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谈话谢飞臣
“员外那边话递到位了,咱现在过去啊?”
王文鐸看著一旁的徐末,问了一嘴。
徐末指了指自己,问道:
“我?我跟你去干啥啊,有什么话你自己聊就行了,我不去,我这一大堆事儿呢!”
徐末一听要动弹去热河,立马摆手拒绝。
“你带著小桐去唄,到那儿让员外招待招待你们,他在那块儿比较熟!”
王文鐸一想也是,反正正事儿三两句聊完,自己还能带著徐桐转转,毕竟好久没有陪徐桐了,这都快结婚了,也说不过。
“行,那你在京城吧,我带小桐过去!”
“不用著急去,抻一下!”
徐末点了王文鐸一句,接著便接了个电话,开车离开。
王文鐸想想也是,陪著徐桐在京城又待了一天,跟员外的父亲卫正华聊了会儿,让对方帮忙和港岛那边沟通一下,儘快把容向发的赃款追回来。
如果真把蓝海这边的投资谈下来,那老区绝对是要动大钱的。
从卫家出来后,王文鐸又给明悦打了个电话:
“最近项目不要上了,把欠款追一下,回笼一下资金,下一步朝歌要有大动作!”
“...”
“对了,慈善基金那边怎么样?”
“...”
“那就行,尽我们最大能力吧。”
...
傍晚,龙飞开车,王文鐸与徐桐一同去了热河某度假村。
车子刚一停进停车场,谢飞臣便已经站到了车门旁,主动给王文鐸打开了车门。
“谢总,你真是太客气了。”
“呵呵,哪里话,能邀请王书记来热河一趟,是我的荣幸!”
双方寒暄几句,便一同进了度假村。
“小桐,你先自己看看,我陪谢总聊几句。”
徐桐知道王文鐸这趟来是有正事儿,与眾人打了声招呼,便独自离开。
“谢总,听员外说,你想慢慢把厂子整体搬迁到中部地区?”
“员外?”
谢飞臣顿时一怔,仅从称呼上,谢飞臣便察觉到了王文鐸与卫家公子卫长空的关係甚篤。
“哦,卫家公子卫长空,我们在一块儿都这么称呼他!”
“蓝海在南方发展不是挺不错嘛,怎么突然想著要整体搬迁呢?”
谢飞臣搓了搓手,深吸一口气,说道:
“不瞒你说,我们蓝海前几年在南方发展还行,也是能和富某康掰掰腕子的,而且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比他做的业务更高端一些!”
“但前年,南方一些领导不是...这事儿你应该也听说了,那些领导都是支持我们蓝海的。”
听到这儿,王文鐸点点头。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构建清亲政商关係,但是王书记你肯定也知道,真要做起来並不是那么容易的,失去上层政治关係的支持,我们蓝海这两年有点走下坡路了!”
“再加上,国家一直在提倡加工製造业向內地省份迁移,南方沿海城市也在进行產业升级,经过我们蓝海董事会的商討,决定在中部地区建设分厂,並逐渐把业务中心向中部地区分厂迁移,並在五到八年內完成彻底迁移。”
谢飞臣这么说,也是在向王文鐸传达一个消息,那就是我们蓝海迁移可以,业务重心转移也没问题,但是前提是要给我们时间。
“嗯,你们董事会还是有前瞻性的!”
“有目標城市吗?”
谢飞臣摇摇头。
“目前还只是规划阶段,我们也在筛选。”
王文鐸听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就我看来,省会城市是不符合蓝海未来发展的。”
“现在,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產生的虹吸效应太大,省会城市的领导们也想利用这种虹吸效应发展高新科技產业,就拿我所在的平原省举例,最近两年,省会在高新科技企业引进过程中,给出的政策优惠比加工製造业要高太多了。”
“当然,这不是说省会城市会排斥大型加工製造业的加入,而是在政策、资金、人才、制度等多方面的倾斜来看,省会城市更加愿意紧跟国家大政方针。”
“省会城市的虹吸效应,確实能给蓝海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我觉得就长远来看,省会城市未来十年內,绝对会跟南方沿海城市一样,进行大规模的產业升级,蓝海如果选择省会城市,可能会走今天的老路!”
仅从专业角度,谢飞臣觉得王文鐸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蓝海属於是加工製造业,也是人力资源密集型產业,如果搬迁到省会,可能会因为人口虹吸效应,迎来短暂的爆发式发展,但就长远来看,还是要面临当前的窘境。
“王书记,依你之见,蓝海应该迁移到哪个城市?”
听到这话,王文鐸顿时提高了警惕,如果这个时候就说出让对方迁移到朝歌,看起来有些太急。
“人口大省,人口大市!”
“川地、平原、燕赵,这三个省份我觉得都不错!”
“呵呵,我们蓝海会认真考虑王书记的意见的!”
说到这儿,两人关於蓝海的话题基本上已经聊完,双方也只不过是进行初步试探而已。
下面再聊的就是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了。
一直聊了半个小时,就在王文鐸频繁看手錶,准备结束对话时,谢飞臣突然道:
“王书记,如果蓝海想投资王书记,不知道王书记是否愿意让蓝海搭上你的快车?”
这话一出,房间內的氛围瞬间有些凝滯。
沉默两分钟后,王文鐸冲谢飞臣眨巴眨巴眼睛:
“欢迎蓝海来平原投资,有能够用得到我的地方,我一定竭力帮忙!”
谢飞臣沉吟数秒后,开口道:
“王书记,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蓝海想和王书记深度绑定!”
“我们帮助王书记在区域內投资、盘活经济,王书记给我们提供政治...”
不等谢飞臣说完,王文鐸当即摆手打断道:
“不可能!”
“我不会给任何人,任何团体、组织提供政治保护!”
“但我也绝对不会让任何一家能为国家带来就业岗位、盘活经济、带动区域发展的企业受委屈!”
王文鐸看著一旁的徐末,问了一嘴。
徐末指了指自己,问道:
“我?我跟你去干啥啊,有什么话你自己聊就行了,我不去,我这一大堆事儿呢!”
徐末一听要动弹去热河,立马摆手拒绝。
“你带著小桐去唄,到那儿让员外招待招待你们,他在那块儿比较熟!”
王文鐸一想也是,反正正事儿三两句聊完,自己还能带著徐桐转转,毕竟好久没有陪徐桐了,这都快结婚了,也说不过。
“行,那你在京城吧,我带小桐过去!”
“不用著急去,抻一下!”
徐末点了王文鐸一句,接著便接了个电话,开车离开。
王文鐸想想也是,陪著徐桐在京城又待了一天,跟员外的父亲卫正华聊了会儿,让对方帮忙和港岛那边沟通一下,儘快把容向发的赃款追回来。
如果真把蓝海这边的投资谈下来,那老区绝对是要动大钱的。
从卫家出来后,王文鐸又给明悦打了个电话:
“最近项目不要上了,把欠款追一下,回笼一下资金,下一步朝歌要有大动作!”
“...”
“对了,慈善基金那边怎么样?”
“...”
“那就行,尽我们最大能力吧。”
...
傍晚,龙飞开车,王文鐸与徐桐一同去了热河某度假村。
车子刚一停进停车场,谢飞臣便已经站到了车门旁,主动给王文鐸打开了车门。
“谢总,你真是太客气了。”
“呵呵,哪里话,能邀请王书记来热河一趟,是我的荣幸!”
双方寒暄几句,便一同进了度假村。
“小桐,你先自己看看,我陪谢总聊几句。”
徐桐知道王文鐸这趟来是有正事儿,与眾人打了声招呼,便独自离开。
“谢总,听员外说,你想慢慢把厂子整体搬迁到中部地区?”
“员外?”
谢飞臣顿时一怔,仅从称呼上,谢飞臣便察觉到了王文鐸与卫家公子卫长空的关係甚篤。
“哦,卫家公子卫长空,我们在一块儿都这么称呼他!”
“蓝海在南方发展不是挺不错嘛,怎么突然想著要整体搬迁呢?”
谢飞臣搓了搓手,深吸一口气,说道:
“不瞒你说,我们蓝海前几年在南方发展还行,也是能和富某康掰掰腕子的,而且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比他做的业务更高端一些!”
“但前年,南方一些领导不是...这事儿你应该也听说了,那些领导都是支持我们蓝海的。”
听到这儿,王文鐸点点头。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构建清亲政商关係,但是王书记你肯定也知道,真要做起来並不是那么容易的,失去上层政治关係的支持,我们蓝海这两年有点走下坡路了!”
“再加上,国家一直在提倡加工製造业向內地省份迁移,南方沿海城市也在进行產业升级,经过我们蓝海董事会的商討,决定在中部地区建设分厂,並逐渐把业务中心向中部地区分厂迁移,並在五到八年內完成彻底迁移。”
谢飞臣这么说,也是在向王文鐸传达一个消息,那就是我们蓝海迁移可以,业务重心转移也没问题,但是前提是要给我们时间。
“嗯,你们董事会还是有前瞻性的!”
“有目標城市吗?”
谢飞臣摇摇头。
“目前还只是规划阶段,我们也在筛选。”
王文鐸听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就我看来,省会城市是不符合蓝海未来发展的。”
“现在,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產生的虹吸效应太大,省会城市的领导们也想利用这种虹吸效应发展高新科技產业,就拿我所在的平原省举例,最近两年,省会在高新科技企业引进过程中,给出的政策优惠比加工製造业要高太多了。”
“当然,这不是说省会城市会排斥大型加工製造业的加入,而是在政策、资金、人才、制度等多方面的倾斜来看,省会城市更加愿意紧跟国家大政方针。”
“省会城市的虹吸效应,確实能给蓝海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我觉得就长远来看,省会城市未来十年內,绝对会跟南方沿海城市一样,进行大规模的產业升级,蓝海如果选择省会城市,可能会走今天的老路!”
仅从专业角度,谢飞臣觉得王文鐸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蓝海属於是加工製造业,也是人力资源密集型產业,如果搬迁到省会,可能会因为人口虹吸效应,迎来短暂的爆发式发展,但就长远来看,还是要面临当前的窘境。
“王书记,依你之见,蓝海应该迁移到哪个城市?”
听到这话,王文鐸顿时提高了警惕,如果这个时候就说出让对方迁移到朝歌,看起来有些太急。
“人口大省,人口大市!”
“川地、平原、燕赵,这三个省份我觉得都不错!”
“呵呵,我们蓝海会认真考虑王书记的意见的!”
说到这儿,两人关於蓝海的话题基本上已经聊完,双方也只不过是进行初步试探而已。
下面再聊的就是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了。
一直聊了半个小时,就在王文鐸频繁看手錶,准备结束对话时,谢飞臣突然道:
“王书记,如果蓝海想投资王书记,不知道王书记是否愿意让蓝海搭上你的快车?”
这话一出,房间內的氛围瞬间有些凝滯。
沉默两分钟后,王文鐸冲谢飞臣眨巴眨巴眼睛:
“欢迎蓝海来平原投资,有能够用得到我的地方,我一定竭力帮忙!”
谢飞臣沉吟数秒后,开口道:
“王书记,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蓝海想和王书记深度绑定!”
“我们帮助王书记在区域內投资、盘活经济,王书记给我们提供政治...”
不等谢飞臣说完,王文鐸当即摆手打断道:
“不可能!”
“我不会给任何人,任何团体、组织提供政治保护!”
“但我也绝对不会让任何一家能为国家带来就业岗位、盘活经济、带动区域发展的企业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