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千金买马骨
  张休带著陈瑜送来的货款满载而归连夜返回。
  回程路上身边多了一人正是皮丹,皮丹是带著老婆孩子一起来的明显没打算再回去,路上张休跟皮丹聊了几句,发现此人谈吐优雅举止有度,是个可造之才便决定推荐给王甫。
  虽然他答应了陈瑜但也不能隨便举荐,要知道这个年代的举荐人是有连带责任的,若真举荐个歪瓜裂枣过去,自己可是要跟著吃瓜落的,所以举荐这事得慎之又慎。
  数天之后张休成功返回建业,进城直奔刺史府跟王甫匯报情况並向王甫举荐皮丹。
  得知陈家主动配合散布小说並举荐官员,王甫忍不住大喜,拍著扶手兴奋说道:“太好了,这个皮丹必须重用,重用此人既能安抚陈家,还能给曹魏其他寒门做个表率,可谓是一举两得啊,快把皮丹带进来让我看看。”
  皮丹是曹丕称帝至今唯一一个主动投靠过来的中原士人,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因此大汉朝廷对皮丹的態度决定了中原士人对大汉的態度,中原那些鬱郁不得志的士人看到大汉重用皮丹,肯定会积极投靠过来的,反之则会继续为曹魏效力。
  千金买马骨,目前的皮丹就是那根马骨,用好了会收到奇效。
  比起这个,皮丹的个人能力根本不重要。
  很快皮丹被带进大厅,走到王甫面前恭敬拜道:“草民皮丹见过王使君。”
  王甫盯著皮丹打量片刻说道:“皮先生请起,既是陈公子举荐过来的老夫就有话直说了,你对小说之事怎么看?”
  这就算考试了,能否过关全凭此刻了,皮丹不敢怠慢慎重思索片刻才说道:“小说不是目的,借小说宣传科举,引起中原寒门对九品中正制的抵制才是目的。”
  “而且草民以为,科举是必会取代察举的,隨著白纸问世书籍增多,读书將不再是士族和寒门的专属,肯定会波及到民间,导致天下读书人越来越多,百姓读书之后就会有新的诉求,不会再满足於老实种地的,但朝廷官职就那么多,若长久被士族霸占而不让寒门和底层百姓参与的话,寒门和读过书的底层百姓完全有可能联手掀桌子,所以草民以为科举是歷史的必然,何时推行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王甫满意笑道:“你倒看的挺远,是个有见识的,那你有什么特长,在本使手下想谋个什么职位?”
  皮丹答道:“草民家住淮河边上,小时候经常跟著族人前往河边加固堤坝,读书之后查看了很多歷代的水利图志,自问在水利方面有几分天赋,愿谋求河工一职。”
  王甫大喜道:“原来还是个有技术的,正好江东最近商业发达,本使手里也有点余钱,准备兴修江东水利,你既有此能力,就先在工曹担任主事吧,儘快修几条水利让本使看看你的能力,也让质疑你的人闭嘴。”
  朝廷有六部,州里有六曹,郡里有六厅,县里有六房,不同的名称相同的职能。
  皮丹闻言大喜,连忙拜道:“谢使君赏识,下官必不辱使命。”
  王甫挥手说道:“你舟车劳顿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等安排好家眷再来上任不迟。”
  皮丹行礼告退,张休等他走后才担忧的说道:“使君,皮丹才刚过来,让其负责水利是不是唐突了些?”
  重用皮丹可以理解,但让其直接担任某部门的一把手多少有些草率了。
  王甫却捋须笑道:“不如此怎么让中原其他士人看出咱们大汉唯才是举啊,先让皮丹干个一年半载,让中原士人看到大汉招揽人才的决心,一年之后皮丹若干的好就继续重用,若干不好擼了就是,区区一年时间本使还赌得起。”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跟关兴奇袭建业,並从中获得巨大利益之后的王甫也有了点赌徒精神,准备投资皮丹一年,一年之后皮丹身上的gg效应也榨取的差不多了,届时再根据皮丹的能力给他重新分配职位也不迟。
  不得不说,王甫越来越有老狐狸的倾向了。
  此事对王甫来说只是场输得起的赌博,但对皮丹来说却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能否获得赏识,实现理想就看这一次了。
  因此皮丹不敢怠慢,当天安排好家眷熟悉好衙门同事,第二天就离开建业前往各地考察河道情况去了。
  皮丹在野外风餐露宿三个月,考察了丹阳和吴郡境內所有河道,给王甫写了一份厚达三百页的治河报告,看的王甫惊为天人如获至宝,立刻批准了他的治河计划。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
  目前徐州陈家的家主是陈登之子陈肃,陈肃在洛阳担任郎中,本来混日子没啥事,可是这天突然收到了陈瑜的书信和半箱密封的书籍。
  陈肃不敢怠慢,立刻按照陈瑜的叮嘱,带著书籍去见太傅钟繇。
  来到钟府见到钟繇行礼拜道:“太傅,这是家兄从徐州送来的,说是偽汉传来徐州的反书,家兄怕在徐州传播,便密封送来京城让下官交给太傅,如何处理还请太傅定夺。”
  “反书,那是什么玩意?”钟繇迷茫的走到箱前,確认箱盖被火漆封著没有中途拆开的痕跡之后才揭掉火漆打开箱盖,取出里面的《白蛇传》查看。
  陈肃也想拿起一本翻看,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好。
  钟繇何许人也,几乎只翻了几页便看出了书中夹带的私货,气的直接扔掉书籍骂道:“科举制,大耳贼竟然想推行科举制,简直其心可诛。”
  他们颖川士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逼的曹丕同意了九品中正制,还没来得及享受福利呢刘备就搞出个科举制,不看出身不看背景,只要通过科举就能入仕?
  这绝对不行,若真这样搞了他们士族的辉煌拿什么维持?
  哪家若是出现一两代考不中的废物,岂不是很快会被其他家族压下去,变成寒门乃至庶民?
  阶层这事掉下去容易,再想爬上来可就千难万难了。
  该死的大耳贼,这是要刨士族的根啊。
  想到他们辉煌无比的长社钟氏仅仅因为子孙没科举中榜便被打落尘埃的后果,钟繇不由的惊出一声冷汗,咬牙切齿的说道:“这种书籍徐州有多少,是不是已经彻底传播开了?”
  陈肃摇头道:“下官不知道啊,家兄信里没说。”
  钟繇却篤定道:“肯定已经传播开了,估计吕虔刺史的奏报这一两天就到了,不行,绝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老夫现在就去覲见陛下,你我跟我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