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曹操的天命是汉帝给的,刘备的天命是刘邦给的,他呢
  第229章 曹操的天命是汉帝给的,刘备的天命是刘邦给的,他呢
  建业。
  自诸葛瑾去往长安礼贺,孙权就返回建业,为了重拾人心,更是连续发下命令。
  一则,禁止进献宝物,减少府中膳食。
  二则,劝农耕种,带著儿子一起下田干活。
  三则,此次战败,皆不治罪,还把吕蒙、潘璋等人的孩子接来,养在自己將军府。
  紧跟著,又有好消息传来,周瑜破费栈、尤突等山越乱贼,收穫壮丁充军一万,贏弱为民两万。
  陆议也平定会稽战乱,同样收穫万人。
  两位將军凯旋,孙权亲自到建业城外迎接,拉著周瑜、陆议的手,对左右说道:“这是我江东的两位柱石啊!”
  周瑜、陆议满面感动,口称不敢。
  眼见江东大体安稳,孙权再次把目光看向了西方。
  刚好不几日,诸葛瑾、闞泽从长安归来,孙权还未召见,诸葛瑾就连夜覲见。
  灯火中,孙权坐在矮桌后面,眼神发直,神色僵硬,仿佛泥塑一般。
  诸葛瑾痛苦地说道:“诸葛孔明说,至尊如果真想和汉王交好,愿意让两家结亲,就应该让汉王魔下进驻江东,如果不愿意,也不需要让孙女郎入汉王后宅。”
  说著,诸葛瑾小声道:“长安似乎知晓孙女郎脾性。”
  孙权深吸一口气,绿色眼珠子闪烁,恨声道:“只是因为知晓我那小妹的脾性?”话锋一转,厉声咆哮道:“刘贼仍旧怀有提防之心!”
  此次诸葛亮的提议著实过分,想要让徐庶等人驻守建业,霍峻、文聘等人驻守巢湖、
  濡须,而他带著忠诚自己的人,进驻吴郡,为域外开拓做准备。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这种条件,诸葛瑾肯定不能答应,而孙权此刻听说,自然也不会答应。
  眼见刘备对自己如此提防,甚至连结亲这种好事儿都不愿意应下,孙权再次感到室息西方不能进,南方、东方皆为大海,只有北伐一条路可走。
  可北进,又哪是那么容易的?
  诸葛瑾嘆了口气,看了看孙权模样,继续低声道:“孔明还让我告诉至尊,如今汉王身体康健,若孙女郎入后宅,將来可留有子嗣,若时间拖延,只怕入后宅,也不能再有子嗣,苦守深宫,反而害了孙女郎终生,请至尊儘快决断!”
  言下之意,如果愿意答应长安的条件,两家就真的精诚合作,刘备会儘快让孙尚香怀孕,孙家也好有个依仗。
  孙权闻言,却是一,眼中精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惊喜问道:“老贼快死了?”
  诸葛瑾一呆,连忙摇头道:“汉王身体康健,並无病症,听说如今在大夫的叮嘱下,少饮酒,饮食清淡,此话之意,只是汉王毕竟老了,子嗣会愈发艰难。”
  孙权失落的嘆息一声,闷闷道:“若是两个老贼一起死了,那该多好!”
  诸葛瑾面无表情,装作没听见。
  孙权嘆息之后,又看向诸葛瑾,问道:“子瑜,你以为我要答应否?”
  诸葛瑾抬起头,低声道:“臣下追隨至尊,乃是希望至尊能够立基业於一方,自己封侯拜相,青史留名。如果至尊答应,个人计较私利,人心必然丧乱,只怕扬州会就此大乱,至尊想要带人去海外也不可能了。”
  “我这般说给孔明,孔明也以为然。”
  “故而,还有另外一个方式!”
  孙权脸色一变,埋怨说道:“子瑜为何话不说尽?难道你我之间,还需要隱瞒铺垫?”
  “臣惭愧!”诸葛瑾告罪一声,又道:“以长安情况,三年五载,未必能动兵东出,所以,先让孙女郎入刘备后宅,我等积蓄力量,等待刘备东出,然后倾力北伐,若北伐受挫,至尊再向眾人宣告,汉土已不能立下基业,欲要带著眾人去海外自立,这时,眾人心灰意冷,应当跟从。”
  “只是”
  孙权闻言,思索了一瞬,比较赞同,如果北伐依旧失败,那就只能避锋芒奔海外,倒也算是一条路,只是这么一想,又瞬间暴怒,他自己也以为北伐建功的希望渺茫,但听诸葛瑾这么说,还是怒道:“老贼就认定我北伐就不能建功邪?”
  诸葛瑾无奈道:“就怕万一!”
  孙权恨恨地瞪目片刻,说道:“那只是什么?”
  “只是如今长安、鄴城即將各自立国,到时候两家自陈天命,封赏群臣,我江东却.—至尊魔下將领,看到如此境况,心中岂能没有动摇,且至尊领土又少,退意、惧意、丧志也会爆发,至尊需要安抚好臣下!”诸葛瑾担忧得说道。
  原来的歷史上,孙权虽然是最晚称帝的,但袭击荆州之后,他就有扬州大半,荆州之半,整个交州,领地庞大,人口眾多,还在刘备蜀汉之上。
  哪怕刘备称帝,也不会对孙权造成什么影响,只因孙权手下人知晓,孙权称帝,只是差了一个契机。
  现在却不一样,孙权只有三分扬州最多的一部分,这样的领地基业,实在让人难以看到希望,即便称帝,也会让人觉得名不符实。
  孙权闻言,“啊”了一声,无奈道:“是啊,若两家立国,我当如何?刘备不可能封赏尊號给我,难道我又要去投靠曹贼?只怕曹操也不会给尊號於我!”
  “我若自命尊號,刘贼必然来攻打!”
  本来孙权安抚了地方,扫平了大部分乱贼之后,心中稍安,但诸葛瑾的话,让他意识到,现在的情况依旧十分糟糕。
  他並没有什么法理性的东西,让他可以合法的继续统治扬州。
  曹操的天命是汉帝给的,刘备的天命是刘邦给的,他呢?
  没有这一层虚无縹緲的东西,他本身还实力不济,当真难啊。
  沉吟了一会儿,孙权说道:“马上去通知鲁子敬回来,后日再议!”
  漆垣。
  就在孙权为自己未来担忧的时候,赵少杰终於来到漆垣,先巡视军营,慰问士卒,发放礼物。
  一些士兵的家人已经来到了三辅,一些还未迁徙过来,不过,士气还算不错,因为漆垣也开设了商栈,许多匈奴人,乌桓人,卢水胡,羌人过来交换。
  士兵们至少牛羊马肉能比其他地方的士兵能多吃一些。
  漆垣县城,赵少杰看了一圈,门庭萧索,只有几百户人家,城墙还在修建,看上去和三辅一样,同样是百废待兴。
  衙署之中。
  赵少杰慰问士兵之后,这才和黄权、吴懿等人聊天。
  黄权认真说道:“已经探查清楚,上郡地方,有卢水胡,此杂胡也,匈奴、羌、鲜卑、乌桓等等蛮夷混合而成,匈奴部分,但匈奴已经开始减少,上郡毕竟贫瘠,其人大多往太原、西河等地迁徙,还有乌桓数部,最大的一部头领叫做那楼。”
  “我探访汉民,如今城中有汉民三百六十三户,一千多人,又有愿意定居的蛮夷二百多户,一千余人。”
  说看,黄权嘆了口气,继续道:“其实匈奴迁徙太原等地,除了上郡贫瘠,还有就是鲜卑作乱,自桓帝灵帝开始,鲜卑就时常骚扰五原郡等地方,后来天下大乱,匈奴占据五原郡等地方,如今鲜卑又来,五原郡又为鲜卑盘踞。”
  “想要收服各地,以我观之,来日倒是可以打下来,只是无人口迁徙回去!”
  赵少杰摸了摸脑门,道:“如果不收復,那就无法挖煤了啊!”
  黄权、吴懿等人一愣。
  赵少杰摆摆手,微微一笑:“这些蛮夷在大王称尊的时候,没有过来,现在可有人来?”
  黄权摇头道:“还是没有人来!”
  赵少杰嘆了口气,说道:“那这些人还是更加偏向曹操啊!”
  黄权劝道:“如今三辅疲,若是让这些蛮夷知晓,未必不会生出抢掠之心,还是不要来的好,等三辅稍微恢復元气,其人不招自来。”
  赵少杰无奈地嘆了一口气,说道:“也是这个道理。”顿了一下,又道:“多探查他蛮夷情况,將来未必一定东出,或许先要北上,上郡、五原郡等地方,不能恢復成汉土,也要为我可控!
  黄权、吴懿等人道:“喏!”
  赵少杰又道:“可用財货分化其部眾,多收人才为我所用!现在匈奴已经衰败,乌桓也翻不了大风浪,只有鲜卑要小心应付。”
  黄权、吴懿等人还是应道:“喏。”
  赵少杰点点头,目光又看向张广,此人乃张鲁的二儿子,也封荣誉侯爵,张鲁北上长安之后,此人就被派遣过来,帮黄权等人安抚北地。
  “二哥,不知道传教情况如何?”赵少杰笑著问道。
  张广看了一眼赵少杰,笑呵呵说道:“成效不小,已有数百信徒!”
  赵少杰看向黄权、吴懿,笑道:“两位一定要支持我二哥的传教事情,宗教有安抚人心的效果,想要这些蛮夷归心,宗教也是重中之重。”
  黄权,吴懿笑道:“好。”
  赵少杰感觉自己真是来安抚军心的,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收復上郡等地容易,可统治就难了,因为没有足够的汉人迁徙过去,直接对蛮夷进行统治,成本又太高。
  “罢了,吃酒,饮宴!”赵少杰也没有好主意,笑著对眾人说道:“诸位驻守此地,劳苦功高,大王特意命我前来,诸位,辛苦了!”
  酒宴通宵达旦,眾人皆醉。
  接下来数天,赵少杰又在城外,城內看了看,甚至还去看了一些小部落,然后他就发现,不少汉民还被那些蛮夷圈禁,这让赵少杰怒不可遏。
  旋即又询问黄权等人,黄权等人无奈告诉赵少杰,当年各地失陷,朝廷让汉民內迁,一些人不愿意离开家乡,仍旧留在原地,现在已经为蛮夷所掳。
  不过,日子倒还过得去,没有受太多欺负,因为蛮夷也是要吃饭的。
  这些人帮忙耕种,打造器械。
  黄权已经在想办法勾连这些人,看能不能为已方所用。
  赵少杰知道现在不是出兵的时机,也只能作罢,不过还是感到鬱闷。
  几天后,赵少杰来到了一处已经开始开採的煤矿。
  这里也驻守了一队兵马,属於黄权等人的后继部队,如果黄权等人遇到敌情,他们就需要开赴前线,平日里就驻守此地,镇压可能的矿工叛乱,大军將领乃是杨怀。
  杨怀接到赵少杰过来的消息,自然亲自迎接。
  二人见面,赵少杰拉著杨怀的手,笑著问道:“此地矿工可有作乱?”
  杨怀嘆了口气,说道:“哪能不作乱,不过我军守备森严,倒也无碍。”
  这些矿工名义上都是兴南劳工,从千里之外的交州到荆州,再到如今的冯翊,可谓万水千山,不少人因为不適应水土而死去,哪怕侥倖存活下来,也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赵少杰大略知晓这些情况,毕竟,荆州也经常有矿奴造反,頜首道:“无碍就行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力不足,用域外奴隶补充!”
  说著,赵少杰又问:“煤矿挖掘如何?”
  旁边一名中年人说道:“挖掘了不少,约有十几万斤,不过表层煤矿十分难找,大多需要往下挖掘。”
  赵少杰点头道:“嗯,那就多查找,多挖掘。”
  赵少杰没有在煤矿地方多停留,只休息了一夜,就去了黄河边上,继续慰问士卒。
  而就在赵少杰赶往黄河边上的时候,丁奉、王平等人已经开始撤离。
  走在路上,丁奉笑嘻嘻地说道:“想不到张偽义言而有信,说不追就不追,我等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王平肃声道:“还是小心为好,若是贼军突然袭来,不坏了我们的功劳。”
  丁奉大笑道:“放心吧,我怎会真的寄希望於贼军不追?”
  行军一日,眾人晚上休息,王平和丁奉各自守半夜,两个人聊了一会儿,丁奉正要去休息,忽然一名孩童不知道怎么摸了过来。
  “汉王號称仁义,尔等却把我等小民从家乡掳劫,此可谓仁义?”孩子年岁不大,约莫五六岁的样子。
  王平、丁奉楞了一下,恨声道:“你这小童如何过来?”
  二人都是一震惊悚,他们的营帐距离百姓的营帐还有一段距离,小孩子都能摸过来,岂不是说明手下人玩忽职守?
  “我人小,躲藏方便,故而过来!”那小童一脸骄傲的说道,顿了顿,又道:“你们还没有回答我的梳题!”
  王平、丁奉互相看了一眼,都是暗暗称奇,丁奉看著眼前小童,说道:“汉王仁义,故才迁徙你们,若你们留在曹贼治下,不是为贼效力?”
  小童一证,皱眉不已,想看如何反驳。
  丁奉看著小童的模样,说道:“此子將来必成大器,可荐於公子处,去和公子做吵玩伴。”
  王平看了看小童,笑道:“兴许吧。』
  二人正在说著,忽然一名士兵过来通报,原来迁徙百姓中的一名暂任管事王管事的儿子丟失,希望能帮忙寻找,此人乃世家並族,在县中颇有威信,故而暂时委任了管理职务。
  王平、丁奉互相看了一眼,丁奉笑道:“你姓王?”
  “嗯啊!”小童骄傲地说道,又道:“可我等小检哪知道谁才是贼?谁才是主?”想了一会儿,小童用前面的梳题进行了回答。
  丁奉一把抱起小童,说道:“以后你就知道了。”然后把小童交给士兵,说道:“送回去吧,这应该就是王管事的儿子,让他小心照看,我准备把此子荐给太子当玩伴。”
  丁奉、王平这一路发生了一吵小插曲之后,再无其他异状,几日后,他们就带著试屡多人任回潼关。
  叔此同时,寇封、裴俊等人也带著四屡多人任回冯翊。
  刚好这时候,赵少杰来到寇封的驻地。
  马谬此时也过来了,毕竟,他要安置这些过来的人,眾人见面,赵少杰高兴不已,拉著二人的手,笑道:“有了这两屡人,冯翊也可以少从外处迁检。
  寇封还意犹未尽,说道:“若是可以占领河东就好了,那驱畿果然是吵人才,河东检眾极多,若不是役太亨,只怕真是一处人间乐土。”
  赵少杰笑道:“河东岂是那么容易占领的,一旦占领,就要应用曹操源源不断的攻击,现在我等哪有实力叔之爭夺,还是等一些时间吧。”
  寇封嘆息不已。
  赵少杰一看到裴俊,兴致到来,喝道:“奉先何在?”
  裴俊苦著脸道:“某在。”
  “哈哈,奉先此次回家,还带了裴家高才,不错!”赵少杰隨口夸讚了一句。
  裴俊尷尬应付:“此应有之理。”
  赵少杰慰梳士卒之后,又劝慰了寇封两句,然后继续南下一直到潼关,慰问王平、丁奉等人。
  丁奉武诉赵少杰他推荐了一名少年为刘禪玩伴,赵少杰听到名业后,思索片刻,大惊狂喜。
  而在就在赵少杰即將慰梳完全的时候,刘备才堪堪过了陈仓,开始进入雍州。
  刘备过来,张飞、张既、庞统三人自然要亲自迎接。
  刘备出行,除了和赵少杰一样带了一些礼物物资之外,其他的就是自身的仪仗队伍,足足试千人隨行,杨秋、刘循、吴兰各领一部,另有严苞、贾歪等人隨行。
  张飞带著雍州文乐施礼说道:“臣拜见大王!”