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对峙!【补20,四千字!】
  【补20,四千字!】
  【补20,四千字!】
  【补20,四千字!】
  十月中旬的夷陵,长江水势渐缓,江面浮动著深秋的冷雾。
  经过多日的布置,贾龙还有铁石头等人基本上將大营全部修建完毕。
  沿江南岸,数十里联营排列在江边,前后首尾相连庞大无比,远远的看去,就好像是一头黑色的洪荒猛兽横於江面的对岸一样。
  战旗猎猎,刀甲映寒光,江风卷著肃杀之气。
  数日前。
  身为先锋水军的甘寧已经麾下的三千水军抢占了虎牙滩,並且在虎牙滩修建了一座水寨。
  荆州军擅长水战,水军更是比陆路的大军还要多。
  所以抢占有利地形,並且安营扎寨就是贾玲还有铁石头来之后的头等大事。
  隨著日出升高江面上的冷雾逐渐褪去。
  露出了夷陵城下游,的虎牙滩水寨。
  200艘战船横江布阵。
  但其中多数都是小船,並无大船。
  “雁翎阵”內,50艘艨艟居中,两翼轻舟走舸展开,封锁江面。
  江上浮桥:以铁索连舟,上铺木板,可快速运兵至江心沙洲。
  三十艘走舸满载鱼油乾草,隱蔽於芦苇盪中。
  隨时应对准备冲阵的荆州水军。
  水寨木柵外插满倒鉤铁刺,防止荆州军夜袭。
  岸边高地设霹雳车二十架,射程覆盖江心。
  两军对峙两岸地形荆州军占据的地形广阔平坦,大军可以从容的展开。
  但段羽麾下汉军此时所在的江北则是山地居多,不利於大军展开。
  因此这才沿江边来修建营寨数十里连营。
  而段羽麾下引以为傲,视为最强战力的凉州骑兵此时也难以施展。
  荆州军提前抢占地形,意图就是將北侧多山的地区留给段羽麾下的汉军,让其难以集中修建营地並且从容的展开骑兵。
  不过在来之前,贾龙早就通过斥候了解了这个情况,並且做出了布置和调整。
  凉州骑兵很显然不可能在初期发挥什么太大的作用了。
  毕竟两军现在隔江相望,重点还是在於水战。
  只有彻底过江,然后推进到南郡的平坦地带,那时候才是骑兵施展的时候。
  所以赵云现在率领的轻骑主要的任务就是游弋策应,隨时准备应对荆州军有可能的偷袭。
  当然了,这种可能不太大。
  毕竟段羽麾下的汉军威名摆在这里,若是能防得住,就已经是万幸了。
  有几个有胆量来偷袭的。
  此时段羽麾下汉军驻扎的江南丘陵五龙坡。
  赵云率领的五千轻骑就驻扎在此地。
  此地居高临下,隨时可以观察沿江以南所有汉军主战的营地。
  每十里设一烽燧,只要发现有荆州军开始渡江,占领在高处的赵云就可以立刻下令点燃烽燧,然后通知下方驻扎的汉军,並且还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派遣麾下的轻骑驰援。
  江面上有甘寧的水寨拦截和水军警戒。
  山顶上有赵云率领的轻骑充当斥候警备,又有快速支援。
  一高一低相辅相成为大营提供了安全保障。
  当然,除了三千水军还有五千轻骑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贾龙还有铁石头两人统领的步卒。
  这才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所在。
  所以大营的布置也十分的严谨和讲究。
  自虎牙山至荆门山沿江南岸一线。
  高大的营地大门数十座屹立在沿江南岸。
  虽然沿江南岸多山区兵力难以集中,但好处就是,因为山多,所以树木也多。
  修建营地所用的树木从营地后方不远处就能砍伐。
  因此修建营地的速度极快。
  蜀中士兵除了擅长山地作战之外,修建营地还有道路也都是一把好手。
  蜀道难,难於上青天。
  在蜀中行军,最难挨的便是气候和道路。
  因此蜀中大军在行军的路上,基本上是一边修路,一边行军。
  所以修路还有搭建营寨这种事情对於蜀中大军来说都是习以为常了。
  因此,营地建立得极为迅速。
  寨墙採用夯土包木结构。
  夯土包木不光结实,而且外面的夯土还能起到防火防止火攻的功能。
  每一根营寨的围栏都有乘人大腿粗细。
  沿江稍显宽阔的地带,是铁石头带领的汉中兵马驻扎。
  汉中地势平坦,从汉中出发的大军都擅长於平地作战,因此铁石头率领的两万大军驻扎在沿江宽阔的地区。
  铁石头率领的汉中军原本是为了攻打益州做准备。
  並且已经在汉中训练了两年之久。
  之前一直和益州大军也多有交战。
  这两年的武器装备,还有兵员素质也都是一等一的强悍。
  虽然没有高顺,麴义两人天生的统兵还有练兵的能力。
  但跟隨了段羽数年,以前又经常在高顺的耳濡目染之下,铁石头也学习了不少。
  麾下的兵马虽然不比段羽麾下的精锐,但也是一等一的强兵。
  再看贾龙这边。
  贾龙率领的益州军擅长山地作战。
  所有营地都建立在靠后的山区当中。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森林枯萎之时。
  为了提防荆州军有可能的火攻,贾龙下令將营地附近的所有树木几乎上都砍伐殆尽了。
  並且就是用这些树木来修建的数十里沿江的营地。
  而近些时日以来,荆州军兵马並没有趁著段羽麾下汉军安营扎寨的时候前来偷袭。
  也是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著防守。
  主要还是因为刘表的命令。
  稳固防守,將时间拖入冬季,等著段羽麾下的大军不战而退。
  所以蔡瑁还有文聘也没有閒著。
  荆州军水军强大,光是从江面上的战船就可以看得出来。
  夷陵城南江关上,上百艘的战船铺满江面。
  光是巨型的楼船就有十艘以上。
  楼船是东汉水军核心战船,属重型主力战舰。
  特別是在荆州还有扬州两地,多水军,多楼船。
  此时蔡瑁麾下的楼船横於江面上,宛如黑色巨兽。
  4层甲板高度的楼船高有六丈,甚至要超过身后的夷陵城。
  高约六丈的楼船长长30丈(约70米)。
  每一艘楼船上面標准配置战士200人,桨手80人,另有操帆、舵工等。
  船体构造採用“龙骨-肋骨“结构使用“榫接铁钉“工艺来建造。
  除了大之外,每一艘楼船都十分的结实。
  在外层有装甲。
  水线以上包生牛皮(防火箭),关键部位钉青铜甲片。
  舰桥第三层设“爵室“(指挥台),四周掛“爵旗“標识將领等级。
  战棚顶层筑“女墙“(高约1.5米),留有弩箭射击孔。
  双桅帆桅帆为“硬式席帆“,可逆风行驶。
  前甲板立“桔槔式拍杆“,长5-7丈,顶端嵌铁刺或巨石。
  舱內备“湿沙囊“、“醋桶“(灭火用),船体外侧悬掛“浸水毛毡“。
  楼船不光运载能力极强,而且还具有相当强的远程打击能力。
  二层设固定弩位,配置“蹶张弩“(射程300步)。
  顶层置“旋风砲“,可投掷5斤石弹。
  长柄铁鉤(源自墨子发明),用於接舷战。
  部分楼船在舰首加装“冲角“,包铁,可撞沉敌船。
  除了庞大的舰船之外,蔡瑁还命人在水下设置了无数的暗桩。
  暗埋削尖巨木,专破船底。
  蔡瑁主领水军,主要的作战区域是在江面上,而文聘则是负责城中步卒,防御夷陵城。
  此时。
  文聘按剑立於敌楼,玄甲肩头的鎏金兽吞凝著夜露,这位荆州宿將的眼底,正倒映著江南连营数十里的敌军烽燧。
  此时的夷陵城已经被文聘打造的犹如一座钢铁城堡一般。
  夷陵原本不过是一座小城。
  是文聘抵达之后,抓紧修建才有如今这种规模。
  城墙主体夯土包砖,高五丈二尺基厚三丈,外敷糯米灰浆。
  每隔三十丈设“虎落”(突出墩台),可三面交叉射箭。
  引长江支流成壕,宽五丈,水下埋“铁蒺藜网”。
  主城门包三层铁皮,门閂为整根巫山铁杉木,需二十名力士方能推动。
  门道顶部悬“夜叉擂”(千斤裹铁滚木),触发绳藏於敌楼地砖下。
  內城门两侧设“万人敌”(陶罐装硝石、硫磺混合物,见《神农本草经》矿物篇)。
  城墙上设有弩台,每百步设“蹶张弩”三十具,弩弦以湘犀筋製成。
  城角置“旋风砲”六座,砲梢浸桐油防裂,射程达二百步。
  北城段守军正將“金汁”灌入垛口陶瓮,热气扭曲了士卒枯瘦的面容。
  一个年轻弩手不断舔舐开裂的嘴唇——城內水井已被控制饮用,三日来人日均得半升。
  东水门二十艘“火舫”半沉於水道,引火绳浸在醋液里防潮。
  水卒们用“混江龙”反覆搅动水流,防止敌军潜水破坏闸门。
  军侯突然敲响“警雀铃”——棲在檐下的铜雀因察觉地颤而惊飞。
  可即便是將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想了一遍做了一遍,但文聘心中依旧还是有隱隱的不安。
  段羽。
  这个名字就好像是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文聘的心中。
  不是文聘自己胆小。
  实在是在对上这个名字率领的大军的时候,那是一种极为压抑的感觉。
  文聘从没有接触过段羽。
  但关於段羽的传说,在文聘这里却从未间断过。
  七年。
  仅仅七年的时间。
  段羽就从一个小小的猎户,成为了如今大汉唯一的异姓王。
  掌握著天下最重的权柄,占据著天下最广阔的地盘。
  也是七年。
  在段羽崛起的这七年当中。
  从无败绩。
  让大汉头疼了上百年的羌患,在段羽的面前连一年都没有挺过,就被段羽將西羌东羌全部杀的心服口服。
  还有鲜卑,匈奴。
  这困扰了大汉数十年乃至於上百年的边患,也都在段羽率领的凉州兵马的铁蹄之下化为了灰烬。
  如今的鲜卑还有匈奴已经成了段羽麾下的牧马奴僕。
  包括西域。
  从大汉建立开始,西域至始至终都没有真正的臣服於大汉过。
  但是现在。
  西域已经成为了大汉第十四个州。
  这还只是段羽的战爭天赋。
  凉州从来不缺猛將。
  当初的凉州三明也是一样。
  可最后的下场却都十分的悽惨。
  但段羽不同。
  从一个武夫,一个猎虎,一步步走到今天。
  不光是段羽的战爭天赋强的可怕,段羽的政治能力一样如此。
  异姓王啊。
  从现在这一刻开始,他文聘即將面对的是大汉第一战神,唯一的异姓王,从无败绩的世之虎將。
  换做是谁,谁能保持淡定?
  正当文聘看著远处汉军的数十里联营冷冷出神的时候,远处的江面上传来了一阵战鼓声音。
  驻扎在虎牙滩水寨的汉军水军的快船从水寨当中驶出。
  “又来了。”
  文聘的眉头微皱。
  自从汉军的大寨都修建完成之后。
  每天驻扎在虎牙滩水寨当中的水军都会按时按点的出来叫阵。
  这已经是第三天了。
  那个叫做甘寧的將领每天都会从头到脚,从祖宗到儿女的按时按点的来给他和蔡瑁问候一遍。
  昨天的时候蔡瑁就已经忍不住想要教训甘寧了。
  但是被文聘给拦住了。
  正当文聘思索的时候,快船已经搭载著甘寧来到了江面上。
  甘寧立於轻舟之上,船头一面锦帆猎猎飞扬,猩红的“甘”字大旗在风中翻卷如血。
  他身披一件半旧的鱼鳞甲,腰间別著短刀,赤足踏在船板上,任由冰冷的江水溅湿裤脚。
  甘寧的小船不过丈余长,无篷无舱,仅能容三四人,却敢直逼蔡瑁水寨百步之內。
  船尾一名老卒摇櫓控船,甘寧则双手叉腰,仰头对著敌寨放声大笑:
  “蔡德珪!缩头乌龟做够没有?你甘爷爷今日又来赏你骂了!”
  (註:所有数据综合《后汉书》《华阳国志》及各地东汉墓葬出土实物,船体尺寸按1汉尺=23.1cm换算)
  (註:所有数据参照《水经注·江水》水文记录,兵器参数来自襄阳东汉墓出土弩机铭文,城防结构考证自夷陵汉代城墙遗址)
  (註:所有数据综合《三国志》《华阳国志》及宜昌考古报告,军事细节参照东汉《兵垒令》出土简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