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心病
  宝玉愣愣的站住。
  他转身,给贾政请安:“父亲……”
  贾政严肃道:“怎么这样急匆匆的?毛毛躁躁!”
  宝玉不语,只是低头。
  贾政看了眼宝玉,移开眼神:“这么急,做什么去?”
  “到铁槛寺去给母亲佛珠开了光,正要送过去。”
  贾政眉头皱起:“怎么又开光?”
  “这几天母亲身体有异,太医来检查也只说气血亏空。
  那些方子不管用,我私下问了太医,太医说若再身体有异,则需去问神佛。”
  贾政摇了摇头,长嘆一口气。
  “问神佛何用?”他唉声嘆气,看宝玉如稻穗一般低著头,摸著鬍子:“你母亲情况如何了?”
  “经常一觉睡去,醒不过来,睡著的时候发汗流泪,醒来也很恍惚。
  看著瘦了很多。”
  “唉——带我一起去看看吧。”
  “是。”
  贾政隨著宝玉一起来到了王夫人的院子,早有丫鬟知会了王夫人。
  王夫人穿戴整齐,由金釧搀著,出来迎接贾政。
  贾政看到,王夫人手上带著手套,脸色苍白,眼袋极重。
  “给老爷请安。”
  “夫人起来吧。”
  一家三口这才进了屋子里。
  宝玉把开过光的佛珠交给了王夫人,王夫人手持佛珠,搂著宝玉,神情落寞。
  “老爷今天怎么得空休息了?”
  “赵府尹前日下来帖子。他顶补府试学政,又避嫌不得亲监,素闻环哥儿的文章,恐一场府试下来不得见,就来提前来看看环哥儿其人。”
  王夫人听到这话,摩挲著宝玉的手停了下来。
  “宝玉,你先去老祖宗那吧。”
  宝玉本来就不喜欢和贾政待在一起,应了一声,离开了。
  宝玉走后,眾丫鬟也不在,唯有王夫人和贾政二人留在了房中。
  王夫人勉强起身:“老爷。”
  贾政別过头去,不去看王夫人病態。
  王夫人来到贾政身前,跪了下来。
  “你!”
  贾政惊呼,看著跪著的王夫人,一时间心头火气又撒不出来,只能甩手。
  王夫人一边流泪,一边对著贾政道:“老爷,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和宝玉无关。
  老祖宗疼他,他也有灵性,只是总是孩子心性而已。
  我那些嫁妆,拿出来置办些礼物,拜託老爷给宝玉捐个国子监监生吧。
  若是如此,就算死去,也没有掛念了。
  我命贱身轻,不足老爷惦记。但宝玉,终究是老爷的骨肉。”
  贾政冷声道:“我贾家的子弟,何须用王家的嫁妆来捐监生。你也不要说什么死去活来的话,只怕你去了,他舅舅还会照顾他。”
  王夫人听到这话,垂著头,更感到心中悲凉。
  “家兄早已和我没有来往,如今城內都知我犯下弥天大错,家兄更不会在意我。
  老爷,你我夫妻一场,就当是为了宝玉,给他捐个监生吧。
  这样我也能安心离去了。”
  贾政起身,眼神留意了一下王夫人衰弱的神態,却冷漠道:“我丟不起脸。捐不捐你们母子自己打算,我不会隨著同去。”
  说罢,他快步离开屋內。
  王夫人重重的拜谢道:“多谢老爷。”
  贾政虽然不去捐监生,但也没拒绝,只是让王夫人和宝玉自己打算。
  这已经超出王夫人的预料了。
  她缓缓的起身,擦了擦眼泪。
  坐在椅子上缓了一会,这才唤来了丫鬟。
  “去找周瑞家的,让她帮我置办些物件,要给宝玉捐个监生。
  湖笔和淞江笔各二十支,曹家本家的墨锭五十锭,涇县的宣纸,庆州的端砚,其余古董文宝等……
  钱从我的嫁妆里拿。”
  “是。”
  又找来丫鬟,吩咐道:“扶我去大奶奶处看看,多备些礼物。”
  “是。”
  王夫人在丫鬟搀扶下,向著李紈的院子走去。
  李紈的小院里,李紈拿著团扇,支著脑袋,给正在写字的贾兰扇风。
  这时有丫鬟来报,说王夫人到了。
  她赶紧收拾,带著贾兰出门迎接。
  “给太太请安。”
  王夫人点了点头。
  贾兰看著王夫人,叫了一声奶奶。
  王夫人苦笑著摸了摸他的头。
  王夫人道:“平日里总少了照顾,实在不该。”
  李紈却摇头道:“太太已经很照顾了,我和兰儿都念著太太的好。”
  王夫人和李紈进了里屋。
  二人寒暄一阵后,王夫人才把自己来的目的说出来。
  “祭酒昔年在国子监时,最重子弟读书。如今宝玉顽劣,我想能否让宝玉向他请教请教。”
  “宝兄弟有意,家父一定扫榻以待。只是家父年事已高,恐怕难以长久讲学。”
  王夫人道:“当然不愿劳累祭酒,若是恩荫入了国子监,能得祭酒高徒指点一二,也是好的。”
  李紈听到王夫人这么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顿了一下。
  她看著王夫人,见王夫人眼神哀求。
  心思流转,已有打算。
  道:“我这就给家父写封信。”
  王夫人道:“这如何麻烦你,还是我来吧。”
  李紈的手被王夫人按下,也不好推脱,只得应下。
  王夫人拉著李紈的手,又说了很多感激的话。
  给李紈留了不少礼物,这才离去。
  待王夫人走后,贾兰疑惑的问道:“娘,二叔还要姥爷教书吗?能不能让姥爷教教我呢?”
  李紈拉著过他的手:“这种话以后可不许说了!知道没有?!”
  “知道了……”
  李紈赶紧写了一封信,將今天的事情说明白,给她父亲李守中送去。
  有了李紈的一封信,李守中也明白了怎么回事。
  不多日,又有王子腾一封信送到了李守中院內。
  李守中早有预料,筹备好了,便去跟现任的国子监祭酒华大人打了招呼。
  华大人点了头,李守中这才一一回復。
  对李紈,他让她遵守妇节,照顾贾兰,並表示事情已经妥帖,不用她再操心。
  对於王子腾王夫人这边,他说自己年事已高,致仕已久,久离官场,人微言轻,华大人乃是看在贾家和王家面子上同意了这件事。
  如此,王夫人终於將捐国子监监生的门路打通。
  门路已通,之后便是送礼物给华祭酒。
  到时候拿著华祭酒的荐信,再找户部交银子。
  贾家又有恩荫,不必像其他人那样交了银子还得等著。
  可以说,只待送礼物换来了华祭酒的荐信,宝玉就已经踏进国子监。
  这天晚上,王夫人唤来宝玉,苦口婆心的跟宝玉说了这件事。
  宝玉又不开心的闹了一阵,最后才因为担心她的病勉强答应下来。
  到了第二天,宝玉依旧闷闷不乐。
  恍惚中,来到了贾环的东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