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襄阳
  跪在地上的蔡瑁甚至不敢抬头直视段羽。
  因为就在段羽开口並且起身的时候,蔡瑁感觉到了一股从灵魂深处传来的颤慄。
  此时的蔡瑁感觉,站在他面前的並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站在无数尸堆,脚踩无数尸体之上的神明。
  那居高临下的眼神,甚至能穿透他的灵魂。
  蔡瑁的头更低了。
  紧紧的贴在地板上声音颤抖的回道:“是......下臣蔡瑁,见过凉王殿下。”
  段羽赤脚来到蔡瑁的面前,居高临下的看著蔡瑁,然后將目光转向了一旁的贾龙。
  “本王听贾龙说,孙坚前来的消息是你透漏的。”
  “你能归顺朝廷,本王很开心,你的功劳本王也记下了。”
  “起来说话吧。”
  说完之后,段羽便转身走回了主位,然后面向身后掛著的荆州全图。
  蔡瑁这个时候才敢起身。
  但也仅仅是站起身来腰都没敢直起来,头更是低著不敢去看段羽。
  “说吧,你这么晚了冒险前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段羽问道。
  蔡瑁连忙点头说道:“回稟凉王殿下,下臣的確是有重要的事情。”
  “孙坚以及麾下三万大军被全歼的消息文聘已经得知,並且在今天上午的时候就告诉下臣了。”
  “文聘已经派人將这个消息送往襄阳。”
  “下臣觉得,若是刘表得知之后会马上派人增援夷陵,那时候若是再想攻占夷陵就难多了。”
  “所以下臣想,趁著刘表还没有派人前来支援,就拿下夷陵。”
  “哦?”
  段羽挑了挑眉:“这么说你是有想法咯,说说看你的想法。”
  在段羽询问过后,蔡瑁便开始將此前已经和贾龙说了一遍的计划又重复了一遍。
  按照蔡瑁的想法,是准备利用水军的船只,然后將段羽这边的兵马运送过去。
  不过为了不让文聘发现端倪,蔡瑁会以发动进攻为理由。
  在贾龙大营这边將所有的士兵都卸下。
  然后再换上贾龙麾下的军队渡江。
  之前贾龙已经和段羽说了一遍,所以段羽几乎没怎么听。
  不过这个计划倒是可行。
  只是段羽现在的心並不放在夷陵。
  拿下夷陵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段羽现在主要的心思还是集中在襄阳。
  只有刘表死了,荆州的战事才算是真正的结束。
  刘表一天不死,荆州的战事就还要持续下去。
  如果要是硬打襄阳,恐怕几个月的时间都不一定够。
  按照段羽的计划,年前是一定要拿下荆州的。
  只不过现在想要进入襄阳可没有那么简单。
  以刘表胆小的性格,襄阳现在一定已经锁城了。
  一旦封城,想要进入城池就难如登天。
  更何况段羽清楚,以他的外貌,不管是走在什么地方,都是一种焦点。
  就这样光明正大的走去襄阳准备进城,恐怕还没有过了护城河,就已经被射成筛子了。
  怎么才能进入襄阳,並且杀了刘表呢?
  咦?
  正在思索当中的段羽猛然回头。
  蔡瑁!
  “蔡瑁,本王问你,襄阳那边的情况现在你有所了解吗?”段羽开口问道。
  “下臣......下臣略有一些了解。”蔡瑁小心翼翼的说道:“前几日的时候,家姐曾经来信,將襄阳那边的情况说明了一些。”
  “下臣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的局势。”
  “嗯。”
  段羽微微点头,然后开口又问:“现在襄阳城应该已经封城了吧。”
  蔡瑁点头称是。
  “那如果本王想要入城呢?”
  “啊?”
  蔡瑁被段羽突如其来的这个问题嚇了一跳,不自觉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段羽。
  只不过这一眼只看了一眼背影,然后意识到有些失態的蔡瑁又马上低下头回道:
  “殿下是指单独进城?”
  “还是......”
  “单独。”段羽果断的说道。
  蔡瑁这才深吸了一口气,不过却又马上意识到了不对劲。
  单独进城?
  而且还是襄阳。
  真的不怕......
  那可是刘表的大本营啊。
  “殿下,下臣是有办法让殿下入城,可是......襄阳有重兵把守,而且那里还是刘表的大本营,实在太过於危险了。”蔡瑁连忙说道。
  段羽缓缓转过身来,双眼眯成了一条缝。
  既要斩首,那必然就要深入虎穴。
  只要他能入城,这事儿就算成了一半。
  在成功的找到刘表,只要见到刘表,那基本上就可以宣判刘表的死刑了。
  別的不敢说,只要在面对面的情况下,段羽自认为要杀谁,这个世界还没有人应该能拦得住吧。
  “你只管按照本王说的意思去办就行了,至於剩下的,不在你的考虑范围之內。”
  蔡瑁听闻之后也不再敢过多的说什么。
  於是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一块令牌上呈给了段羽。
  “殿下,这是下臣的令牌,有此令牌,便可以畅通襄阳无阻。”
  一旁站著的郝昭从蔡瑁的手中接过了令牌,然后送到了段羽的手中。
  段羽低头看了一眼金制的令牌上面有一个蔡字,背面则是一只猛虎。
  “好了,蔡將军今夜渡江也辛苦了,这里的事情都是由贾龙做主。”
  “如何破夷陵,你们商议著来就是了,本王不再过问。”
  “至於你的功劳,日后攻克荆州之后,本王自会上表朝廷。”
  蔡瑁连称不敢之后便被郝昭送出了段羽的中军大帐。
  ...........
  两日之后。
  就在夷陵之战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一辆被十几名侍卫保护的马车正在前往襄阳的路上。
  十月的襄阳城,护城河面已结了层薄冰。
  城南磨坊主杜老三把最后一袋黍米藏进地窖时,发现窖壁渗出的水珠凝成了冰溜子。
  他想起三日前官府征粮时,那个年轻书佐冻得发青的嘴唇。
  北门值夜的士卒赵大发现城墙缝里的苔蘚冻成了琥珀色。
  他呵著白气搓手,摸到虎口处新磨的血泡。
  昨天校尉令他们连夜泼洒的桐油,此刻在雉堞上凝成透明的壳,月光一照,整段城墙竟像涂了层琉璃。
  “精神点!“什长踹了脚正在打瞌睡的新兵。
  小兵慌忙去抓弩机,却被铁製的望山黏掉了块皮。
  刺史府前的更夫老周敲完三更,突然发现铜梆子声音不对。
  借著灯笼一看,原来青铜器表面密密麻麻刻满了避兵咒——定是哪个怕死的官吏偷偷弄的。
  他想起白日在茶肆听说的传闻:夷陵那边的尸体都已经快要把河道封堵了。
  清晨,天色蒙蒙亮时。
  一辆马车在十几名侍卫的护送之下,来到了襄阳城的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