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无人在意
  整个院子都能听见赵姨娘在的声音:“那什么时候发?”
  “不知道。”
  “你说什么?能不能大点声!”
  “姨娘,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
  “你个丧气的,半天放不出屁来,滚吧滚吧!”
  赵姨娘將人赶了出去。
  之后气冲冲的回家了。
  贾环疑惑的问道:“怎么了娘?”
  “上个月的月例往后推了,估计得等到三月才能一起发出来。”
  贾环皱眉。
  赵姨娘见他放下笔,安慰他道:“你放心,娘还有老爷给的炭钱,肯定能支持你考完的。
  哦,还有个事,说是要给宫里送礼,马全拿去用了。想出行的话就得去僱车。
  前面的街上雇不到,得去长乐街雇,你放心,到时候娘早点喊你起来,肯定不缺车的。”
  “嗯。没事,娘,不是有打更的嘛?怎么都起来了。”
  赵姨娘听到贾环的安慰,心中稍宽。
  她看著贾环,见里屋一张小桌上点著一根残蜡。
  贾环周围堆满了抄写书的纸张。
  由於里屋没有多少地方,这些纸张占用了不少空间。
  探春到柜子里取东西都得小心谨慎的下脚。
  赵姨娘忽然心里一酸。
  她看著贾环良久,眼眶微红。
  纵然有千万委屈,也忍在了心头不说。
  只对贾环抱歉:“娘又打扰你学习了,你好好学吧,娘到炕上歇著。”
  “嗯。”
  贾环继续投入在在学习中。
  他准备测试一下自己的能力。
  【八股精通】
  他所参加的县试一共有五场,分为正场一场和覆试四场。
  每场考试考一天,每场中间休息一天,且基本上休息这一天就会出个圆榜。
  圆榜中间的就是通过的人。
  圆榜外围的则是没通过的,就不用参加后续的考试了。
  考完五场,最后会出一个长方形的正榜,上面的就是通过考试的人。
  第一名叫做案首。
  所有的这五场考试,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场的正场。
  而正场中最重要的考试科目就是根据四书中的题材做八股文。
  其余的科目还有作诗默写等,但没有八股文重要。
  好的八股文章,不仅要求结构、立意、贴题等,甚至声韵、实用、书法等都有要求。
  可以说,如果做的一篇好的八股文章,所谓的作诗和默写,基本不成问题。
  贾环隨意从四书中摘了一句,然后开始作文。
  他拿起笔,忽然感到心中灵思泉涌。
  跟著开始下笔,越是下笔,越是觉得痛快。
  彷佛这文章根本不是自己写成,而是天作之文,他不过就是誊抄罢了。
  那种落笔惊鬼神的畅快感,让他浑身慢慢的燥热起来。
  在这还泛著寒的冬春交际,冒出了不少的汗。
  一气呵成,一字不改。
  贾环拿起纸,看著自己写的八股文。
  就像前世那些学霸考完试就知道自己考的怎么样一样。
  他也体会到了学霸的这种感觉。
  看来这八股精通,不仅让他下笔如神,更让他对八股有了自己的审阅標准。
  在他看来,这篇文章很是精彩,绝对是上流水准。
  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
  他的脑子里又涌出了新的灵感,他有把握,只要把脑子里的写下来,绝对比眼前这篇还好。
  他摇了摇头,赶紧放下了手中的纸。
  不再去继续作文。
  既然已经验证了效果,那就够了。
  应付童试完全足够,他现在的任务是赶紧去抄写《文枢映政》。
  好得到百遍的奖励来应付之后的考试。
  他唰唰的写著,隨著抄写次数的变多,他抄写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很快便投入到了边抄写边领悟的专注之中。
  外屋炕上的赵姨娘,小心翼翼的不让自己发出声音。
  就连平时最爱的嗑瓜子也不去嗑了。
  生怕发出的声音打扰到了贾环。
  閒来无事,在炕上干躺著,想著为贾环做些什么事。
  又怕耽误了他。
  就这样,她的思绪飘到了最近的这些事情上。
  从贾政发炭钱打发她,再到王夫人不发例银和马为难。
  心中苦楚,眼睛含酸。
  但是,又不敢大声的哭出来。
  她很怕自己耽误贾环学习。
  连抽泣都被强压下去,如同尸体一样躺在床上。
  任由眼泪涌出,然后赶紧用手帕抹去。
  她因平躺著,哭的头昏脑胀。
  实在受不了了,披著衣服,踏上鞋,向著外面走去。
  到院里的灶房,坐在灶坑前。
  这才一边看著火,一边默默的流眼泪。
  没过多久,就听见探春回来的声音。
  应该是有丫鬟跟探春说了。
  探春便进了灶房来,看著赵姨娘呆坐在灶坑前,她心里也是有些不好受。
  探春道:“娘,你到这来做什么?”
  “娘怕扰了你弟弟学习,自己总想事情,就在这安静待会。”
  “娘倒是吃不得亏的,就是难受也得找个暖和地方呆著。”
  探春笑著说出这话,赵姨娘却没像之前那样和她骂起来。
  只见赵姨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眼睛只盯著火不去看探春:“唉,是娘没本事。
  生了你们俩,让你们跟著娘吃苦了。这高门大院的,福没享到,倒是受了不少的欺负。”
  “娘说的这叫什么话,我和弟弟如何,不关娘的事。”
  赵姨娘心中稍宽,但依旧不回话。
  探春皱眉,接著问道:“娘可是听见別人说什么了?”
  “我去后街安排人给环儿买纸,听到他们说环儿不过是假用功。
  还说那县试最厉害的时候4000人就录100人。
  他们说娘是故意安排环儿闹事,环儿就是真的去考,也考不上。
  还说等著看环儿落榜。”
  探春气的叉著腰,扶了一会腰后,气著骂道:“谁说的?”
  “我哪知道,我要去看的时候,他们远远的看见我,全都跑了。”
  “一群奴才还敢嚼主子的舌根,大字不识几个,倒是打趣起识字念书的了。”
  “你说,万一环儿考不上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那就再考!那也比天天没事玩乐好!学一天有一天的道理,读书又不是为了那点功名。”
  赵姨娘听到探春的话,眼泪也不流了,只是点头。
  “环儿是有才的,是娘想多了。”
  “好了娘,快吃饭吧,饿了。”
  “嗯。”
  如此,过了几天,终於到了二月九號晚上。
  也就是县试的前一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