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凯旋
  京外一战,五万溯北兵尽数被灭。镇北王自刎与阵前。
  苏御斩下他的头颅,呈与帝王面前。
  当夜又奉旨带著镇北王的人头,赶赴铜关。
  一日后,铜关捷报如春风般迅速吹遍了京都的大街小巷。
  茶馆內,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讲述著苏御如何智勇双全,以镇北王之首级震慑敌军。
  铜关二十万苍虏军不战而降。
  人们纷纷称讚他:文可定国,武可安邦。乃国之砥柱。
  三日后,晨光初破晓,京都的城门在晨曦中缓缓开启。
  武安侯与苏御並骑而行,前者威严沉稳,后者英姿勃发,二人身后跟著凯旋的铁骑大军。
  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人群。呼声此起彼伏。
  苏御墨发被金冠高高挽起,一双微挑的桃眼漾著令人目眩的笑意。
  让人瞧一眼,就会不由自主地沦陷进去。
  上次被人这样围观瞻仰,还是十年前高中状元之时。
  那时他身著红色官袍,头戴插有宫的官帽,脸上也带著这样的笑容,直到遇见她。
  小姑娘面若桃,一双凤眸眨也不眨地盯著他瞧,那会儿他其实脸红了,半天都没缓过来。
  想到这,苏御翘起嘴角,唇边的梨涡若隱若现,整个人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那俊美的模样,不只是小姑娘,就连牵著孩子的妇人,都不觉看痴了。
  武安侯偏头看了眼孙子,笑道:“想你媳妇了?”
  苏御低低一笑,竟是应了一声:“嗯!”
  这时,一个小童举著一束嫣红的梅,追著要送他。
  他微愣了一下!
  想到她喜欢,便伸手接了过去。
  见状,女子们都爭相买送他。苏御却不接了。
  那些女子追了他许久,差点惊了马儿,他无奈道了一句:“我夫人不让我收女子的。”
  这句话后来在京中传开了,女子常拿这句话给夫君说教。
  而男子们只敢背后腹议他夫纲不振。
  明恩门前,帝王含笑而立,亲自迎接。
  大殿上,爷孙俩將苍虏军与锦州兵的兵符递上。皇帝大悦。
  爷孙俩皆已官至一品,皇帝便赐下黄金千两,良田百顷。
  出了大殿,苏御问武安侯:“祖父,铜关一战,您为何只守不攻?”
  武安侯看了眼苏御,目光深远:“苏家祖辈征战沙场,杀孽太重。到了你这一辈子嗣单薄,大抵是因果所致。”
  “如今,祖父只想为你的孩子积攒福报,愿你们將来子嗣绵延。”
  苏御望著武安侯斑白的鬢角,心中涌起一丝酸楚。
  片刻,他又笑著对武安侯说:“祖父放心,我保证让您三年抱两个玄孙。”
  “哈哈哈~好!五年后,祖父也带著咱家的小子,去揭卫老头家的瓦片。”
  苏御摇头失笑,这事还要从去年说起。
  卫英带著次子来侯府,那孩子调皮,从树上攀上房顶。揭掉好几块瓦片。
  祖父知道后,气得脸色铁青。
  他与卫国公少时一见面就打架,长大了又互相抢军功,二人爭了一辈子。
  他言说,卫家小儿这是上门挑衅,当即就拎著棍子追去卫国公府。
  可到了那,卫国公却搂著那孩子笑得前仰后合。
  对他言说:“我家小子在你家上房揭瓦,那是他的本事。有本事你也叫你家小子来我家上房揭瓦。”
  这话就成了祖父的心头刺。
  苏御心中暗自思量:若真要让他与云若的孩子去揭卫家的瓦片,那可得好好培养一番身手才行。
  公主府
  管家一脸喜色地上前稟报:“公主,夫人,侯爷和大人回来了。”
  闻言,二人快速走出屋门,远远地就瞧见两道身影往这边行来。
  云若身著水蓝衣裙,髮髻上簪著一朵素雅的玉兰,眉眼间满是期待与喜悦。
  公主则是一身华贵的宫装,端庄中透著几分温婉。她们挽著手,脚步轻快,迎向他们。
  苏御先是向长公主行了一礼,紧接著那双含笑的星眸,就直勾勾的落在周云若的脸上。
  长公主看著苏御,浅浅一嘆,那日他招呼不打就出了京。
  得知他混进叛军中,长公主日夜难安,唯恐他有一丝的闪失。
  那会儿她才明白,云若对他有多重要。
  好在云若平安无事地回来了,不然,她的御儿要悲痛一生了。
  用过午膳,苏御便拉著云若往鸞归院去。
  武安侯看著孙儿的背影,拧起眉头,转而对老妻道:“他这般猴急,可別伤了我的玄孙。”
  又道:“你派人去提点他几句,好叫他心里有点数。”
  长公主嗔了他一眼:“你还好意思说他,我当年怀孕时,你不也整日的不消停。”
  闻言,武安侯老脸臊红。
  “多少年的事,你怎么还记得,怪叫人难堪的。”
  这边,二人聊著年轻时的荒唐事。
  那边,苏御將周云若按在榻上,吻她的下巴,她的脖颈,她的锁骨。
  贪婪地索取她的气息。
  耳鬢廝磨间,又折三两朵梅,別再她的发间。喘息间,声音极是蛊惑人:“等主院重建好,我给你种一院子的梅树,在树下搭上两个鞦韆,你一个,暖暖一个。”
  她仰起脖子,亲吻他的喉结,雪白柔软的胸口蹭著他。
  声音娇软:“两个不够,再多搭几个。”
  他呼吸加重:“搭几个?”
  她抬起胳膊,纤白的手指缠上他的脖子:“你搭几个,咱们就生几个孩子···········”
  未尽的语气瞬间淹没在他的炙热中。
  傍晚时,子归下学回来就朝鸞归院来,刚至门口就被王嬤嬤拦住。
  又恰逢屋內传出声音,未等王嬤嬤上前,他便捂著耳朵跑开。
  那模样让王嬤嬤不觉失笑。
  她看了看天色,吩咐一旁的丫鬟:“厨房那边应是做好了药膳,你仔细装好,送去城南閆宅。还有那五香蒸鸡,记得让昭公子趁热吃。”
  丫鬟应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