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高林的安排
  “开店。”
  高林吐出这两个字后,晒场上那融融的暖意仿佛凝滯了一瞬。
  晚风拂过芦苇的沙沙声,都变得格外清晰。
  仓红英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手下意识攥紧了筷子。
  高怀仁嘴角的笑意也敛了回去,眉头慢慢聚拢。
  大哥高井也放下了夹菜的筷子,看向弟弟的眼神里带著明显的忧虑。
  “开店?”
  仓红英的声音有点发紧,带著难以置信:“林子,你是说,在城里开饭馆?”
  “嗯。”
  高林迎上母亲担忧的目光,语气沉稳:“盘个小铺面,做点吃食买卖。”
  “这能行吗?”高怀仁闷声开口,声音低沉:“城里头,人生地不熟。开铺子,那得多少本钱?万一亏了怎么办?”
  他脑子里闪过的是村里前些年偷偷摸摸做小买卖被抓后罚得倾家荡產的例子,心头不由一紧。
  仓红英连连点头,急声道:
  “就是啊林子!你现在摆摊,一天下来稳稳噹噹能见著钱!那铺子一开,一天不开张就亏本啦。”
  高林理解父母的担忧。
  八十年代初,对於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开店”这个词本身就带著巨大的风险和不確定性,远不如守著田地或像他这样灵活摆摊来得踏实。
  他给父母各夹了一筷子菜,声音不高,却带著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爸妈,你们担心的,我都想过。”
  “第一,本钱。我算了笔帐。现在手里攒下的,凑个租铺面和简单置办点东西,差不多够了。”
  “第二,执照。这星期就能下来。”高林顿了顿,看向父母,“我现在掛靠在国营单位名下,办事也方便。”
  “第三,生意。”
  他目光扫过桌上丰盛的菜餚。
  “爸妈,我的手艺你们还不放心?我的鸡蛋饼、五香虾肉、糯米藕,城里人认!开了店,地方固定了,老主顾更好找我们,还能做更多样。早上卖早点,中午晚上做点小炒,比摆摊风吹雨淋强。”
  “第四,风险。”高林看著父亲的眼睛,“步子迈稳点。开始就做早饭和几样拿手的点心、小菜,投入不大。就算失败了,我大不了继续回去摆摊。”
  一番话,条理清晰,利弊分明,把父母心中翻腾的忧虑一层层剥开。
  仓红英攥紧的手慢慢鬆开了些,看著儿子沉稳坚定的脸,心里那股焦躁莫名平復了不少。
  高怀仁沉默地听著,那紧锁的眉头,也悄然舒展了些许。
  “真的?”仓红英还是不放心地追问。
  “嗯。”高林点头:“你们就放心吧。”
  高怀仁长长吐了口气,像是把胸中的浊气都吐了出来。
  他看著高林,眼神复杂:“你...心里有数就行。我和你妈不懂城里的事,帮不上大忙,就希望你稳稳噹噹的。”
  这近乎默许的態度,让高林心头一松。
  他立刻趁热打铁,目光转向桌上其他人:
  “铺子要开起来,光靠我一个人不行。得靠大傢伙帮忙。”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身上。
  “大哥。”
  高林看向高井:“田里的活,秋收后能鬆快一阵。铺子里力气活多,搬搬扛扛,採买拉货,得有个靠得住的人盯著。你性子稳,能吃苦,这摊子交给你,行不?”
  高井愣了一下,隨即重重点头,脸上是朴实的郑重:“行!林子,哥听你的!力气我有!”
  “大嫂。”高林又看向范以。
  “前面招呼客人,收钱记帐,管著桌面碗筷的乾净利索,这活要心细手快。嫂子你做事利落,人也和气,我想让你帮著支应前面。”
  范以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有些侷促地搓著手:“我能行吗?就怕算错帐......”
  “没事嫂子,到时候我教你,简单的很。”
  高林笑著鼓励:“主要就是乾净、和气、手脚快。”
  范以看了看丈夫高井鼓励的眼神,又看看公婆,鼓起勇气点头:“行!我试试!”
  她內心不由升起一丝羞愧,其实之前她很多次都在心中抱怨,为什么林子带著外人挣钱不带著他们。
  原来是早有打算。
  “老三老四。”高林的目光转向旁边桌的赵家兄弟。
  “饭馆后厨是根本。剥虾拆蟹,洗菜切墩,跑腿打杂,火候功夫,样样都得有人。你们安下心学,以后不管跟不跟我干,都有出路。”
  老三老四眼睛瞬间亮了!跟著高林干,那就是正经营生!
  “好的二爷!”两人异口同声,声音洪亮。
  “赵老大,你和范二一起负责採买运输这块。”高林开始分工。
  “老二。”高林看向推眼镜的赵老二。
  “你识字多,脑子活。铺子的帐目和採买的单据,你得多担待。这是细活,也是要紧活。”
  赵老二没想到自己能被委以这样的“重任”,镜片后的眼睛闪著光,用力点头:“林子放心!我一定弄明白,记清楚!”
  人员安排落定,各司其职,目標明確。
  晒场上的气氛从刚才的凝重,又变得热络起来,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干劲。
  连仓红英和高怀仁,看著儿子有条不紊地安排著,脸上也露出了些许宽慰的笑容。
  其实只有高林心里最清楚,他想要开饭店,不仅仅是带著身边人一起致富。他还有一个目標。
  1983年第一届全国烹飪大赛!
  那是所有的厨师梦想,是全国顶尖厨艺的交锋。
  高林想要的就是顶著自家这饭馆的名號去闯一闯。
  和那些大师们过过招,取取经。
  而且,他还能藉此机会进京探望自己的师父。
  一顿饭在规划未来的热切討论中接近尾声。
  夜色渐深,高林將特意温在灶上的蟹粉豆腐羹和几块糯米藕盛入碗中,又盛了一碗米饭带走。
  “爸妈,大哥大嫂,你们歇著。我送云苓回去。”高林拎起小篮子。
  仓红英忙道:“路上黑,慢著点!云苓丫头,有空常来啊!”
  云苓红著脸,轻轻“嗯”了一声,跟著高林,身影渐渐融入了沉沉的夜色里。
  ......
  自行车碾过乡间土路,月光如水,给田野镀上一层银辉。
  云苓坐在后座,一手轻轻环著高林的腰,一手小心地护著小篮子。
  晚风带著凉意和稻穀成熟的甜香。
  “今个,害怕吗?”高林的声音隨著夜风传来。
  云苓摇摇头,脸颊贴著他坚实的背脊,声音很轻却很清晰:“有你在,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