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关兴要撂挑子
  此话一出全场沉默不说,许多人还都下意识的扭头避开了关兴质问的目光。
  这话他们没法接,理由很简单,受限於低下的医疗水平和认知水平,殿中官员的家族中几乎全都出现过胎死腹中,一尸两命以及婴儿夭折之类的痛心事。
  殿中官员都是如此,民间吃不起饭看不起病的可怜百姓就更別说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婴儿夭折属於常態,长大成人才是奇蹟。
  这对那些人丁兴旺的家族来说还能勉强接受,但对那些人丁单薄,甚至几代单传的人家来说可就要了老命了,稍微有个头疼脑热都可能断子绝孙了。
  若非如此,能生育的寡妇为何那么值钱?
  所以诸葛亮以丞相之身命令程礼董奉二人实验新的接生技术的消息刚一传出便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得知洗手消毒能提高两三成接生概率之后所有人都震惊了,震惊过后许多家族当场下了严令,以后接生必须监督接生婆洗手,绝不能让她们拿著脏手去给自家產妇接生。
  面临著如此严峻的生育形势,又对传宗接代有著强烈执念的大汉百姓自然不愿放过任何一个提高生育率的机会,因此没人敢接关兴的茬,否则关兴將生育率低下的锅扣到他们头上可就麻烦了。
  这口黑锅包括刘备在內,在场谁也背不动。
  见眾人集体哑火关兴继续说道:“黄巾暴乱至今,数十年征战下来大汉人口十不存一,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復人口,恢復人口是重中之重,是当下最重要的国策,没有足够的人口怎么跟曹魏对抗?”
  “恢復人口不是怀上就完事了,还得成功出生並顺利长大,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在孕妇和婴儿身体素质都堪忧的情况下只有提高医疗水平这一个办法,而想提高医疗水平,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医学院,研究更高超的医术,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
  “建立医学院往大了说是为了大汉繁荣昌盛,快速走向巔峰,往小了说也是为在场诸位,为天下百姓能更好的传宗接代医治病痛,有毛病吗,这样的学院不该建吗?”
  眾人听的齐翻白眼,素质堪忧,医疗水平,该死的关安国你哪冒出这么多新词?
  別说还挺贴切。
  见没人接茬,关兴又將目光投向袁徽,微笑问道:“袁监正,医学院不该建吗?”
  袁徽嘴唇蠕动想说点什么,却悲催发现自己没法反驳,医学院確实是有益於大汉,有益於全人类的大事,自己若是反对瞬间就会变成全民公敌。
  身为大儒,他袁徽行走天下靠的就是借为民发声的名义忽悠大多数人为自己站台,因此是绝对不敢在这种对全民有益的事情上唱反调的。
  而且他也同意这个观点,只是不想看关兴得意的嘴脸而已。
  这就导致讚美的话他不想说,反对的话又不敢说,思来想去唯有沉默。
  但关兴直勾勾的盯著他,一直沉默也不是办法,袁徽只好捏著鼻子说道:“就算你说的是对的,医学院必不可少,但那工学院又是怎么回事,你確定不是为了恢復杂家学统吗?”
  杂家也是诸子百家之一,袁徽现在提这个,目的不言而喻。
  关兴冷哼道:“少给我乱扣復兴诸子百家的帽子,再扣小心我告你誹谤啊。”
  “针对这个问题我就问袁监正一句,没记错的话你让侄子在城外建了座造纸厂吧?”
  袁徽老神在在的说道:“建厂可是陛下特意下过圣旨的,按你的话说老夫这也是响应朝廷號召,有毛病吗?”
  关兴被气笑了,反问道:“你响应朝廷號召我没意见,但你特么的跑我乌伤造纸厂挖人算怎么回事?”
  “你给我造纸厂的工人三倍工钱不说,还给我造纸厂主管送美女,用美色诱惑我的主管跟你走,这事真以为我不知道吗,我敬你是大儒,你却背后挖我墙角,对此你不该给我个说法吗?”
  自从刘备下旨鼓励建厂之后,乌伤炼钢厂和造纸厂就成了香餑餑,天天都有人跑到两厂门口挖人。
  另外隨著江南一统,两厂的禁令已经解除,那是工厂不是军营,不能一直实行军事化管理让工人有家不能回不是。
  工人因此可以自由出入工厂了,却也被这帮傢伙钻到空子了,两厂近半的工人都被挖走了,害的关兴不得不提高工人工资,再不加薪人可就跑光了。
  “这个……这个嘛……”
  袁徽有些无言以对,尷尬的站在原地直抠脚趾,最后无奈笑道:“建厂需要工匠啊,没工匠我拿什么造纸?”
  关兴无语道:“原来你特么知道啊,所以你说我建工学院是为了什么?”
  “诸位同僚积极响应陛下號召,纷纷投资建厂这我没话说,但你们全部跑到我的厂子里挖人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再者已经备案的炼钢厂就有数十家,造纸厂纺织厂等所有厂子加起来上百座都有了吧,我厂里的人就算被你们全挖光了够你们用吗,不建工学院培养更多的工人能行吗?”
  “我自掏腰包建工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去给你们打工,我还没问你们收培训费呢你们倒不乐意了,那行啊,工学院我不建了,留著办学的钱吃喝嫖赌他不香吗?”
  殿中官员闻言脸色齐变,张昭率先出列拜道:“陛下,老臣以为建立工学院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些厂子急需各类人才,没有工匠他开不了工啊。”
  张昭已將侄子张奋安排到章安(台州)做县令,並以家族的名义在三门湾修建张氏造船厂了,这要没有工人,他的船厂怎么开工?
  那些已经备案建厂,急缺工人开工的官员纷纷出列拜道:“臣附议。”
  有些事只有上手才知道有多难办,工厂只有动工才知道有多难建,对这群士族出身的官员来说,建厂最难的不是资金而是工人,他们现在是拿著钱也找不到人干活,只能跑到关兴的工厂里去挖墙角。
  但关兴的墙角就那么大,就算挖塌了也填补不了各大士族的工匠缺口啊,为此那些备案建厂的士族最近愁的头都快白了。
  这种情况下,神策侯愿意自掏腰包建工学院为大家培养工匠,他们鼓励都来不及呢,哪敢打击神策侯的积极性啊,否则这小子真拿著建校的钱去吃喝嫖赌了他们咋办啊,自掏腰包建校吗,那多费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