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寒门纵有经纶手,难匯青云半尺天
几日后,苏砚冬发觉原本做好的关於朝廷封禁《生民镜》的打算,都没有派上用场。
在城郊別院收到手下的匯报,“大人,陛下下旨开恩科了,各地书铺都在抢《生民镜》还有各类科举用书,说是要当备考范文呢!”
不管是哪个朝代,教育用书都是畅销无阻的,新帝此时僵持的局面也会有所缓解。
苏砚冬正在临帖復健,此时笔尖一顿,墨水滴在纸上,晕出一小团墨,她抬眼看向窗外,柳絮已经落尽,枝头抽出了新绿。
“让白周他们盯紧一点,报纸上多刊登一些实用的策论,故事以精品为主。”
这些故事,全都是最真实的民生反馈,这些书生还有官员不是看不见民间疾苦吗?她慈安院的人看得见,甚至能够用笔记下来,如今昭告全天下!
这样一份小小的报纸,竟然真的撬动了僵持的棋局。
苏砚冬放下笔,只见拂过纸上的字,那是她昨日写的《劝学篇》,预备刊登在下一期报纸上的,末尾写著:“天下有才者,当为天下用。”
如今看来,这一条路,算是走通了第一步。
——
开恩科的消息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落入了大江南北的书斋。
从前抄录《生民镜》的穷书生们,此时把报纸上的策论裁下来贴在墙上,早晚对著琢磨,偏远州府的举子们都准备进京赶考。
他们等了太久了!
万平帝病重快两年,加起来就有三年没有开科举了,多少能人异士、民间隱士报国无门。
明眼人都能瞧明白,景和帝无人可用,现在第一批恩科,就是从龙之功的第一批班底!
可以说这是天大的机缘,读书人是傻子才会放过这个机会,不管穷的富的,有门道的、没门道的都来了。
那《生民镜上》不是说了吗?不分门第、能者居之。
这几年都是举孝廉,官员名额都被世家垄断了,这一次恩科可以说是积攒了好几年举子们的怨气。
柳静渊也得到了《生民镜》的消息,此时热泪盈眶,还找了身边的大弟子文清说起这件事,“这像不像你的小师弟干的事情?”
文清从上次落第之后,就没有再科举的想法了,知道结果都是一样的,寒门弟子除了投靠朝中人没有出头之日,只一心与师傅教书育人。
“像,像极了!”
柳静渊看得出来苏砚冬的手笔,同时惊讶於这报纸的作用这么大,竟能让朝廷鬆口开科举。
要知道世家和杨党已经把持朝堂科举,举孝廉两年之久了,新帝无人可用也是因此原因。
不仅仅是江南等地反响热烈,很多当年最后一次科举落第的学子,为了科举倾家荡產,却落得“柳青云”一样的下场,看到这个故事不禁號啕大哭。
“『寒门纵有经纶手,难匯青云半尺天』,好!说得太好了!”
京都漂泊的穷书生里,黄进算是混的比较好的,他在京都租了个地方做私塾,每日里给小儿启蒙为生,可谁知道他曾经是个举人,差点进入同进士呢?
可恨那同进士的名额,有九成都是世家子弟,剩下的一成寒门子弟,不是拜了码头、就是被招婿了。
他来京都科举的时候已经三十了,家中有髮妻有儿女,拒绝富绅之后,结局可想而知。
“黄进啊黄进,你当初若是做了我妹妹的夫婿,也不用在这里当个穷酸的教书先生了。”
黄进知道来找茬的人是谁,他如今三十五岁,早就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只是心里还是有一点傲气和不甘支撑著黄进,不能向张家屈服。
张奕扬看著人模狗样的, 可这几年里已经打砸了他三次私塾了。
这些开蒙的小孩都嚇坏了,显然是看到那些打手们手上的棍棒,有的甚至躲到了桌子下面。
“孩子们是无辜的,你又为何如此作恶多端呢?”
黄进护在这十几个孩子的面前,身穿深蓝色长袍的清瘦身影看起来很是瘦弱,却有著书生的脊樑。
“我为何作恶多端?我是来找你还钱的!”
张奕扬为何会如此找黄进麻烦呢?只因为当年他在一旁搭话让黄进狠狠反驳了,这些年还是怀恨在心。
“我黄某读的是圣贤书,知道『糟糠之妻不下堂』,公子切勿戏言!若是公子真的疼令妹,就別让她沾上『夺人夫婿』的名声,贵府也当知道礼义廉耻吧?”
苏砚冬就在这种情况下出来吃瓜了。
主要是落脚的城郊宅子就在私塾隔壁,平日里听著孩童稚嫩的读书声,苏砚冬还觉得挺好玩的。
尤其是看到迷迷糊糊的孩童手上拿著早餐窸窸窣窣的跑到学堂,苏砚冬更是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他们在上学,自己却在床上。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可今日孩童们的害怕叫喊声传入了自己的耳朵,让苏砚冬烦躁的同时感觉到了担心。
是谁在私塾之地如此闹事?京都的风气已经坏到这种地步了吗?
“这小崽子,就是你赚钱的来源?”
张奕扬隨手抓起来一个小男娃,看样子才六岁左右。
接著一脚踢在这小男娃的肚子上,將他踹飞好几米远。
“你教些贱民就自詡先生,不过会几句『之乎者也』而已,还敢看不起我?”
儘管按照士农工商,黄进的举人地位是比张奕扬高的,可有钱有权有人的张家,让张奕扬此时能够踩著黄进和他说话。
“要是我毁了你这张脸,是不是就不能在我面前说教了?你还是灰溜溜地滚回老家吧!”
张奕扬每一次欺负完黄进,都觉得满足又不满足。
尤其是看到这个三十多岁的举子,还是这般穷酸又有骨气,在生意场上被那些官老爷看不起的情绪就上来了。
他的眼睛恶毒的看著黄进白净的面庞,这人皮相確实不错,不然也不会得到张老爷的青睞,若是上面多些伤疤,或许就顺眼了。
“小爷我呢,打发善心,给你整整容貌,你这种小白脸只有太监喜欢!”
手起刀落,手上的小刀狠狠刺向黄进的脸,甚至是衝著黄进的眼睛去的。
危机时候,一柄匕首將张奕扬的手穿透,小刀落在地上。
“啊啊啊啊啊啊!”
“谁!是谁!”
在城郊別院收到手下的匯报,“大人,陛下下旨开恩科了,各地书铺都在抢《生民镜》还有各类科举用书,说是要当备考范文呢!”
不管是哪个朝代,教育用书都是畅销无阻的,新帝此时僵持的局面也会有所缓解。
苏砚冬正在临帖復健,此时笔尖一顿,墨水滴在纸上,晕出一小团墨,她抬眼看向窗外,柳絮已经落尽,枝头抽出了新绿。
“让白周他们盯紧一点,报纸上多刊登一些实用的策论,故事以精品为主。”
这些故事,全都是最真实的民生反馈,这些书生还有官员不是看不见民间疾苦吗?她慈安院的人看得见,甚至能够用笔记下来,如今昭告全天下!
这样一份小小的报纸,竟然真的撬动了僵持的棋局。
苏砚冬放下笔,只见拂过纸上的字,那是她昨日写的《劝学篇》,预备刊登在下一期报纸上的,末尾写著:“天下有才者,当为天下用。”
如今看来,这一条路,算是走通了第一步。
——
开恩科的消息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落入了大江南北的书斋。
从前抄录《生民镜》的穷书生们,此时把报纸上的策论裁下来贴在墙上,早晚对著琢磨,偏远州府的举子们都准备进京赶考。
他们等了太久了!
万平帝病重快两年,加起来就有三年没有开科举了,多少能人异士、民间隱士报国无门。
明眼人都能瞧明白,景和帝无人可用,现在第一批恩科,就是从龙之功的第一批班底!
可以说这是天大的机缘,读书人是傻子才会放过这个机会,不管穷的富的,有门道的、没门道的都来了。
那《生民镜上》不是说了吗?不分门第、能者居之。
这几年都是举孝廉,官员名额都被世家垄断了,这一次恩科可以说是积攒了好几年举子们的怨气。
柳静渊也得到了《生民镜》的消息,此时热泪盈眶,还找了身边的大弟子文清说起这件事,“这像不像你的小师弟干的事情?”
文清从上次落第之后,就没有再科举的想法了,知道结果都是一样的,寒门弟子除了投靠朝中人没有出头之日,只一心与师傅教书育人。
“像,像极了!”
柳静渊看得出来苏砚冬的手笔,同时惊讶於这报纸的作用这么大,竟能让朝廷鬆口开科举。
要知道世家和杨党已经把持朝堂科举,举孝廉两年之久了,新帝无人可用也是因此原因。
不仅仅是江南等地反响热烈,很多当年最后一次科举落第的学子,为了科举倾家荡產,却落得“柳青云”一样的下场,看到这个故事不禁號啕大哭。
“『寒门纵有经纶手,难匯青云半尺天』,好!说得太好了!”
京都漂泊的穷书生里,黄进算是混的比较好的,他在京都租了个地方做私塾,每日里给小儿启蒙为生,可谁知道他曾经是个举人,差点进入同进士呢?
可恨那同进士的名额,有九成都是世家子弟,剩下的一成寒门子弟,不是拜了码头、就是被招婿了。
他来京都科举的时候已经三十了,家中有髮妻有儿女,拒绝富绅之后,结局可想而知。
“黄进啊黄进,你当初若是做了我妹妹的夫婿,也不用在这里当个穷酸的教书先生了。”
黄进知道来找茬的人是谁,他如今三十五岁,早就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只是心里还是有一点傲气和不甘支撑著黄进,不能向张家屈服。
张奕扬看著人模狗样的, 可这几年里已经打砸了他三次私塾了。
这些开蒙的小孩都嚇坏了,显然是看到那些打手们手上的棍棒,有的甚至躲到了桌子下面。
“孩子们是无辜的,你又为何如此作恶多端呢?”
黄进护在这十几个孩子的面前,身穿深蓝色长袍的清瘦身影看起来很是瘦弱,却有著书生的脊樑。
“我为何作恶多端?我是来找你还钱的!”
张奕扬为何会如此找黄进麻烦呢?只因为当年他在一旁搭话让黄进狠狠反驳了,这些年还是怀恨在心。
“我黄某读的是圣贤书,知道『糟糠之妻不下堂』,公子切勿戏言!若是公子真的疼令妹,就別让她沾上『夺人夫婿』的名声,贵府也当知道礼义廉耻吧?”
苏砚冬就在这种情况下出来吃瓜了。
主要是落脚的城郊宅子就在私塾隔壁,平日里听著孩童稚嫩的读书声,苏砚冬还觉得挺好玩的。
尤其是看到迷迷糊糊的孩童手上拿著早餐窸窸窣窣的跑到学堂,苏砚冬更是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他们在上学,自己却在床上。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可今日孩童们的害怕叫喊声传入了自己的耳朵,让苏砚冬烦躁的同时感觉到了担心。
是谁在私塾之地如此闹事?京都的风气已经坏到这种地步了吗?
“这小崽子,就是你赚钱的来源?”
张奕扬隨手抓起来一个小男娃,看样子才六岁左右。
接著一脚踢在这小男娃的肚子上,將他踹飞好几米远。
“你教些贱民就自詡先生,不过会几句『之乎者也』而已,还敢看不起我?”
儘管按照士农工商,黄进的举人地位是比张奕扬高的,可有钱有权有人的张家,让张奕扬此时能够踩著黄进和他说话。
“要是我毁了你这张脸,是不是就不能在我面前说教了?你还是灰溜溜地滚回老家吧!”
张奕扬每一次欺负完黄进,都觉得满足又不满足。
尤其是看到这个三十多岁的举子,还是这般穷酸又有骨气,在生意场上被那些官老爷看不起的情绪就上来了。
他的眼睛恶毒的看著黄进白净的面庞,这人皮相確实不错,不然也不会得到张老爷的青睞,若是上面多些伤疤,或许就顺眼了。
“小爷我呢,打发善心,给你整整容貌,你这种小白脸只有太监喜欢!”
手起刀落,手上的小刀狠狠刺向黄进的脸,甚至是衝著黄进的眼睛去的。
危机时候,一柄匕首將张奕扬的手穿透,小刀落在地上。
“啊啊啊啊啊啊!”
“谁!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