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多方助力
  王文鐸一看对方主动问起了自己对古城的规划,瞬间意识到这是个机会。
  “领导,规划已经做好了,只是这实施起来有些困难,可如果规划真的实现,那绝对能形成產业规模,甚至带动全县的发展!”
  陈哲峰闻言,心中已经猜到:王文鐸这是趁机在让自己给他解决问题呢!
  不过王文鐸说的带动全县发展,还是让他提起了兴趣。
  “哦?带动全县发展,文鐸同志,你这口气不小啊!”
  王文鐸听后笑道:
  “领导別急,听我细细道来!”
  王文鐸將自己与李户煒说的那番话又重新复述了一遍。
  现在的他,身上搞学术研究的书生意气少了几分,反而多了几分,额,销售的江湖气!
  没办法,环境造人啊!
  听完王文鐸对古城乡的规划,陈哲峰瞬间意识到对方真没有吹牛逼。
  一旦在古城真的形成有机蔬菜產业化,那发展起来的將不仅仅再是古城乡。
  到时候,整个河阴县的物流业、餐饮业、农机业等一系列的產业。
  到时候能產生多少税收,带动多少就业,成就多少gdp!
  这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数字!
  不得不说,作为常务副县长陈哲峰对於经济发展,確实是要比李户煒更敏感的。
  这倒不是说李户煒不如陈哲峰,而是李户煒作为一把手而言,他要做的更多是规划,制定方向,掌握大局,如果没有这样的目光,那李户煒是上不了厅级的!
  “文鐸同志啊,这大城市来的人才就是不一样,不得不说你这个方案很是大胆!”
  看到陈哲峰被自己勾起了兴趣,王文鐸趁热打铁道:
  “唉,计划是好计划,我也能对接各方面的资源,只是这推行下去的阻力太大了。”
  陈哲峰闻言一笑:
  “文鐸同志啊,人家是给一根萝卜,让人家办事;你这是,给我画了一个萝卜,就要我给你办事儿啊!”
  “不过,我愿意!”
  “你这个规划很好,儘管大胆地去推动,遇到问题尽可以来找我!”
  要得就是这句话,王文鐸为什么费尽心机去游说陈哲峰,不就是想给自己对古城的规划谋求一张护身符嘛。
  现在护身符来了!
  “那我就提前感谢陈县长对我的支持了!”
  陈哲峰轻笑一声:
  “唉~我只是副县长而已!”
  王文鐸闻言也是適时地送上马屁:
  “我还是想称呼您县长!”
  “哈哈!”
  陈哲峰听到县长二字,心中呢喃道:正处啊,我等了太久了!
  整整两届,都由於二人之间一点点恩怨,被林光搅局,让自己的政治声明白白浪费了一届!
  虽然自己强行上了常务副县长,可林光却已经是县长。
  成为县长之后的林光,更是大欖县政府大权,自己只能韜光养晦。
  现在王文鐸这个破局者的出现,再加上上面的人对古城乡的关注,陈哲峰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再往上迈一步的机会来了!
  所以,陈哲峰这次不管如何,哪怕和林光撕破脸也要扶著王文鐸往前走,他知道这是自己仅有的机会。
  不然等林光再往上走一步,那自己將永无出头之日。
  聊完的二人一看时间,已经十二点半。
  “文鐸同志啊,肚子饿了吧。”
  “走,我带你去尝尝古城一家很不错的羊汤!”
  “领导,你请客吗?”
  王文鐸感觉两人聊得不错,也是开起了玩笑。
  陈哲峰一愣,大笑道:
  “哈哈,我请,我请!你还是下面的书记镇长中,第一个让我请吃饭的!”
  王文鐸很適时地递上一句话:
  “那是领导关心我唄!”
  “哈哈!”
  王文鐸开车,在陈哲峰的指引下,二人来到县城中心一家名叫“秦记羊汤”的馆子。
  “呦呵,这县城最繁华的地方,藏著这么个小馆子呢!”
  王文鐸看著一家门面极小的馆子感嘆道。
  “我平时没事儿了就喜欢来这里,一起尝尝!”
  点了两大碗羊汤,二人便落座下来。
  “我知道,你说的困难肯定是李、竇、林三人吧!”
  陈哲峰在公眾场合併没有提及三人的名字。
  “嗯,竇李二人垄断了古城的大小资源,把营商环境搞得很恶劣,所以想发展古城必须清理二人。”
  王文鐸一边往汤里加著辣椒一边含糊著回道。
  “嗯,竇李和林的关係很密切,想搬开他们,不容易!”
  “有思路了吗?”
  王文鐸犹豫一下,回道:
  “李书记给了我一个电话號码,县局周副局长的电话。”
  陈哲峰听后思考一番,说道:
  “嗯,他是李书记的人,老周这个人还不错,是一个有原则的同志。”
  “既然李书记说话了,那你就先让他帮你办,关键时刻,我会说话的。”
  王文鐸听后心中喜笑顏开。
  “领导,感谢你的大力支持,敬你一个!”
  说著,端起汤碗做出敬酒的姿態。
  陈哲峰一愣,再度朗声大笑。
  ...
  吃过午饭,王文鐸辞別陈哲峰,临走时,陈哲峰告诉王文鐸杜富礼可以信任,可以用。
  坐在车上,王文鐸拨通了周副局长的电话。
  “周局长你好,我是王文鐸。”
  电话內的周局长很是热情地说道:
  “王书记你好啊。”
  “周局长忙不忙,不忙的话出来坐坐?”
  “行啊,正好我现在没什么事。”
  “那就麻烦周局长找个地方,我刚到河阴,哪里都还不熟悉。”
  “那就去福鼎茶室吧。”
  將周局长约出来,王文鐸驱车赶往福鼎茶室。
  赶到福鼎茶室的时候,王文鐸先是定了两提茶叶。
  初次见面,自己和人家也不是很熟悉,带点礼物也是礼节的一种体现。
  福鼎茶室位於县城边上,环境很好,颇有一种曲径通幽之感。
  两人寒暄几句,王文鐸主动提起了正题:
  “周局,有件事还想请你帮忙。”
  周局长本名周天明,现任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领导已经打过招呼了。”
  周天明这人举手投足之间更像是一个文人墨客。
  “只是我想问一下真的要这么做吗?”
  王文鐸思考一下,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
  “周局对古城乡现状怎么看?”
  周天明思考一番,回道:
  “一潭死水,了无生机!”
  “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
  周天明一语中的。
  王文鐸笑了笑,说道:
  “重症还需重药医,放任下去,古城只会越来越糟,到时候河阴大小领导,都要为此担起责任!”
  周天明闻言也不再多说,只是点头道:
  “只是这样做有些违规啊!”
  王文鐸知道周天明心里的顾虑,出言宽慰道:
  “李存明在古城势力根深蒂固,只能这般。”
  周天明听到这话,沉默许久道:
  “那就做吧,从竇福生入手,这个人浑身都是问题,他犯的事儿我知道一些,但是都被李存明运作善后了,但不可能一点痕跡不留,就从他开始,抽丝剥茧!”
  王文鐸在这方面不如周天明,所以选择信任对方。
  “那就麻烦周局长了,我们一起还古城一个青天,给古城人民一个交代!”
  与周天明沟通完后,在王文鐸驱车回古城时,民大的同学打来了电话。
  “鐸哥,你让我帮忙化验的土壤,结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