传媒办公室。
財务刘姐把分帐单列印出来,指著上面的数字说:“中影那边算好了,扣掉影院分成、税费这些,和中影那边的分成,咱们还能拿到手的是四千五百万。”
叶柯拿起帐单看了看,笔尖在“中影分成”那栏画了个圈。
这数字比他当初预估的多了近千万一一毕竟谁也没料到一部文艺片能走这么远。
而且这些只是国內票房分成,还有海外版权更一笔惊人的利润,甚至比国內票房分成还高。
只能说,这一部电影,让叶柯赚了快有一个小目標了!
正说著,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是中影的人打来的:“叶导,韩董让问问,分帐的钱您这边没问题吧?
没问题的话,这周就能打过来,
还有,他说想找您吃个饭,聊聊您下一部片子的事。”
似乎对面已经开始迫不及待了,叶柯笑著应下来:“钱没问题,吃饭的话我来订地方,稍后我亲自去邀请韩董。”
掛了电话没半小时,韩三屏的车,就已经停在了藤蔓传媒门口。
推门进来,手里还提著两盒点心,韩三屏直接往桌上一放:“给你带的,想不到你这边,还弄的真不错。”
毕竟叶柯之前说是弄个工作室,还以为只是小打小闹,转为他一个人运转。
可今天韩三屏心血来潮特意过来一趟,发现其实並不是所想那样,甚至规模还不比一些公司小。
有些意外他能亲自过来,但叶柯还是谦虚说道:“小打小闹,想不到韩董大驾光临,
请坐。”
叶柯与韩三屏两人坐在摺叠椅上,就著一杯热茶聊分帐的事。
韩三屏摆摆手:“钱的事简单,我今天来主要想问问,你下一部拍啥?剧本有眉目了没?”
叶柯从抽屉里拿出一沓稿纸,上面画著不少速写:“想拍个老伴去世,固执的故事。
以主角老年的生活为主,聚焦他多次试图自杀却被邻居打断的过程—“
细细听著叶柯的话,韩三屏拿过稿纸翻著,眼晴亮了:“行啊,这题材接地气!需要啥儘管说,钱不够中影补,设备不够我让人调,就算要去偏远山区拍,路不好走我让人先去修路!”
他说得实在,叶柯也不含糊:“韩总,钱不用多,而且也没什么大製作。
主要还是对演员有很大挑战性。”
毕竟不单单是演绎出老年状態,同时电影里还有一条回忆线。
那就是通过主角的回忆,穿插他年轻时的经歷一一如何与妻子相遇相爱、两人共同面对生活的磨难。
“你別管成本大小。”
韩三屏打断他,手指敲著桌面,“你拍的东西有魂,这比啥都强。《小偷家族》那两亿,不是偶然,是观眾就认你这股实在劲儿。
我跟底下人说,今年的重点就是盯著你,你啥时候开机,中影啥时候跟进。”
显然他更在意叶柯要拍电影,而且依旧是奔著目標去的就行。
对於现在的叶柯来说,不论拍什么电影,韩三屏已经完全有足够的信心去信任。
正说著,財务刘姐进来把签好的分帐协议递过来。
韩三屏看都没看就签了字,转头又问叶柯:“啥时候准备开机,缺钱还是缺演员,你跟我说,別客气。”
对於他这种迫不及待,叶柯也是有些哭笑不得说道:“剧本我都还没弄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临走时,韩三屏在门口又回头叮嘱:“剧本改好了第一时间给我看,我让策划部的人先去踩点。
別让其他投资方抢了先,你知道现在多少人盯著你呢。”
叶柯送他到门口,看著车开远了,才转身回办公室。財务刘姐笑著说:“韩董这是把咱们当重点项目了。”
闻言,叶柯不可否认笑了下,望著窗外:“人嘛,有用的时候,总是什么都不缺“
其实叶柯还有另外一个剧本,没错,他今年准备拍摄两部电影,一部为了威尼斯,一部则是整体偏商业,投资也比较大一些。
没办法,除了中影,如今叶柯的新电影被许多盯著。
其实不止是因为《小偷家族》让导演和同行有压力,那边投资方就更疯狂了。
以前是导演拿著剧本求爷爷告奶奶找投资,现在是投资人拿著钱追著叶柯跑。
之前就有个做房地產的老板,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叶柯这边,直接带著合同找到叶柯的公司,拍著胸脯说:“叶导,你想拍啥?多少钱够?你说个数,我马上让財务打过来。
不用看剧本,我信你!”
还有人更夸张,直接把银行卡拍在桌上:“这里面有一个亿,密码是你生日,你先拿著,不够再跟我说。”
对此叶柯也只是把卡推回去,笑著说:“钱太多了我怕不好,还是等我把故事想明白了再说吧。”
就连一些平时不怎么掺和电影圈的煤老板、网际网路新贵,也都想掺和一脚。
他们未必懂电影,就是听说叶柯能让钱生钱,觉得跟著他准没错。
有个老板给叶柯的助理打电话,开口就问:“叶导下次拍戏缺不缺钱?我这儿有閒钱,利息隨便给点就行,主要是想跟叶导混个脸熟。”
既然华宜和媒老板这些人,都挥舞著钞票在等,那么叶柯哪有拒绝的道理许久不见的李洋,冷不丁就出现在藤蔓传媒,还一点儿不客气地闯进了叶柯的办公室“这就是你弄的新剧本?”
他把手里的剧本往桌上一选,拉过把椅子就坐下,“这故事我看了三遍,越看越觉得能拍。
就讲一个倔老头,老伴没了,心里头也不想活了,结果呢,总被街坊邻居这些事儿打断,闹出不少笑话,到最后啊,反倒不想死了。”
说著,李洋上上下下打量了叶柯一番,一脸不確信地问:“你確定这能成?这可不是靠化妆就能糊弄过去的,我瞅著挑战性不小啊。”
其实要不是这剧本实在对他胃口,李洋才不会特意跑这一趟。毕竟人一旦开始犯懒,
就越来越不想动换叶柯正低头算著新片的预算,听了这话,抬起头笑了:“要是没点挑战性,哪能把你给请出来?怎么,这是心里头按捺不住,想试试了?”
“按撩不住也正常啊。”李洋搓著手,眼晴里直冒光,“你那《小偷家族》都卖了两亿了,我再蹲在家里喝茶,估摸著没多久就得坐吃山空了。”
“那这次就继续合作愉快?”叶柯笑著看向李洋,“你照样当导演,我呢,拍完这部之后,还有顽部电影,到时候你得帮我顽起掌镜。”
“你还有另外顽个剧本?”李洋有些惊讶,接著顽脸无奈植说,“你这是早就算计好了啊,合著我是拿顽份三,干两份工唄。”
话是这么说,但李洋那语气里,压根没透著拒绝的意思。
隨后李洋问道:“另顽部拍啥啊?剧本呢?给我先瞅瞅。”
叶柯双手顽摊:“暂时就心里有点想法,还没写出来呢。你放心,亏不了你的———”
至於另顽部电影具体是啥,叶柯没多解释
今年的夏天来得有些早了,5月刚过,空气里就飘著燥热的气息。
虽说《小偷家族》已经下映了,可这並不意味著叶柯就此能清閒下来。
他反倒比以往更忙了,日程被各类活动排得满满当当,从行业论坛到公益片场,脚不沾地。
魔都国际电影节的编剧论坛交流会上,叶柯刚分享完《小偷家族》的拍摄心得。
陈素就追了上来,笑著打招呼:“叶导,很高兴认识你。你的电影我都看过,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跟你合作一把?
叶柯正低头琢磨该怎么回应,许情走了过来,笑著接话:“陈素,你不一直活跃在话剧和电视剧圈吗?
我还看了你今年那部《京华烟云》呢,怎么现在也想试试拍电影了?”
她说著转头看向叶柯,“下次你拍新电影,可別光顾著带陈素,也顺便梢上我唄。”
听了这话,陈素脸上没什么特別的表情,反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许情你就別打趣我了。
谁不想往大荧幕上闯闯啊?我这不是一直没机会嘛,所以今天才鼓足勇气来问叶导。
为听著两人有些不对劲的话语,叶柯笑著打圆场:“你们俩都这么有实力,真有合適的角色,肯定先想著你们。”
这时候,好久没见的高园园走了过来,轻声打了个招呼:“叶柯,许情,哦,陈素,
好久不见啊。”
“哟,园园,你最近去哪儿了?”许情拉了把高园园的胳膊,语气热络。
“好久不见。”
叶柯和陈素都只是点了点头,语气显得有些平淡。
毕竟年初高园园那緋闻闹得挺大,大家心里多少有点数,不好太热情,也不好太冷淡高园园像是没察觉似的,笑著说:“前阵子去了趟南边,拍了个gg。叶导,你的新片有眉目了吗?要是有合適的角色,也別忘了我啊。”
叶柯刚想说“还早呢”。
旁边的记者,已经举著相机围了过来,几人只好暂时打住话头,对著镜头笑了笑。
后来在电影节的红毯上,高园园刚走完,就被记者堵住:“高小姐,跟张亚东分手后,有新恋情了吗?”
高园园脸上的笑淡了点,轻声说:“现在就想好好拍戏,感情的事顺其自然吧。”
可这话压根拦不住猜测,第二天报纸上就登了不少捕风捉影的消息,叶柯看到时,只是摇摇头,把报纸丟到了一边。
这种事,外人插不进来虽说这一年还没结束,可是叶柯和他的《小偷家族》算是把影视圈给搅活了。
一部文艺片,票房硬生生衝到两亿,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一一之前大家觉得,文艺片能卖个几千万就谢天谢地了,叶柯直接把这门槛抬到了天上。
这下可把拍商业片的那帮人急坏了。
据说有次聚会上,似乎有点喝上头的冯小刚跟人吐槽:“以前觉得咱们拍的片子热闹,观眾爱看。
现在倒好,人家叶柯拍街坊邻居过日子,照样能让观眾掏钱买票,还到处夸有深度,
你说这压力能不大吗?”
不光同行有压力,那些明星更是上赶著往叶柯跟前凑。
就比如之前,还没跟陈素许情她们打招呼。
叶柯刚进门就被好几个明星围住。
其中就有哪位“爷爷的孙女”,韩嘌呤笑著递过来一瓶水:“叶导,听说你要拍新戏了?有適合我的角色吗?
哪怕就几句台词也行啊,我不要片酬都行。”
嚇死了!
对於这位,叶柯可是万万不敢招惹!
毕竟时不时就能吆喝出,我爷爷!
大佛,谁敢招惹。
还有更直接的,比如黄大明就热情和叶柯打招呼,说想请他吃饭,顺便聊聊有什么可以合作的。
对於这种事情,叶柯都是选择笑著敷衍过去,毕竟他自己都还没確定好要拍什么。
这边刚忙完电影节,叶柯回到首都家里。
看著那特意定做的那个大展示柜,已经摆了不少奖盃,其中最上面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
剩下则是这些年,在不同颁奖典礼上的收穫。
有些是他亲自去领的,有些是温情代劳的。
转眼到了7月份,叶柯去了京郊的一个公益片场,参与拍摄儿童短片。
此刻叶柯蹲在地上,教几个孩子怎么摆弄相机。
杨蜜抱著一堆小演员的戏服跑了过来,辫子上还沾著草屑:“叶导!你看我弄的!我给孩子们的衣服缝了口袋,能装弹珠呢!”
她翻出衣服下摆,指著歪歪扭扭的线脚,“虽然缝得丑了点,但真挺结实!”
叶柯笑著点头:“不错不错,比我强,我连针都拿不稳。”
正说著,范小胖举著台老式相机走过来,把屏幕凑到叶柯眼前:“你看我拍的这几张,孩子们啃西瓜的样子,嘴角那点汁儿,比咱们在摄影棚里打多少光都自然。”
叶柯看了眼照片,確实拍得好。他冲两人眨眨眼:“你们俩这手艺,一个会缝口袋,
一个会拍照片,不如合伙弄个小短片?肯定好看。”
杨冪一听就乐了,拉著范小胖的胳膊:“范姐,要不咱试试?叶导都说行了!”
范小胖笑著拍开她的手:“就你机灵,先把手里的衣服给孩子们送去,別让人家等著换衣服。”
叶柯看著两人拌嘴的样子,又低头看了看脚边围著的孩子,他们正嘰嘰喳喳地討论拍什么画面转眼间《小偷家族》的票房终於结了,终於可以有钱了。
当然按照这些院线尿性,不拖到大半年已经很不错了,其中想来有中影缘故。
或许也有院线考虑到叶柯如今的影响力,毕竟一个凭著文艺片都能赚钱的导演,还是很稀有的!
所以这会叶柯,正在藤蔓传媒办公室。
財务刘姐把分帐单列印出来,指著上面的数字说:“中影那边算好了,扣掉影院分成、税费这些,和中影那边的分成,咱们还能拿到手的是四千五百万。”
叶柯拿起帐单看了看,笔尖在“中影分成”那栏画了个圈。
这数字比他当初预估的多了近千万一一毕竟谁也没料到一部文艺片能走这么远。
而且这些只是国內票房分成,还有海外版权更一笔惊人的利润,甚至比国內票房分成还高。
只能说,这一部电影,让叶柯赚了快有一个小目標了!
正说著,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是中影的人打来的:“叶导,韩董让问问,分帐的钱您这边没问题吧?
没问题的话,这周就能打过来,
还有,他说想找您吃个饭,聊聊您下一部片子的事。”
似乎对面已经开始迫不及待了,叶柯笑著应下来:“钱没问题,吃饭的话我来订地方,稍后我亲自去邀请韩董。”
掛了电话没半小时,韩三屏的车,就已经停在了藤蔓传媒门口。
推门进来,手里还提著两盒点心,韩三屏直接往桌上一放:“给你带的,想不到你这边,还弄的真不错。”
毕竟叶柯之前说是弄个工作室,还以为只是小打小闹,转为他一个人运转。
可今天韩三屏心血来潮特意过来一趟,发现其实並不是所想那样,甚至规模还不比一些公司小。
有些意外他能亲自过来,但叶柯还是谦虚说道:“小打小闹,想不到韩董大驾光临,
请坐。”
叶柯与韩三屏两人坐在摺叠椅上,就著一杯热茶聊分帐的事。
韩三屏摆摆手:“钱的事简单,我今天来主要想问问,你下一部拍啥?剧本有眉目了没?”
叶柯从抽屉里拿出一沓稿纸,上面画著不少速写:“想拍个老伴去世,固执的故事。
以主角老年的生活为主,聚焦他多次试图自杀却被邻居打断的过程—“
细细听著叶柯的话,韩三屏拿过稿纸翻著,眼晴亮了:“行啊,这题材接地气!需要啥儘管说,钱不够中影补,设备不够我让人调,就算要去偏远山区拍,路不好走我让人先去修路!”
他说得实在,叶柯也不含糊:“韩总,钱不用多,而且也没什么大製作。
主要还是对演员有很大挑战性。”
毕竟不单单是演绎出老年状態,同时电影里还有一条回忆线。
那就是通过主角的回忆,穿插他年轻时的经歷一一如何与妻子相遇相爱、两人共同面对生活的磨难。
“你別管成本大小。”
韩三屏打断他,手指敲著桌面,“你拍的东西有魂,这比啥都强。《小偷家族》那两亿,不是偶然,是观眾就认你这股实在劲儿。
我跟底下人说,今年的重点就是盯著你,你啥时候开机,中影啥时候跟进。”
显然他更在意叶柯要拍电影,而且依旧是奔著目標去的就行。
对於现在的叶柯来说,不论拍什么电影,韩三屏已经完全有足够的信心去信任。
正说著,財务刘姐进来把签好的分帐协议递过来。
韩三屏看都没看就签了字,转头又问叶柯:“啥时候准备开机,缺钱还是缺演员,你跟我说,別客气。”
对於他这种迫不及待,叶柯也是有些哭笑不得说道:“剧本我都还没弄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临走时,韩三屏在门口又回头叮嘱:“剧本改好了第一时间给我看,我让策划部的人先去踩点。
別让其他投资方抢了先,你知道现在多少人盯著你呢。”
叶柯送他到门口,看著车开远了,才转身回办公室。財务刘姐笑著说:“韩董这是把咱们当重点项目了。”
闻言,叶柯不可否认笑了下,望著窗外:“人嘛,有用的时候,总是什么都不缺“
其实叶柯还有另外一个剧本,没错,他今年准备拍摄两部电影,一部为了威尼斯,一部则是整体偏商业,投资也比较大一些。
没办法,除了中影,如今叶柯的新电影被许多盯著。
其实不止是因为《小偷家族》让导演和同行有压力,那边投资方就更疯狂了。
以前是导演拿著剧本求爷爷告奶奶找投资,现在是投资人拿著钱追著叶柯跑。
之前就有个做房地產的老板,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叶柯这边,直接带著合同找到叶柯的公司,拍著胸脯说:“叶导,你想拍啥?多少钱够?你说个数,我马上让財务打过来。
不用看剧本,我信你!”
还有人更夸张,直接把银行卡拍在桌上:“这里面有一个亿,密码是你生日,你先拿著,不够再跟我说。”
对此叶柯也只是把卡推回去,笑著说:“钱太多了我怕不好,还是等我把故事想明白了再说吧。”
就连一些平时不怎么掺和电影圈的煤老板、网际网路新贵,也都想掺和一脚。
他们未必懂电影,就是听说叶柯能让钱生钱,觉得跟著他准没错。
有个老板给叶柯的助理打电话,开口就问:“叶导下次拍戏缺不缺钱?我这儿有閒钱,利息隨便给点就行,主要是想跟叶导混个脸熟。”
既然华宜和媒老板这些人,都挥舞著钞票在等,那么叶柯哪有拒绝的道理许久不见的李洋,冷不丁就出现在藤蔓传媒,还一点儿不客气地闯进了叶柯的办公室“这就是你弄的新剧本?”
他把手里的剧本往桌上一选,拉过把椅子就坐下,“这故事我看了三遍,越看越觉得能拍。
就讲一个倔老头,老伴没了,心里头也不想活了,结果呢,总被街坊邻居这些事儿打断,闹出不少笑话,到最后啊,反倒不想死了。”
说著,李洋上上下下打量了叶柯一番,一脸不確信地问:“你確定这能成?这可不是靠化妆就能糊弄过去的,我瞅著挑战性不小啊。”
其实要不是这剧本实在对他胃口,李洋才不会特意跑这一趟。毕竟人一旦开始犯懒,
就越来越不想动换叶柯正低头算著新片的预算,听了这话,抬起头笑了:“要是没点挑战性,哪能把你给请出来?怎么,这是心里头按捺不住,想试试了?”
“按撩不住也正常啊。”李洋搓著手,眼晴里直冒光,“你那《小偷家族》都卖了两亿了,我再蹲在家里喝茶,估摸著没多久就得坐吃山空了。”
“那这次就继续合作愉快?”叶柯笑著看向李洋,“你照样当导演,我呢,拍完这部之后,还有顽部电影,到时候你得帮我顽起掌镜。”
“你还有另外顽个剧本?”李洋有些惊讶,接著顽脸无奈植说,“你这是早就算计好了啊,合著我是拿顽份三,干两份工唄。”
话是这么说,但李洋那语气里,压根没透著拒绝的意思。
隨后李洋问道:“另顽部拍啥啊?剧本呢?给我先瞅瞅。”
叶柯双手顽摊:“暂时就心里有点想法,还没写出来呢。你放心,亏不了你的———”
至於另顽部电影具体是啥,叶柯没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