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吃饭还要我讲课?
  第162章 吃饭还要我讲课?
  十二月八號,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
  《人民日报》和《北平日报》的事情过去了三四天了,风潮没有淡去,一直维持著小幅度高潮,《中青报》和《北平日报》相继有过记者来找过他。
  他感觉过犹不及了,这样就刚刚好,所以便没有答应,不再做什么宣传,让事情开始淡去。
  今早在北平作家协会开会。
  开完会议,林斤澜又给李有思打了一个招呼:“小李,最近几天搞的事情有点大啊?”
  “那些啊,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那么多的报纸报告这件事情。”
  “不是你写的评论?”
  “我就写了一篇。”
  “,聊聊作协的事情吧。”林澜递出来一叠纸,说道:“你先看看吧—”
  “这是什么意思?”李有思继续稍微扫了眼:“太多了,您老总结下吧?”
  “简单来说,就是邀请你来当驻会作家。”
  总政的中级创作员的待遇自然不必说,和营级差不多,也是和北大的教授的待遇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是两百,然后有各种票发放,医疗补助、採风补助都是有的。
  剩下福利多的数不过来,李有思现在很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喜欢爭取铁饭碗了,虽然一个月的工资没有写作高,但是胜在稳定、福利多。
  作协的驻会作家福利也很多,每月工资差不多是一百元左右。支持作家下乡採风,发表、出版作品还有奖金,获奖也有奖金李有思看的是眼睛一亮又一亮,不占便宜不是好人:“事先问一句,两个工作不矛盾吧?”
  “不算。”
  “平时开会有会员多吗?”
  “不多。”
  “那好,这我铁定答应啊!”李有思刷刷刷,当然就在这上面签好了名字。
  “別走,吧今天去老汪家里面吃饭。上次说好的。”
  李拓和刘心武才从作协会议室里面走出来,正在四处找李有思呢:“有思,走啊,出去——”
  这时候见到林斤澜翻身上了李有思的车:“抱歉啊,老李,今天有约了,吃饭的事情下次再说唄?“
  於是轰轰轰两人离开了。
  “现在的我们已经不是一路人了,只有和那群老人家混,才能够展现他现在的影响力了。”
  李拓吐槽句:“老刘,你这是屁话。”
  “不聊这个了。哎,你上次带来的那位帅哥是哪的?”
  “你说的哪位年轻啊!待会去聚聚?带你认识认识?”
  “走吧。”
  蒲黄榆路。
  汪曾祺家门口,几人敲门“哎,大侄子!”李有思看到汪郎,立马喊了一声,特欢。
  “林叔,小李,你们来了。”
  林斤澜看了李有思一眼,准备打,但是还是鬆手了:“老汪呢?”
  “在屋子里面呢,和黄叔说话。”汪郎让开了位置。
  虽然家里面的关係比较隨意,但是汪郎还是不习惯和这群叔叔们在一起聊天,这么一看他还挺佩服李有思的,没脸没皮,说错了,叫谈笑自若。
  进屋子。
  汪曾祺在和黄永玉谈画作。
  黄永玉是比较厉害和知名的画家了。
  而且这老头卖上价的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作品。90年代后就没真正画过画,整天吃喝玩乐吹牛逼,抽菸喝酒骂范增,开跑车住豪宅,被追捧受崇拜,人生最大贏家。
  范增就是那个被刺沈从文的画家,沈算人家半个师傅,当年帮他引荐,后面那些年代范出卖沈最多。
  而黄永玉是沈从文的侄子,所以喜欢骂范增没啥问题。而且两人的私人恩怨也很多。
  (黄永玉画作,下面是汪曾祺画作。)
  “老头,你也懂画?”李有思凑过去看。
  此时他在画个子,对著李有思笑了笑,“懂一点。”
  然后挠了挠头:“没顏料了呀!”
  “汪郎,给我拿两叶子过来。”
  “好嘞。”汪郎带著几片叶子过来。
  汪曾祺抓著菠菜叶子拧了拧,流出来绿油油的菠菜汁在顏料盘子里面,他也不介意,蘸起来一点菠菜汁,对著画作这么点了点:“刚刚好,这汁!”
  他写意画画都很隨意,这个人的一生都是大写的隨意,又不会苛求一定要做好做精,画画就是一个追求情趣的东西。黄永玉这个大画家站在这里,也丝毫不介意,就说了句:
  “淡了,下次给你带点顏料吧。”
  “免费?”
  “行。”
  黄永玉吊著一个菸斗,汪曾祺也吊著一个菸斗,两人站在一起,如果就第一次认识的人,真的特容易弄混,身高体型差不多,长得也差不多。
  黄永玉看他的画作就知道为啥和汪曾祺关係好了,两人都是比较“抽象”的老人家。
  这人也挺有意思的。
  黄永玉伸出手:“李有思同志,幸会。”
  “幸会,黄老师。”
  “继续看看画吧!”黄永玉领著两人进屋子,看汪曾祺画的画,他画的也挺好的。
  毕竞说得是文坛最后一个士大夫,接受的就是私塾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比起来这里,李有思就逊色了,四样里面他不会画国画和水墨画。
  几人聊天,他懵懂点头,汪曾祺说道:“总归是遇到你不懂的东西了。,“我確实不懂画,不过瞅著好看就了。”
  “你觉得我里面哪个画的最好?”
  “就这个猫咪!”
  黄永玉说道:“有天赋,这幅画虽然不是最好的,也是他这里面的前三甲。“
  几人又一起聊了几句。
  黄永玉说道:“既然都来了,吃饭吧?我饿了。”
  汪曾祺收拾收拾衣服:“德熙还差点时间,你们等一等吧。我去收拾收拾饭菜,”
  然后穿上围裙去了厨房。
  等著饭菜刚刚好弄完的时候,朱德熙进来了,后面带著两个学生,一个是黄子平,一个是陈平原,他这次就是准备带著学生过来的,黄子平和陈平原两人睁著大眼睛看著满屋子的名人、大佬,心里还是比较忐忑的,这种饭局真的是我能参加的吗?
  汪曾祺做的饭是高邮特色。
  一个大煮乾丝,小虾米吊汤,乾丝、鸡丝、火腿丝、冬笋丝入锅,然后煮到入味。还有冰肘子、腐肉肉这些特色美食。
  “大家都坐下,不用等我。”
  汪曾祺解下来围裙,一群人才坐下来,施松卿就坐在他的旁边。
  朱德熙是一个很自律、很矜持的一个人,经常上汪曾祺家里面吃饭,但是吃饭的时候,一直都是自己拿著碗,舀了一碗乾丝坐著,就在那里慢悠悠的吃。说话也很少,这群人聊天的时候,他就插一句。
  朱德熙关照了下学:“你们俩也不紧张,这位也不是什么严厉的人。”
  黄子平懵懵懂懂点头,这是隨便说说就能相信的吗?
  “我知道了。老师。”
  汪曾祺也象徵性说了句:“小李,你也多吃点。”
  “好嘞,就是有点甜,怀念沈老师家里的美食了。”
  “下次你来我家吃饭,我专给你备好盘辣椒?”
  “哎,也行。”
  “大家喝酒!”
  几人各自倒了一杯汪曾祺弄来的女儿红,一饮而尽,和茅台比起来又是不一样的味道了“——”
  几人吃完饭,汪曾祺带著家人去收拾东西,他很勤快,家里的家务都是他做的。
  剩余几人继续谈事情。
  朱德熙介绍两位学生给李有思:“他们两人想要写你的《鬼子来了》这小说的评论,我说今天带著来商量商量。”
  这就是拜师大佬的好处了,学生要写文章,还能专门见到本人一面,別的学生不一定有这条件。
  “朱老的学生啊,哪位能帮铁定是帮一帮呀!”李有思看过去。“肯定给你们提供一手的创作思路。“
  “嘿嘿嘿。”陈平原笑的呵呵呵的:“谢谢朱老师,也谢谢李老师,那我想要先问问,老师的创作思路了,为什么您写得这篇小说与眾不同呢?你的评论我看了的,能不能谈一谈不一样的——”
  “你——”李有思没说完。
  林斤澜接了一句:“朱德熙,你学生一点不客气啊!”
  “做学问,不能客气。”
  李有思知道黄子平、陈平原未来也是北大中坚力量,也是大佬啊~
  “我文中写的那句话还记得吗?”
  “那句?”
  “教员那句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和中国的民族败类。
  今年下乡去湖南长沙的时候,上了橘子洲头,我回忆起来他的一生波澜壮阔,然后又去看了烈士陵园,这两个点子碰撞在一起。就出现了这句话。
  再说,我不太喜欢样板戏一样的刻画英雄。“
  “这话说的不对,样板戏也是艺术。“林斤澜插了一句。
  “样板戏確实也是艺术的一种形式。“李有思先插嘴抱歉,汪曾祺、林斤澜这些人都是创作过样板戏的,所以在这里说这话確实有些得罪,不过他们也大人不记小人过。
  “好嘞,我记下来了。”两人点头,笔疯狂写写写——
  朱德熙这时候颇为认真,看了一眼两人的笔记,没什么问题才点头。
  李有思开玩笑:“今天吃个饭,还要陪你们上课,真把我当苦力?“
  “我让他们两人给你交学费—”
  说罢,还正准备掏钱。
  李有思早该知道朱德熙不適合开玩笑,连忙拒绝,问道:“你们都是写的好话吗?”
  “差不多。”
  “那就,那我继续讲。”
  要是给你讲课,还写评论骂我看我不“呸”死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