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你们只管生,孩子我帮你们带
  “诗诗啊,你和寻州都结婚一年多了,怎么到现在也没反应啊?”
  今年年后,郑佩兰就搬回军区大院住了。
  她说在军区大院住习惯了,这边都是熟悉的人,平时也有人嘮嘮家常什么的。
  在四合院,她每天就只能待在院子里,白天乔言心和徐丽去店铺忙,晚上她们也各自忙各自的事情。
  以前宋诗诗出嫁前,她只当陪自己女儿了,倒没觉得什么。
  可宋诗诗出嫁后,她越发不习惯,所以乾脆搬回大院住了。
  四合院就直接租给乔言心和徐丽了。
  乔言心现在的店铺生意很火热,自然要备的东西也多了起来。
  郑佩兰搬走后,她乾脆將其他房间也租下来。
  以前那些vip客户,她都是上门服务。
  如今都是让人来四合院,她亲自服务。
  那些贵妇如今不肯去店铺做头髮,乔言心这才想出这个法子。
  主要还是因为上回张桂的事情。
  她一个女人,去顾客家里,难免会遇到顾客家里的男人,多少都会不方便的。
  现在將人都请到四合院来,既保证了私密性,又避开与陌生男人接触。
  宋诗诗现在基本住在军属院,四合院她只留了正屋,她將自己的东西都挪到正屋去了,其他屋子也就隨乔言心折腾了。
  今天趁著公休日,她特地回军区大院陪郑佩兰。
  见郑佩兰说著话,眼神不时朝她的肚子看,宋诗诗无奈一笑。
  “妈,我和寻州现在都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我们都商量过了,孩子的事情,等等再说,不著急。”
  “你们没时间,我有啊。你们只管生,孩子我帮你们带。”
  郑佩兰不高兴地皱起眉头。
  “再说你婆母也说过这话,我和她一起,你们还怕孩子出生后能受委屈?”
  宋诗诗的脸上泛起一抹红晕,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妈,这生孩子的事情我们心里有数的,缘分到了,他自然会来咱们家的。”
  郑佩兰拉过她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诗诗啊,我知道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可这人生大事,该有的步骤还是不能少。
  你看你和寻州,感情这么好,有个孩子,这个家才更完整。
  你看大院里的小李家,孩子都能满地跑了,每次瞧见,我这心里就盼著能早点抱上自己的外孙。”
  宋诗诗轻轻点头,目光扫过屋內墙上贴著的毛主席画像。
  即便郑佩兰和傅淑嫻两位妈妈如此急切地想抱孙儿,但她和孟寻州现在確实不合適生孩子。
  孩子要么不生,一旦生下来,就得负责任。
  哪能生完就当个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了?
  但这些想法,显然现在跟郑佩兰说是不管用的。
  宋诗诗只能服软应和道:“知道了,妈妈,我和寻州会认真考虑这件事情的。”
  话落,她提著礼品袋就要出门。
  “妈,我去趟我婆母家。我接下来这段时间挺忙的,估计就没空来看你们了,我买了点礼品,我先给我婆母送过去。”
  “快去吧,她平日里总念叨你呢,逢人就夸你聪明能干。”
  郑佩兰和傅淑嫻是闺中密友,平日里两个人自然是经常在一起的。
  宋诗诗脸上洋溢著璀璨的笑容,提著礼品就朝孟家走去。
  站在院门口,宋诗诗就听到屋里传出孟筱琪欢快的笑声。
  她抬手推开院门,扬声喊道:“妈,我回来了!”
  原本正和孟筱琪说话的傅淑嫻,闻声立马从沙发上站起身。
  她回身问孟冠儒,“我没听错吧?是诗诗回来了吧?”
  “去看看吧,应该没听错。”
  孟冠儒也跟著起身,揽著傅淑嫻的肩,就朝大门走去。
  宋诗诗刚走到屋门前,门便被孟冠儒从里面拉开。
  “哎呦,诗诗啊,你这丫头可算知道回来看看我们了。”
  傅淑嫻一见到宋诗诗,高兴地快步走过去一把抱住宋诗诗。
  孟筱琪站在孟冠儒身边,笑著唤了声:“嫂子。”
  “爸,妈,筱琪。”
  宋诗诗先一一喊了一遍,这才解释道:
  “我们这段时间確实忙了点,这不一得空就来了嘛。”
  “寻州呢?他没陪你回来?”
  傅淑嫻朝院门口张望,不见孟寻州身影,这才问道。
  “没呢,寻州最近很辛苦,一直不得閒。”
  宋诗诗说完,孟冠儒从她手中接过礼品,“进屋说吧,別在院子里站著了。”
  “你既然回来了,今天中午就在家里吃饭吧,一会儿让你妈也一道过来,人多热闹。”
  傅淑嫻拉著宋诗诗进屋后,说著就要往厨房去。
  “妈,我来帮你。”
  宋诗诗赶忙跟上,拉住傅淑嫻的胳膊,脸上满是笑意。
  “你平时照顾家里就够辛苦了,哪能还让你一个人忙乎,我搭把手,咱们能快些。”
  傅淑嫻拗不过,只好笑著点头:“好好好,你先去叫你妈过来,再来帮忙也不迟。”
  孟筱琪也蹦蹦跳跳地跟了进来。
  “我也来,我也来,我虽然厨艺不精,但打打下手还是没问题的。”
  宋诗诗应下。
  宋诗诗回去的时候,郑佩兰正准备择菜。
  听她说傅淑嫻要喊她们去吃饭,郑佩兰看了看宋诗诗,终是点头同意。
  他们和孟家是多年好友加邻居,如今又是亲家,自然不会计较那些客套话。
  宋诗诗带著郑佩兰到孟家后,便一头钻进了厨房。
  厨房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傅淑嫻在案前熟练地切著菜,宋诗诗在一旁认真地淘米,孟筱琪则在清洗著刚摘来的蔬菜。
  孟筱琪还时不时说起她在学校里发生的趣事,逗得两人哈哈大笑。
  郑佩兰来了后也没閒著。
  之前傅淑嫻一直喊她帮忙弄院子里的菜,她没得空。
  今天正好趁这机会弄一下,免得总被傅淑嫻念叨。
  “诗诗啊,你最近工作忙,可得注意身体,別累坏了。”
  傅淑嫻一边切菜,一边关切地说道。
  “妈,您放心吧,我知道的。”
  宋诗诗应道,“就是有时候忙起来,吃饭不太准时,寻州老念叨我呢。”
  “他念叨得对,再忙也得按时吃饭。”
  傅淑嫻叮嘱道,“对了,寻州最近在部队忙些什么呢?”
  “部队的事情我不太问,就算问了我也记不住。”
  孟寻州有时候执行的任务都是保密的,她作为军嫂,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孟筱琪插嘴道:“我哥就是太拼命了,嫂子你可得多劝劝他,別把自己累垮了。”
  “我劝了,可他说这是他的职责,他想把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
  宋诗诗无奈地笑了笑。
  几人正说著,孟冠儒走进厨房,“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你呀,就別在这儿添乱了,出去歇著吧。”
  傅淑嫻笑著把孟冠儒往外推。
  “有我们娘儿几个就够了。”
  孟冠儒笑著摇摇头,转身出去了。
  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饭菜很快就摆满了一桌。
  郑佩兰也差不多將院里种的蔬菜弄好了。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欢声笑语不断。
  吃饭间,傅淑嫻和郑佩兰又不自觉地聊到了孩子的话题。
  “诗诗啊,你和寻州也老大不小了,这孩子的事儿,可得抓紧点。”
  傅淑嫻看著宋诗诗,语重心长地说。
  郑佩兰也在一旁附和:“是啊,你们放心,孩子生下来,我们两个老太婆帮你们带,肯定不会让你们操心的。”
  宋诗诗脸上微微泛红,放下碗筷,认真地说:
  “妈,我和寻州都商量过了,我们也很期待有个孩子,只是现在我们都处於特殊时期,想等稳定一些再要。
  不过,我们心里一直都记著呢,等时机成熟,肯定会给你们一个惊喜的。”
  孟冠儒在一旁点头表示理解:“年轻人有自己的规划是好事,我们也不催,你们按自己的节奏来就行。”
  孟筱琪则笑嘻嘻地说:“哎呀,我都迫不及待想当姑姑了,不过嫂子,你和我哥可得加油哦。”
  大家都被孟筱琪的话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