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鬼子来了》发表
  第156章 《鬼子来了》发表
  朱德熙说道:“都四五个月不见了,以为你了呢—所以今天来喝酒的。”
  “张口就没好话——”
  “哎呀,瞧见没,茅台——今年的作协发的。“这时候林斤澜摆摆手中提著的茅台。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茅台其实还没有后世那么贵,八块钱就能拿一瓶:“为啥给你发酒?”
  “废话,作协开会啊!茅盾文学奖,各种事情,我们北平作协也要跟著忙乎啊!”
  林斤澜进了屋子。
  施松卿看了眼老汪:“才回来就要喝酒?你这把老骨头了。”
  “没事,我在车上都睡觉的,身体硬朗著。“
  施松卿去屋子里面倒了几杯茶,接著就不管几人。几人放著茶没喝——等著待会吃饭喝酒呢。
  几人继续聊天,等著菜。
  在场的三位作家最年轻的都是六十一了,年龄、资歷来说都是老前辈,李有思自然不能和在老头儿面前一样那么放肆了。
  “听说,那章去你家里三四次都没要到过稿子?”
  “那章同志运气不太好,我今年就写了一篇小说,后面就给总政了,要是她等我去湖南前找我,说不定就给他了。”
  “呵呵,你可是大热的作家,听说《十月》《当代》的编辑一直想去你那里要稿子,但是每次因为你採风都踩空了,朱盛昌和张守仁还吐槽过几次呢!”林斤澜没李有思想的那么凶。
  “—外出採风都是受人之邀。”
  林澜问道:“再过几月,李清泉要了,到时候有兴趣给我们杂誌社投稿不?”
  “——哪有你这样的,吃饭还逼人家年轻人稿子。”朱德熙说了句。
  “我也觉得。”
  林斤澜喝了一口酒,直接对准了汪曾祺:“老汪,你就別觉得了,我们在杂誌社的战友情你就这么快忘了?不帮杂誌社说话,帮外人。“
  朱德熙则是继续说道:“小李,你在学校是真的鼎鼎大名啊——嗯,今年上课,交作业,十本有八本写得是你的小说——.《落叶归根》居多,次之是《团长》。我夫人也是忠实的有思说迷啊!”
  朱德熙主要教授现代汉语语法、古文字学等课程。现在的很多小说都是他需要研究的。李有思的作品自然也是绕不开的。
  “我写得俗,学生喜欢看!”
  “俗不俗这个边界就特俗气!”
  群吐槽来吐槽去—
  终於是到吃饭的时间了。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处的发乾、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別处所不及”—这是《端午的鸭蛋》里面原句。
  李有思对於咸鸭蛋早早是凯覦已久:“其实以前看您老的《端午的鸭蛋》的时候,我就想知道,这个鸭蛋到底多少吃——”
  李有思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看著就香。
  “油有点多,但是確实挺香的。”
  老吃家交的朋友只有老吃家,林斤澜、朱德熙两人也跟著吃,不过老人家牙口不好,最后咬著牙齿吐槽:“这个油糕太腻了!谁让你买这多糕回来的。“
  “吃不下就喝酒嘛!光吃东西不喝酒,成何体统。”
  “——”
  咣咪咣!
  一群人喝了一瓶。
  “—”原本准备灌醉一个,发现都没喝醉,林斤澜吐槽:“假酒!!”
  “吃完了,去泡澡吧!”
  “好,走走走!“
  汪曾祺特激动,一个人走在前面。
  施松卿原本准备说两句的:“才回家就到处混啊!”
  “嫂子、侄——待会我帮你帮汪送回来。“
  汪郎摸一摸自己的地中海,这就是家族传承:“好嘞,谢谢你啊,弟娃!”
  两人依旧各论各的。
  晚上无事,勾栏听曲,嚇!是澡堂泡澡—
  老人家的皮肤比较鬆散,看著身子骨瘦弱。
  如果外人看到李有思一个细皮嫩肉和三个老人家混在一起称兄道弟,就会特奇怪,但文坛的人似乎就觉得稀疏平常了.
  “老周这几次都没怎么找你了吧?她慢慢要退居幕后了!”
  “我其实挺怀念老太太的。”
  四个进入了一个槽子里面,一下涌入,顿时水就哗哗哗涨起来,南方没澡堂文化,李有思不太习惯这种裸露感,幸好格调大,不然就更尷尬了。
  汪曾祺来北平之后早就熟悉了这些文化了。其实从年少的十七岁求学,到后面八一年返乡,几十年的时间都没回到高邮去,所以写的小说都是模糊的少年时期的回忆。
  这才导致他的小说、散文才有那种诗意,四十多年过去了,能不朦朧、能不有诗意吗?
  “怀念啊!那下次就交稿子过来吧!”
  “哈哈,老林今天一直惦记人家的稿子!!”朱德熙笑著摇头。
  “不要稿子了,你过几天去作协吧。”
  “干嘛?”
  “北平作协开会,需要老中青三代作家代表,也需要文学评论家代表,主打一个多元,而且不可能真找个年轻人过去吧?至少得真有点含金量。“
  “——”想起来加入了作协,已经有多久——差不多一年时间,都没进去开会过,李有思怕有人拿这个开刀:
  “,过两天您再通知我。”
  三人泡好,接著去体验搓泥。
  “用力—我这好久没搓了,就是这里,用力!”汪曾祺说道。
  李有思则是感受到磨砂感:“轻点,轻点,我皮要破了!”
  danm!第一次搓澡太痛了~人还点的老师傅。
  跟进入足浴一样,想要享受的点老年的,想要更享受的点年轻的~哇—.
  不过足浴店得过几年,万恶的资本主义在大地开了,才会越来越多吧。
  十一月二十號。
  又下了几场大雪,雪正式堆积起来了,又要进入三四个月的雪景了—
  朗润园是北平大学校內最具歷史底蕴的住宅区之一,位於未名湖东北侧,毗邻镜春园,当然也是北大的教职工最主要的住宅。
  文豪小说必备地址,不再科普。
  朱德熙在79年的时候才被评为教授,这才搬进来。副教授、讲师都是不能住进来的,都是只能住筒子楼,可见北平大学对於正教授待遇好太多。
  汪曾祺是沈从文徒弟,朱德熙师从唐兰、闻一多那年代名人都能寻寻根系,基本都有些牵连。经典的就是金包衣和徐志摩是表兄弟。
  朱德熙他的夫人也是小姐,他和老汪都骗小姐心甘情愿相夫教子—以前在联大读书,他给人家当家教,然后就看对眼了。
  早上,吃完饭。
  何夫人说道:“上午有课?”
  “对——”
  “待会吃啥?我好准备。”
  “隨意。”
  朱德熙抱著教材就离开了。
  他倒不是冷淡,就是一直都是这个脾气,何夫人习惯了这种相敬如宾的生活了,她收拾完碗筷,背著一个包离开了屋子。
  教授家属,在哪个年代都是有人尊敬的,何夫人走在街上,有几个好事的学生、家属就打招呼。
  去了供销社,买了些瓜果蔬菜。
  何夫人又到处看了看,直接去了书店,两人都是文化人,自然喜欢看书解闷。
  就算是今天是星期一,大多数的学生都还在学校上早八,这书店还是照样挤得要死,二三十个人等著开门,然后去抢新书。
  因为李有思又发新书在《人民文学》上面了,就算是时隔了八个多月的时间,李有思才发表第二本新书,不过他的影响力对於读者来说还是足够吸引人的。
  也幸好今天学生早八,不然何夫人感觉自己都抢不到这个新的杂誌了—
  “同志,《民文学》十月刊拿两本。帮我再拿个《眾电影》《武林》唄。”
  “好嘞!同志慢走啊!”
  回了屋子。
  何夫人打开了《人民文学》,入眼第一个故事是李有思的小说《鬼子来了》—..
  虽然抗战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事情,但是何夫人看到书名的第一瞬间就感觉,有那么一丝好笑?
  於是她低头看小说。
  和她的第一想法一样,这小说前面半段都是比较搞笑的,至少没有那么压抑,本以为就会用这种形式结束,但是没想到这篇小说用这种荒诞的节奏写出来了更加残忍的结局——
  看到最后的何夫人深深吸口气,总感觉胸口闷闷的。
  “哎?孔敬,今天中午饭吃啥啊?”
  朱德熙敲门回家。
  “——”何夫人看小说,皱眉说道:“別打扰我,我看小说呢——”
  朱德熙走过去一瞧,还得了,果真是李有思的《鬼子来了》。
  李有思到底火的什么程度?朱德熙深有体会,今天就在学校上课时候,都看到了好几个学生在下面抱著李有思的新书在看~
  前几天还和那小子一起泡澡呢——今天就看他新书了。
  等著看完说,何夫说道:“不想做饭了,待会出去吃吧?”
  朱德熙看著夫人抹眼泪,问道:“这小说这么动人吗?”
  “没有,就是感觉后续有点难以接受,我不太喜欢看现实主义题材的说—.”何夫人回道。
  这让朱德熙更加的感兴趣了。於是他一直手接过来《鬼子来了》。
  到底什么小说这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