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师承沈从文
第139章 师承沈从文
因为裁军的事情,李有思休息了半个多月。这几天在写剩下一个剧本的任务。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七月份。
李有思换了件有点休閒,但是又比较正式的衣服,然后提著一袋子水果去了胡同口。
等了一会儿,老顽童汪曾祺走了出来。
上次答应去看望沈从文的,汪曾祺现在才找到时间。
“还带礼物呢?有心。”
“去找沈老先生,您和人说过吗?”李有思还是怀著一丝志芯的。
“紧张什么,他给我讲过课,我给你讲过课。相当於拜访老师。”
要说鲁迅之下第一人,其实爭议很多,张爱玲、老舍、茅盾都有爭议。其实受欢迎的选项还是沈从文,最关键的是沈从文的一篇《边城》,是百大中文小说第二。仅次於鲁迅的《吶喊》。
《边城》还差点获诺贝尔一一这就是国人比较关心的获奖的事情了。
87、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都入选,而且沈从文是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评委会五人几乎都喜爱他的作品,可惜五月他就与世长辞了。
其他的一些可能是谣传,沈老先生的多半是真的。因为是诺贝尔的终身评委马悦然公开承认的。
鲁迅和巴金为什么也没有呢,听说是收到邀请后他们回信谢绝了。老舍当年好像也是投票第一,然后他投河与世长辞,颁发给了川端康成其实每次国內即將获奖都是中美关係缓和的时间。
再说沈从文中年有点憋屈,在联大教书,他因为写小说厉害被评为教授,他教书確实不咋行,经常被刘文典怒一一他的同行也確实有文化。不过刘文典也惨,被三p而死。
五十年代后,沈从文被郭沫若定性为“桃红色作家”“饭董文人”,这种定性对他產生了毁灭性的打击,他进入了五七干校,然后沈从文从此搁笔二十多年。
等到改开,他却不会写了。
只能说,很多文人笔下、嘴下是一点都不留情,沈从文老先生没遇到过啥好人呢。
沈从文在政治上是老实人,和汪曾祺一样的老实人,两人写的小说散文也很像一个类型的。
这些文人喜欢欺负俺们农村人啊!
要是让李有思去,噠噠噠-少说要写一个十万字的“短文”批判,至少给人家也扣一个屎盆子。
两人到了崇文门东大街的院子。
院子外面有几个人守著,见著李有思和汪曾祺面熟,都是作家才给人家放进去。
这处院子很清净,前几年老人家得了一些毛病,脑溢血然后偏瘫,而且年纪大了各种老年病跟著上来了,於是就来了这里休息。
沈从文坐在轮椅上,在院子正中央,正在晒太阳,旁边围了一圈人,最近的是他的两个儿子。
汪曾祺带著李有思往前面走。
李有思和汪曾祺一同站在旁边。稍微介绍了几人认识。
101看书 101 看书网超给力,??????????????????.??????书库广 全手打无错站
“这位古华,《芙蓉镇》的作家,茅盾文学奖那个。”
“未央,湖南诗人。”
“沈老师!我来了。”
李有思伸手先和沈老人家握手,他没力,就这么轻轻握了握就放下来了,又和其他几位老人家握手。
拧出来每一个都是大师。
“小汪来了啊!又给我带酒了吗?”
“今天没有带,老师要喝什么,你要茅台吗?过两天带给你!”
“不用了,喝不了了最近身体不行了,他们不让我碰。”
“您硬朗著。”
“你是我学生,你都白了头,我也不早了。”沈从文撇头看去了汪曾祺,满头银髮。
汪曾祺是他在联大最喜欢的学生,文采飞扬,满分100特批汪曾祺120分。
“这是李有思?听过你太多次了,就是没见过,你和巴金都见过几次面吧?《北平日报》上面记的.”
“那是无良媒体瞎编的,什么世纪文学交融,当时就颁奖而已。”
“.—”沈从文点头,和几人聊了一句。
回头一看等著人来齐了,他点点头:“走吧。”
一行人往前面走。
李有思凑过去问汪曾祺:“汪老。到底是干嘛呢?”
汪曾祺摸摸下巴回道:“湖南作协的过来会见老人家,我带你过来瞅瞅。”
“哎呀!我真以为您是带我来找他玩玩的。”
汪曾祺一笑:“你现在哪有这能量,过两年说不定我都要来专门请见你!”
“.—”太伤人了。
几人去了屋子里面。
未央为首的湖南代表坐在一起,李有思和汪曾祺两个混日子的坐一起,沈从文在主座湖南代表首先发言,旁白古华说道:“就说这一年,全国文化界都在喊『寻根”,热闹得很!陕西那边有什么秦腔各类活动,连江浙的水乡古镇都在办民俗研討会。各地都怕落了后,生怕自家的文化根脉没挖深、没讲透。
咱们湖南有岳阳楼的文脉,有张家界的奇山,还有湘西的民俗故事,哪样都不输给別人。这节骨眼上不抓紧搞点动静,等人家把风头都抢了去,咱们这些搞文学的,脸上也掛不住不是?”!”
湖南作协主席未央亲自说道:
“原本是湖南作协討论了很久,大家琢磨著,要是能把您请到湖南来採风,再组织几场座谈会,让本地的年轻作者们近距离听听您的创作心得,一来能让老先生亲身感受下咱们三湘大地的新变化,二来也能给湖南文坛添把火.”
沈从文身后的男人摇摇头:“父亲的身体不行了,过几个月还要去医院呢!”
未央说道:“嗯,大家是知道的—大家在意的是能不能让老人家说几句话。”
沈从文是湘西文学的代表性作家,说句话都好使。
沈从文说道:“让汪曾祺替我走一趟吧!他是我学生。”
“我隨便,对了,我把李有思同志叫来,想著让他一起去看看。”汪曾祺问。
“我?”
李有思就知道这群老登叫自己来准没有好事。
古华说道:“汪曾祺老师是沈老师的学生,这自然是应当的。”
未央心想寻根文学不就是李有思搞的?他去湘西讲个课,更好了。
他说道:“李同志是楚地寻根文学的代表,我们湘西也是楚地文学,而且你不说汪曾祺算你半个老师,也算是师承一脉了!”
“......”
师承是这么算的吗?
李有思还没有拒绝。
沈从文的长子就走过来和李有思握手,两只手握著他的手,十分激动的说:
“谢谢你和汪老师了,爸他近两年一直想回家看看,为老家做点贡献!实在没办法,就只能找点能代替的人!”
“哦—”李有思憎逼:“能代表沈从文先生回湖南讲话,自然是我的荣幸!而且我特喜欢您老的《边城》,算是公费採风了”
“对,也是我的荣幸,沈老师,您就安心躺著吧。”汪曾祺跟著点头。
竟然决定帮忙。
未央有些高兴的和李有思握手,这人是hun省作协的主席:“少功和你关係不错吧?
正好去我们湖南採风的时候,我让他过来接待你。”
“哈哈,当然可行,我和少功都几个月没见了。”
汪曾祺问道:“具体的时间安排是什么时候?”
“现在七月份,我们安排在八月份,到时候会具体通知你们。”
李有思点点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不著急。
而且最近写了这么多剧本,能够去湖南採风是多么安逸的一件事情啊瀟湘啊~那边可是。
下午饭是在沈从文家里面吃的。
李有思挺喜欢吃沈家的饭,都是辣的,汪曾祺显然就不適应了,江苏的尚甜,湖南和四川这些地方都是吃辣!
小炒黄牛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血鸭。
汪曾祺挑剔了一会儿:“老师,你这菜太辣了,对我真不友好啊!”
“大家吃的都好好的—你別挑食。”
“”.—”汪曾祺头一次吃不下美食,你们不是湖南人就是四川人!是我不想吃辣吗?
李有思摸摸肚子:“汪老,这鱼头最好吃,你真不吃吗?”
“吃不了,我喝点牛奶—”
下午。
吃完饭,在院子里面陪沈从文逛了一会儿。
汪曾祺带著李有思跑路:“您上次说的带我拜访沈老师,就是这件事情啊?”
“事出突然啊!湖南作协给老师致电,老师让我代替走一趟,原本准备让他儿子去的,但是你也知道是去讲课,他儿子不太行。”
“那我是怎么出现的?”
汪曾祺说道:“我不会讲课,老师也不会讲课——你会讲课。”
“好傢伙,责任全揽我头上了,老头儿!”李有思说了句。
汪曾祺也不生气,老头儿这个称呼他习惯了,汪曾祺自己家里面,儿子孙子都喜欢叫他老头儿,他平时隨和也喜欢这个称呼。
“哎,你平时叫我老头儿,比汪老都舒服。”
下午,回去了南锣鼓巷。
李有思躺在书房里面。感觉有点热,然后跑去了百货商场里面,提了一架吹风机回来。
八十年代的军改,也就是这几年,军工变民工,李有思买的就是军工风扇,蝙蝠牌风扇一—这是720厂就是造雷达的厂子卖的风扇。
呼啦啦!
这个风力太大了。
椒和大酱趴在李有思的书桌上下也在蹭著风扇李有思则是继续写作。
因为裁军的事情,李有思休息了半个多月。这几天在写剩下一个剧本的任务。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七月份。
李有思换了件有点休閒,但是又比较正式的衣服,然后提著一袋子水果去了胡同口。
等了一会儿,老顽童汪曾祺走了出来。
上次答应去看望沈从文的,汪曾祺现在才找到时间。
“还带礼物呢?有心。”
“去找沈老先生,您和人说过吗?”李有思还是怀著一丝志芯的。
“紧张什么,他给我讲过课,我给你讲过课。相当於拜访老师。”
要说鲁迅之下第一人,其实爭议很多,张爱玲、老舍、茅盾都有爭议。其实受欢迎的选项还是沈从文,最关键的是沈从文的一篇《边城》,是百大中文小说第二。仅次於鲁迅的《吶喊》。
《边城》还差点获诺贝尔一一这就是国人比较关心的获奖的事情了。
87、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都入选,而且沈从文是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评委会五人几乎都喜爱他的作品,可惜五月他就与世长辞了。
其他的一些可能是谣传,沈老先生的多半是真的。因为是诺贝尔的终身评委马悦然公开承认的。
鲁迅和巴金为什么也没有呢,听说是收到邀请后他们回信谢绝了。老舍当年好像也是投票第一,然后他投河与世长辞,颁发给了川端康成其实每次国內即將获奖都是中美关係缓和的时间。
再说沈从文中年有点憋屈,在联大教书,他因为写小说厉害被评为教授,他教书確实不咋行,经常被刘文典怒一一他的同行也確实有文化。不过刘文典也惨,被三p而死。
五十年代后,沈从文被郭沫若定性为“桃红色作家”“饭董文人”,这种定性对他產生了毁灭性的打击,他进入了五七干校,然后沈从文从此搁笔二十多年。
等到改开,他却不会写了。
只能说,很多文人笔下、嘴下是一点都不留情,沈从文老先生没遇到过啥好人呢。
沈从文在政治上是老实人,和汪曾祺一样的老实人,两人写的小说散文也很像一个类型的。
这些文人喜欢欺负俺们农村人啊!
要是让李有思去,噠噠噠-少说要写一个十万字的“短文”批判,至少给人家也扣一个屎盆子。
两人到了崇文门东大街的院子。
院子外面有几个人守著,见著李有思和汪曾祺面熟,都是作家才给人家放进去。
这处院子很清净,前几年老人家得了一些毛病,脑溢血然后偏瘫,而且年纪大了各种老年病跟著上来了,於是就来了这里休息。
沈从文坐在轮椅上,在院子正中央,正在晒太阳,旁边围了一圈人,最近的是他的两个儿子。
汪曾祺带著李有思往前面走。
李有思和汪曾祺一同站在旁边。稍微介绍了几人认识。
101看书 101 看书网超给力,??????????????????.??????书库广 全手打无错站
“这位古华,《芙蓉镇》的作家,茅盾文学奖那个。”
“未央,湖南诗人。”
“沈老师!我来了。”
李有思伸手先和沈老人家握手,他没力,就这么轻轻握了握就放下来了,又和其他几位老人家握手。
拧出来每一个都是大师。
“小汪来了啊!又给我带酒了吗?”
“今天没有带,老师要喝什么,你要茅台吗?过两天带给你!”
“不用了,喝不了了最近身体不行了,他们不让我碰。”
“您硬朗著。”
“你是我学生,你都白了头,我也不早了。”沈从文撇头看去了汪曾祺,满头银髮。
汪曾祺是他在联大最喜欢的学生,文采飞扬,满分100特批汪曾祺120分。
“这是李有思?听过你太多次了,就是没见过,你和巴金都见过几次面吧?《北平日报》上面记的.”
“那是无良媒体瞎编的,什么世纪文学交融,当时就颁奖而已。”
“.—”沈从文点头,和几人聊了一句。
回头一看等著人来齐了,他点点头:“走吧。”
一行人往前面走。
李有思凑过去问汪曾祺:“汪老。到底是干嘛呢?”
汪曾祺摸摸下巴回道:“湖南作协的过来会见老人家,我带你过来瞅瞅。”
“哎呀!我真以为您是带我来找他玩玩的。”
汪曾祺一笑:“你现在哪有这能量,过两年说不定我都要来专门请见你!”
“.—”太伤人了。
几人去了屋子里面。
未央为首的湖南代表坐在一起,李有思和汪曾祺两个混日子的坐一起,沈从文在主座湖南代表首先发言,旁白古华说道:“就说这一年,全国文化界都在喊『寻根”,热闹得很!陕西那边有什么秦腔各类活动,连江浙的水乡古镇都在办民俗研討会。各地都怕落了后,生怕自家的文化根脉没挖深、没讲透。
咱们湖南有岳阳楼的文脉,有张家界的奇山,还有湘西的民俗故事,哪样都不输给別人。这节骨眼上不抓紧搞点动静,等人家把风头都抢了去,咱们这些搞文学的,脸上也掛不住不是?”!”
湖南作协主席未央亲自说道:
“原本是湖南作协討论了很久,大家琢磨著,要是能把您请到湖南来採风,再组织几场座谈会,让本地的年轻作者们近距离听听您的创作心得,一来能让老先生亲身感受下咱们三湘大地的新变化,二来也能给湖南文坛添把火.”
沈从文身后的男人摇摇头:“父亲的身体不行了,过几个月还要去医院呢!”
未央说道:“嗯,大家是知道的—大家在意的是能不能让老人家说几句话。”
沈从文是湘西文学的代表性作家,说句话都好使。
沈从文说道:“让汪曾祺替我走一趟吧!他是我学生。”
“我隨便,对了,我把李有思同志叫来,想著让他一起去看看。”汪曾祺问。
“我?”
李有思就知道这群老登叫自己来准没有好事。
古华说道:“汪曾祺老师是沈老师的学生,这自然是应当的。”
未央心想寻根文学不就是李有思搞的?他去湘西讲个课,更好了。
他说道:“李同志是楚地寻根文学的代表,我们湘西也是楚地文学,而且你不说汪曾祺算你半个老师,也算是师承一脉了!”
“......”
师承是这么算的吗?
李有思还没有拒绝。
沈从文的长子就走过来和李有思握手,两只手握著他的手,十分激动的说:
“谢谢你和汪老师了,爸他近两年一直想回家看看,为老家做点贡献!实在没办法,就只能找点能代替的人!”
“哦—”李有思憎逼:“能代表沈从文先生回湖南讲话,自然是我的荣幸!而且我特喜欢您老的《边城》,算是公费採风了”
“对,也是我的荣幸,沈老师,您就安心躺著吧。”汪曾祺跟著点头。
竟然决定帮忙。
未央有些高兴的和李有思握手,这人是hun省作协的主席:“少功和你关係不错吧?
正好去我们湖南採风的时候,我让他过来接待你。”
“哈哈,当然可行,我和少功都几个月没见了。”
汪曾祺问道:“具体的时间安排是什么时候?”
“现在七月份,我们安排在八月份,到时候会具体通知你们。”
李有思点点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不著急。
而且最近写了这么多剧本,能够去湖南採风是多么安逸的一件事情啊瀟湘啊~那边可是。
下午饭是在沈从文家里面吃的。
李有思挺喜欢吃沈家的饭,都是辣的,汪曾祺显然就不適应了,江苏的尚甜,湖南和四川这些地方都是吃辣!
小炒黄牛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血鸭。
汪曾祺挑剔了一会儿:“老师,你这菜太辣了,对我真不友好啊!”
“大家吃的都好好的—你別挑食。”
“”.—”汪曾祺头一次吃不下美食,你们不是湖南人就是四川人!是我不想吃辣吗?
李有思摸摸肚子:“汪老,这鱼头最好吃,你真不吃吗?”
“吃不了,我喝点牛奶—”
下午。
吃完饭,在院子里面陪沈从文逛了一会儿。
汪曾祺带著李有思跑路:“您上次说的带我拜访沈老师,就是这件事情啊?”
“事出突然啊!湖南作协给老师致电,老师让我代替走一趟,原本准备让他儿子去的,但是你也知道是去讲课,他儿子不太行。”
“那我是怎么出现的?”
汪曾祺说道:“我不会讲课,老师也不会讲课——你会讲课。”
“好傢伙,责任全揽我头上了,老头儿!”李有思说了句。
汪曾祺也不生气,老头儿这个称呼他习惯了,汪曾祺自己家里面,儿子孙子都喜欢叫他老头儿,他平时隨和也喜欢这个称呼。
“哎,你平时叫我老头儿,比汪老都舒服。”
下午,回去了南锣鼓巷。
李有思躺在书房里面。感觉有点热,然后跑去了百货商场里面,提了一架吹风机回来。
八十年代的军改,也就是这几年,军工变民工,李有思买的就是军工风扇,蝙蝠牌风扇一—这是720厂就是造雷达的厂子卖的风扇。
呼啦啦!
这个风力太大了。
椒和大酱趴在李有思的书桌上下也在蹭著风扇李有思则是继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