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乡试考题
  黎诉沿著指示走向自己的號舍,那是一个宽三尺、深四尺的狭小空间,左右以砖墙隔开。
  內有木板两块,一为桌,一为凳,上面有黎诉手上考牌的编號,这就是他未来九天六夜的要待的地方。
  卯时正,三声炮响,贡院大门缓缓闭合。
  又是一声炮响,开始下发考题。
  黎诉接过题纸,缓缓展开,目光迅速扫过七道经义题。
  前六道皆出自四书五经,对黎诉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看到第七道时,黎诉眉头微微一挑。
  题上问: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然今天下土地兼併日盛,百姓流离者眾,何以解之?
  这不是传统的经义题,而是关乎民生的时务策问。
  乡试中出现此类题目,看来今年的主考官是有考察实学之意。
  周围已响起此起彼伏的磨墨声,黎诉却岿然不动,先在心中构思了一下所有的题目的答题大纲。
  快速在心中理清楚了前面六题的答题大纲,黎诉目光落在第七道题上。
  无论是歷史的角度,师父所言,书中记载,还是他自己所见,大夏的土地兼併问题確实是一个大的问题。
  即便是富庶之地,也有农民卖儿卖女,若是遇到旱灾之类的,饥民啃树皮食观音土,更是常见之事。
  土地兼併,贫富悬殊,一直是大患。
  百姓手中没有土地,只能被富人驱使,甚至一年到头都在种地,却无法养活自己一家人。
  土地大头都在世家贵族手中,百姓为求一口吃食,不得不被他们所驱使。
  对於世家贵族来说,他们最大的財富並非是他们的钱財,而是穷人。
  黎诉心想,破题当从经典入手,而后切入时弊,最后提出对策。
  黎诉心念一转,《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
  黎诉思索完毕,开始研墨,先从第七道题目落笔,动作行云流水。
  黎诉提笔落墨,小楷在纸上工整如刻。
  “臣对:臣闻王者之治天下也,必以民为本。民之安否,系乎国之兴亡。今圣人在上,励精图治,而犹有土地不均之患者,岂非法久而弊生,事因而势异乎?”
  破题即点明主旨,引用经典,而又直面问题。
  若是一般考生,必先大量铺陈经典,不敢直指时弊。
  黎诉却反其道而行,展现出不畏权贵的风骨。
  黎诉虽然还没有进入官场,但他已经想清楚自己走什么之道了。
  这题能出现在乡试,结合师父所言,他知道当今陛下想从科举中选拔什么样的人才。
  什么党派之爭?他只是陛下的忠臣!他要坚定地做实业,搞事业。
  黎诉又继续落笔,“夫土地者,生民之所依也。古者井田之制,一夫百亩,所以均贫富而安天下也。从古至今屡有限田之议,然终不能行者,盖利益之根深,而变法之难成也。”
  黎诉从歷史角度分析土地问题的由来,指出歷代改革失败的根源,言简意賅,直指要害。
  写到此处,黎诉稍作停顿,思考对策,单纯恢復古制自然不可能,必须有所创新。
  他想起歷史上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虽最终失败,却有可借鑑之处。
  “今欲均土地,安民生,非徒復古制也,当因时制宜。臣愚以为:一曰清丈田亩,使隱田无所遁形;二曰限之以制,一品官毋过千亩,庶人毋过百亩;三曰溢额者分授佃户,官给补偿;四曰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以增可耕之地……”
  黎诉的对策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特別是“官给补偿”一条,考虑到了实施的可行性,非纸上谈兵之辈所能及。
  最后在结尾部分写道, “然法非难立,难在实行;令非难下,难在持久。若得清廉之吏,真心为民者任之,则不出十年,野无旷土,国无流民,仓廩实而教化可兴矣。”
  黎诉既提出了解决方案,又指出了执行的关键,思路之縝密。
  黎诉写完这篇毫无倦意,反而神采奕奕。
  黎诉稍作休息,用了些乾粮清水,便开始处理前六题。
  这些题目对他而言虽然太过简单,但他並不敷衍,每一题都精心作答。
  《论语》“君子喻於义”一题,他不仅阐释经义,更结合刚才的策论,论述为官者若只知求利而忘义,必导致土地兼併等社会问题,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午后未时,黎诉七题皆已答毕。
  这时寻常考生此刻或才完成一半,黎诉已经在仔细检查和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润色。
  第二天考的是詔、表、判等应用文体。
  黎诉同样应对自如,写出的詔书庄重得体,表文情真意切,判词明察秋毫。
  在“擬梁太宗赐张然手詔”的题目,他模仿太宗语气惟妙惟肖,既显君臣相得之情,又有治国安邦之要,文采斐然中见深沉睿智。
  第三天考经史时务策五道,题目涉及边防、漕运、科举、盐政等方方面面。
  黎诉引经据典,对歷朝制度得失了如指掌,提出的建议既符合圣贤之道,又切合实际。
  尤其是漕运一题,他不仅指出当前漕运弊端,还算出了改进后每年可节省的漕粮数额,精確到石,显示了他不仅通经史,算数造诣也是同样精通。
  正在黎诉满意地欣赏自己的答卷时,一股臭味袭来,黎诉没忍住呕了一声。
  黎诉:“???”他这边也不是臭號啊!
  隔壁的兄台是在干嘛?是拉裤兜里了吗?
  隨即,黎诉想到之前好像看到过,有的学子实在憋不住,也不想自己的答卷被戳上屎戳子时,会把袜子脱下来,直接解决在袜子里面……
  虽然被隔壁的学子举报,会被取消考试资格,但大家都是寒窗苦读,其中的辛苦谁都清楚,一般没有学子会选择举报,忍忍就算了。
  但可想而知,现在是八月份的天,天气炎热,那臭味阵阵袭来,其中的酸爽,只有亲身坐在这个位置的人才知道。
  黎诉沉默地捂住鼻子,双眼无神,但也没有要举报隔壁兄台的意思。
  现在也只能忍著点了,黎诉庆幸自己沉浸在题目中的时候能够忽略外界的一切。
  所以这个影响不了他答题,只能影响他进食……
  当其他考生还在奋笔疾书时,黎诉已检查完毕,捏著鼻子给自己灌了一口水。
  算是让他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食不下咽。
  黎诉的答卷厚厚一叠,字字珠璣,卷面整洁如刻版印刷,无一字更改。
  交卷钟声响起时,黎诉离开时脚步肉眼可见的加快,他终於逃离那股臭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