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奉詔擒拿燕王
  韩国公李善长深深垂下了头,掩住了眼中那抹深沉的忧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绝望。
  他苍老的声音微不可闻,却如同丧钟般在几个靠近他的勛贵耳边响起:
  “杀尽功臣,自毁长城……”
  “诸王如豚犬,燕王成疯癲……”
  “陛下啊陛下……如此下去……”
  “我大明……恐步秦隋后尘……二世而亡啊……”
  魏国公徐达也缓缓闭上了眼睛,一股巨大的悲凉涌上心头。
  他想起了自己当年追隨朱元璋浴血奋战、驱除韃虏的豪情壮志,再看看天幕上那疯癲的燕王和殿內这绝望的帝王……未来的大明,难道真要如那被金人掳走二帝的北宋一般,丧权辱国,任人宰割吗?
  奉天殿內,煌煌灯火之下,只有朱元璋那暴怒的喘息和朱棣那铁青著脸、紧握双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的死寂沉默。
  天幕幽光流转,映照著洪武十三年中秋夜,这场被未来疯癲与绝望彻底撕裂的宫宴。
  而那个在北平街头“疯癲”抢食餿水的燕王身影,如同最刺目的烙印,深深灼伤了所有人的眼,也埋下了一颗无人能解的惊雷。
  天幕幽光流转,那北平街头燕王朱棣状若疯癲、抢食餿水的刺目画面,如同最恶毒的烙印,深深刻在奉天殿每一个人的眼底。
  朱元璋的暴怒咆哮犹在耳边,殿內死寂得能听到勛贵们压抑的、带著嘲讽的呼吸声。
  朱棣本人挺立如松,脸色铁青,紧握的双拳指节惨白,指甲深陷掌心,唯有那深潭般的眸底,翻涌著滔天的屈辱与一种被命运扼住咽喉的窒息感。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压抑中,天幕冰冷的金属音再次响起,带著一种近乎残酷的转折,將视角拉回了南京建文朝廷:
  【燕王“疯癲”的消息,如同瘟疫,传至南京!】
  【朝野震动!】
  【建文帝朱允炆,闻讯非但未感轻鬆,反而——】
  【压力倍增!】
  画面浮现:年轻的建文帝端坐龙椅,眉头紧锁,脸上非但没有除掉心腹大患的喜悦,反而充满了焦虑、不安,甚至……一丝难以掩饰的愧疚!他面前站著齐泰、黄子澄等心腹大臣,个个面色凝重。
  天幕的声音带著一丝微妙的解读:
  【湘王朱柏闔宫自焚的惨剧,已令新帝备受煎熬!】
  【湘王柏,性温和,好读书,精书画,尤喜道家典籍。】
  【其与朱允炆年龄相仿,幼时曾一同读书玩耍,情谊甚篤。】
  【其“偽造宝钞”之罪,本就疑点重重!】
  【如此一位风雅閒王,竟被逼得以如此惨烈方式自证清白!】
  【朝野物议沸腾,民间亦多有不忍!】
  【建文帝內心所受衝击,可想而知!】
  【如今,燕王又“被逼疯”……】
  【若燕王再步湘王后尘……】
  【新帝之苛酷寡恩,必將坐实!天下人心,必將彻底离散!】
  “湘王……柏儿……”马皇后看著画面中那个温文尔雅、最终却葬身火海的幼子,再听到天幕点破他与允炆的亲密关係,泪水再次无声滑落,心如刀绞。
  朱元璋的暴怒也微微一滯,看著画面中孙儿脸上那份真切的痛苦和挣扎,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掠过心头。
  【面对此等局面,连力主削藩的齐泰、黄子澄等人,也一时措手不及!】
  【朝堂之上,要求“怀柔”、“暂停削藩”的声音,悄然抬头!】
  天幕画面切换:
  朝堂之上,齐泰脸色铁青,欲言又止。
  黄子澄眉头紧锁,神情中带著前所未有的犹疑和一丝……惶恐。
  显然,湘王之死和燕王“疯癲”,这两记重锤,狠狠动摇了他们削藩的“正义性”根基。
  【为安抚人心,更为安抚(或麻痹)那“疯癲”的北方巨兽——】
  【建文元年,六月。】
  【建文帝朱允炆,下了一道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旨意:】
  【“燕王久镇北疆,劳苦功高。今闻其疾,朕心甚忧。”】
  【“著令燕王世子高炽、次子高煦、三子高燧,即刻离京,返回北平,侍奉父疾!”】
  【“以全孝道,慰朕心!”】
  “放回去了?!”
  “把质子放回去了?!”
  “这……这建文帝是疯了吗?!”
  轰!奉天殿內瞬间炸开了锅!比看到燕王吃餿水更加难以置信的惊呼声此起彼伏!
  勛贵席上,蓝玉等人脸上的嘲讽瞬间僵住,隨即化为一种看傻子般的、极度荒谬的表情!
  魏国公徐达猛地抬头,眼中精光爆射!
  偏殿內,燕王妃徐妙云娇躯剧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峰迴路转?!绝处逢生?!
  天幕的声音带著一种冰冷的讽刺,点出了这道旨意背后更深层的、可能连朱允炆自己都未曾完全意识到的含义:
  【此旨意,看似仁慈,实则暗藏玄机!】
  【早在太祖朱元璋晚年,便已有重臣密奏:】
  【“燕王雄才,久镇北平,恐非朝廷之福!”】
  【“不若召其入京,以世子高炽嗣燕王位,留棣於京中荣养,永绝后患!”】
  【然,太祖临终前急召燕王入京,其意究竟为何?】
  【是改立储君?託孤辅政?】
  【还是……效仿此策,將其留京圈养?】
  【无人知晓!】
  【恐怕连弥留之际的朱元璋自己,亦在犹豫彷徨,难以决断!】
  “召咱入京……是为了……圈养咱?”朱棣的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席捲全身!
  他猛地看向御座上的父皇,眼中充满了震惊、质疑和一种被至亲算计的深深刺痛!
  原来……原来父皇临终前的召唤,可能並非信任,而是一道温柔的枷锁?!
  朱元璋本人也被天幕这赤裸裸的剖析刺得脸色剧变!
  他下意识地想要驳斥,想要怒骂,但话到嘴边,却只剩下一阵剧烈的咳嗽!
  未来的自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究竟在想什么?
  是真心想传位给老四?还是仅仅想把他这个最不安分的儿子“请”到身边看管起来?
  他自己……竟然也无法確定!一种巨大的茫然和自我怀疑,如同冰冷的潮水,將他淹没。
  难道……难道他一生杀伐果断,最终在对待自己最像他的儿子时,也陷入了优柔寡断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