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显灵
  第100章 显灵
  “最贵之物?”
  刘义真思绪了一会,说道:“珠宝?美玉?还是香料?”
  刘义符听此,摇了摇头“情义。”
  话音落下,刘义符便娓娓道来,“淮阴侯年轻的时贫苦,为了充飢,便常常到河边执竿垂钓,
  运气好时,他能吃饱,运气不好时,他便要饿著肚子————.”
  刘义真本是不大相信,可他偷瞄父亲一眼,见其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神情,顿时又信了。
  “河边有许多妇人在清洗衣裳,其中有一位老妇,名为漂母,她见韩信快要饿死,便將余粮分於淮阴侯,淮阴侯感激不已,便承诺漂母以后报答她,你可知漂母是怎说的?”
  听此,刘义真已经明白了大半,“漂母心善,定然会激励他——”
  “堂堂男儿,不知勉力,不能自给,何以言报,吾之所为,岂望汝报耶?”未等刘义真说完,
  刘义符便一字一句道。
  刘义真脸色微变,他以为刘义符是在隱晦的对他说教,
  “淮阴侯惭愧,遂去参了军,此后,你便知晓———“
  说完,刘义符屈身对著漂母祠轻轻一拜后,便隨著刘裕一同往淮阴侯庙走去。
  漂母两地相差不远,却都是为悼念韩信所建,要不是时间赶得紧,刘裕保不齐还要到那韩信钓台前钓上个大半日。
  庙前,杂草丛生,门匾左右不齐,隨风而摆动。
  刘裕见此一幕,眉头皱起。
  淮阴侯庙乃是是汉惠帝大赦天下时令射阳侯所建。
  虽已过去六百余年,祠庙算是完好,可如今淮阴乃是在自己治下,两人年轻时遭遇又如出一辙,见此情形,刘裕当即吩咐道。
  “去將休元唤来。”
  “唯。”
  武士得令之后,奔跑离去。
  过了一会,王弘快步赶来,他还未进庙,见周遭景象,便知晓刘裕唤他来所为何事。
  “修饰祠庙之事,不得迟缓,你去安排。”
  “是。”
  待王弘走后,刘裕三人方才进到庙中。
  刚一进庙,刘义符便望见那由铜俑般所制的石雕,两侧的樑柱腐蚀不少,隱隱有不支之意。
  刘裕见著案上供奉之物为之一空,遂又派人將供品送来。
  在这等待之际,刘裕问向刘义真,“你可知跨下之辱?”
  相比於一饭千金的典故,跨下之辱几乎是人人得知。
  无他,唯典矣。
  “儿知晓。”
  “若是你受此辱,会如何做。”
  “孩——孩儿”刘义真光是想想,便自觉忍受不了,“孩儿定要杀了那屠夫。”
  道理是道理,真要去忍受这天大的屈辱,谁人能忍得?
  “哈哈!”
  刘裕似是对刘义真的回答满意,大笑一声,轻抚著刘义真头顶,
  “淮阴侯感激屠夫,是因受辱一事,时时的鞭策他,可屠夫之本意,哪是为了鞭策?无非单纯想要羞辱淮阴侯罢了,事在人为,淮阴侯能成大事,终归还是靠自己。”刘义符正色道。
  或许古未的差异,刘义符只觉得韩信是为自己找补而已。
  这就好比你中了彩票,路上被混混抢了,又回去买了一张,结果中了彩,便认为是因为被抢了才中彩,因而对其怀有感激。
  似这般举措,视作为恩情,也太—
  天下诸多事,本就玄之又玄,唯一字可以概括,那就是“命”。
  刘裕微微额首,对刘义符所言表示认同,
  刘义符脑中一恍,他像是记了起来,正声说道,
  “夫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刘义真听了,眨了眨眼,他再次偏头,见父亲神情错,雾时愣住了。
  “咔!”
  突然间,积灰从梁顶飘洒而下,顷刻间,尘雾瀰漫。
  刘裕拉著二子,三步作两步出庙。
  庙外,刘裕像是肌肉记忆般,下意识去拍刘义符的肩上。
  “好!此言甚好啊!!”
  刘裕极为想要说讚美几句,可奈何腹中装不下墨水,只得连连道好。
  相比於沉醉於话中之意的刘裕,丁与一眾隨行幕僚心惊胆颤,这淮阴侯庙怎会有如此动静?
  南人奉道,英灵之说浮现在眾人脑海中,挥之不去。
  谢晦反应最为迅速,他当即面露大喜之色,喊道:“数百年来,庙中从未有此般动静!如今淮阴侯显灵!定然是將主公视为高祖!!”
  话音落下,此番说法在眾人心神未定之时,顿觉惊为天人,纷纷瞪大了眼,唇舌抖动。
  仔细一想,能让韩信大为所动,以致於祠庙震颤,纵观古今,除高祖外,还能有何人?!有何人能配这位冠名为兵仙之人大动!!
  听得谢晦这一番惊天之言,刘裕聂立在原地,久久未能缓过神来。
  虽然他未有所动作,可脸上的逐渐红润气色却瞒不住。
  良久,刘裕巍立在庙外,直视著那早已残破不堪的石雕。
  “吾为刘氏子孙,乃高祖之弟,楚元王之后,今天下疲,四乱丛生,为復高祖之基业,还望您庇佑三军將士,驱异族为华夏之外,统九州山河!!”
  语毕,刘裕微微躬身,向前作揖。
  庙內庙外,万籟俱寂。
  两位刘家后生,与一眾属僚、武土纷纷行礼。
  数百人就这么屈身躬奉著。
  热风吹拂而过,悬掛在梁顶之下青铜铃轻微颤动,发出一阵细小的“叮铃”之声。
  低著头的眾人心神一凛,这—淮阴侯当真显灵了?!!
  六百年,足足六百年。
  淮阴侯还在庇佑汉室子孙不成?!!!
  想到此处,刘义符缓缓瞄了一眼刘裕,见其鬍鬚抖擞,面庞坚毅,似是淡然,又似悸动。
  论血脉,在数十代人稀释之后,早已算不得。
  世间要真有鬼神存在,韩信未必是因为刘裕乃是刘氏子孙显灵,而是对那被数不尽被屠戮在华夏大地上的汉民感到愤慨。
  若给韩信十万不!一万兵马!哪会有当今之世?
  百年动乱,皆为司马氏一家所致。
  魏篡汉、普篡魏。
  两朝之和,不过三百七十年。
  大汉四百余年,乃是最为长久的大统之朝。
  或许刘裕不以汉建国,但他是刘家人,是汉人,这,便足够了。
  刘义符捫心自问。
  卯金刀之,当真为天命所护佑?
  汉儒不得志时,便嚮往周朝,以此为大同之世。
  五胡乱华,五代十国,靖康之耻,清军入关为何数千年后,华夏子孙依然自称为汉人?
  卯金刀並非是天下万万人对刘氏復念。
  而是对当下苦难的悲愤。
  想要回首遥望那一去不返的昭昭大汉!
  “宋之北伐也,高祖同文帝道经淮阴,遂祭淮阴侯庙,文帝慨曰:『夫之立大事者,非徒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时庙宇忽震,乃至於外。高祖曰:『吾乃汉室之裔,今四海鼎沸,百姓疲於兵戈,欲復高祖之业,祈侯之灵,佑吾三军,荡涤异族,一统九州。』言讫,铜铃颤动,若淮阴侯之灵显焉。”
  《汉史·卷五·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