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三里五里一进,十里八里一推
  “一口气修三个炮楼?这是要拿多少人命去填?!”
  “还不止,旧的炮楼里,也增加了兵员。”
  “小钉子呢?拔掉了多少?”
  “不少!零敲碎打的,有机会就拔,有机会就拔,这个月几乎每天都有!”中年战士有条不紊的说,“每次集中优势人数,快速奇袭,打完就走。打之前通知附近的乡亲,要去拔哨所了。两个小时结束战斗,乡亲们跟著上,拆了木头、钉子、墙砖回家当盖房子扎篱笆,你別说,萝卜头烧包得很,东西都用精钢做的,比村子里铁匠打出来的好使!”
  洪队长说:“乡亲们有受到打击报復没有?”
  中年战士道:“当然有,不过小股骚扰,被民兵打退了。打不过的时候,就按照老套路,隱蔽起来。就还是北边那几条村,受损失比较多。没办法,那边北有汉奸偽政权,南边还通越南,各路牛鬼蛇神太多,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也容易得。”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这一个月敲的钉子得的物资,统统给了乡亲们自个儿瓜分去了,我心里算了一本细帐,应该是赚了的。”
  洪队长道:“肯爷,你在外面指导他们打游击,切记要叮嘱他们,不能贪心。看著了萝卜头就好跑路。千万別为了几斤铁皮给把命送了!”
  点了点头表示听进去了,肯爷问:“但……洪队长,哨所和炮楼,终归不是一回事啊。那些炮楼越搞越多,三里五里一进,十里八里一推,如何是好?”
  洪队长尚没做回答,门外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原来是在外头出任务的徐政委和老韩也闻讯赶了回来。
  他们带来的消息却不是怎么妙。
  徐政委道:“在望牛村往南边,美霞村往北,北边片区的鬼子已经修好了炮楼阵。暗桩打进了他们的內部当上了书记员,传出来的消息,那边是盆地……有矿!他们已经开採了一段日子了。那些矿原本是从灵江往北运的。但北边打了几个大的,城守住了。就运不出去。现在他们准备通过水路运矿。”
  “有矿?!”
  “啥矿?!”
  “硫铁矿!伴隨著好些……玛德老子怎么可能懂这个!反正就是好东西!!比葫芦园村那个胡铁匠祖传那块陨铁疙瘩还要好的宝贝,而且是一座山那么多!”
  “马拉个幣,难怪萝卜头疯了一样朝著北边敲!!要抢我们的矿?!”
  “对啊。所以这会儿他们人多势大……游击战不能硬扛,要先战术迴避。离那边最近的,反倒是望牛、美霞一带……话说回来,美霞村的同志们撤了没有?!”
  “撤了!保存有生力量,赶紧撤!”
  “要沿江水路运矿!”洪队长从地图上直起身子,皱眉:“看来有些问题,要问问黄藕生同志了!”
  除了时敌时友的疍家人之外,上湾村的人跑船最多,跑的火轮船,对水性最了解。
  黄藕生刚刚正式入党,积极性很高。飞毛腿跑去上湾村找他的时候,他正在地里帮老李头扎葫芦架子。老李头两个儿子都被抓了壮丁,生死不知,老婆悲愤鬱结病死,只剩下他一个五十多的老头儿,稻田没力气种了,帮著村子里的富农做做杂工,混口饭吃。
  游击队来了之后,帮他把屋子后面的两畦荒地平整下来,种粮食不行,种菜是可以的。刚刚收了两季生鲜小菜,卖了个不错的价钱,他趁势追击,架葫芦藤,“架上种葫芦,架下种南瓜。还能够套种辣椒。这些瓜菜能放好久。种出来先送给游击队。”
  听著老李头憧憬的话语,黄藕生笑眯眯:“好。可惜啊,日本鬼太荡漾了。要是搁以前,你之前种那些细菜,能在城里卖给大酒楼,卖比你之前多三倍价钱,那才叫美滋滋呢。”
  他们面前,扎起了横平竖直,头顶菱形格子的葫芦架子,比人还高一个头。梁武柏的亲弟弟梁武杉飞奔而来,这少年长得跟他哥哥一样,四肢粗壮,小豹子似的,从寺田村跑到上湾村八里多路,跟闹著玩儿似的,大声道:
  “黄村长!洪队长有请你去一趟寺田村队部里!”
  “杉儿来了。你跑著来的?有什么事,你知道吗?”
  梁武杉说:“知道,是要问关於萝卜头新建炮楼的事!”
  一听是这么回事,老李头忙推著黄藕生说:“快去,这是头等大事。”
  看了一眼地上的竹竿、麻绳、工具,梁武杉道:“李阿公,你这是要起葫芦架子?我来帮你,我们家也种了葫芦,长得可好了!葫芦园村那边匀给我们的好种苗!”
  黄藕生叮嘱了两句梁武杉,不过是做完事就要赶紧回家,免得他家人担心之类。陈二妹的说话声就在田边响起了:“藕生哥哥仔,你还是念过书的呢,怎么比我这夫乸还囉嗦。你放心好啦,我跟著杉仔的!”
  原来梁武杉来传信,梁乌头不放心,怕他半路遇到巡查盘问的,就让陈二妹跟他一起出行。谁知道梁武杉太能跑,陈二妹就落了后面。
  黄藕生这才放宽心:“哈哈,我说呢,有大人陪著我就放心了。那二妹姐,这边交给你了,我去去就来!”
  陈二妹这一来,还有別的任务。
  上湾村妇女学习小组的人见著了她,眼睛就亮了,彼此之间相视而笑,充满了女人之间的默契。把手里的活计收拾收拾,围拢过来,对陈二妹说:“二妹姐,来来,跟我们来一段咸水歌,唱连环船巧救飞虎队。”
  “徐政委教的新唱段对不啦,我上次没能听著,原来二妹姐也会?”
  “必须会。二妹姐还要教会我们咧。”
  原来游击队里,有好几个能写能唱的,特別是赛华和徐政委,一女一男,都是一把好嗓子。徐政委来到这地方之后,发现这地方有山有水,客疍陆民混居,山歌大戏咸水歌一应俱全,就把一些故事改成了小唱段,教给村子里的大小老幼,潜移默化,比单纯对著书本认字念政策效果很好。
  今天女人们口中说的《连环船巧救飞虎队》,实则是发生在前阵子东江流域的一件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