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修身齐家第一步
  第144章 修身齐家第一步
  日上三竿,梁广悠悠醒来。
  睡得久了,脑袋有些发懵,坐在床榻边清醒了会,才披上外袍踩著木履走出屋。
  日头不错,照在身上暖洋洋。
  许是过去五个多月,在淮南度过了漫长秋冬,让他格外享受关中春日的温暖夔奴已备好新制的牙刷,还有青盐、茶末、艾灰再参杂一点矾粉製成的牙粉。
  梁广从缸里留水蹲在一旁漱口。
  牙刷是用大黑马的尾毛製成,细软有韧性,夔奴手艺不错,比一年前他自己粗製的好用。
  每日坚持用牙刷漱口这项盥洗项目,在梁广的带动下,已经成了他周围小圈子的特点。
  在此之前,李方、邓兴这些傢伙,更习惯用杨柳枝或者手搓。
  讲究些的诸如王镇恶、申朗这些世家子,也早已有用骨制毛刷的习惯。
  草木灰、皂角、澡豆、蒸粟黍留下的水..:..有太多天然材料还可用来洁面净身。
  外出行军自然没条件,回到长安小院,还是得清洁卫生一些。
  夔奴忙著清扫堂屋,清洗梁广用过的溺壶,晾晒被褥,忙前忙后,把小院打理得整齐乾净。
  养马和伺候人的活,他做得干错。
  也是行军路上,梁广才知,他是个阉人,且能识文断字。
  一个从襄国郡(河北邢台)逃入关中的羯族阉人,有一定文化,了解典章制度,会养马....
  以他的年纪来看,父祖一辈想来没能逃过冉魏屠刀。
  类似“祖上也曾阔绰”之人,关中一抓一大把,一点不稀罕。
  一场大动乱,有人鸡犬升天,自然就有人一落千丈。
  用过些粟米粥,梁广拎起板斧摆弄几下,有些无所事事。
  突然从紧张忙碌的环境里清閒下来,还真有些不適应。
  从堂屋侧边一小块菜地走到堂后,一间厢房內,传出梁安自言自语的声音。
  “阿弟在做何?”
  梁广站在窗外,看著他端坐案后,提著笔写写画画,一脸苦思冥想。
  “阿兄!”
  见到他,梁安起身揖礼,眉眼恭敬严肃。
  跟他说过多次,自家兄弟又是在家中,相处时无需这般一板一眼。
  梁安每次都认真答应,然后.....一切照旧。
  进到屋中,梁广搬来胡床坐在案几边,梁安跪坐一旁。
  从习惯垂足而坐,逆向去適应跪坐姿態,试过才知道有多么难受,自然是能免则免。
  “稟阿兄,我在筹算此次南征,单只东路大军所耗钱粮数额!”梁安道。
  案几上散落一堆木筹算子,摊开的粗麻纸张上写满字跡。
  梁广笑道:“可算出个大概?”
  梁安正色道:“若粗略按照每士伍每月一石粮算,囊括豆盐麩等副食,东路军在过去一年里,一共耗粮超过三百万石!”
  梁安稚气未消的脸上露出凝重:“我在权宣吉伯父府上,看到过度支、仓部相关卷读。
  三百万石粮食,相当於司州、豫州数十郡两年所蓄屯粮!”
  梁广翻看他数算过程,繁琐复杂,且都是用文字记述,才看几眼就觉得头大“阿弟算学了得,此结论与实际数额相差不多。
  只是,若再加上行军路途中的损耗、从各州郡徵发民夫输送军需的消耗,一次近三十万人的大军调运,耗费钱粮之数,比帐面上还要多不少!”
  梁广讲解了一些行军途中的细节要点。
  臂如士伍与驼马驴骡各自的负重和消耗,沿途民夫所耗,自然流损..:,
  这些,都是他在一年多的出征里,观察学习来的心得体会。
  梁安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提笔记录。
  “...:..总之,军需管理是一门深奥学问,值得单列出来认真研究,培养专门人才!”梁广呷口清茶。
  这方面的人才,目前为止,梁广认识的人里,只有韦洵、薛茂、皇甫毅可堪重用。
  符坚已经算是少数族君王里,比较重视人才培养的一位。
  可关注点还是放在明经、律史这些传统文教方面,相关算学、管理人才相对匱乏。
  梁安有这方面的天赋能力,倒是让他颇为欣喜。
  兄弟俩討论了一会算学,梁安犹豫著道:“阿兄,权宣吉伯父让我准备入读太学,可我思来想去,不打算继续就学,想请教阿兄意思!”
  “说说你的想法。”梁广笑道。
  梁安道:“成为太学门生,两年后参加试经考,通一经者普为弟子,弟子两年再试,通两经者可补授『文字掌故”。
  两年復两年,一直到通五经,所耗时间太久,且经史子集非我所长,十年能通两三经已属不易。”
  梁广点点头,按照现有太学读书考试体系,一个门生要想考上“郎中”,得到朝廷隨才敘用,最少也得十年。
  太学针对的中下层寒素子弟。
  土族、贵族官僚子弟不在此列,国子学、门荫品第、举孝廉、詔举才是此类子弟的入仕正途。
  梁安拱手道:“一年多来,太学纲纪废弛,通策考经已流於形式,多为士族豪阀安排宾客、部曲录官所用。
  我不愿再去那等乌烟瘴气之地,请阿兄应允!”
  梁广点头:“既如此,那太学不去也罢。
  阿弟年满十二,再过两年,我自会安排你入仕。”
  梁安雀跃欢喜:“多谢阿兄成全!弟想跟在阿兄身边做个书算文吏,为阿兄功业尽一份绵薄微力!”
  弟弟有此心意,梁广自然不会拒绝,带在身边多多栽培,边学边做成长更快“还有一事,弟不知当不当问。”梁安一脸。
  “你我兄弟在家中,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梁安看著他,小声道:“阿兄和我,真要录入梁氏谱,做梁氏子弟?”
  梁广反问道:“你怎么看?”
  梁安没做多想:“阿兄为躯干头脑,弟为手足,全凭阿兄决断!
  只要是阿兄决定的事,无论对错与是非,弟都会去做!”
  梁广心中微暖,一年未见,阿弟已不再是初出梁园的稚弱小童。
  虽未成丁,在长安入读宣教小学这一年里,他往来於官学和权府之间,见识、阅歷增长极快。
  许多事情,不用明说,他也能心有体悟。
  梁广沉吟片刻,“阿弟,下面我说的话,只能刻在心里,绝不能对任何人吐露分毫!”
  梁安神情庄重:“请阿兄训示!”
  梁广从单于台械斗案开始讲起,把这一年多来的生死起落,毫无保留地讲给他听。
  包括他决定除掉梁润,利用梁氏郎君身份壮大羽翼,以图谋在乱世降临时有更多自保之力。
  一些考量和对未来局势的走向预判,也悉数说与他听,
  梁安静心聆听,从最初的震惊到平静,他只用了短短片刻。
  沉默了会,他起身拜倒:“阿兄既是吾兄,更是吾主!为兄长驱驰,梁安万死不辞!”
  “阿弟快快起身~”
  梁广轻轻摁住他肩头:“治世尚未降临,你我兄弟当携手共闯,以谋求安身立命之业!”
  梁安眼中流露出从未有过的光亮:“若能辅佐阿兄创立基业,还万民以太平,弟虽死无憾!”
  梁广很是欣慰,心里也颇为感慨。
  梁安和李方,是他在这世上,唯一可以毫无保留吐露心声之人。
  一个是手足血亲,一个是过命知交。
  不同的是,梁安自幼读书,仰慕圣贤之道,怀有一份扶危定乱、济世安民之心。
  李方没那么多远大见识和宏伟抱负,所有考量和决定都基於当下利益。
  和梁安,他讲的是匡正天下的鸿鹊之志。
  和李方,他讲的是不择手段、阴谋诡计、狠毒冷血。
  故事有不同说法,用来吸引不同追隨者。
  终点只有一个,结局却有两种。
  要么气吞山河成不世之业,要么身死族灭无埋骨之地。
  后者乱世里如过江之鯽,前者却是凤毛麟角。
  能走到哪一步,谁也无法预料。
  一番长谈,梁广只觉轻鬆许多。
  毕竟有些话,除了自家手足,还真就无人可说。
  “我在淮南时,从一名异人处学得一种计数和算学方法,颇为新颖好记。
  阿弟若是学会,定能有助於提高数算效率!
  梁广看著案几上一堆木筹片,忽地灵光一闪。
  梁安顿时来了兴趣:“请阿兄赐教!”
  梁广略作酝酿:“此法有一口诀,你且记好:12345....:
  梁安研习九章算术已小有成效,辅以“淮南异人”传授的神秘数字和符號,
  想来能在算学一道有所建树。
  傍晚。
  刚用过饭,夔奴忙著清洗碗碟,小院门咚咚敲响。
  本以为是梁府来人,不想竟是薛茂和薛桃娘。
  “薛君,你们这是?”梁广满眼狐疑。
  薛桃娘肩头挎著小包袱,声音细弱地唤了声“少君”。
  天色暮沉,小巷里光线昏暗,但梁广还是能看出她脸蛋红霞满布。
  薛茂揖礼道:“少君,仆有一事相求!”
  梁广:“薛君请讲!”
  薛茂笑道:“仆明日一早出城会友,三五日才回。
  桃娘独自留在家中,仆实在不放心,便送到少君身边,恳请代为照看!”
  “会友?”
  梁广一证,看了眼薛桃娘,小娘子低著头,紧紧住肩上的小包袱。
  “以前在梁园,甚少听说薛君出门会友。
  不知今日,哪方友人到访?”梁广愈发迷惑。
  薛茂神情自若,笑道:“昔日沛郡故交,相约霸城相见!”
  梁广有些不信,却也不好得多问,毕竟是人家私事。
  “既如此,便委屈桃娘在我这陋室暂居几日。”梁广顺手接过薛桃娘肩上包袱。
  薛茂揖礼:“多谢少君,仆告退!”
  说罢,他对女儿笑了笑,径直往巷子口走去。
  直到身后传来闭门声,薛茂脚步一顿,回头远远看了眼。
  他深吸口气,长长嘆了声,有种老父亲送闺女出嫁的不舍、惆帐,更多的却是欣慰与憧憬。
  桃娘能有此归宿,或许是此生最大的幸运。
  甚至是他薛茂,和已经没落的沛郡薛氏的幸运。
  这处市井小巷里的不起眼小土院,在他眼中不是陋室,而是通往权势和富贵的康庄大道!
  薛茂转身离去,脚步轻快了许多....
  “桃娘也来过我这小院,除了三间瓦屋一间马棚,一方菜地,再无其他....
  ?
  薛桃娘跟著梁广进了小院,前些日去权宣吉府上接她时,也来过一趟,还做了些饭食,小娘子手艺不错。
  梁安和夔奴急忙过来见礼。
  梁安称呼:“薛家阿姐”
  夔奴作揖称:“小夫人~”
  梁广满脸乐呵,这货倒是伶俐。
  身边一眾亲朋部曲谁不知道,薛桃娘迟早是他的人。
  只是掐算时日,人家小娘子才刚及笋。
  在当下已算成年,可以谈婚论嫁。
  在梁广眼里还小了些,养两年更有滋味。
  薛桃娘脸蛋红扑扑,极其小声地道:“妾去收拾屋子....:
  从梁广手里拿过包袱,她快步进了堂屋。
  “奴去准备热汤,请主人和小夫人稍等!”夔奴下去忙活。
  梁安也道:“请兄长早些歇息!”
  “嗯?阿弟不是要教我下棋?”梁广问道。
  梁安低垂目光,笑了笑並未答话,只是躬身揖礼,自顾自地回了堂后厢房,
  屋门紧闭。
  这二人,有古怪呀梁广摇摇头,进屋点灯准备夜读一会。
  薛桃娘在屋里忙著铺床叠被,一身杏色齐胸礼裙在眼前不时晃过,犹如彩蝶翩翩。
  梁广看看她,又看看书卷,尷尬地发现拿倒了.:::,
  家里有个女人,感觉確实不一样。
  如果是王镇恶之姐,新任吏部尚书贾俊之妻,长安悍妇圈一霸,那感觉更不一样!
  梁广瞅了眼屋外,小院已笼罩夜色。
  今晚天黑的有些早。
  夔奴送来热水,梁广洗漱后,准备泡脚。
  夔奴刚要上前伺候,薛桃娘小声道:“你且退下~“
  夔奴会意,恭敬作揖告退,熄了炉火自去休息。
  薛桃娘蹲下身,一双小手在他脚上轻轻揉搓著,梁广笑道:“桃娘不用这般伺候我.....”
  薛桃娘声音细弱:“这些都是妾应该做的。今晚......妾侍奉少君歇息..”
  过了会,屋內隔著一道发黄老旧的帛屏风,薛桃娘解衣梳洗。
  灯火摇曳,隱约可见纤细身姿,寇落水声听得梁广心中燥热起来。
  气氛都烘托到位了,到底还要不要把持一会?
  很纠结啊难怪薛茂傍晚登门,还找藉口把薛桃娘留下。
  说什么沛郡故交、霸城相见?
  梁广觉得好笑。
  温雅方正的薛茂薛子初,扯起谎来也是这般泰然自若。
  俄顷,屋內灯火熄灭。
  黑暗中,一个怯怯人影掀开被褥躺下,紧紧依偎著他。
  梁广转身拥她入怀。
  小娘身子有些发凉,只穿薄薄襠內衣和一条褻裤,一头柔顺乌髮铺洒在他手臂上。
  “可是薛君让你来的?”梁广嗅著她发间气息。
  温热手掌很自然地覆上那一对跳脱小兔。
  “....是妾自愿来侍奉少君的.....”
  她声音愈发羞怯细弱,呼吸也逐渐灼热急促。
  “可是薛君对你说了什么!”
  梁广在她耳畔低语。
  安静片刻,小娘委屈似地低声道:“阿父说...少君快成婚了....妾身份低微,也许再没机会侍奉少君....:
  梁广哑然失笑:“我快成婚?我怎不知道?”
  怀中佳人没说话,梁广却是抱紧了她。
  薛茂这心思,还真是.....
  想在他正妻落定之前,先让薛桃娘坐实姬妾名分。
  梁广有些想笑,也有些感慨。
  站在薛茂角度,这么做无可厚非。
  毕竟,出於现实考虑,他的正妻不可能是一位没落士族之女。
  梁广轻声道:“桃娘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一个名分!”
  “嗯.....”怀中小娘有些生疏地在他脸上啄了啄,微凉唇瓣彻底点燃他心中燥火。
  “唔~”
  瓜熟蒂落,满室生春。
  三月长安的春风很暖,很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